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锚-土界面性能室内加速退化试验装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2021-11-22 13:5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锚

土界面性能室内加速退化试验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边坡、基坑、隧道、矿山、交通等工程中经常使用锚固支护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锚

土界面性能室内加速退化试验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因成本低廉、施工简便、技术成熟等优点,锚杆(索)等锚固支护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基坑支护、隧道支护、地下结构抗浮、边坡锚固等岩土工程领域。岩土体

锚固体界面力学性能决定了服役岩土锚固结构的工程性能。然而,岩土锚固结构的现场环境条件大多十分恶劣,它在服役期间会受到各种自然环境因素(比如,湿度、温度、降水与蒸发等)和荷载因素的循环作用,这将引起锚

土界面力学性能逐渐退化,进而导致服役岩土锚固结构工程性能的退化。因此,现场环境条件下锚

土界面力学性能退化规律及模型,是服役岩土锚固结构长期性能评价及承载力预测的关键。
3.对于永久性锚固工程,因其服役年限长(20~50年)、安全性要求高,直接通过长周期的现场试验来获知锚杆的承载性能或锚

土界面力学性能在现场环境因素(荷载、温度、湿度等)循环作用下的退化规律,不仅费时费力,甚至不可能。
4.一些科研院所和高校研发了室内中心拉拔试验和界面直剪试验装置及方法,这些试验虽然能够用以测试锚

土界面的力学性能,也能确保在测试过程中试样的力学状态与锚杆的现场实际情况相近,但无法实现试样在荷载循环、温度循环和干湿循环等复杂服役环境条件持续作用下的退化模拟。因此,无法利用现有的试验技术得到锚

土界面力学性能的退化规律。
5.中国大陆专利cn107268637a公开了用于测试高应力环境锚杆或锚索锚固界面力学性能的试验系统及方法。试验系统包括一种试验用锚杆或锚索夹持机构,安装于反力装置的上端,还包括有环状高压加载气囊和柔性约束箍套,可实现圆柱形锚固体模型表面均布围岩应力的加载,通过配合风动油箱泵、高压气泵及控制器,可满足不同围岩应力状态及加载方式下锚杆或锚索锚固体模型界面力学性能的有效测试。
6.中国大陆专利cn102621010b公开了深部围岩锚固性能多功能试验机,包括伺服液压控制系统,锚固体垂直拉压系统,水平剪切系统,锚杆锚索剪切系统,有效地模拟地下洞室围岩破裂变形条件下支护,尤其考虑锚杆、锚索及支护构件与围岩锚固体的耦合作用,试验功能丰富,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地下工程围岩变形规律。
7.但目前的锚固性能测试均为单一的力学性能试验,没有考虑到锚固工程(比如高陡边坡锚固工程、地下结构抗浮锚固工程、隧道喷锚支护工程)所处现场工作环境大多十分恶劣,会有自然环境因素(湿度、温度、降水与蒸发等)和荷载因素的循环作用。这些环境因素在实际工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它们会引起锚杆界面力学性能逐渐退化。而对于永久性锚固工程,因其服役年限长、安全性要求高,对锚杆界面力学性能参数在现场环境因素(荷载、温度、湿度等)循环作用下的退化规律进行试验是必须的。
8.为提高试验效率,室内试验所构造的人工环境条件通常会比现场实际环境条件更
加恶劣,以确保试样的力学性能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退化至现场实际环境作用几十年的状态。这样,对于锚

土界面,其力学性能在室内人工加速环境和现场环境下的退化规律必将存在差异。然而,目前国内外也没有出现一种针对于岩土锚固结构锚

土界面,利用室内人工环境下的试验结果来推求现场服役环境条件下锚

土界面力学性能退化规律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针对服役岩土锚固结构,提出一种锚

土界面性能室内加速退化试验装置及使用方法。
10.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1.一种锚

土界面性能室内加速退化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底盘上设置有套筒,套筒上方连接有顶板,所述底盘上还设置有柔性隔水层,所述底盘、柔性隔水层、套筒和顶板之间形成压力室;所述顶板上设置有排气阀;所述压力室连通有空压机;柔性隔水层内设置有锚固单元体试样,锚固单元体试样下端连接有荷载循环系统,柔性隔水层外安装有温度循环系统;柔性隔水层内侧连通有干湿循环系统。
12.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荷载循环系统包括有反力架,反力架上安装有增压装置,增压装置有线或无线相连有控制仪;所述增压装置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通过上方的连接头与锚固单元体试样连接;所述增压装置包括空心液压缸。
13.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温度循环系统包括盘管和用于监测锚固单元体试样外部温度的第一温度探头,所述盘管的两端连接有恒温水环仪,盘管与恒温水环仪形成循环回路,恒温水环仪和盘管之间设置有第五阀门;所述盘管缠绕在柔性隔水层的外侧;所述套筒外壁设置有隔热层。
14.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干湿循环系统包括设置在柔性隔水层内的上透水石和下透水石;所述柔性隔水层内侧面设置有第一含水率传感器;下透水石通过底盘上的入水通道连通有饱和水筒,所述饱和水筒与底盘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饱和水筒与空压机连通,饱和水筒与空压机之间安装有第二压力表和第二调压阀;所述顶板上固定有通气件,所述通气件开设有出气孔和进气孔;所述出气孔连通有抽气机,出气孔与抽气机之间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抽气机还通过底盘的出水通道与下透水石连通,抽气机与底盘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进气孔的通气管道上设置有第四阀门。
15.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上透水石、下透水石与岩土体之间均设置有硅胶片,在硅胶片外侧还设置有带孔钢片。
16.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通气件剖面呈“t”形,下部密封圆板的外径与岩/土坯的外径相等,上部设置有能与螺母配合的螺纹,底部设置有环形槽。
1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室内人工环境下锚

土界面性能加速退化试验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8.步骤一:试样安装:将锚固单元体试样安装在压力室中心,试样外周包裹柔性隔水层和橡皮圈,第二温度探头和第一含水率传感器的导线由出线孔引出;
19.步骤二:施加围压:启动空压机,将压力室注满水,关闭排气阀,利用第一调压阀将压力室输出的压力调节稳定至设定围压σ
v

20.步骤三:开展室内加速退化试验:将养护完成的锚固单元体试样放入柔性隔水层
内,并将锚固单元体试样下端与增压装置相连,在锚固单元体试样下端连接位移计,按照设定的围压、荷载循环、温度循环和干湿循环,开展模拟现场环境条件下锚杆界面力学特性室内加速退化试验;
21.步骤四:拉拔测试:锚固单元体试样在室内人工加速退化环境中达到设计的试验时间后,利用控制仪,控制增压装置,对杆体按力控制加载,测取拉拔力p

拉拔位移s曲线,并将其转换为锚

土界面剪应力τ

剪切位移s曲线。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3.1、考虑了多种环境因素,设置压力室、恒温水环仪、盘管、围压水筒、饱和水筒、增压装置等,可有效模拟围压(地层应力)、干湿循环、温度循环和荷载循环等环境因素对锚

土界面性能的影响,符合工程锚杆的现场服役环境,使得试验数据更为准确有效。
24.2、利用控制仪,配合力传感器、第一温度探头、第二温度探头、含水率传感器和位移计等多种测试传感器,对室内人工加速退化环境条件进行调控和模拟,整套试验装置可实现自动控制并得到高效精准的结果。
25.3、增加隔热层,提高温度循环的稳定性,有利于精确控制试验条件。
26.4、上透水石、下透水石与测试样的上下面之间设置有带孔钢片和硅胶片,能更好地固定测试样,有效地防止干湿循环时测试样土颗粒的流失,并消除拉拔测试过程中的测试样端部摩阻效应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发明实施流程
28.图2为本发明锚

土界面力学性能室内人工加速退化试验装置
29.图3为本发明压力室结构图
30.图4为本发明锚固界面单元体试样结构图
31.图5为本发明顶板与通气件连接图
32.图6为本发明通气件三维图
33.图7为本发明工程参照物示意图
34.图8为本发明基于锚

土界面剪切τ

s曲线辨识力学性能参数
35.图9为本发明室内人工加速退化环境下锚

土界面极限剪切强度τ
f
加速退化模型
36.图10为本发明现场暴露环境下锚

土界面极限剪切强度τ
f
自然退化模型
37.图11为本发明现场与室内人工加速环境下锚

土界面极限剪切强度τ
f
退化曲线对比
38.图中标号名称为:
39.锚固单元体试样:101

锚杆单元体试样;101a

岩/土坯;101b

锚固体;101c

杆体;102

上透水石;103

下透水石;104

带孔钢片;105

硅胶片;106

柔性隔水层;107

橡皮圈。
40.围压系统:201

压力室;202

底盘;202a

围压进水口、202b

抽气口、202c

饱和口和202d

加载通孔;203

套筒;204

顶板;204a

排气阀;204b

进水口;204c

出水口;205

隔热层;206

螺杆;207

围压水筒;208

通气件;208a

出气孔;208b

进气孔;208c

出线孔;208d

环形槽;208e

螺纹;208f

密封圆板;209

空压机;210

上旋塞;211

下旋塞;212

垫板;213

螺母。
41.加速退化环境模拟系统:301

反力架;302

空心液压缸;303

连接头;304

连接杆;305

反力螺母;306

恒温水循环仪;307

不锈钢盘管;308

抽气机;309

饱和水筒;310

第一阀门;311

第二阀门;312

第三阀门;313

第四阀门;314

第五阀门。
42.控制与测试系统:401

控制仪;402

位移计;403

力传感器;404

第一温度探头;405

第二温度探头;406

第一含水率传感器;407

第一调压阀;408

第一压力表;409

第二调压阀;410

第二压力表。
43.工程参照物:501

填料;502

路堤/边坡;503

土压力盒;504

第二含水率传感器;505

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构成限制。
45.实施例1
46.一种室内人工环境下锚

土界面性能加速退化试验装置主要包括围压系统、加速退化环境模拟系统和控制与测试系统。
47.如图2~图4所示,压力室201内安装不锈钢盘管307,不锈钢盘管307与恒温水循环仪306连通,以此控制试样的温度循环条件;底盘202设置围压进水口202a、抽气口202b、饱和口202c和加载通孔202d;套筒203外周设置隔热层205,防止压力室201内的热量外散;顶板204安装有第一温度探头404,用来监测压力室201内的温度,顶板204顶部与上旋塞210螺纹连接,用以密封;锚固单元体试样101外周安装第一含水率传感器406,用来监锚固单元体试样的含水率,进而计算出岩/土坯101c的饱和度;锚固单元体试样101外周包裹有柔性隔水层106和橡皮圈107,用以密封;锚固单元体试样101顶部依次布置有硅胶片105、带孔钢片104、上透水石102和通气件208;锚固体101b内安装有第二温度探头405,用以监测锚

土界面的温度;杆体101c穿过加载通孔202d和下旋塞211与连接头303、连接杆304以及反力螺母305依次连接;反力螺母305与空心液压缸302之间设置有力传感器403;位移计402用以监测杆体101c的拉拔位移;通气件208用螺母213固定在顶板204顶部,螺母213与上旋塞210之间设置有垫板212。
48.如图5~图6所示,通气件208剖面呈“t”形,下部的密封圆板208f的外径与锚固单元体试样101的外径相等,配合柔性隔水层106和橡皮圈107实现试样密封;通气件208上部设置有能与螺母213配合的螺纹208e,由此可将其固定在顶板204上,确保加速试验过程中岩/土坯101a的竖向变形恒定,岩/土坯101a处于平面应变状态;通气件208底部设置有深度2~4mm的环形槽208d,可加快通气干燥的速率。
49.一种利用室内人工环境下锚

土界面性能加速退化试验装置开展锚

土界面性能室内加速退化试验的方法,步骤如下:
50.s1:试样制作。岩/土坯101a的材料可选用原状土体或岩体,本实施例选用原状软岩;试样高度为100mm,外径200mm,锚孔直径30mm;注浆材料可选用水泥砂浆、水泥净浆或树脂等,本实施例选用水泥砂浆,水泥砂浆的水、砂、灰的质量之比为:m

:m

:m
水泥
=0.42:1:1;杆体101c可选用钢筋或frp筋等,本实施例选用直径12mm的带肋钢筋;试样密封养护28d,以确保锚固体101b具有足够大的强度。
51.s2:试样安装。将锚固单元体试样101安装在压力室201中心,试样外周包裹柔性隔水层106和橡皮圈107,用以密封,第二温度探头405和第一含水率传感器406的导线由出线孔208c引出;试样下面依次设置下透水石103、带孔钢片104和硅胶片105,试样上面依次设置上透水石102、带孔钢片104和硅胶片105;杆体101c穿过下透水石103、带孔钢片104、硅胶片105和加载通孔202d与连接头303连接。
52.s3:施加围压(模拟地层压力)。启动空压机209,将压力室201注满水,关闭排气阀204a,利用第一调压阀407将压力室201的压力调节稳定至设定围压σ
v
,本实施例设定围压σ
v
=200kpa。
53.s4:控制人工加速退化环境。
54.s4

1:控制干湿循环:对试样进行干燥时,打开抽气机308、第二阀门311和第四阀门313,关闭第一阀门310和第三阀门312,将岩/土坯101a中的水分吸出和蒸发,待试样饱和度s
r
达到设定的下限值s
rm

δs
r
时,即完成干燥处理;对试样进行饱和时,关闭第二阀门311和第四阀门313,打开第一阀门310和第二阀门311,并将空压机208的压力调整至5~10kpa,使饱和水筒309中的水经试样底部流入试样内部,打开抽气机308,在试样顶面抽真空,加速饱和,待试样饱和度s
r
达到设定的上限值s
rm
δs
r
时,即完成饱和处理;本实施例中,设置干湿循环的试样饱和度水平均值、幅值和周期分别为:50%、40%和48h。
55.s4

2:控制温度循环:恒温水循环仪306中的恒温水经进水口204b流入不锈钢盘管307,再由出水口204c流出,由此形成循环水流;设定恒温水循环仪306中的温度为上限值t
m
δt,使压力室201与试样的温度逐渐由平均水平值t
m
升高至上限值t
m
δt,开始进行温度循环;将温度t设定为循环温度的下限值t
m

δt,保持一定时间后,设定至上限值t
m
δt,再保持一定时间。本实施例中,温度循环的水平均值、幅值和周期分别为50℃、20℃和24h。
56.s4

3:荷载循环控制:利用控制仪401,控制空心液压缸302,对杆体101c施加设定幅值δp和周期t
p
的循环拉拔荷载。本实施例中,设定荷载循环的水平均值、幅值和周期分别为200n、50n和2s。
57.s5:拉拔测试。锚固单元体试样101在室内人工加速退化环境中达到试验设计的时间后,本实施例选为4d,利用控制仪401,控制空心液压缸302,对杆体101c按力控制加载,本实施例中选取加载速率为10n/s,测取试样的界面剪应力τ

剪切位移s曲线。
58.一种利用室内人工环境下锚

土界面性能加速退化试验装置及方法开展服役岩土锚固结构工程性能退化加速试验方法步骤如下:
59.s1:调研分析影响岩土锚固结构力学性能的现场环境因素,包括,大气环境和土壤环境中温度、湿度等自然环境因素随季节和昼夜交替变化(温度循环和干湿循环)的幅值和频率等特征,交通荷载、地层应力、地震荷载等荷载环境因素(荷载循环)的大小和作用形式等特征;
60.s2:制作若干组锚固单元体试样101,本实施例制作8组;试样制作完成后,将其安装到室内人工加速退化试验装置中,设置围压,本实施例设置围压为200kpa;室内人工加速退化试验的荷载循环、温度循环和干湿循环的幅值和频率都要高于服役岩土锚固结构的实际服役条件,本实施例设定荷载循环的均值、幅值和周期分别为200n、50n和2s,温度循环的均值、幅值和周期分别为50℃、20℃和24h,干湿循环的试样饱和度均值、幅值和周期分别为:50%、40%和48h;本实施例对8组试样开展时间t
a
分别为10d,20d,
……
,80d的室内加速
退化试验。
61.s3:室内加速退化试验达到设定时间t
a
后,对锚固单元体试样101开展拉拔测试,以此获得锚

土界面剪切τ

s曲线,进一步分析出室内加速退化环境下不同试验时间t
a
的锚

土界面各力学性能参数,其中,如图8,剪切刚度k0为τ

s曲线初始点的斜率,极限剪切强度τ
f
为τ

s曲线的峰值强度,极限位移s
f
为极限剪切强度τ
f
对应的界面剪切位移,残余剪切强度τ
r
为τ

s曲线的残余强度。
62.s4:绘制出锚

土界面各力学性能参数(k0、τ
f
、s
f
和τ
r
)与室内加速退化试验时间t
a
的关系曲线,基于最小二乘法等回归分析方法,以指数函数、有理式函数或幂函数等为回归模型,分别对锚

土界面各个力学性能参数与室内加速退化试验时间关系曲线进行拟合,得到回归模型参数,由此建立室内人工加速退化环境下锚

土界面各个力学性能参数的加速退化模型。本实例以建立极限剪切强度τ
f
的加速退化模型为例进行介绍,绘制极限剪切强度τ
f
与加速退化试验时间t
a
关系曲线,如图9,选用最小二乘法为回归分析方法,以式(1)所示指数函数为回归模型:式中,α、β和ξ为待定的回归模型参数。
63.对参数τ
f
与加速退化试验时间t
a
关系曲线进行拟合,得到回归模型参数α=35.3、β=0.0534和ξ=15.1,由此建立室内人工加速退化环境下锚

土界面极限剪切强度τ
f
的加速退化模型为
64.s5:选取现场暴露试验场地,现场暴露试验场与服役岩土锚固工程位于相同区域,确保现场暴露试验场和服役岩土锚固工程的水文条件基本相同、土壤环境条件相同或土(岩)质分类相同、环境温度的偏差不超过5℃、环境湿度的偏差不超过10%rh;制作若干组锚固单元体试样101,本实例制作8组,并将其分层埋置到现场暴露试验场,由此构建出锚固工程参照物,如图7,本实施例锚固工程参照物深4m、宽6m。锚固工程参照物中,沿着深度方向均匀地布置若干个土压力盒503、第二含水率传感器504和温度传感器505,用以监测现场环境的荷载、土壤含水率和温度变化情况。
65.s6:设定单元预设时间段δt
b
的范围为3~6个月,本实施例选为6个月,挖出1组预先埋置于现场暴露试验场中的锚固单元体试样101,用以开展拉拔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分析出现场暴露环境下不同试验时间t
b
的锚

土界面各个力学性能参数,选用与s4相同的回归模型和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对锚

土界面各个力学性能参数与现场暴露试验时间t
b
关系曲线进行拟合,得到回归模型参数,由此建立现场暴露环境下锚

土界面各个力学性能参数的自然退化模型。本实例以建立极限剪切强度τ
f
的自然退化模型为例进行介绍,绘制参数τ
f
与现场暴露试验时间t
b
关系曲线,如图10,选用最小二乘法为回归分析方法,以式(1)所示指数函数为回归模型,对参数τ
f
与现场暴露试验时间t
b
关系曲线进行拟合,得到回归模型参数α=34.9、β=0.00273和ξ=14.3,由此建立现场暴露环境下极限剪切强度τ
f
的自然退化模型为
66.s7:利用上述获得的锚

土界面各力学性能参数室内加速退化模型和现场暴露自然退化模型,计算当锚

土界面各个力学性能参数在室内人工加速环境和现场暴露环境中都退化到相同预设值时,对应的试验时间t
a
和t
b
,如图11,则各个力学性能参数在上述两种
环境下的第一退化时间相似关系λ
a
为:
67.λ
a
=t
b
/t
a (2)
68.分别计算锚

土界面各个力学性能参数的不同预设值对应的第一退化时间相似关系的平均值,得到锚

土界面各个力学性能参数在室内人工加速环境和现场暴露环境中的退化时间相似关系λ
a
=(λ
a1

a2
,


ai
,


an
)
t
。本实施例以参数τ
f
在两种环境下第一退化时间相似关系为例进行介绍,利用s4和s6建立的室内加速退化模型和现场暴露自然退化模型,计算出τ
f
=45kpa时,对应的t
a
和t
b
分别为3.1d和47.0d,则类似地,可计算出τ
f
=15,20,

,40kpa时的根据退化时间相似关系不随时间变化的原则,统计分析出不同τ
f
值对应的的平均值为16.5,即得到参数τ
f
在室内人工加速环境和现场暴露环境中的退化时间相似关系。由此可计算出其他力学性能参数(k0、s
f
和τ
r
)在现场暴露环境和室内人工加速环境下的第一退化时间相似关系。
69.s8:选取已服役了不同年限t
n
的岩土锚固结构,这些工程位于相同区域,确保其水文条件基本相同、土壤环境条件相同或土(岩)质分类相同、环境温度的偏差不超过5℃、环境湿度的偏差不超过10%rh,收集已有的现场试验资料,或开展锚杆现场拉拔试验,获取不同年限t
n
下的锚杆拉拔荷载p

位移s曲线,本实施例选取服役年限t
n
为5年、8年和10年。
70.s9:依据s7建立的现场暴露环境和室内人工加速环境下第一退化时间相似关系λ
a
=(λ
a1

a2
,


ai
,


an
)
t
,在区间(0.5λ
a
,1.5λ
a
)内随机生成m个样本向量λ
d,j
(j=1,2,

,m),本实施例中,m取为100;将产生的样本向量λ
d,j
(j=1,2,

,m)和已知岩土锚固结构服役时间t
n
,代入λ=t
n
/t
a
,其中λ=λ
d,j
,计算出室内加速退化试验对应的时间t
a
,将t
a
代入s4建立的室内人工环境下加速退化模型,得到服役岩土锚固结构的现时锚

土界面各个力学性能参数值;本实施例以j=1时参数τ
f
的计算为例进行介绍,假设j=1时进一步计算得到t
n
=5年时,室内加速退化试验对应的时间将t
a
=100代入s4建立的室内人工环境下加速退化模型中,得到既有服役岩土锚固结构的现时(t
n
=5年)锚

土界面极限剪切强度τ
f
=15.3kpa,类似地,得到k0=3412kpa/m、s
f
=9.2mm和t
r
=12.1kpa,其他服役年限t
n
及样本向量λ
d,j
(j=2,

,100)的既有岩土锚固结构现时锚

土界面各个力学性能参数也能以这种方法计算得到。
71.s10:将获得的既有岩土锚固结构现时锚

土界面各力学性能参数值代入折线型或经验型等界面剪切模型中,本实施例选用式(3)所示的一种有理式 指数式的复合界面剪切模型,计算出界面剪切模型参数,建立既有岩土锚固结构现时锚

土界面剪切模型:
[0072][0073]
式中,a、b、c和d为待定模型参数;n为调节系数,本实施例取n=4。
[0074]
本实施例以j=1时的样本向量建立t
n
=5年的既有岩土锚固结构现时锚

土界面剪切模型为例进行介绍,根据s9得到的现时锚

土界面各力学性能参数,计算出界面剪切模型参数a=9.8、b=0.1、c=12.1和d=0.2,将这4个模型参数代入式(3),得到t
n
=5年的既有岩土锚固结构现时锚

土界面剪切模型为通过荷载传递
法或数值分析方法,本实施例选用荷载传递法,获得既有岩土锚固结构中锚杆的拉拔荷载p

位移s预测曲线,其他服役年限t
n
及样本向量λ
d,j
(j=2,

,100)下岩土锚固结构的锚杆拉拔p

s曲线也能以此方法计算得到;基于不同服役年限t
n
锚杆拉拔p

s预测曲线与实测曲线贴合度最佳原则,分析获得最准确的样本向量λ
d
,λ
d
即为第二退化时间相似关系λ
b

[0075]
s11:将上述反演得到的锚

土界面各个力学性能参数第二退化时间相似关系λ
b
与现场暴露环境和室内人工加速环境下的第一退化时间相似关系λ
a
进行统计分析,取λ
a
和λ
b
的平均值,由此获得修正后的锚

土界面各个力学性能参数第三退化时间相似关系λ
c

[0076]
s12:将第三退化时间相似关系λ
c
代入到s4建立的室内人工环境下锚

土界面各力学性能参数加速退化模型中,建立出服役岩土锚固结构锚

土界面各力学性能参数自然退化模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