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立式取暖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22 13:1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立式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其竖立设置,该外壳具有一进风单元和出风单元,所述进风单元与出风单元之间形成有风道,该风道具有与初始进风风向一致的第一风道和与最终出风风向一致的第二风道;一风机单元一,该风机单元一设置在第一风道内,且固定在靠近进风单元的位置上;一风机单元二,该风机单元二设置在第二风道内,且固定在靠近出风单元的位置上,使热风改变风向从出风单元出风;一燃烧风筒,该燃烧风筒固定在风机单元一上,能对第一风道内的风压降级,所述燃烧风筒与外壳之间形成循环风道对外壳降温;一点火单元,该点火单元固定在燃烧风筒内,用于对接入的燃气或燃油点火燃烧;一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延长线与风机单元二的外缘之间形成切角,能引导风机单元二的出风方向,同时增强出风单元的风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风筒包括外风筒、连接在外风筒内的隔热筒以及连接在外风筒内壁的导风单元,所述外风筒的外壁通过设有多根立架与风机单元一连接固定,在靠近外风筒下端口的外缘上开设有若干出风孔,在风机单元一的作用下,所述出风孔风循环流至第一风道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式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风筒的上端口具有高低差,所述外风筒的下端口与风机单元一之间具有燃烧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式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单元包括导风圈以及均设在导风圈内壁的折弯导风片,所述导风圈两侧连接有隔热板,所述导风片引导风向朝向外风筒上端口的低处,所述折弯导风片之间形成有导风流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的底端连接有一能减少反光的散热板,所述散热板在靠近风机单元二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单元一包括风机固定架以及风机,所述风机固定架固定在外壳底部,使风机与进风单元之间留有进风间隙。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单元包括分设在外壳内壁两侧的固定支架以及若干个横向连接在固定支架之间的出风导板,所述出风导板均朝斜下方等距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立式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导板的延长线与地面的夹角范围在30到60度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单元包括用于接入燃气的燃气管、连接在燃气管头部的电磁阀、与燃气管尾端配合连接的喷嘴组件、连接在喷嘴组件上的支架、连接在支架上的固定盘以及便于喷嘴组件穿过且与固定盘连接固定的挡风板,所述支架通过螺丝与固定盘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底端分设有一组脚轮以及一组脚垫。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式取暖装置,包括外壳,其竖立设置,该外壳具有一进风单元和出风单元,所述进风单元与出风单元之间形成有风道,该风道具有与初始进风风向一致的第一风道和与最终出风风向一致的第二风道;一风机单元一,该风机单元一设置在第一风道内,且固定在靠近进风单元的位置上;一风机单元二,该风机单元二设置在第二风道内,且固定在靠近出风单元的位置上,使热风改变风向从出风单元出风;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采用立式结构设计,不仅结构合理,占地面积小,而且第一风道配合第二风道的结构,可以进一步增强热风的出风效率,同时能够对壳体循环散热,达到在燃烧风筒燃烧时外部无明火状态的目的,提升了取暖装置的使用性能。用性能。用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周军枢 廖样生 黄建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宝工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0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