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包括两个连杆和中间加强件的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该组件的飞机发动机架的制作方法

2021-11-20 02:3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一种包括两个连杆以及中间加强件的组件,并且涉及一种包括至少一个该组件的飞机发动机架。


背景技术:

2.根据图1至3中所示的实施方式,发动机架包括组件10,该组件10连接与推进总成成一体的第一部分12以及与飞机机翼支柱的主体结构成一体的第二部分14。
3.第一部分12包括彼此平行的第一面12.1和第二面12.2,以及在第一面12.1和第二面12.2处开口的第一通孔12.3。
4.第二部分14包括彼此平行的第一面14.1和第二面14.2,以及在第一面和第二面处开口的第二通孔14.3。
5.组件10包括分别容纳在第一通孔12.3和第二通孔14.3中的圆柱形的第一铰接元件16和第二铰接元件18,以及连接第一铰接元件16、第二铰接元件18的设置在第一部分12和第二部分14两侧的两对连杆20、22、24、26。
6.第一铰接元件16和第二铰接元件18具有彼此基本上平行的轴线a16、a18。
7.在本说明书的其余部分中,横向方向平行于铰接元件16、18的轴线a16、a18。纵向平面垂直于横向方向。纵向方向是穿过两个轴线a16和a18的垂直于横向方向的方向。
8.连杆20、22、24、26中的每个均呈板的形式,其包括用于容纳第一铰接元件16的第一孔以及用于容纳第二铰接元件18的第二孔。每对连杆20、22、24、26是独立的并且彼此贴紧。这些不同的连杆20、22、24、26是相同的并且具有相同的厚度e。
9.如图2所示,当在第一铰接元件16和第二铰接元件18处施加拉力时,对于每一对连杆而言,连杆20、22、24、26保持彼此贴紧并且保持定位于纵向平面中。连杆20、22、24、26中的每个连杆均考虑到其剪切截面而确定尺寸。
10.如图3所示,当在第一铰接元件16和第二铰接元件18处施加压力时,对于每对连杆而言,连杆20、22、24、26倾向于沿着横向方向弯曲形变。为了限制这种屈曲效果,必须通过增加其厚度e来增加每个连杆20、22、24、26的横向惯性。连杆20、22、24、26中的每个连杆的厚度的增加趋向于显著地增加组件10在每个铰接元件16、18处的总厚度h。


技术实现要素:

11.本发明旨在弥补现有技术的全部或部分缺陷。
12.为此,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以及连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连接装置的组件,该连接装置包括容纳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的第一连接元件和第二连接元件,以及连接第一连接元件和第二连接元件的定位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两侧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
13.根据本发明,连接装置包括中间加强件,该中间加强件定位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
杆之间,具有朝向第一连杆取向的第一接触面以及平行于第一面的朝向第二连杆取向的第二接触面,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之间间隔开的距离等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间隔开的距离,中间加强件包括:
14.‑
本体,其呈平行六面体形状,
15.‑
第一轭,其连接至本体,并且与第一部分配合,
16.‑
第二轭,其与第一轭的相对地连接至本体,并且与第二部分配合,
17.本体、第一轭和第二轭形成同一部件。
18.中间加强件使得可以限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横向弯曲的风险。因此,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各自具有一定尺寸的横截面,以确保吸收拉力和压缩力中的至少一部分,该横截面在厚度方面尺寸不会过大而导致增加横向惯性,并以此来防止弯曲。
19.根据另一个特征,所述第一轭包括:
20.·
第一翼部,其定位于第一连杆和第一部分之间,并且具有容纳第一铰接元件的孔,
21.·
第二翼部,其定位于第二连杆和第一部分之间,并且具有容纳第一铰接元件的孔,
22.并且所述第二轭包括:
23.·
第一翼部,其定位于第一连杆和第二部分之间,并且具有容纳第二铰接元件的孔,
24.·
第二翼部,其定位于第二连杆和第二部分之间,并且具有容纳第二铰接元件的孔。
25.根据另一个特征,第一轭和第二轭的第一翼部均包括与本体中的朝向第一连杆取向的第一面共面的外表面,第一翼部的外表面和本体的第一面形成中间加强件的第一接触面。同时,第一轭和第二轭的第二翼部均包括与本体中朝向第二连杆取向的第二面共面的外表面,第二翼部的外表面和本体的第二面形成中间加强件的第二接触面。
26.根据另一个特征,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与中间加强件的连接系统。
27.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连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横向连接元件,该横向连接元件穿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以及中间加强件,并且被构造成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保持压靠在中间加强件。根据一种构造,连接系统包括分布在第一铰接元件和第二铰接元件之间的多个横向连接元件。
28.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连接系统在每个铰接元件处均包括围绕铰接元件的环,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以及中间加强件通过作用力压装在该环上。
29.根据另一特征,中间加强件的本体包括至少一个凹部。
30.根据另一特征,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至少一个纵向肋,该纵向肋附接到第一连杆和/或第二连杆的外表面,并且相对于该外表面突出。
31.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飞机发动机机架,其包括根据前述特征中任一项所述的至少一个组件。
附图说明
32.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将从下面的本发明的描述中得出,这些描述仅作为示例并参
考附图给出,其中:
33.‑
图1是示出了现有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组件的透视图,
34.‑
图2是图1示出的组件承受拉力的示意图,
35.‑
图3是图1示出的组件承受压缩力的示意图,
36.‑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组件的透视图,
37.‑
图5是图4示出的组件处于分解状态下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38.‑
图6是图4示出的组件承受拉力的示意图,
39.‑
图7是图4示出的组件承受压缩力的示意图,
40.‑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组件的一部分的透视图,以及
41.‑
图9是沿图8的平面pp截取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42.根据图4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组件包括连接装置30以及通过连接装置30连接的第一部分32和第二部分34。根据一个应用,飞机发动机架包括至少一个这种组件,第一部分32与飞机推进总成成一体并且第二部分34与飞机机翼支柱的主要结构成一体。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该应用。
43.第一部分32包括彼此平行的第一面32.1和第二面32.2,以及在第一面32.1和第二面32.2处开口的第一通孔32.3。
44.第二部分34包括彼此平行的第一面34.1和第二面34.2,以及在第一面和第二面处开口的第二通孔34.3。
45.在操作中,第一部分32和第二部分34的第一面32.1、34.1基本上共面并且第一部分32和第二部分34的第二面32.2、34.2也基本上共面。
46.连接装置30包括分别容纳在第一通孔32.3和第二通孔34.3中的第一铰接元件36和第二铰接元件38,以及连接第一铰接元件36和第二铰接元件38且设置在第一部分32和第二部分34的两侧的第一连杆40和第二连杆42。第一铰接元件36和第二铰接元件38具有限定了横向方向的轴线a36、a38,纵向平面以及纵向方向。
47.每个连杆40、42均呈板的形式,其均包括穿过板的第一孔40.1、42.1,该第一孔40.1、42.1定位于第一端部处并容纳第一铰接元件36;以及穿过板的第二孔40.2、42.2,该第二孔40.2、42.2定位于第二端部处并容纳第二铰接元件38。第一连杆40和第二连杆42的板彼此平行并定位于纵向平面中。第一连杆40和第二连杆42的板具有基本相同的纵向截面(在纵向平面中)。
48.第一连杆40包括朝第二连杆42取向的内表面40i以及与内表面40i相对的外表面40e,该内表面40i和外表面40e基本上是平的、彼此平行并且在操作中基本上定位于纵向平面中。
49.第二连杆42包括朝第一连杆40取向的内表面42i以及与内表面42i相对的外表面42e,该内表面42i和外表面42e基本上是平的、彼此平行并且在操作中基本上定位于纵向平面中。
50.由于第一铰接元件36和第二铰接元件38以及第一连杆40和第二连杆42可以与现有技术相同,因此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
51.连接装置30还包括定位在第一连杆40和第二连杆42之间的中间加强件44。中间加强件44包括朝第一连杆40取向的第一接触面44.1以及朝第二连杆42取向且平行于第一面44.1的第二接触面44.2,第一接触面44.1和第二接触面44.2间隔开的距离等于第一连杆40和第二连杆42间隔开的距离。中间加强件44的第一接触面44.1和第二接触面44.2基本上是平的并且基本上定位于纵向平面中。
52.在操作中,第一连杆40和第二连杆42的内表面40i、42i被保持抵靠在中间加强件44的第一接触面44.1和第二接触面44.2上。
53.该中间加强件44在存在压缩力的情况下使第一连杆40和第二连杆42之间的距离保持恒定,并且限制了第一连杆40和第二连杆42横向弯曲的风险。因此,第一连杆40和第二连杆42各自具有一定尺寸的横截面,以确保吸收拉力和压缩力尺寸中的至少一部分,该横截面在其厚度方面尺寸不会过大而导致增加横向惯性,并以此来防止弯曲。
54.根据一种构造,中间加强件44包括本体46、第一轭48以及第二轭50,本体46基本上呈平行六面体;第一轭48连接至本体46,并且被构造成与第一部分32配合并支撑第一铰接元件36;第二轭50与第一轭48相对地连接至本体46,并且被构造成与第二部分34配合并支撑第二铰接元件38,本体46以及第一轭48、第二轭50形成同一部件。根据该构造,由于中间加强件44连接到第一铰接元件36和第二铰接元件38,因此中间加强件44被保持在第一连杆40和第二连杆42之间。当然,本发明不限于用于确保将中间加强件44保持在第一连杆40和第二连杆42之间的这种构造。
55.根据一种构造,本体46包括朝第一连杆40取向且构成中间加强件44的第一接触面44.1的一部分的第一面,以及朝第二连杆42取向且构成中间加强件44第二接触面44.2的一部分的第二面。
56.本体46包括至少一个凹部52,以减小其质量,凹部52被构造能够成使得中间加强件44在基本横向方向上保持抗压缩强度。如图4和图8所示,凹部52可以具有不同构造。
57.第一轭48包括第一翼部54和第二翼部56,该第一翼部54定位于第一连杆40和第一部分32之间的纵向平面中,并且具有用于容纳第一铰接元件36的孔54.1,该第二翼部56定位于第二连杆42和第一部分32之间的纵向平面中,并且具有用于容纳第一铰接元件36的孔56.1。第一轭48的第一翼部54和第二翼部56间隔开的距离比第一部分32的第一面32.1和第二面32.2所间隔开的距离更大。
58.第一翼部54包括朝第二翼部56取向的内表面以及与内表面相对、与本体46的第一面共面且构成中间加强件44的第一接触面44.1的一部分的外表面。
59.第二翼部56包括朝第一翼片54取向的内表面以及与内表面相对、与本体46的第二面共面且构成中间加强件44的第二接触面44.2的一部分的外表面。
60.第二轭50包括第一翼部58和第二翼部60,该第一翼部58定位于第一连杆40和第二部分34之间的纵向平面中,并且具有用于容纳第二铰接元件38的孔58.1;该第二翼部60定位于第二连杆42和第二部分34之间的纵向平面中,并且具有用于容纳第二铰接元件38的孔60.1。第二轭50的第一翼部58和第二翼部60间隔开的距离比第二部分34的第一面34.1和第二面34.2所间隔开的距离更大。
61.第一翼部58包括朝第二翼部60取向的内表面以及与内表面相对、与本体46的第一面共面且构成中间加强件44的第一接触面44.1的一部分的外表面。
62.第二翼部60包括朝第一翼部58取向的内表面以及与内表面相对、与本体46的第二面共面且构成中间加强件44的第二接触面44.2的一部分的外表面。
63.除了第一连杆40和第二连杆42外,第一轭48和第二轭50以及本体46的尺寸被确定为能够确保部分吸收拉力和压缩力。
64.根据一种构造,在第一轭48和第二轭50的第一翼部54、58处,中间加强件44的纵向截面基本上等于第一连杆40的纵向截面。在第一轭48和第二轭50的第二翼部56、60处,中间加强件44的纵向截面基本上等于第二连杆42的纵向截面。
65.与现有技术不同,第一翼部54、58和第二翼部56、60的厚度与第一连杆40和第二连杆42的厚度不同。因此,组件在铰接元件36、38处的厚度小于现有技术的组件的厚度。
66.根据另一特征,第一连杆40和第二连杆42被保持压靠在中间加强件44上。为此,连接装置30包括用于连接第一连杆40和第二连杆42,以及中间加强件44的连接系统。
67.根据图4中示出的实施方式,连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横向连接元件62,该横向连接元件62穿过第一连杆40、第二连杆42以及中间加强件44,以将第一连杆40和第二连杆42保持压靠在中间加强件44上。每个横向连接元件62沿横向方向取向。作为示例,每个横向连接元件62是螺栓。根据一种构造,连接装置30包括分布在第一铰接元件36和第二铰接元件38之间的多个横向连接元件62。
68.当然,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因此,根据另一变型例,连接系统在每个铰接元件36、38处包括环64,该环64围绕铰接元件36、38,第一连杆40和第二连杆42以及中间加强件44通过作用力压装在该环64上。
69.根据在图8和9中示出的第二实施方式,第一连杆40和第二连杆42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至少一个纵向肋66,该至少一个纵向肋附接到第一连杆40和/或第二连杆42的外表面40e、42e上、相对于该外表面40e、42e突出且基本上平行于纵向方向取向。
70.根据一种构造,第一连杆40和第二连杆42中的每个均包括单个纵向肋66,该单个纵向肋66定位于穿过第一连杆40或第二连杆42的第一孔40.1、42.1和第二孔40.2、42.2的轴线的纵向直线上,并且几乎在整个长度上间隔开第一孔40.1、42.1和第二孔40.2、42.2。
71.根据一种构造,连接装置30包括单个第一连杆40以及单个第二连杆42。换句话说,连接装置30不包括除了第一连杆40和第二连杆42之外的连杆。第一连杆40和第二连杆42设置在中间加强件44的两侧。第一连杆40和第二连杆42的外表面40e,42e是自由的。换句话说,连杆40、42没有联接到其他连杆,特别是其外表面40e、42e处没有联接到其他连杆。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组件的厚度,这有利地允许减小组件的厚度。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