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挂脖扇的制作方法

2021-11-18 13:3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挂脖扇。


背景技术:

2.空调、风扇是人们在热天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为人们缓解炎热酷暑。而对于在出行路途中的人们,为了同样能缓解炎热酷暑,则出现了移动式的小型风扇,比如手持风扇、挂脖风扇等。现有技术中,挂脖扇一般包括可用于戴在脖子上的u形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风扇组件,风扇组件包括带有usb接口的电路板、电开关按钮、电池、驱动电机(马达)和离心叶轮结构,外壳设置有进风孔和出风孔,电池为驱动电机提供电力,驱动电机带动离心叶轮结构旋转,在该作用下,外壳外部的风从进风孔进入外壳的风道,再从出风孔排出。该类挂脖扇多在户外使用,因此户外空气中的粉尘等细小颗粒杂质常会从进风孔处进入外壳内,再从出风孔处排出,直吹人脸和脖颈等皮肤处,易造成皮肤表面附着较多杂质,影响皮肤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挂脖扇,旨在确保减少或防止空气中的细小杂质被抽送到挂脖扇中。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挂脖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挂脖壳体和连接在所述挂脖壳体两端的风扇壳体,所述风扇壳体与所述挂脖壳体连接后形成截面呈u形的所述外壳,所述挂脖壳体与所述风扇壳体相互连通,用于在所述外壳的内部形成风道,所述挂脖壳体的上表面和所述风扇壳体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多个第一出风孔,所述第一出风孔朝向头部,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孔沿脖颈的径向方向分布在所述外壳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出风孔与所述风道相互连通;
5.所述风扇壳体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与所述风道相互连通,所述容置腔内安装有风扇组件;所述风扇壳体的内侧面开设有第二出风孔,所述第二出风孔朝向所述脖颈,所述风扇壳体的外侧面开设有进风孔,所述进风孔、所述风扇组件和所述第二出风孔相互同轴设置,所述进风孔内连接有过滤网盘,所述过滤网盘的内端面朝向所述风扇组件,所述过滤网盘的外端面上连接有过滤棉材料层,用于过滤从所述进风孔进入所述容置腔内的空气。
6.可选地,所述过滤网盘的外端面突出设置有支撑轴,所述过滤棉材料层表面设置有轴孔,所述过滤棉材料层套接在所述支撑轴上。
7.可选地,所述过滤网盘的外端面设置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与所述过滤网盘同轴设置,所述防护盖连接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防护盖的边缘与所述进风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进风间隙,所述过滤棉材料层设置在所述过滤网盘与所述防护盖之间。
8.可选地,所述防护盖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在所述支撑轴上。
9.可选地,所述可拆卸结构包括套筒结构,所述套筒结构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防
护盖的一端面上,所述支撑轴套设在所述套筒结构内。
10.可选地,所述可拆卸结构包括磁铁结构,所述防护盖和所述支撑轴均使用金属材料制作,所述防护盖通过所述磁铁结构与所述支撑轴磁吸固定。
11.可选地,所述进风孔为圆孔,所述过滤棉材料层为圆片状。
12.可选地,所述挂脖壳体内设置有隔板,将所述挂脖壳体内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均与所述风道相互连通。
13.可选地,所述风扇组件包括带有usb接口的电路板、电开关按钮、电池、驱动电机和离心叶轮结构,所述电开关按钮、所述电池和所述驱动电机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风扇壳体内,所述usb接口和所述电开关按钮均延伸到所述风扇壳体的外表面上,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离心叶轮结构设置在容置腔内,所述离心叶轮结构与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连接。
14.可选地,所述进风孔的内壁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沿所述过滤棉材料层的边缘方向延伸,所述过滤棉材料层的边缘卡设在所述卡槽内。
1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进风孔设置过滤棉材料层,对由进风孔进入容置腔内的空气进行过滤,提高了出风孔吹出的风的清洁度,从而增加了客户的使用体验。本实用新型结构精巧,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挂脖扇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挂脖扇中风扇壳体的零件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挂脖扇中挂脖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号说明:
21.名称标号名称标号挂脖壳体1电池224隔板11驱动电机225第一腔室111离心叶轮结构226第二腔室112第一出风孔23风扇壳体2第二出风孔24底壳2a进风孔25面壳2b过滤网盘26座体20支撑轴261容置腔21防护盖262风扇组件22套筒结构2621usb接口221进风间隙263电路板222过滤棉材料层27
电开关按钮223
ꢀꢀ
22.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5.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6.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挂脖扇。
27.参照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挂脖扇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挂脖扇中风扇壳体的零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挂脖扇中挂脖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挂脖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挂脖壳体1和连接在所述挂脖壳体1两端的风扇壳体2,所述风扇壳体2与所述挂脖壳体1连接后形成截面呈u形的所述外壳,所述挂脖壳体1与所述风扇壳体2相互连通,用于在所述外壳的内部形成风道,所述挂脖壳体1的上表面和所述风扇壳体2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多个第一出风孔23,所述第一出风孔23朝向头部,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孔23沿脖颈的径向方向分布在所述外壳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出风孔23与所述风道相互连通;所述风扇壳体2内设置有容置腔21,所述容置腔21与所述风道相互连通,所述容置腔21内安装有风扇组件22;所述风扇壳体2的内侧面开设有第二出风孔24,所述第二出风孔24朝向所述脖颈,所述风扇壳体2的外侧面开设有进风孔25,所述进风孔25、所述风扇组件22和所述第二出风孔24相互同轴设置,所述进风孔25内连接有过滤网盘26,所述过滤网盘26的内端面朝向所述风扇组件22,所述过滤网盘26的外端面上连接有过滤棉材料层27,用于过滤从所述进风孔25进入所述容置腔21内的空气。如图1和图2所示。
29.实际应用中,脖壳体挂在脖颈后部,风扇壳体2分别位于头部两侧并朝向人脸,外界的风被风扇组件22从进风孔25抽吸进容置腔21内,在风扇组件22的作用下,气流沿风道流通并从第一、第二出风孔24排出,分别对头部、脖颈和人脸等部位的皮肤吹风降温。在进风孔25设置过滤棉材料层27,对由进风孔25进入容置腔21内的空气进行过滤,提高了第一、第二出风孔24吹出的风的清洁度,从而增加了客户的使用体验。实际应用中,使过滤棉材料层27完全遮覆在过滤网盘26的表面,当然,过滤网盘26表面也加工有使空气通过的滤孔,利
用过滤棉材料层27中的微孔过滤空气并使过滤后的空气进入容置腔21内。另一方面,使用过滤棉材料层27作为过滤材料,便于加工成较小体积片状结构,实用性强且制作成本较低。在安装时,可将片状的过滤棉材料层27边缘涂胶后胶粘在进风孔25的内壁上,当然,为了实现可拆装更换久用的过滤棉材料层27,也可将过滤棉材料层27活动连接在进风孔25处。为了进一步实现上述活动连接功能,本技术以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30.实施例1
31.本技术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滤网盘26的外端面突出设置有支撑轴261,所述过滤棉材料层27表面设置有轴孔(图中未标出),所述过滤棉材料层27套接在所述支撑轴261上。
32.实际应用中,由于过滤棉材料层27可进行裁剪加工,在过滤棉材料层27表面加工轴孔,与支撑轴261的直径适配,通过套接方式可将过滤棉材料层27快速定位安装到过滤网盘26上使用。
33.实施例2
34.本技术技术方案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过滤网盘26的外端面设置有防护盖262,所述防护盖262与所述过滤网盘26同轴设置,所述防护盖262连接在所述支撑轴261上,所述防护盖262的边缘与所述进风孔25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进风间隙263,所述过滤棉材料层27设置在所述过滤网盘26与所述防护盖262之间。
35.实际应用中,为了进一步固定好过滤棉材料层27,使用防护盖262与支撑轴261连接,可用于防止过滤棉材料层27从支撑轴261上脱落。具体的,当防护盖262固定在支撑轴261上时,可时防护盖262顶压在过滤棉材料层27上,外界风从进风间隙263处进入到进风孔25内,再通过暴露在进风间隙263处的过滤棉材料层27表面后,进入容置腔21内。
36.进一步地,本技术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护盖262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在所述支撑轴261上。本技术技术方案中,所述可拆卸结构包括套筒结构2621,所述套筒结构262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防护盖262的一端面上,所述支撑轴261套设在所述套筒内。当然,支撑轴261外壁可设置外螺纹,套筒结构2621内壁设置内螺纹,二者螺纹连接。
37.当需要换装过滤棉材料层27时,先取下防护壳后,再取下过滤棉材料层27。
38.在其他优选实施中,为实现可拆卸功能,可拆卸结构包括磁铁结构(图中未示意出),所述防护盖262和所述支撑轴261均使用金属材料制作,所述防护盖262通过所述磁铁结构与所述支撑轴261磁吸固定。同理地,当需要换装过滤棉材料层27时,先取下防护壳后,再取下过滤棉材料层27。
3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当设置防护盖262时,可将防护盖262通过铰接结构(图中未画出)连接在风扇壳体2外壁上,再通过锁扣结构(图中未画出)将防护盖262固定在风扇壳体2外壁上,使防护盖262具有翻盖功能,此时,无需设置支撑轴261或轴孔等结构,即可直接将过滤棉材料层27固定在过滤网盘26上

40.实施例3
41.本技术技术方案中,所述进风孔25的内壁设置有卡槽(图中未画出),所述卡槽沿所述过滤棉材料层27的边缘方向延伸,所述过滤棉材料层27的边缘卡设在所述卡槽内。
42.该类结构设置,通过卡槽固定过滤棉材料层27的边缘,从而将过滤棉材料层27固定在进风孔25处。
43.本技术技术方案中,所述进风孔25为圆孔,所述过滤棉材料层27为圆片状。
44.该类结构设置,增加了进风量的稳定性和均匀性。过滤棉材料层27与进风孔25的形状相互适配的。
45.本技术技术方案中,所述挂脖壳体1内设置有隔板11,将所述挂脖壳体1内分隔成第一腔室111和第二腔室112,所述第一腔室111和所述第二腔室112均与所述风道相互连通。
46.实际应用中,第一腔室111和第二腔室112的风均从第一出风孔23吹出。该类结构设置,可集中增加出风量,增加吹风降温效果。实际应用中,挂脖壳体1由两个壳体闭合连接后(可通过螺钉或铆钉固定连接)形成,如图3所示,该结构为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47.本技术技术方案中,所述风扇组件22包括带有usb接口221的电路板222、电开关按钮223、电池224、驱动电机225和离心叶轮结构226,所述电开关按钮223、所述电池224和所述驱动电机225分别与所述电路板222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222和所述电池224设置在所述风扇壳体2内,所述usb接口221和所述电开关按钮223均延伸到所述风扇壳体2的外表面上,所述驱动电机225和所述离心叶轮结构226设置在容置腔21内,所述离心叶轮结构226与所述驱动电机225的电机轴(图中未标出)连接。
48.实际应用中,在外壳上设置有用于控制风扇组件22开启或关闭的电开关按钮223,电池224为可充电电池,外壳上还设置有用于给与电池224充电的usb接口221。上述结构为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49.实际应用中,风扇壳体2包括底壳2a和面壳2b,底壳2a朝向且靠近人脖颈处,底壳2a和面壳2b相互盖合后,其内部对应风扇组件22处对应形成容置腔21,其余部分为外壳中一部分风道区域,驱动电机225和电池224分别通过一座体20固定安装在底壳2a上。第二出风孔24开设在底壳2a上,进风孔25开设在面壳2b上。底壳2a与面壳2b可通过螺钉(图中未画出)或铆钉(图中未画出)固定连接。
5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