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光伏漏电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2021-11-18 12:3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漏电报警领域,具体为一种光伏漏电报警器。


背景技术:

2.光伏漏电报警器又叫漏电报警器,电动工具漏电报警器,是广泛用于工厂生产线上使用的设备,如电烙铁、焊台、电动起子、元件切脚机、点胶机、胶纸机,焊锡机等等一些用电动工具设备类的漏电监测;
3.市场上的报警器大都不能根据用户的使用需求,改变壳体在钢板上的安装位置,无法在选定位置进行固定,不具备一定的抗震效果,外接导线与接线腔连接不紧密,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光伏漏电报警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漏电报警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场上的报警器大都不能根据用户的使用需求,改变壳体在钢板上的安装位置,无法在选定位置进行固定,不具备一定的抗震效果,外接导线与接线腔连接不紧密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光伏漏电报警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端表面设置有用于漏电示警的光伏预警主体,所述壳体的后端椭块上安装有用于定位报警器的弹杆,所述壳体后端钢板的后表面开设有用于引导限位的卡轨。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后端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后壁槽,所述壳体的前端表面左上角开设有用于连接外接导线的接线腔,弹杆包括用于插入圆槽的插杆,所述插杆的外表面与椭块之间套设有弹簧。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杆通过插杆上的弹簧配合圆槽与壳体弹动安装,所述插杆的横截面形状呈梯型,所述弹杆通过插杆上的弹簧配合和圆孔与椭块插放安装,其中,椭块与壳体固定设置。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轨关于钢板对称开设,所述钢板的前端表面中间位置贯穿开设有六组环槽,六组圆孔关于环槽对称设置,且圆孔与插杆相吻合,所述壳体的后端表面位于后壁槽的内侧开设有圆槽,所述插杆通过圆孔和圆槽配合与壳体插放安装。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光伏预警主体包括用于控制报警器启用与关闭的开关钮,所述光伏预警主体的前端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显示模块,所述光伏预警主体的前端表面上部并排设置有若干组指示灯,所述光伏预警主体的前端表面右下角设置有复位键。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钢板的两端安装有六角螺栓,所述六角螺栓通过环槽与钢板螺栓安装,弹杆通过插杆和卡轨配合与钢板滑动设置。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钢板通过后壁槽、弹杆和椭块配合与壳体定位安装,其中,钢板通过后壁槽和椭块配合与壳体卡固安装,显示模块用于显示用电信息,
指示灯用于指示对应电路运行状态,复位键用于快速重启漏电保护器。
12.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3.1、通过卡轨的设置,可使得壳体在钢板上横向滑移变动,根据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改变壳体在钢板上的安装位置,通过弹杆的设置,可有效将壳体连通光伏预警主体整体定位安装在钢板上,有效将其在选定位置固定,避免随意滑移触动,防止外接导线由接线腔脱落,经由弹杆顶端的插杆穿过圆孔与圆槽的弹动插放,实现壳体与钢板的定位卡固,经由六角螺栓将钢板整体螺栓安装在墙体上,实现壳体的稳固安装,具有一定的抗震效果;
14.2、通过后壁槽和椭块的设置有,有效将壳体整体卡固在钢板扇,确保两者可相对滑移的同时,亦确保壳体紧贴钢板安装,避免两者间隙过大造成的局部积灰,确保外接导线与报警器整体的水平竖直连接,使得线体受力均匀,减轻线体接口处的荷载,确保报警器正常运行,经由开关钮实现手动开关与闭合报警器,经由显示模块实时显示电量指数,方便随时观察用电信息,指示灯随时时刻进行对应信号的灯光指示,方便出现异常时,用户及时发现,复位键用于快速重启漏电保护器,提醒用户事先确认漏电情况有无解除。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钢板和弹杆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弹杆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壳体;101、后壁槽;102、接线腔;2、光伏预警主体;201、开关钮;202、显示模块;203、指示灯;204、复位键;3、钢板;301、环槽;302、卡轨;303、圆孔;4、圆槽;5、椭块;6、弹杆;601、插杆;602、弹簧;7、六角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实施例1
23.请参阅图1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漏电报警器技术方案:包括壳体1,壳体1的前端表面设置有用于漏电示警的光伏预警主体2,壳体1的后端椭块5上安装有用于定位报警器的弹杆6,壳体1后端钢板3的后表面开设有用于引导限位的卡轨302;壳体1的后端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后壁槽101,壳体1的前端表面左上角开设有用于连接外接导线的接线腔102;
24.弹杆6包括用于插入圆槽4的插杆601,插杆601的外表面与椭块5之间套设有弹簧602;弹杆6通过插杆601上的弹簧602配合圆槽4与壳体1弹动安装,插杆601的横截面形状呈梯型,弹杆6通过插杆601上的弹簧602配合和圆孔303与椭块5插放安装,其中,椭块5与壳体1固定设置;卡轨302关于钢板3对称开设,钢板3的前端表面中间位置贯穿开设有六组环槽
301,六组圆孔303关于环槽301对称设置,且圆孔303与插杆601相吻合,壳体1的后端表面位于后壁槽101的内侧开设有圆槽4,插杆601通过圆孔303和圆槽4配合与壳体1插放安装;
25.在使用时,卡轨302的使得壳体1在钢板3上横向滑移变动,根据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改变壳体1在钢板3上的安装位置,通过弹杆6的设置,可有效将壳体1连通光伏预警主体2整体定位安装在钢板3上,有效将其在选定位置固定,避免随意滑移触动,防止外接导线由接线腔102脱落,经由弹杆6顶端的插杆601穿过圆孔303与圆槽4的弹动插放,实现壳体1与钢板3的定位卡固,经由六角螺栓7将钢板3整体螺栓安装在墙体上,实现壳体1的稳固安装,具有一定的抗震效果。
26.实施例2
27.如图1

5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的前端表面设置有用于漏电示警的光伏预警主体2,壳体1的后端椭块5上安装有用于定位报警器的弹杆6,壳体1后端钢板3的后表面开设有用于引导限位的卡轨302;
28.如图2所示,光伏预警主体2包括用于控制报警器启用与关闭的开关钮201,光伏预警主体2的前端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显示模块202,光伏预警主体2的前端表面上部并排设置有若干组指示灯203,光伏预警主体2的前端表面右下角设置有复位键204;钢板3的两端安装有六角螺栓7,六角螺栓7通过环槽301与钢板3螺栓安装,弹杆6通过插杆601和卡轨302配合与钢板3滑动设置;钢板3通过后壁槽101、弹杆6和椭块5配合与壳体1定位安装,其中,钢板3通过后壁槽101和椭块5配合与壳体1卡固安装,显示模块202用于显示用电信息,指示灯203用于指示对应电路运行状态,复位键204用于快速重启漏电保护器。
29.在使用时,后壁槽101和椭块5的设置有,可有效将壳体1整体卡固在钢板3扇,确保两者可相对滑移的同时,亦确保壳体1紧贴钢板3安装,避免两者间隙过大造成的局部积灰,确保外接导线与报警器整体的水平竖直连接,使得线体受力均匀,减轻线体接口处的荷载,确保报警器正常运行,经由开关钮201实现手动开关与闭合报警器,经由显示模块202实时显示电量指数,方便随时观察用电信息,指示灯203随时时刻进行对应信号的灯光指示,方便出现异常时,用户及时发现,复位键204用于快速重启漏电保护器,提醒用户事先确认漏电情况有无解除。
30.报警器的工作原理:首先通过后壁槽101和椭块5的设置有,有效将壳体1整体卡固在钢板3扇,确保两者可相对滑移的同时,亦确保壳体1紧贴钢板3安装,避免两者间隙过大造成的局部积灰,确保外接导线与报警器整体的水平竖直连接,使得线体受力均匀,减轻线体接口处的荷载,确保报警器正常运行,随后根据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改变壳体1在钢板3上的安装位置,然后经由六角螺栓7将钢板3整体螺栓安装在墙体上,实现壳体1的稳固安装,具有一定的抗震效果;其中,通过弹杆6将壳体1连通光伏预警主体2整体定位安装在钢板3上,有效将其在选定位置进行固定,其中,通过卡轨302可实现使得壳体1在钢板3上横向滑移变动,根据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改变壳体1在钢板3上的安装位置,通过弹杆6的设置,可有效将壳体1连通光伏预警主体2整体定位安装在钢板3上,将其在选定位置固定,避免随意滑移触动,防止外接导线由接线腔102脱落,其中,环槽301为六角螺栓7与钢板3定位提供了多处安装位置;而后经由开关钮201实现手动开关与闭合报警器,经由显示模块202实时显示电量指数,方便随时观察用电信息,指示灯203随时时刻进行对应信号的灯光指示,方便出现异常时,用户及时发现,复位键204用于快速重启漏电保护器,提醒用户事先确认漏
电情况有无解除,经由弹杆6顶端的插杆601穿过圆孔303与圆槽4的弹动插放,实现壳体1与钢板3的定位卡固,经由六角螺栓7将钢板3整体螺栓安装在墙体上,实现壳体1的稳固安装。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