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体式新风机的制作方法

2021-11-18 02:0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领域,尤其涉及新风机。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室内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采用中空纤维膜滤芯的新风机可以将室外污浊的空气通过ptfe中空纤维膜进行过滤。由于采用ptfe中空纤维膜作为过滤材料,滤芯无耗材,无需更换,可重复清洗使用,容尘量为传统滤网的30

50倍,使用寿命长,并且能长久保持高效去除率。
3.但是因中空纤维膜工艺限制,直径只能做2

4mm,空气在2

4mm的圆管中流动,阻力损失非常大,最后出来的风量就很小了。
4.另外,现有技术中新风机通常分为过滤箱体和机壳体,过滤箱体对空气进行过滤,机壳体内安装全热交换器,过滤后空气和回风在机壳体内通过全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造成整体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出风量的一体式新风机,同时减小体积。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体式新风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设有空气入口、新风出口、回风进口、回风出口,所述机壳的内部设置有中空纤维膜过滤装置、全热交换器、新风出风流道、回风进风流道、回风出风流道,所述中空纤维膜过滤装置与空气入口连接并设有空气过滤出口,所述空气过滤出口与全热交换器连接,所述新风出风流道的一端与全热交换器连接,另一端与新风出口连接,所述回风进风流道的一端与回风进口连接,另一端与全热交换器连接,所述回风出风流道的一端与全热交换器连接,另一端与回风出口连接,所述新风出风流道安装有新风风机,所述回风出风流道安装有回风风机;
7.所述中空纤维膜过滤装置包括矩形的过滤室及位于过滤室外侧的侧出风腔,所述过滤室沿长度方向并排设置有至少两个矩形的模块安装腔,所述模块安装腔内安装有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空气滤芯模块,所述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空气滤芯模块包括膜丝固定框架和安装于膜丝固定框架的中空纤维膜丝,所述侧出风腔与模块安装腔的两端部连通,以使中空纤维膜丝两端经过侧出风腔向外抽气。
8.优选的,所述新风出风流道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新风出口直接连通,所述第三腔体与全热交换器相接,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通过中间口连通,所述新风风机安装于第二腔体。
9.优选的,所述第一腔体内安装有导流体,所述导流体为圆弧形,且圆弧形的内弧侧中间设有向中间口凸出的圆弧突出部。
10.优选的,所述机壳为矩形,所述空气入口和回风出口并排设置于矩形机壳的长度
一侧,所述新风出口和回风进口并排设置于矩形机壳的长度另一侧。
11.优选的,所述过滤室、侧出风腔以及回风进风流道位于机壳的宽度一侧,所述新风出风流道和回风出风流道位于机壳的宽度另一侧。
12.优选的,所述全热交换器为矩形,所述全热交换器位于机壳的中间位置,所述机壳对应设有与全热交换器的四个边角形成配合的四个定位槽。
13.优选的,所述过滤室的长度一端与空气入口之间设有间隙,所述过滤室的长度另一端与过滤室的相对侧壁之间设有间隙,相邻两个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空气滤芯模块之间设有间隙。
14.优选的,所述机壳内填充有epp泡沫以形成机壳内部的功能空间。
15.优选的,所述机壳对应中空纤维膜过滤装置的位置和全热交换器的位置分别设有可拆卸的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
16.优选的,所述膜丝固定框架包括平行设于中空纤维膜丝长度两侧的两个端部框架以及平行设于上侧和下侧且两端对应连接两个端部框架的侧固定板,所述侧固定板上设有通风孔,若干中空纤维膜丝沿上下方向分层设置并在层间形成层间间隙,中空纤维膜丝的两端对应与两个端部框架固定,两个端部框架对应固定于模块安装腔的前后两侧。
17.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1、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空气滤芯为模块化结构,膜丝端部与端部框架固定且膜丝两端外露,因而能从膜丝的两端抽气,这样空气在膜管中的压力损失能降低一半,最后出风量能提高一倍。由于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空气滤芯为模块化结构,可以整体安装和拆卸,安装时直接放入模块安装腔,拆卸时,直接取出,因此方便了安装和拆卸。同时,中空纤维膜过滤装置与回风结构、全热交换器一起设置在机壳内,避免单独设置一个箱体,结构更为紧凑,也减小了体积。
19.2、空气入口、新风出口、回风进口、回风出口、中空纤维膜过滤装置、全热交换器、新风出风流道、回风进风流道、回风出风流道的位置和结构设计保证所有结构集成设计在一个矩形的机壳内,形成较为紧凑的结构。
20.3、新风出风流道的第一腔体内安装有导流体,通过导流体的导流,不仅有利于较小噪音,而且由于导流体正对新风风机的出风口,有利于增大对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空气滤芯模块两端的抽吸力。
21.4、全热交换器通过其矩形的四个边角与四个定位槽对应定位,方便安装和拆卸。
22.5、相邻两层中空纤维膜丝形成层间间隙,同时同一高度左右相邻两根中空纤维膜丝之间也隔开一定的距离,这样,用大吸力的离心风机对膜丝两端抽气,给滤芯100

500pa的吸力,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会产生轻微抖动,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就不会粘在中空纤维膜表面,灰尘会掉落下来,这样实现了滤芯不粘灰、免维护。现有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滤芯,一头固定,从另一头抽气,这种滤芯用2

4个月就会很脏了,需要清洗滤芯;而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滤芯,用2

4个月后,中空纤维膜表面还是很干净,不需要维护。
23.6、由于过滤室的长度一端与空气入口之间设有间隙,过滤室的长度另一端与过滤室的相对侧壁之间设有间隙,相邻两个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空气滤芯模块之间设有间隙,因此,便于空气流过各个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空气滤芯模块,从而提高过滤效率。
24.7、机壳内通过填充epp泡沫形成各个功能空间,隔音效果好,而且重量轻、环保、强
度好。
25.8、打开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可以很方便的取出对应的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空气滤芯模块和全热交换器,方便维护。
26.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及其带来的有益效果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附图中予以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风机在箱盖打开时滤芯模块和全热交换器的安装示意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风机在箱盖闭合后的外形示意图;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新风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本实用新型新风机中滤芯模块的外形示意图;
32.图5为本实用新型新风机中滤芯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33.图6为本实用新型新风机中滤芯模块的侧面示意图;
34.图中:1

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空气滤芯模块,11

端部框架,111

定位卡槽,112

插片,12

侧固定板,121

通风孔,122

插槽,13

膜丝分隔片,131

树脂渗入孔,14

中空纤维膜丝;2

机壳,201

第一箱盖,202

第二箱盖,21

过滤室,211

空气入口,212

定位边柱,22

新风风机,221

第三腔体,222

第二腔体,223

第一腔体,224

导流体,225

新风出口,23

回风风机,231

回风进口,232

回风进风流道,233

回风出风流道,234

回风风机安装腔,235

回风出口;24

侧出风腔,3

全热交换器。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6.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7.在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例如下述的“前”、“后”、“左”、“右”、“上”、“下”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9.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一体式新风机,包括机壳2,所述机壳2上设有空气入口211、新风出口225、回风进口231、回风出口235,所述机壳2的内部设置有中空纤维膜过滤装置、
全热交换器3、新风出风流道、回风进风流道232、回风出风流道233,所述中空纤维膜过滤装置与空气入口连接并设有空气过滤出口,所述空气过滤出口与全热交换器3连接,所述新风出风流道的一端与全热交换器3连接,另一端与新风出口225连接,所述回风进风流道的一端与回风进口231连接,另一端与全热交换器3连接,所述回风出风流道的一端与全热交换器3连接,另一端与回风出口235连接,所述新风出风流道安装有新风风机22,所述回风出风流道安装有回风风机23。中空纤维膜过滤装置与回风结构、全热交换器一起设置在机壳内,避免单独设置一个箱体,结构更为紧凑,也减小了体积。
40.具体的,所述中空纤维膜过滤装置包括矩形的过滤室21及位于过滤室外侧的侧出风腔24,所述过滤室21沿长度方向并排设置有至少两个矩形的模块安装腔,所述模块安装腔内安装有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空气滤芯模块1。由于过滤室21为矩形,空气入口211位于过滤室21的长度一侧,因此,侧出风腔24为u形结构,呈半包围形式包围过滤室的长度另一侧和宽度两侧,使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空气滤芯模块1的两端与侧出风腔24连通。由于采用模块化结构,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空气滤芯模块1可以整体安装和拆卸,安装时直接放入模块安装腔,拆卸时,直接取出,因此方便了安装和拆卸。
4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空气滤芯模块1包括膜丝固定框架和中空纤维膜丝14,所述膜丝固定框架包括平行设于中空纤维膜丝长度两侧的两个端部框架11以及平行设于上侧和下侧且两端对应连接两个端部框架11的侧固定板12,从而在膜丝固定框架的前后侧形成敞口。所述侧固定板12上设有通风孔121,若干中空纤维膜丝14沿上下方向分层设置并在层间形成层间间隙,中空纤维膜丝14的两端对应与两个端部框架11固定且在端部框架11表面露出,两个端部框架11对应固定于模块安装腔的左右两侧,使中空纤维膜丝14的两端可以与两侧的两个侧出风腔24形成连通。因而在新风风机22抽气时,能从膜丝的两端抽气,这样空气在膜管中的压力损失能降低一半,最后出风量能提高一倍。
42.由于膜丝固定框架的前后两侧形成敞口,同时侧固定板12上设有通风孔121,因此,通过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空气滤芯模块1的空气不仅可以前后流通,还可以上下流通,利于中空纤维膜丝与空气进行充分接触和过滤,同时也利于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受到风力产生抖动,使灰尘从中空纤维膜掉落下来。
43.与模块安装腔的矩形结构对应,所述端部框架11为矩形框体结构,所述端部框架11的前后两侧边框之间连接有膜丝分隔片13,相邻两层中空纤维膜丝14由膜丝分隔片13分隔,形成层间间隙。每层中空纤维膜丝可以只设置一排中空纤维膜丝,每一排中空纤维膜丝,即同一高度前后相邻两根中空纤维膜丝14之间也可以隔开一定的距离。这样,用大吸力的离心风机对膜丝两端抽气,给滤芯100

500pa的吸力,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会产生轻微抖动,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就不会粘在中空纤维膜表面,灰尘会掉落下来,这样实现了滤芯不粘灰、免维护。现有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滤芯,一头固定,从另一头抽气,这种滤芯用2

4个月就会很脏了,需要清洗滤芯;而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滤芯,用2

4个月后,中空纤维膜表面还是很干净,不需要维护。
44.为了方便端部框架11、膜丝分隔片13以及中空纤维膜丝14的一体固定,所述端部框架11的左右两侧边框上对应设有定位卡槽111,所述膜丝分隔片13的端部卡入定位卡槽111。所述端部框架11、膜丝分隔片13以及中空纤维膜丝14的端部通过树脂浇注固定。浇注完成后再切掉中空纤维膜丝端部多余部分,使中空纤维膜丝端部从端部框架表面适当露出
一部分。
45.进一步的,所述膜丝分隔片13上设有上下贯通以使树脂通过的树脂渗入孔131。从而使树脂可以在相邻膜丝分隔片13之间充分填充,将中空纤维膜丝的端部可靠固定。
46.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端部框架11与侧固定板12之间采用插合方式固定。具体来说,所述侧固定板12的左右两侧设有插槽122,所述端部框架11对应设有插合于插槽的插片112。所述插片112设有扣槽,所述插槽122的侧壁设有扣合于扣槽的卡扣。因此便于将侧固定板12拆下后清洗膜丝。
47.进一步的,所述端部框架1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对应与上侧和下侧的侧固定板12表面之间形成高度差,以使上、下侧的侧固定板12表面与过滤室对应的上下腔壁之间形成过风间隙。为了形成上述结构,所述侧固定板12的边角设有与端部框架11上表面、下表面平齐的凸台,从而使端部框架1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与对应的侧固定板12表面形成高度差。有利于风通过侧固定板12上的通风孔121进出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空气滤芯模块1。而且,所述插槽122上下贯通凸台。
48.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室21的长度一端与空气入口之间设有间隙,所述过滤室的长度另一端与过滤室的相对侧壁之间设有间隙,相邻两个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空气滤芯模块之间设有间隙。因此,便于空气流过各个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空气滤芯模块,从而提高过滤效率。
49.为了方便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空气滤芯模块1的模块化安装和拆卸,所述模块安装腔设有定位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空气滤芯模块1的模块定位结构,具体的,所述模块安装腔的边角位置设有定位边柱212,所述定位边柱212设有与膜丝固定框架边角定位配合的l形定位部。而且,相邻两个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空气滤芯模块1之间设有分隔间隙,以利于风的流动。具体是通过定位边柱212分隔形成了分隔间隙,且相邻两模块安装腔的定位边柱212组合为一体。
50.如图3所示,所述新风出风流道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腔体223、第二腔体222、第三腔体221,所述第一腔体与新风出口直接连通,所述第三腔体与全热交换器相接,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通过中间口连通,所述新风风机安装于第二腔体。所述机壳为矩形,所述空气入口和回风出口并排设置于矩形机壳的长度一侧,所述新风出口和回风进口并排设置于矩形机壳的长度另一侧。所述过滤室、侧出风腔以及回风进风流道位于机壳的宽度一侧,所述新风出风流道和回风出风流道位于机壳的宽度另一侧。上述的空气入口、新风出口、回风进口、回风出口、中空纤维膜过滤装置、全热交换器、新风出风流道、回风进风流道、回风出风流道的位置和结构设计保证所有结构集成设计在一个矩形的机壳内,形成较为紧凑的结构。
5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腔体内安装有导流体224,所述导流体为圆弧形,且圆弧形的内弧侧中间设有向中间口凸出的圆弧突出部。通过导流体的导流,不仅有利于较小噪音,而且由于导流体正对新风风机的出风口,有利于增大对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空气滤芯模块两端的抽吸力。所述回风出风流道在靠近回风出口235位置对应设有安装回风风机的回风风机安装腔234。
52.为了全热交换器方便安装和拆卸,所述全热交换器为矩形,所述全热交换器位于机壳的中间位置,所述机壳对应设有与全热交换器的四个边角形成配合的四个定位槽。
53.另外,所述机壳的底部边角连接有安装耳板,用于将新风机安装固定。所述机壳2内填充有epp泡沫以形成机壳内部的功能空间,包括各个腔室,隔音效果好、重量轻、环保、强度好。可以理解的是,机壳2的内部的各个腔室的边角以及相邻腔室过渡位置,应该尽量采用弧形或者斜面过渡,以减小风阻和噪音。所述机壳2对应中空纤维膜过滤装置的位置和全热交换器的位置分别设有可拆卸的第一箱盖201和第二箱盖202。打开第一箱盖201和第二箱盖202,可以很方便的取出对应的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空气滤芯模块1和全热交换器3,方便维护。
5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