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插座保护门结构与插座的制作方法

2021-11-18 00:0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插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座保护门结构与插座。


背景技术:

2.当前,为了减小触电风险,在插座内设有保护门结构。插座的保护门为绝缘体材料。在插头插入插孔中时,需要稍大的力才能把保护门打开;在插头从插孔拔出后,保护门自动归位,对插孔形成遮覆,防止插孔内的带电体被外界触碰,从而起到防止触电的作用。
3.然而,现有插座内的保护门大多沿插座的高度方向滑动,保护门的移动行程长,严重影响到插座的设计尺寸,并且保护门的移动需要多处结构进行辅助,在移动过程中易发生卡滞,对插座产品的尺寸精度要求高,批量生产难以满足,模具维修频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插座保护门结构与插座,用以解决现有插座内的保护门存在移动行程长、移动不顺畅的问题。
5.本发明提供一种插座保护门结构,包括:座体、保护门及弹性件;所述座体设有插孔与导向间隔;所述保护门能够沿第一方向在所述导向间隔内移动;所述保护门具有两个驱动斜面;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座体,并与所述保护门连接;所述弹性件用于在所述保护门的作用下在初始状态与第一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初始状态,所述保护门的两个驱动斜面一一对应地遮覆于所述插孔当中的两个孔位;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保护门的两个驱动斜面分别与所述两个孔位分离。
6.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插座保护门结构,所述保护门包括二极保护门与三极保护门;所述插孔包括二极插孔与三极插孔;所述导向间隔包括第一导向间隔与第二导向间隔;所述第一导向间隔与所述第二导向间隔之间设有限位隔间;所述二极保护门设于所述第一导向间隔,所述二极保护门的两个驱动斜面之间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三极保护门设于所述第二导向间隔,所述三极保护门的两个驱动斜面之间设有第二通孔;所述二极保护门靠近所述三极保护门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耳,所述三极保护门靠近所述二极保护门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耳;所述第一连接耳与所述第二连接耳间隔地设于所述限位隔间;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耳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耳连接;在所述弹性件处于初始状态的情况下,所述二极保护门的两个驱动斜面一一对应地遮覆于所述二极插孔的火线孔位与零线孔位,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三极插孔的接地孔位对应,所述三极保护门的两个驱动斜面一一对应地遮覆于所述三极插孔的火线孔位与零线孔位。
7.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插座保护门结构,在所述弹性件处于初始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连接耳背离所述弹性件的一侧面与所述限位隔间的第一壁面贴合,所述第二连接耳背离所述弹性件的一侧面与所述限位隔间的第二壁面贴合,所述第一壁面与所述第二壁面相对,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限位隔间内。
8.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插座保护门结构,所述第一连接耳朝向所述弹性件的一侧
面设有第一限位轴,所述第二连接耳朝向所述弹性件的一侧面设有第二限位轴,所述弹簧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限位轴,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二限位轴。
9.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插座保护门结构,所述座体包括第一壳罩与第二壳罩;所述第一壳罩与所述第二壳罩沿所述座体的高度方向拼装为一体,所述第一壳罩与所述第二壳罩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第一壳罩上的插孔与所述第二壳罩上的插孔的各个孔位一一对应,所述导向间隔设于所述容纳腔;或者,所述插座保护门结构用于设于壳体内;所述座体包括第二壳罩,所述导向间隔设于所述第二壳罩;所述第二壳罩上的插孔与设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的插孔的各个孔位一一对应。
10.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插座保护门结构,在所述座体包括第一壳罩与第二壳罩的情况下,所述保护门的厚度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保护门的中部至两端逐渐减小。
11.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插座保护门结构,所述保护门朝向所述第一壳罩的一侧面与所述保护门朝向所述第二壳罩的一侧面设为旋转轴结构,所述旋转轴结构在沿所述第一方向所在竖直面的截面形状呈三角形或弓形。
12.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插座保护门结构,所述第二壳罩朝向所述保护门的一侧面设有阻挡筋,所述阻挡筋设于所述第二壳罩上的插孔所对应的孔位的一侧;在单个导电片穿过所述插孔并作用于所述保护门的驱动斜面的情况下,所述阻挡筋与所述保护门沿第一方向形成抵接,以止挡所述所述保护门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13.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插座保护门结构,所述第一壳罩朝向所述保护门的一侧面设有阻挡筋;在单个导电片穿过所述第一壳罩上的插孔并作用于所述保护门的驱动斜面的情况下,所述阻挡筋与所述保护门沿第一方向形成抵接,以止挡所述所述保护门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或者,所述保护门朝向所述第二壳罩的一侧面设有阻挡筋,所述保护门上的阻挡筋靠近所述第二壳罩上的插孔设置;在单个导电片穿过所述第一壳罩上的插孔并作用于所述保护门的驱动斜面的情况下,所述保护门上的阻挡筋伸入至第二壳罩上的插孔中,以止挡所述保护门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14.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插座保护门结构,在所述座体包括第一壳罩与第二壳罩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壳罩与第二壳罩之间通过插接结构连接,所述插接结构包括分设于所述第一壳罩与所述第二壳罩上的插销与插接孔,和/或,所述第一壳罩与第二壳罩之间通过卡接结构连接,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分设于所述第一壳罩与所述第二壳罩上的卡接筋与卡扣。
1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插座,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如上所述的插座保护门结构,所述壳体上的插孔与所述插座保护门结构的插孔的各个孔位一一对应。
16.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插座保护门结构与插座,通过设置座体、保护门及弹性件,将弹性件设于座体,并与保护门连接;由于弹性件在处于初始状态时,保护门的两个驱动斜面一一对应地遮覆于插孔当中的两个孔位,则在将插头插入至插孔中时,插头上的两个导电片可同时作用于保护门的两个驱动斜面,使得保护门沿着第一方向在导向间隔内移动,直至弹性件由初始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其中,第一方向垂直于插头朝向插孔的插入方向;而在将插头从插孔中拔出时,在弹性件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弹性件自动由第一状态恢复至初始状态,并在此过程中驱动保护门移动,以使得保护门的两个驱动斜面再次一一对应地遮覆于插孔当中的两个孔位。
17.由此可见,本发明基于保护门实现了对插孔的防触电保护,由于保护门沿第一方
向移动的行程是由插头的插入深度确定的,从而有效地减小了保护门移动的行程,其结构简单、使用部件少,确保了保护门移动的顺畅性,安全性能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插座保护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20.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插座保护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21.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二极保护门、三极保护门及弹性件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二极保护门、三极保护门及弹性件在第一壳罩内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一壳罩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二极保护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25.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二极保护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26.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二极插头向插座保护门结构的二极插孔插入的结构示意图;
27.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三极保护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28.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三极保护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29.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二壳罩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2是本发明提供的采用导电片向二极插孔当中的火线孔位插入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3是本发明提供的采用导电片向二极插孔当中的零线孔位插入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4是本发明提供的采用导电片向三极插孔当中的火线孔位插入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5是本发明提供的采用导电片向三极插孔当中的零线孔位插入的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
35.1:座体;
ꢀꢀꢀꢀꢀꢀꢀꢀꢀꢀꢀ
2:保护门;
ꢀꢀꢀꢀꢀꢀꢀꢀꢀ
3:弹性件;
36.4:插孔;
ꢀꢀꢀꢀꢀꢀꢀꢀꢀꢀꢀ
5:导向间隔;
ꢀꢀꢀꢀꢀꢀꢀ
6:限位隔间;
37.7:插头;
ꢀꢀꢀꢀꢀꢀꢀꢀꢀꢀꢀꢀ
8:阻挡筋;
ꢀꢀꢀꢀꢀꢀꢀꢀꢀꢀ
11:第一壳罩;
38.12:第二壳罩;
ꢀꢀꢀꢀꢀꢀꢀ
21:二极保护门;
ꢀꢀꢀꢀꢀ
22:三极保护门;
39.210:第一通孔;
ꢀꢀꢀꢀꢀꢀ
211:第一连接耳;
ꢀꢀꢀꢀ
212:第一限位轴;
40.220:第二通孔;
ꢀꢀꢀꢀꢀꢀ
221:第二连接耳;
ꢀꢀꢀꢀ
222:第二限位轴;
41.41:二极插孔;
ꢀꢀꢀꢀꢀꢀꢀ
42:三极插孔;
ꢀꢀꢀꢀꢀꢀꢀ
51:第一导向间隔;
42.52:第二导向间隔;
ꢀꢀꢀ
110:插销;
ꢀꢀꢀꢀꢀꢀꢀꢀꢀꢀ
120:插接孔;
43.111:卡扣;
ꢀꢀꢀꢀꢀꢀꢀꢀꢀꢀ
121:卡接筋;
ꢀꢀꢀꢀꢀꢀꢀꢀ
201:第一驱动斜面;
44.202:第二驱动斜面;
ꢀꢀ
9:旋转轴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45.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6.下面结合图1

图15描述本发明的一种插座保护门结构与插座。
47.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插座保护门结构,包括:座体1、保护门2及弹性件3;座体1设有插孔4与导向间隔5;保护门2能够沿第一方向在导向间隔5内移动;保护门2具有两个驱动斜面;弹性件3设于座体1,并与保护门2连接;弹性件3用于在保护门2的作用下在初始状态与第一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初始状态,保护门2的两个驱动斜面一一对应地遮覆于插孔4当中的两个孔位;在所述第一状态,保护门2的两个驱动斜面分别与插孔4当中的两个孔位分离。
48.具体地,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座体1、保护门2及弹性件3,将弹性件3设于座体1,并与保护门2连接;由于弹性件3在处于初始状态时,保护门2的两个驱动斜面一一对应地遮覆于插孔当中的两个孔位,则在将插头7插入至插孔中时,插头7上的两个导电片可同时作用于保护门的两个驱动斜面,使得保护门2沿着第一方向在导向间隔5内移动,直至弹性件3由初始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而在将插头7从插孔中拔出时,在弹性件3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弹性件3自动由第一状态恢复至初始状态,并在此过程中驱动保护门2移动,以使得保护门2的两个驱动斜面再次一一对应地遮覆于插孔当中的两个孔位。
49.由此可见,本实施例所示的插座保护门结构实现了对插孔的防触电保护,由于保护门沿第一方向移动的行程是由插头7的插入深度确定的,从而有效地减小了保护门移动的行程,其结构简单、使用部件少,确保了保护门移动的顺畅性,安全性能得到提高。
50.在此应指出的是,本实施例所示的插孔包括二极插孔41与三极插孔42。根据插孔类别的不同,在插孔4为二极插孔41的情况下,本实施例所示的保护门2为二极保护门21,在插孔4为三极插孔42的情况下,本实施例所示的保护门2为三极保护门22。其中,本实施例既可以在座体1上单独设置二极插孔41与三极插孔42,又可以在座体1上同时设置二极插孔41与三极插孔42,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51.与此同时,本实施例所示的弹性件3可以为本领域公知的弹簧、弹性针及弹性杆等,对此也不作具体限定。
52.另外,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一方向具体可以为座体1的长度方向,第一方向垂直于插头7朝向插孔4的插入方向。在座体1呈水平放置的情况下,第一方向显然沿水平方向分布。为了进一步确保保护门2沿第一方向移动的顺畅性,本实施例可设置保护门2上的两个驱动斜面呈平行设置。
53.如图3至图5所示,在插孔4分设为二极插孔41与三极插孔42,以及保护门2分设为二极保护门21与三极保护门22的情况下,本实施例所示的导向间隔5包括第一导向间隔51与第二导向间隔52;第一导向间隔51与第二导向间隔52之间设有限位隔间6。
54.其中,本实施例可根据二极保护门21的形状和移动方向,在座体1上设置多个第一凸筋,以围成第一导向间隔51。相应地,本实施例可根据三极保护门22的形状和移动方向,在座体1上设置多个第二凸筋,以围成第二导向间隔52。显然,本实施例可将二极插孔41的全部或部分孔位设于第一导向间隔51所在的区域内,将三极插孔42的全部或部分孔位设于第二导向间隔52所在的区域内。
55.如图3、图4及图6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二极保护门21设于第一导向间隔51,二极
保护门21的两个驱动斜面之间设有第一通孔210。
56.如图3、图4及图9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三极保护门22设于第二导向间隔52,三极保护门22的两个驱动斜面之间设有第二通孔220。
57.在此,为了便于区分,本实施例将二极保护门21的驱动斜面标记为第一驱动斜面201,将三极保护门22的驱动斜面标记为第二驱动斜面202。
58.如图4、图6及图7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二极保护门21靠近三极保护门22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耳211。如图4、图9及图10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三极保护门22靠近二极保护门21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耳221;第一连接耳211与第二连接耳221间隔地设于限位隔间6;弹性件3的一端与第一连接耳21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耳221连接。
59.由此可见,本实施例基于设于限位隔间6内的同一个弹性件3,可分别实现对二极保护门21与三极保护门22的复位控制,简化了插座保护门结构的整体结构设置。
60.如图4、图5及图11所示,在弹性件3处于初始状态的情况下,二极保护门21的两个驱动斜面一一对应地遮覆于二极插孔41的火线孔位与零线孔位,第一通孔210与三极插孔42的接地孔位对应,三极保护门22的两个驱动斜面一一对应地遮覆于三极插孔42的火线孔位与零线孔位。在此,本实施例进一步将二极插孔41与三极插孔42紧凑地组合在一起,在将二极插头插入至二极插孔41或将三极插头插入至三极插孔42时,二极保护门21与三极保护门22均可单独移动,且互不干扰。
61.如图8所示,在将二极插头向插座保护门结构的二极插孔41插入时,由于二极插头的两个导电片同时作用于二极保护门21的两个驱动斜面,且二极保护门21的两个驱动斜面均是朝向右下方倾斜,从而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一方向为水平向左,即二极保护门21在二极插头的驱动下会在导向间隔内水平向左移动。
62.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弹性件3处于初始状态的情况下,第一连接耳211背离弹性件3的一侧面与限位隔间6的第一壁面贴合,第二连接耳221背离弹性件3的一侧面与限位隔间6的第二壁面贴合,第一壁面与第二壁面相对。
63.在此,本实施例所示的限位隔间6的第一壁面可对二极保护门21的移动起到限位作用,限位隔间6的第二壁面同样对三极保护门22的移动起到限位作用。其中,在初始状态,本实施例所示的弹性件3可以为自然伸长状态,也可以为第一压缩状态;在第一状态,本实施例所示的弹性件3为第二压缩状态;弹性件3在第二压缩状态的压缩量大于在第一压缩状态的压缩量。
64.为了便于较好地控制二极保护门21与三极保护门22的移动,本实施例所示的弹性件3优选为弹簧,弹性件3设于限位隔间6内。
65.具体地,为了便于实现对弹簧的安装,本实施例在第一连接耳211朝向弹性件3的一侧面设有第一限位轴212,在第二连接耳221朝向弹性件3的一侧面设有第二限位轴222,弹簧设于第一连接耳211与第二连接耳221的相对端面之间,且弹簧的一端套设于第一限位轴212,另一端套设于第二限位轴222。
66.其中,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一限位轴212与第二限位轴222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三角形、方形或六边形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67.如图1、图2、图5及图11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座体1包括第一壳罩11与第二壳罩12;第一壳罩11与第二壳罩12沿座体1的高度方向拼装为一体,第一壳罩11与第二壳罩12之
间形成容纳腔;第一壳罩11上的插孔与第二壳罩12上的插孔的各个孔位一一对应,导向间隔5设于容纳腔。
68.在此,为了实现结构的简化,本实施例可将插座保护门结构设于插座的壳体内;本实施例所示的座体1上不再包括第一壳罩,座体1的具体形状参照上述实施例所示的第二壳罩12,导向间隔设于第二壳罩12,并设置第二壳罩12上的插孔与设于壳体的上表面上的插孔的各个孔位一一对应。
69.下面,本实施例优选以设置有第一壳罩11与第二壳罩12的座体1为例,对本实施例所示的插座保护门结构进行具体说明。
70.优选地,在座体1包括第一壳罩11与第二壳罩12的情况下,保护门的厚度沿第一方向从保护门2的中部至两端逐渐减小。
71.在此,本实施例对保护门2的厚度进行上述优化设计,在一方面,可在插头7插入至插孔中,并同时作用于保护门2上的两个驱动斜面时,确保保护门2能够顺畅地沿第一方向移动,减小座体1与保护门2之间的接触摩擦阻力,在另一方面,在插头的导电片插入至插孔的其中一个孔位时,由于导电片只作用于保护门上的其中一个驱动斜面,可使得保护门能够以其中部为支点,在座体1内有充裕的空间进行转动,而不是沿第一方向进行水平移动,从而确保保护门上的驱动斜面仍然能够对相应的孔位形成遮覆,避免产生触电风险。
72.如图3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保护门2朝向第一壳罩11的一侧面与保护门2朝向第二壳罩12的一侧面设有旋转轴结构9,旋转轴结构9在沿第一方向所在竖直面的截面形状呈三角形或弓形。
73.其中,本实施例所示的三角形优选为等腰三角形,本实施例所示的弓形优选为半圆形。
74.在此,为了进一步避免在导电片插入插孔中时产生触电风险,本实施例在第二壳罩12朝向保护门的一侧面设有阻挡筋8,阻挡筋8设于第二壳罩12上的插孔所对应的孔位的一侧;在单个导电片穿过插孔并作用于保护门上的驱动斜面的情况下,阻挡筋8与保护门沿第一方向形成抵接,以止挡保护门沿第一方向移动。
75.如图3及图11所示,由于在实际设置时,二极保护门21的两个驱动斜面与三极保护门22的两个驱动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反,在第二壳罩12上同时设有二极插孔41与三极插孔42的情况下,本实施例在靠近二极插孔41的零线孔位与火线孔位的左侧均设有一个阻挡筋8,在靠近三极插孔42的零线孔位与火线孔位的右侧均设有一个阻挡筋8。
76.如图12所示,在采用单个导电片向二极插孔41当中的火线孔位插入时,二极保护门21以其中部为支点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直至二极保护门21的左端抵接于火线孔位左侧的阻挡筋8。此时,由于阻挡筋8的阻挡作用,二极保护门21不会向左移动,从而可防止因导电片穿过二极插孔41的火线孔位而引发触电风险。
77.如图13所示,在采用单个导电片向二极插孔41当中的零线孔位插入时,二极保护门21以其中部为支点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直至二极保护门21的右端抵接于零线孔位左侧的阻挡筋8。此时,由于阻挡筋8的阻挡作用,二极保护门21不会向左移动,从而可防止因导电片穿过二极插孔41的零线孔位而引发触电风险。
78.如图14所示,在采用单个导电片向三极插孔42当中的火线孔位插入时,三极保护门22以其中部为支点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直至三极保护门22的右端抵接于火线孔位右侧的
阻挡筋8。此时,由于阻挡筋8的阻挡作用,三极保护门22不会向右移动,从而可防止因导电片穿过三极插孔42的火线孔位而引发触电风险。
79.如图15所示,在采用单个导电片向三极插孔42当中的零线孔位插入时,三极保护门22以其中部为支点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直至三极保护门22的左端抵接于零线孔位右侧的阻挡筋8。此时,由于阻挡筋8的阻挡作用,三极保护门22不会向右移动,从而可防止因导电片穿过三极插孔42的零线孔位而引发触电风险。
80.其中,在图12至图15中,在导电片一侧的箭头表示导电片朝向插孔的插入方向。
81.另外,阻挡筋8可以被设置成位于第一壳罩11朝向保护门的一侧面。具体地说,如图12至图13所示,用于二极保护门21的左、右两侧阻挡筋8均位于二极保护门21下侧的第二壳罩12上,这特别有利于优化保护门内部的空间设计以及优化保护门的形状与旋转程度之间的关系。
82.当然,作为另一种选择(在附图中未示出),用于二极保护门21的左、右两侧的阻挡筋8也可以均设置在位于二极保护门21上侧的第一壳罩11。在单个导电片穿过第一壳罩11上的插孔并作用于二极保护门21的驱动斜面的情况下,二极保护门21会在第二壳罩12上发生转动,导致第一壳罩11上的阻挡筋8与二极保护门21沿第一方向形成抵接,以止挡二极保护门21沿第一方向移动。此外,该情况对于三极保护门22也同样适用,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83.另外,本实施例也可在保护门朝向第二壳罩12的一侧面设有阻挡筋8,保护门上的阻挡筋靠近第二壳罩上的插孔设置(在附图中未示出)。如图12至图13所示,本实施例可在二极保护门21下侧面设置左右两个阻挡筋,这两个阻挡筋分别与二极插孔41的火线孔位与零线孔位一一对应。在单个导电片穿过第一壳罩上的插孔并作用于二极保护门21的驱动斜面的情况下,二极保护门21上的阻挡筋伸入至第二壳罩12上的火线孔位或零线孔位中,以止挡二极保护门21沿第一方向移动。此外,该情况对于三极保护门22也同样适用,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84.如图1与图2所示,在座体1包括第一壳罩11与第二壳罩12的情况下,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一壳罩11与第二壳罩12之间通过插接结构连接,插接结构包括分设于第一壳罩11与第二壳罩12上的插销与插接孔,和/或,第一壳罩11与第二壳罩12之间通过卡接结构连接,卡接结构包括分设于第一壳罩11与第二壳罩12上的卡接筋与卡扣。
85.在此,为了确保第一壳罩11与第二壳罩12连接的便捷性与可靠性,本实施例在第一壳罩11与第二壳罩12之间同时设有插接结构与卡接结构。
86.在实际安装时,本实施例可先将设于第一壳罩11上的插销110插接于设于第二壳罩12上的插接孔120中,然后,将设于第一壳罩11的卡扣111卡接于设于第二壳罩12的卡接筋121中,以实现第一壳罩11与第二壳罩12的紧固连接。
87.其中,本实施例所示的插销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方形或三角形,对此不作具体限定。本实施例所示的插销与插孔可具体采用过盈配合的插接方式进行插接。
88.优选地,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插座,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如上所述的插座保护门结构,壳体上的插孔与插座保护门结构的插孔的各个孔位一一对应。
89.具体地,由于插座包括插座保护门结构,该插座保护门结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该插座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9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