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固定支架及具有该固定支架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18 00:0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固定支架及具有该固定支架的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支架及具有该固定支架的电子装置,尤其是指一种通过固定支架定位扩充卡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一主机板、设于主机板上的一连接器以及插接于所述连接器的一插槽中的一显卡,所述插槽与所述显卡均沿纵长方向设置,且所述显卡在纵长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插槽在纵长方向上的长度,当所述电子装置的所述显卡在上下方向向下插接入所述插槽时,所述显卡与所述主机板相互垂直,上下方向与纵长方向相互垂直。然而由于所述显卡超出所述插槽的部分与所述主机板之间存在间隙,且未受到所述连接器的支撑,使得在所述电脑运输过程中,所述显卡受力不均匀,易发生摇晃或歪斜,进而使得所述显卡易从所述插槽中脱离,造成所述显卡的损坏,或者所述连接器的损坏。
3.而目前常规的解决方案是:于所述显卡超出所述插槽的部分处设置与所述主机板连接的一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连接器在纵长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一基部和自所述基部向上延伸形成的一固定部,所述基部与所述主机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显卡在横向方向的一侧且两者固定连接,且所述基部仅设有一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在横向方向上与所述固定部均位于所述显卡的同一侧,横向方向与纵长方向、上下方向相互垂直。然而所述显卡在横向方向的背离所述固定部的另一侧通常会设置有散热装置,也即所述散热装置与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扩充卡的横向两侧,由于所述散热装置的重力过大,且所述支撑部仅能于所述固定部的横向一侧提供给所述固定部支撑力,如此所述显卡会在其重力的作用下,使所述显卡在横向方向上向背离所述固定部的一侧歪斜的趋势,易造成所述固定支架在横向方向上朝所述散热装置一侧弯折,在受到摇晃或震动的情况下,更易发生上述的歪斜的现象。
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固定支架及具有该固定支架的电子装置,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发生弯折的固定支架及具有该固定支架的电子装置。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种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主机板;一第一连接器,设于所述主机板并与之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沿一纵长方向延伸的一插槽;一扩充卡,具有向下插接于所述插槽,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电性连接的一插接部,所述扩充卡具有在纵长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外的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在一上下方向位于所述主机板的上方且与所述主机板间隔设置,上下方向与纵长方向相互垂直;一第一固定支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与所述第一连接器
在纵长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包括一第一基部和自所述第一基部向上延伸形成的一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基部固定于所述主机板,所述第一固定部在一横向方向位于所述延伸部的一侧,且固定于所述延伸部,横向方向与纵长方向、上下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基部的一部分在横向方向上延伸至所述延伸部的下方,所述第一基部包括在横向方向上并排设置的一第一支撑部和一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均支撑于所述主机板,所述延伸部具有面向所述固定部的一安装侧面,沿纵长方向看,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位于所述安装侧面的横向两侧。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部沿横向方向朝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一侧延伸超过所述延伸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在横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安装侧面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一支撑部在横向方向上向远离所述安装侧面的一侧延伸超出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在横向方向上向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方向延伸超出所述延伸部。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在横向方向上连接,且共同形成所述第一基部的底面。
10.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装置进一步包括固定于所述扩充卡的一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和所述第一固定部设于所述延伸部的横向两侧,且所述第二支撑部在上下方向位于所述散热装置的下方。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支架还包括两个第一侧板,两个所述第一侧板在纵长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侧板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在横向方向上背离所述安装侧面的一侧,且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一基部。
12.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装置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一锁固组件和至少一第二锁固组件,所述第一锁固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延伸部,所述第二锁固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基部固定于所述主机板,所述第一锁固组件和所述第二锁固组件在纵长方向位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之间,所述第二锁固组件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在横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延伸部的同一侧。
13.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第二固定支架,所述第二固定支架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在纵长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支架包括一第二基部和自所述第二基部向上延伸形成的一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基部固定于所述主机板,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延伸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在横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延伸部的同一侧。
14.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装置进一步包括在横向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支架一侧的一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设于所述主机板,并与所述主机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在上下方向位于所述延伸部的下方,所述第二连接器设有在横向方向上面向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的一第一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限制所述第二固定支架朝向所述第二连接器一侧过度弯折。
15.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装置进一步包括在横向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支架一侧的一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设于所述主机板,并与所述主机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在上下方向位于所述延伸部的下方,所述第二连接器设有在横向方向上面向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的一第一限位面及在上下方向上面向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的一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和所述第二限位面中的至少一者限制所述第二固定支架朝向所述第二连接器一侧过度弯折。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支架设有一让位部,所述让位部在横向方向上贯穿其面向所述第二连接器的一侧以及向下贯穿所述第二固定支架,所述第二连接器的一部分收容于所述让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面与所述第二限位面均收容于所述让位部。
17.进一步地,所述让位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在横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安装侧面的同一侧。
18.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装置进一步包括固定于所述扩充卡的一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和所述第二固定支架设于所述延伸部的横向两侧,且所述第二连接器沿横向方向延伸至所述散热装置的下方。
1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基部还设有一第三支撑部,所述第三支撑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在横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延伸部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三支撑部在横向方向上较所述第二固定部远离所述安装侧面设置。
20.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装置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三锁固组件,所述第二固定支架还包括两个第二侧板,两个所述第二侧板在纵长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基部在横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延伸部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二基部沿横向方向朝远离所述延伸部一侧延伸超过所述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侧板位于所述第二固定部在横向方向上背离所述安装侧面的一侧,且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基部,所述第三锁固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二基部固定于所述主机板,所述第三锁固组件在纵长方向上位于两个所述第二侧板之间。
21.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装置进一步包括一机壳和至少一第三锁固组件,所述第二固定支架在纵长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器的一侧,所述第三锁固组件包括一定位件和一锁固件,所述定位件在上下方向上固定于所述机壳上,所述锁固件向下穿过所述第二基部和所述主机板与所述定位件配合。
22.进一步地,沿纵长方向看,所述第一连接器在横向方向上的两个边缘位于所述第一基部在横向方向上的两个边缘之间。
23.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了一种如下的技术方案:
24.一种固定支架,用于连接在一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一主机板和一扩充卡,包括:一基部,固定于所述主机板的上方;一固定部,自所述基部向上延伸形成,在一横向方向上位于所述扩充卡的一侧,横向方向与上下方向相互垂直;所述基部的一部分在横向方向上延伸至所述扩充卡的下方,所述基部包括在横向方向上并排设置的一第一支撑部和一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均支撑于所述主机板,所述扩充卡具有面向所述固定部的一安装侧面,沿一纵长方向看,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位于所述安装侧面的横向两侧,纵长方向与横向方向、上下方向相互垂直。
25.进一步地,所述基部沿横向方向朝远离所述固定部一侧延伸超过所述扩充卡,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固定部在横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安装侧面的同一侧,所述第一支撑部在横向方向上向远离所述安装侧面的一侧延伸超出所述固定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在横向方向上向远离所述固定部的方向延伸超出所述扩充卡。
2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在横向方向上连接,且共同形成所述基部的底面。
2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一锁固组件和至少一第二锁固组
件,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在纵长方向间隔设置,所述侧板位于所述固定部在横向方向上背离所述安装侧面的一侧,且连接所述固定部和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锁固组件用于将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扩充卡,所述第二锁固组件用于将所述基部固定于所述主机板,所述第一锁固组件和所述第二锁固组件在纵长方向位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所述第二锁固组件与所述固定部在横向方向上位于所述扩充卡的同一侧。
28.进一步地,所述基部具有在横向方向相互连接且位于所述固定部同一侧的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在横向方向上较所述第一部分远离所述固定部,所述第二部分在上下方向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部分在上下方向的厚度,所述第二锁固组件包括一螺丝与螺母,所述第二部分设有一通孔,所述螺丝穿过所述通孔与位于所述主机板下方的所述螺母螺纹连接。
29.进一步地,所述基部设有在横向方向上朝所述固定部另一侧凸伸的一凸伸部,所述第二支撑部设于所述凸伸部的底部,所述第一部分的顶面低于所述第二部分的顶面,所述第二部分的顶面低于所述凸伸部的顶面。
3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由塑胶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形成在所述基部的底面,所述基部自其底面向上凹设形成一掏料槽,所述掏料槽对应所述第二支撑部设置。
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在横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安装侧面的同一侧,而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在横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安装侧面的两侧,可见,当所述扩充卡受到所述散热装置的重力,并在横向方向上向背离所述第一固定部一侧歪斜时,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位于所述安装侧面不同侧的所述第一支撑部或所述第二支撑部,可以在所述延伸部的下方提供给所述延伸部一支撑作用力,以避免所述扩充卡受力朝一侧过度歪斜,而所述第一固定部由于受到位于所述安装侧面的横向两侧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给予其的稳定支撑作用,可知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可以降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在横向方向朝所述散热装置一侧弯折的程度。
【附图说明】
32.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的透视图;
33.图2为图1隐藏机壳的示意图;
34.图3为图2隐藏主机板、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后倒置180度的示意图;
35.图4为图2沿纵长方向看的示意图;
36.图5为图2的俯视图;
37.图6为图5沿a

a线剖切的剖视图;
38.图7为图5沿b

b线剖切的剖视图;
39.图8为图1的局部剖视图;
40.图9为图2中第一固定支架、第一锁固组件和第二锁固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41.图10为图2中第二固定支架、第一锁固组件和第三锁固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42.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43.电子装置100机壳1主机板2第一连接器3
插槽31第二连接器4第一限位面41第二限位面42扩充卡5插接部51延伸部52安装侧面521预定位孔53散热装置6第一固定支架7第一基部71第一部分711第二部分712通孔713凸伸部714掏料槽715第一支撑部716第二支撑部717第一固定部72第一侧板73第二固定支架8第二基部81第三支撑部811第二固定部82第二侧板83让位部84第一锁固组件9a第二锁固组件9b螺丝91螺母92第三锁固组件9c定位件93锁固件94预定位部r 【具体实施方式】
44.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45.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100包括一机壳1、设于机壳1内的一主机板2、设于所述主机板2上的一第一连接器3和一第二连接器4、插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器3中的一扩充卡5、固定连接于所述扩充卡5一侧的一散热装置 6、固定连接所述扩充卡5和所述主机板2的一第一固定支架7和一第二固定支架8、用于将所述第一固定支架7和所述第二固定支架8固定于所述扩充卡5上的四个第一锁固组件9a、用于将所述第一固定支架7固定于所述主机板2上的一第二锁固组件9b、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二固定支架8固定于所述主机板2的一第三锁固组件9c。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器3、所述第二连接器4分别与所述主机板2电性连接,所述扩充卡5为显卡,所述散热装置6为风扇。
46.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3、所述第二连接器4、所述第一固定支架7和所述第二固定支架8在上下方向上均设于所述主机板2的上方,所述扩充卡 5在上下方向上向下插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器3中,所述第一固定支架7、所述第二固定支架8和所述第一连接器3沿纵长方向间隔设置,且在纵长方向上,所述第一固定支架 7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支架8和所述第一连接器3之间,而所述第二固定支架8和所述第二连接器4在横向方向上对齐设置,所述散热装置6和所述第二固定支架8在横向方向上设于所述扩充卡5的两侧,上下方向、纵长方向和横向方向两两相互垂直。
47.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连接器3具有沿纵长方向延伸的一插槽31。所述扩充卡5具有在纵长方向上并排设置的一插接部51和一延伸部52,其中所述插接部51用于向下插接于所述插槽31,以将所述扩充卡5与所述第一连接器3电性连接。在纵长方向上,所述扩充卡5的长度大于所述插槽31的长度,故当所述插接部51插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器3后,部分的所述扩充卡5沿纵长方向会延伸超出所述第一连接器3,此处将所述扩充卡5沿纵长方向超出所述第一连接器3一侧的部分定义为所述延伸部52,所述延伸部52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主机板2的上方,且与所述主机板2间隔设置。所述延伸部52上设有四个预定位孔53,其中两个所述预定位孔53上下间隔设置,另外两个所述预定位孔53也上下间隔设置,且位于其中两个所述预定位孔53的纵长一侧(具体详见图6和图7)。
48.如图2、图6和图9所示,所述第一固定支架7固定连接所述延伸部52和所述主机板2。所述第一固定支架7由塑料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固定支架7包括一第一基部71、自所述第
一基部71向上延伸形成的一第一固定部7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基部71与所述第一固定部72的两个第一侧板73。其中,所述第一基部71固定于所述主机板2,且低于所述延伸部52设置,并且沿横向方向延伸超过所述延伸部52的相对两侧,也即所述第一基部71的一部分在横向方向上会延伸至所述延伸部52的一侧,而所述第一基部71 的另一部分在横向方向上会延伸至所述延伸部52的另一侧,也即所述第一基部71存在延伸至所述延伸部52下方的部分。所述第一固定部72在横向方向位于所述延伸部52 的一侧,且固定于所述延伸部52。所述延伸部52具有面向所述第一固定部72的一安装侧面521。两个所述第一侧板73沿纵长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侧板73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72在横向方向上背离所述安装侧面521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73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从下往上渐缩。
49.如图4所示,沿纵长方向看,所述第一连接器3在横向方向上的两个边缘位于所述第一基部71在横向方向上的两个边缘之间。
50.如图2、图3和图6所示,以所述第一固定部72为界限,沿纵长方向看,所述第一基部71包括在横向方向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72的一侧且相互连接的一第一部分711及一第二部分712,以及在横向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72的另一侧,且朝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72的一侧凸伸形成的一凸伸部714,所述凸伸部714位于所述延伸部52的下方。其中所述第二部分712在横向方向上较所述第一部分711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72 设置,所述第二部分712在上下方向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部分711在上下方向的厚度,也即所述第一部分711的顶面低于所述第二部分712的顶面,且所述第一基部71在所述第二部分712上设有一通孔713,所述通孔713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第二部分712。而所述凸伸部714的顶面高于所述第二部分712的顶面,一掏料槽715自所述凸伸部714 的底面向上凹设形成。
51.如图3、图4和图6所示,以所述安装侧面521为界限,沿纵长方向看,所述第一固定部72、所述第一部分711和所述第二部分712在横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安装侧面521 的一侧,而所述凸伸部714在横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安装侧面521的另一侧。
52.如图3、图4和图6所示,所述第一基部71还包括在横向方向上并排设置的一第一支撑部716和一第二支撑部717,所述第一支撑部716和所述第二支撑部717均用以支撑于所述主机板2。具体地,所述第一支撑部716和所述第二支撑部717在横向方向上相互连接,且共同形成所述第一基部71的底面。以所述安装侧面521为界限,沿纵长方向看,所述第一支撑部716与所述第一固定部72在横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安装侧面521 的同一侧,也即所述第一支撑部716包括所述第一部分711和所述第二部分712的底面,且所述通孔713向下贯穿对应所述第一支撑部716,而所述第二支撑部717与所述第一固定部72在横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安装侧面521的相对两侧,也即所述第二支撑部717 为所述凸伸部714的底面,且所述掏料槽715对应所述第二支撑部717设置,所述第一支撑部716和所述第二支撑部717沿横向方向位于所述安装侧面521的两侧。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716和所述第二支撑部717在横向方向可以间隔设置,而两者不连续。
53.如图3、图4和图6所示,所述散热装置6和所述第一固定部72设于所述延伸部 52的横向两侧,且所述第二支撑部717在上下方向位于所述散热装置6的下方。
54.如图2、图3和图7所示,所述第二固定支架8也固定连接所述延伸部52和所述主机板2,且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7在纵长方向上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固定支架8在纵长方向上较所述第一固定支架7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器3设置,也即在纵长方向上,所述第一固定支架7
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支架8和所述第一连接器3之间。
55.如图2、图4和图7所示,所述散热装置6和所述第二固定支架8设于所述延伸部 52的横向两侧,且所述第二连接器4沿横向方向延伸至所述散热装置6的下方。
56.如图2、图7和图10所示,所述第二固定支架8包括一第二基部81、自所述第二基部81向上延伸形成的一第二固定部82、以及连接所述第二基部81及所述第二固定部 82的两个第二侧板83。
57.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第二基部81固定于所述主机板2,且低于所述延伸部52 设置,且所述第二基部81在横向方向上仅位于所述安装侧面521的一侧,而所述第二固定部82固定于所述延伸部52,且所述第二固定部82在横向方向上也仅位于所述安装侧面521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基部81、所述第二固定部82和所述第一固定部72在横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安装侧面521的同一侧,所述第二基部81沿横向方向朝远离所述延伸部52一侧延伸超过所述第二固定部82。两个所述第二侧板83在纵长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侧板83位于所述第二固定部82在横向方向上背离所述安装侧面521的一侧,且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82和所述第二基部81。在别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部81在横向方向上也可存在在横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安装侧面521两侧的部分。
58.如图7、图8和图10所示,所述第二固定支架8还包括一让位部84,所述让位部 84在横向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二固定部82凹陷,所述让位部84在横向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二固定支架8面向所述第二连接器4的一侧以及向下贯穿所述第二固定支架8,所述让位部84与所述第二固定部82在横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安装侧面521的同一侧。
59.如图2、图3和图7所示,所述第二基部81设有一第三支撑部811,所述第三支撑部811与所述第二固定部82在横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延伸部52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三支撑部811在横向方向上较所述第二固定部82远离所述安装侧面521设置。具体的,所述第三支撑部811为所述第二基部81的底面。
60.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固定部72与所述第二固定部82均设有上下间隔设置的多个预定位部r,每一所述预定位部r带有穿孔(未图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部72与所述第二固定部82分别设有两个所述预定位部r。所述第一固定部72的两个所述预定位部r与其中两个所述预定位孔53对齐,所述第二固定部82的两个所述预定位部r与另外两个所述预定位孔53对齐,当所述预定位部r插入对应的所述预定位孔53时,可实现所述第一固定支架7与所述第二固定支架8与所述扩充卡5之间的预定位。
61.如图4、图6和图9所示,所述预定位部r与对应的所述预定位孔53配设有一个所述第一锁固组件9a,所述第二锁固组件9b用于将所述第一基部71固定于所述主机板 2。每一所述第一锁固组件9a和每一所述第二锁固组件9b均包括一螺丝91和一螺母92。
62.如图4、图6和图9所示,所述第一锁固组件9a的所述螺母92和所述第一固定部 72在横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延伸部52的两侧,所述第一锁固组件9a的所述螺丝91从所述安装侧面521朝向所述延伸部52的另一侧的方向穿过对应的所述预定位部r与所述预定位孔53,而与对应的所述螺母92螺纹配合,以将所述第一固定部72和所述第二固定部82固定于所述延伸部52上。其中两个所述第一锁固组件9a在纵长方向上位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73之间,而另外两个所述第一锁固组件9a在纵长方向上位于两个所述第二侧板83之间。
63.如图4、图6和图9所示,所述第二锁固组件9b的所述螺母92和所述第一基部71 在
上下方向上分别位于所述主机板2的两侧,所述第二锁固组件9b的所述螺丝91穿过所述通孔713与对应的所述螺母92螺纹配合,以将所述第一基部71固定于所述主机板 2上。所述第二锁固组件9b在纵长方向上位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73之间,可知所述第二锁固组件9b与所述第一固定部72在横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延伸部52的同一侧。
64.如图2、图4和图7所示,所述第二连接器4在上下方向位于所述延伸部52的下方,且所述第二连接器4的一部分收容于所述让位部84,所述第二连接器4沿横向方向延伸超过所述延伸部52的相对两侧,也即所述第二连接器4包括在横向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固定部72位于所述安装侧面521同一侧的一部分,以及在横向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固定部72位于所述安装侧面521不同侧的另一部分,所述第二连接器4与所述第一固定部 72位于所述安装侧面521同一侧的部分设有在横向方向上面向所述第二固定支架8的一第一限位面41及在上下方向上面向所述第二固定支架8的一第二限位面42,如此所述第一限位面41与所述第二限位面42均收容于所述让位部84,具体地,所述第一限位面 41和所述第二限位面42均与所述让位部84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限位面41和所述第二限位面42均用于限制所述第二固定支架8朝向所述第二连接器4一侧过度弯折。在别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面41与所述第二限位面42与所述让位部84可以直接抵接,或者在别的实施例中,可以仅设有所述第一限位面41。
65.如图2、图7和图8所示,所述第三锁固组件9c用于将所述第二基部81固定于所述主机板2。所述第三锁固组件9c包括一定位件93和一锁固件94,其中所述定位件93 和所述锁固件94在上下方向上分别位于所述主机板2的两侧,且所述定位件93在所述第二基部81未固定至所述主机板2之前就已固定于所述机壳1和所述主机板2,也即所述定位件93的上下两端固定于所述机壳1和所述主机板2,而所述锁固件94向下穿过所述第二基部81与所述锁固件94螺纹配合,以将所述第二基部81固定于所述主机板2 和所述机壳1上。所述第三锁固组件9c在纵长方向上位于两个所述第二侧板83之间,且可知所述第三锁固组件9c与所述第二固定部82在横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延伸部52的同一侧。
66.由上可知所述第一固定支架7也可以由第二固定支架8及第二连接器4组成。
67.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支架及具有该固定支架的电子装置有益效果如下:
68.1)所述第一固定支架7的所述第一支撑部716和所述第二支撑部717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固定部72在横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安装侧面521的同一侧,而所述第一支撑部 716和所述第二支撑部717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一固定部72在横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安装侧面521的两侧,可见,当所述扩充卡5受到所述散热装置6的重力,并在横向方向上向背离所述第一固定部72一侧歪斜时,与所述第一固定部72位于所述安装侧面521不同侧的所述第一支撑部716或所述第二支撑部717,可以在所述延伸部52的下方提供给所述延伸部52一支撑作用力,以避免所述扩充卡5受力朝一侧过度歪斜,而所述第一固定部72由于受到位于所述安装侧面521的横向两侧所述第一支撑部716和所述第二支撑部717给予其的稳定支撑作用,可知所述第一支撑部716和所述第二支撑部717可以降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7在横向方向朝所述散热装置6一侧弯折的程度。
69.2)由于所述第一支撑部716与所述第一固定部72在横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安装侧面 521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一支撑部716在横向方向上向远离所述安装侧面521的一侧延伸超出所述第一固定部72,所述第二支撑部717在横向方向上向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 72的方向
延伸超出所述延伸部52,可知所述第一支撑部716、所述第二支撑部717在横向方向上相较于所述第一固定部72跨越较大的距离,可使得所述第一固定支架7更稳定地设置于所述主机板2上,也即所述第一支撑部716、所述第二支撑部717于所述第一固定部72底部的横向两侧,施加给所述第一固定部72两个支撑作用力,可以进一步降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7在横向方向朝所述散热装置6一侧弯折的程度。
70.3)由于所述第二支撑部717在上下方向位于所述散热装置6的下方,可知所述凸伸部714在上下方向上也位于所述散热装置6的下方,所述扩充卡5因受到所述散热装置6的重力作用而朝所述散热装置6一侧发生弯折时,所述散热装置6随着所述扩充卡 5的弯折会向下抵接至所述凸伸部714,此可进一步降低所述扩充卡5和所述第一固定支架7受到所述散热装置6的重力作用发生弯折形变的程度。同理可得,所述第二连接器4位于所述散热装置6下方,也可使得所述散热装置6随着所述扩充卡5的弯折向下抵接至第二连接器4,以更进一步降低所述扩充卡5和所述第二固定支架8受到所述散热装置6的重力作用发生弯折形变的程度。
71.4)两个所述第一侧板73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72和所述第一基部71,加强了所述第一固定部72与所述第一基部71之间的连接强度,不易受力断裂,也可进一步防止所述第一固定支架7朝所述散热装置6一侧发生弯折形变的程度。
72.5)两个所述第二侧板83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82和所述第二基部81,加强了所述第二固定部82与所述第二基部81之间的连接强度,不易受力断裂,也可进一步防止所述第二固定支架8朝所述散热装置6一侧发生弯折形变的程度。
73.6)所述第二连接器4的一部分收容于所述让位部84,且所述第一限位面41和所述第二限位面42均收容于所述让位部84,所述第一限位面41在横向方向上面向所述第二固定支架8设置及所述第二限位面42在上下方向上面向所述第二固定支架8设置,所述第一限位面41和所述第二限位面42中至少一者用于限制所述第二固定支架8朝向所述第二连接器4一侧过度弯折,以充分利用所述主机板2上原有的所述第二连接器4,有效限制所述第二固定支架8朝所述第二连接器4一侧过度弯折。
74.7)所述第二连接器4沿横向方向与所述第二固定支架8对齐设置,且所述第二固定支架8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器4相配合的所述让位部84,可知所述第二连接器4与所述第二固定支架8在横向方向上相较于所述第二固定部82跨越较大的距离,可使得所述第二固定支架8更稳定地设置于所述主机板2上,也即所述第二连接器4、所述第三支撑部811于所述第二固定部82底部的横向两侧,施加给所述第二固定部82两个支撑作用力,可以进一步降低所述第二固定支架8在横向方向朝所述散热装置6一侧弯折的程度,由此可知第二固定支架8及第二连接器4结合相当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7。
75.8)所述第三锁固组件9c的所述定位件93和所述锁固件94不仅将所述第二固定支架8固定于所述主机板2上,还将所述主机板2固定于所述机壳1上,实现了所述第三锁固组件9c的双重利用,节省元件。
76.9)所述第一固定支架7上设有比所述第一部分711厚度大的所述第二部分712,增加了所述第一固定支架7的所述第一基部71的强度,而于所述第二部分712上设置所述第三锁固组件9c,可以避免因所述第三锁固组件9c设于强度较弱的所述第一部分711 上,不能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7受力弯折时提供稳定有效的支持作用力。
77.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