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改良式防压疮口罩的制作方法

2021-11-17 23:3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改良式防压疮口罩。


背景技术:

2.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多以纱布或纸等制成。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具有一定的过滤作用,不论是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或是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都具有非常好的作用。
3.口罩可分为空气过滤式口罩和供气式口罩。对于好的防护口罩的滤料,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在面具与使用者面部密合良好的情况下过滤效率高;二是呼吸阻力小;三是使用者感觉舒适。现有的纱布口罩的结构与人体面部的密合性较差,许多对身体存在危害的细小微粒会通过口罩与面部的缝隙从呼吸道进入肺部,它的滤料一般为机械织物,这种滤料要达到高的阻尘效率,唯一的方法就是增加厚度,而增加厚度的负面作用是使用者感到呼吸阻力大,佩戴舒适度低,在长期佩戴后不仅会在口罩的内部积攒出大量水汽和热量,还会在脸上会留下深痕压疮,甚至有些人的脸会出现皮肤红肿、过敏等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的呼吸顺畅、佩戴舒适改良式防压疮口罩。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良式防压疮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呼吸阀组件和内托支架组件,所述呼吸阀组件和内托支架组件均具有两幅,分别对称分布在所述口罩本体上;
6.所述口罩本体包括中折线和两条与所述中折线垂直间隔分布的折叠线,所述中折线设置在所述口罩本体的轴心位置,且所述口罩本体通过沿着所述中折线竖向对折,并沿着两条所述折叠线横向折叠,形成鸭嘴型3d立体结构;
7.所述呼吸阀组件通过贯穿所述内托支架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口罩本体上,所述呼吸阀组件包括盖体、旋转盖和底座,所述旋转盖转动安装在所述盖体和底座之间,且所述盖体和旋转盖之间夹设有过滤片;
8.所述内托支架组件设置在所述口罩本体的内里面,所述内托支架组件包括爪形托架、安装外环和安装内环,所述安装外环通过内围环形分布有的加固杆与所述安装内环固定连接,所述爪形托架固定在所述安装外环靠近所述中折线的一侧。
9.进一步地,所述盖体两端分别固定有的卡扣,所述底座两端分别设有的卡槽座,所述盖体通过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座卡接适配从而与所述底座固定安装。
10.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内环的内侧围两端分别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底座通过所述卡槽座与所述安装槽固定从而安装在所述内托支架组件上。
11.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盖内设置有镂空板,所述镂空板的中心固定穿设有连接柱,所
述连接柱的一端穿过所述过滤片中心设有的连接孔连接至所述盖体,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转动连接至所述底座轴心处固定有的横杆上。
12.进一步地,所述盖体的四周环形分布有通风槽,所述通风槽通过所述过滤片与所述镂空板相互间隔,且所述过滤片的四周边设置有防护垫圈。
13.进一步地,所述内托支架组件采用可塑性金属丝材质,且所述内托支架组件的外围包覆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采用食品级硅胶材质,且所述内托支架组件的内部位于所述安装外环和安装内环之间夹设有过滤棉层。
14.进一步地,所述口罩本体采用多层无纺布材质,且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有抗菌层、熔喷层、吸附层和吸水棉层。
15.进一步地,所述口罩本体的外表面周边设置有包边,且所述包边的内部穿设有金属条,所述口罩本体的内表面周边设置有海绵圈,且所述口罩本体内里面上端位于所述海绵圈的内部固定有鼻梁棉垫片。
16.进一步地,所述口罩本体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所述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均具有两根,且各所述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上分别固定有魔术贴母扣和魔术贴子扣。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8.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沿着中折线和折叠线弯折,使得口罩本体形成鸭嘴型3d立体结构,消除口罩本体与鼻子、面颊以及下巴等侧面间的空隙,提高罩面与面部形状贴合的密合程度,有助于增加阻尘和防病毒效率,同时将口罩本体内里面两侧对称设有的内托支架组件弯曲调整至适当的拱形角度,使得在口罩本体与口鼻之间形成的可供呼吸的立体空间长时间不坍塌,同时内托支架组件上安装有的呼吸阀组件结构简单轻盈,采用单向排气阀结构,呼气时正压将旋转盖吹开,以迅速将口罩本体内废气排除,吸气时的负压会自动将旋转盖关闭,以避免吸进外界环境的有害气体,既不闷热,也不形成水汽,同时还不压脸,大大提高呼吸的顺畅程度和佩戴的舒适程度。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外表面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内里面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口罩本体侧面剖视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呼吸阀组件爆炸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内托支架组件正视图。
24.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为:1、口罩本体;101、抗菌层;102、熔喷层;103、吸附层;104、吸水棉层;2、包边;3、第一弹性带;301、魔术贴母扣;4、呼吸阀组件;401、盖体;402、通风槽;403、卡扣;404、防护垫圈;405、过滤片;406、连接孔;407、旋转盖;408、镂空板;409、连接柱;4010、底座;4011、横杆;4012、卡槽座;5、第二弹性带;501、魔术贴子扣;6、中折线;7、折叠线;8、鼻梁棉垫片;9、海绵圈;10、内托支架组件;1001、爪形托架;1002、安装外环;1003、安装槽;1004、加固杆;1005、安装内环;1006、保护层;11、过滤棉层。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7.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多个”指两个以上。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8.参见图1

图5。
29.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良式防压疮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呼吸阀组件4和内托支架组件10,所述呼吸阀组件4和内托支架组件10均具有两幅,分别对称分布在所述口罩本体1上;
30.所述口罩本体1包括中折线6和两条与所述中折线6垂直间隔分布的折叠线7,所述中折线6设置在所述口罩本体1的轴心位置,且所述口罩本体1通过沿着所述中折线6竖向对折,并沿着两条所述折叠线7横向折叠,形成鸭嘴型3d立体结构;
31.所述呼吸阀组件4通过贯穿所述内托支架组件10固定安装在所述口罩本体1上,所述呼吸阀组件4包括盖体401、旋转盖407和底座4010,所述旋转盖407转动安装在所述盖体401和底座4010之间,且所述盖体401和旋转盖407之间夹设有过滤片405;
32.所述内托支架组件10设置在所述口罩本体1的内里面,所述内托支架组件10包括爪形托架1001、安装外环1002和安装内环1005,所述安装外环1002通过内围环形分布有的加固杆1004与所述安装内环1005固定连接,所述爪形托架1001固定在所述安装外环1002靠近所述中折线6的一侧。
3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沿着中折线和折叠线弯折,使得口罩本体形成鸭嘴型3d立体结构,消除口罩本体与鼻子、面颊以及下巴等侧面间的空隙,提高罩面与面部形状贴合的密合程度,有助于增加阻尘和防病毒效率,同时将口罩本体内里面两侧对称设有的内托支架组件弯曲调整至适当的拱形角度,使得在口罩本体与口鼻之间形成的可供呼吸的立体空间长时间不坍塌,同时内托支架组件上安装有的呼吸阀组件结构简单轻盈,采用单向排气阀结构,呼气时正压将旋转盖吹开,以迅速将口罩本体内废气排除,吸气时的负压会自动将旋转盖关闭,以避免吸进外界环境的有害气体,既不闷热,也不形成水汽,同时还不压脸,大大提高呼吸的顺畅程度和佩戴的舒适程度。
3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盖体401两端分别固定有的卡扣403,所述底座4010两端分别
设有的卡槽座4012,所述盖体401通过所述卡扣403与所述卡槽座4012卡接适配从而与所述底座4010固定安装。这样设计,使得所述呼吸阀组件4不仅结构稳固不易松散,还使得结构简单小巧,有效避免在佩戴过程中的所述口罩本体1在面部上的负重感,使得佩戴轻盈舒适。
3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内环1005的内侧围两端分别开设有安装槽1003,所述底座4010通过所述卡槽座4012与所述安装槽1003固定从而安装在所述内托支架组件10上。这样设计,有助于增强所述呼吸阀组件4在所述口罩本体1上安装的牢固程度,防止意外掉落,减少损失。
3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盖407内设置有镂空板408,所述镂空板408的中心固定穿设有连接柱409,所述连接柱409的一端穿过所述过滤片405中心设有的连接孔406连接至所述盖体401,所述连接柱409的另一端转动连接至所述底座4010轴心处固定有的横杆4011上。这样设计,将所述呼吸阀组件4采用单向排气阀结构,呼气时正压将所述旋转盖407吹开,以迅速将所述口罩本体1内废气排除,吸气时的负压自动将所述旋转盖407关闭,以避免吸进外界环境的有害气体,带走所述口罩本体1与面部之间的多余热气和水汽,提高呼吸的顺畅程度。
3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盖体401的四周环形分布有通风槽402,所述通风槽402通过所述过滤片405与所述镂空板408相互间隔,且所述过滤片405的四周边设置有防护垫圈404。这样设计,通过在所述盖体401和旋转盖407之间夹设所述过滤片405,若佩戴者自身生病,当呼气产生的热气从所述镂空板408渗过所述过滤片405从通风槽402中排出时,可大大缓解对病毒的排出情况。
3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托支架组件10采用可塑性金属丝材质,且所述内托支架组件10的外围包覆有保护层1006,所述保护层1006采用食品级硅胶材质,且所述内托支架组件10的内部位于所述安装外环1002和安装内环1005之间夹设有过滤棉层11。这样设计,不仅可以将所述内托支架组件10弯折调整成适当角度支撑所述口罩本体1和口鼻之间形成可供呼吸的立体空间角度,提高佩戴舒适感,还有助于提高该设备的安全性,防止佩戴者佩戴口罩时舔食所述内托支架组件10,同时所述保护层1006亲肤防磨蹭伤害面部肌肤。
3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口罩本体1采用多层无纺布材质,且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有抗菌层101、熔喷层102、吸附层103和吸水棉层104。这样设计,经过静电处理的无纺布不仅可以阻挡大粉尘颗粒,而且附在其表面的静电荷可以通过静电引力将细小粉尘吸附住,达到很高的阻尘效率,并且厚度较薄,大大降低了使用者的呼吸阻力。
4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口罩本体1的外表面周边设置有包边2,且所述包边2的内部穿设有金属条,所述口罩本体1的内表面周边设置有海绵圈9,且所述口罩本体1内里面上端位于所述海绵圈9的内部固定有鼻梁棉垫片8。这样设计,这样设计,通过捏紧所述包边2使得所述口罩本体1与面部形状更贴合,同时所述海绵圈9有效防止长期佩戴后汗渍浸湿口罩磨损面部肌肤,避免产生不适感,还通过所述鼻梁棉垫片8有效防止产生的水汽使得佩戴者的眼镜起雾,增加佩戴舒适度。
4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口罩本体1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带3和第二弹性带5,所述第一弹性带3和第二弹性带5均具有两根,且各所述第一弹性带3和第二弹性带5上分别固定有魔术贴母扣301和魔术贴子扣501。这样设计,有助于佩戴者根据自身实际头
围或脸部宽度大小进行调整,方便快捷,适用范围广。
42.应当理解本文所述的例子和实施方式仅为了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它做出各种修改或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