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反应过程稳定的偶联剂溶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17 19:3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偶联剂溶解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反应过程稳定的偶联剂溶解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塑料配混中,改善合成树脂与无机填充剂或增强材料的界面性能的一种塑料添加剂。又称表面改性剂。它在塑料加工过程中可降低合成树脂熔体的粘度,改善填充剂的分散度以提高加工性能,进而使制品获得良好的表面质量及机械、热和电性能。在偶联剂使用时需要进行溶解(水解),现有的溶解装置难以保证偶联剂溶解过程的稳定性,使用效果不好。
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反应过程稳定的偶联剂溶解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5.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反应过程稳定的偶联剂溶解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端设置有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底端设置有若干支撑座,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固定连接架,所述固定连接架的底端设置有过渡槽,所述过渡槽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与所述过渡槽为连通结构,所述下料管侧边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下料支管,所述下料支管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壳体一侧的底端设置有排料管,所述壳体侧壁的内部设置有螺旋通道,所述壳体一侧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螺旋通道连通的进水口,所述壳体一侧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螺旋通道连通的排水口。
7.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外部套设有隔热保温套。
8.进一步的,所述过渡槽顶部的一侧设置有偶联剂进料管,所述过渡槽顶部的另一侧设置有进水管。
9.进一步的,所述壳体顶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与所述下料管相匹配的孔槽。
10.进一步的,所述下料管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阀,所述排料管上设置有阀门。
11.进一步的,所述过渡槽与所述固定连接架为焊接连接结构。
12.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由壳体、支撑底板、支撑座、支撑架、驱动电机、固定连接架、过渡槽、下料管、下料支管、通孔、排料管、螺旋通道、进水口和排水口构成的反应过程稳定的偶联剂溶解装置,从而能够对偶联剂进行充分溶解,有效提高溶解的稳定性和反应速率,避免出现絮凝现象。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反应过程稳定的偶联剂溶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反应过程稳定的偶联剂溶解装置的主视图。
17.图中:
18.1、壳体;2、支撑底板;3、支撑座;4、支撑架;5、驱动电机;6、固定连接架;7、过渡槽;8、下料管;9、下料支管;10、通孔;11、排料管;12、螺旋通道;13、进水口;14、排水口;15、隔热保温套;16、偶联剂进料管;17、进水管;18、孔槽;19、电磁阀;20、阀门;21、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反应过程稳定的偶联剂溶解装置。
21.实施例一:
22.如图1

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应过程稳定的偶联剂溶解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底端设置有支撑底板2,所述支撑底板2的底端设置有若干支撑座3,所述壳体1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固定连接架6,所述固定连接架6的底端设置有过渡槽7,所述过渡槽7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下料管8,所述下料管8与所述过渡槽7为连通结构,所述下料管8侧边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下料支管9,所述下料支管9上开设有若干通孔10,所述壳体1一侧的底端设置有排料管11,所述壳体1侧壁的内部设置有螺旋通道12,所述壳体1一侧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螺旋通道12连通的进水口13,所述壳体1一侧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螺旋通道12连通的排水口14。
23.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由壳体1、支撑底板2、支撑座3、支撑架4、驱动电机5、固定连接架6、过渡槽7、下料管8、下料支管9、通孔10、排料管11、螺旋通道12、进水口13和排水口14构成的反应过程稳定的偶联剂溶解装置,从而能够对偶联剂进行充分溶解,有效提高溶解的稳定性和反应速率,避免出现絮凝现象。
24.实施例二:
25.如图1

2所示,所述壳体1的外部套设有隔热保温套15,所述过渡槽7顶部的一侧设置有偶联剂进料管16,所述过渡槽7顶部的另一侧设置有进水管17,所述壳体1顶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与所述下料管8相匹配的孔槽18,所述下料管8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阀19,所述排料管11上设置有阀门20,所述过渡槽7与所述固定连接架6为焊接连接结构,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1。
26.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27.在实际应用时,首先通过进水管17向壳体1内部充水,然后启动驱动电机5,通过驱动电机5带动固定连接架6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过渡槽7、下料管8、下料支管9进行转动,在转动的同时通过偶联剂进料管16向过渡槽7内充入偶联剂,然后依次通过下料管8、下料支管9和通孔10与水接触溶解,通过下料支管9和通孔10的作用,能够使得偶联剂缓慢分散加入,避免一次性加入过多导致絮凝现象,同时在溶解时能够通过下料支管9进行搅拌,通过螺旋通道12、进水口13和排水口14进行加热,有效提高反应的稳定性和反应速率。
28.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由壳体1、支撑底板2、支撑座3、支撑架4、驱动电机5、固定连接架6、过渡槽7、下料管8、下料支管9、通孔10、排料管11、螺旋通道12、进水口13和排水口14构成的反应过程稳定的偶联剂溶解装置,从而能够对偶联剂进行充分溶解,有效提高溶解的稳定性和反应速率,避免出现絮凝现象。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反应过程稳定的偶联剂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底端设置有支撑底板(2),所述支撑底板(2)的底端设置有若干支撑座(3),所述壳体(1)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固定连接架(6),所述固定连接架(6)的底端设置有过渡槽(7),所述过渡槽(7)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下料管(8),所述下料管(8)与所述过渡槽(7)为连通结构,所述下料管(8)侧边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下料支管(9),所述下料支管(9)上开设有若干通孔(10),所述壳体(1)一侧的底端设置有排料管(11),所述壳体(1)侧壁的内部设置有螺旋通道(12),所述壳体(1)一侧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螺旋通道(12)连通的进水口(13),所述壳体(1)一侧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螺旋通道(12)连通的排水口(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过程稳定的偶联剂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外部套设有隔热保温套(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过程稳定的偶联剂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槽(7)顶部的一侧设置有偶联剂进料管(16),所述过渡槽(7)顶部的另一侧设置有进水管(1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过程稳定的偶联剂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与所述下料管(8)相匹配的孔槽(1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过程稳定的偶联剂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管(8)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阀(19),所述排料管(11)上设置有阀门(2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过程稳定的偶联剂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槽(7)与所述固定连接架(6)为焊接连接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过程稳定的偶联剂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应过程稳定的偶联剂溶解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固定连接架,所述固定连接架的底端设置有过渡槽,所述过渡槽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与所述过渡槽为连通结构,所述下料管侧边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下料支管,所述下料支管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壳体一侧的底端设置有排料管,所述壳体侧壁的内部设置有螺旋通道,所述壳体一侧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螺旋通道连通的进水口,所述壳体一侧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螺旋通道连通的排水口。有益效果:能够对偶联剂进行充分溶解,有效提高溶解的稳定性和反应速率,避免出现絮凝现象。现絮凝现象。现絮凝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滕福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世纪卓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13
技术公布日:2021/11/1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