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手动茶叶揉捻机的制作方法

2021-11-16 01:1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动茶叶揉捻机。


背景技术:

2.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槚、茗以及荈。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在中国文学中亦称雷芽。有些国家亦有以水果及香草等其它植物叶而泡出的茶,如“水果茶”。在茶叶加工过程中需要对茶叶进行揉捻,在揉捻时会使用到揉捻机构。
3.然而目前的茶叶揉捻机一般采用电机作为动力来运作,虽然其自动化作业使用起来很方便,但是仍然有以下缺点;1、设备成本较高,不适合一般茶农使用,2、质量较重,搬运起来比较费劲,3、需要电源来驱动,这就对使用场合有所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动茶叶揉捻机,实现了手动对茶叶进行揉捻,并且其结构简单经济实惠,满足了一部分人群的使用。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之一种手动茶叶揉捻机,包括揉盘、揉筒和压茶盖,所述揉盘侧边设有多根支撑腿,所述揉盘表面设有多根凸条,所述凸条从所述揉盘上表面的中心向外发散分布,每一所述支撑腿顶端都铰接有曲柄;
6.所述揉筒四周设有多根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与所述曲柄的数量一致,有一连接杆上表面设有立柱;
7.所述压茶盖表面固定连接有压臂,所述压臂另一端设有套筒,所述套筒表面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内设有与所述螺纹通孔互相配合的螺杆;
8.所述揉筒位于所述揉盘上表面,每一所述连接杆都与一所述曲柄铰接,其中有一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曲柄铰接的部位的上表面设有把手,所述套筒套装在所述立柱上,所述套筒与所述立柱为间隙配合。
9.进一步,所述凸条为弧形状。
10.进一步,所述压茶盖边缘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具有弹性。
11.进一步,所述立柱面向螺纹通孔的方向开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螺杆互相配合,所述螺纹孔沿着所述立柱的走向上下分布。
12.进一步,所述支撑腿的数量为三个,与所述支撑腿对应的所述曲柄和所述连接杆数量都为三个。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14.首先将压茶盖从揉筒中拿出,把需要进行揉捻的茶叶放入揉筒中,接着将压茶盖放入揉筒中盖住茶叶,同时套筒套装在立柱上,用适当的力向下压住压茶盖,然后锁紧螺杆,让螺杆顶住立柱避免套筒相对于立柱移动,这就让与套筒通过压臂连接的压茶盖也不
会因为茶叶的弹性而向上回弹,此时握住把手用力让曲柄以其与支撑腿的铰接点为圆心转动,曲柄通过连接杆带动揉筒绕着揉盘的圆心转动,揉筒内底部的茶叶被压茶盖挤压与揉盘直接接触,随着揉筒在揉盘上转动,茶叶跟随揉筒一起转动被揉捻的同时被凸条从揉筒中带出到揉盘的表面,随着揉筒内茶叶的减少,需要松开螺杆后再继续向下压住压茶盖到一个合适的力度再继续锁紧螺杆,循环这个过程直至把揉筒中的茶叶全部揉捻完毕并被凸条带出揉筒。
15.综上采用此种手动茶叶揉捻机,实现了手动对茶叶进行揉捻,并且其结构简单经济实惠,满足了一部分人群的使用。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动茶叶揉捻机的立体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动茶叶揉捻机的部分剖面图;
18.图中:1、揉盘;101、支撑腿;102、凸条;103、曲柄;2、揉筒;201、连接杆;202、立柱;203、螺纹孔;3、压茶盖;301、压臂;302、套筒;303、螺纹通孔;304、螺杆;305、密封圈;4、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21.请参阅图1所示,并参阅图2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施方案:
22.本实用新型提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之一种手动茶叶揉捻机,包括揉盘1、揉筒2和压茶盖3,所述揉盘1侧边设有多根支撑腿101,所述揉盘1表面设有多根凸条102,所述凸条102从所述揉盘1上表面的中心向外发散分布,每一所述支撑腿101顶端都铰接有曲柄103;
23.所述揉筒2四周设有多根连接杆201,所述连接杆201的数量与所述曲柄103的数量一致,有一连接杆201上表面设有立柱202;
24.所述压茶盖3表面固定连接有压臂301,所述压臂301另一端设有套筒302,所述套筒302表面开设有螺纹通孔303,所述螺纹通孔303内设有与所述螺纹通孔303互相配合的螺杆304;
25.所述揉筒2位于所述揉盘1上表面,每一所述连接杆201都与一所述曲柄103铰接,其中有一所述连接杆201与所述曲柄103铰接的部位的上表面设有把手4,所述套筒302套装在所述立柱202上,所述套筒302与所述立柱202为间隙配合。
26.首先将压茶盖3从揉筒2中拿出,把需要进行揉捻的茶叶(图中未标出)放入揉筒2中,接着将压茶盖3放入揉筒2中盖住茶叶,同时套筒302套装在立柱202上,用适当的力向下
压住压茶盖3,然后锁紧螺杆304,让螺杆304顶住立柱202避免套筒302相对于立柱202移动,这就让与套筒302通过压臂301连接的压茶盖3也不会因为茶叶的弹性而向上回弹,此时握住把手4用力让曲柄103以其与支撑腿101的铰接点为圆心转动,曲柄103通过连接杆201带动揉筒2绕着揉盘1的圆心转动,揉筒2内底部的茶叶被压茶盖3挤压与揉盘1直接接触,随着揉筒2在揉盘1上转动,茶叶跟随揉筒2一起转动被揉捻的同时被凸条102从揉筒2中带出到揉盘1的表面,随着揉筒2内茶叶的减少,需要松开螺杆304后再继续向下压住压茶盖3到一个合适的力度再继续锁紧螺杆304,循环这个过程直至把揉筒2中的茶叶全部揉捻完毕并被凸条102带出揉筒2。
27.综上采用此种手动茶叶揉捻机,实现了手动对茶叶进行揉捻,并且其结构简单经济实惠,满足了一部分人群的使用。
28.进一步,所述凸条102为弧形状。
29.减缓茶叶被凸条102带出的速度,让茶叶得到充分的揉捻,提高揉捻的质量。
30.进一步,所述压茶盖3边缘设有密封圈305,所述密封圈305具有弹性。
31.避免压茶盖3向下挤压茶叶的过程中茶叶通过压茶盖3与揉筒2内壁之间的缝隙漏出。
32.进一步,所述立柱202面向螺纹通孔303的方向开设有多个螺纹孔203,所述螺纹孔203与所述螺杆304互相配合,所述螺纹孔203沿着所述立柱202的走向上下分布。
33.在需要锁紧螺杆304避免套筒302相对于立柱202移动时,螺杆304直接旋入螺纹孔203中,更加限制住套筒302相对于立柱202的活动,螺纹孔203为多个且上下分布用以满足在套筒302在立柱202上下其他部位时也能限制其活动。
34.进一步,所述支撑腿101的数量为三个,与所述支撑腿101对应的所述曲柄103和所述连接杆201数量都为三个。
35.支撑腿101为三个便可保证整个揉捻机放置时的平衡,曲柄103和连接杆201都为三个也能保证揉筒2的平衡,此举让整个结构在不影响使用的前提下得到最大的精简,同时也缩减了制造成本。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