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猕猴桃防病栽培方法与流程

2021-11-15 18:1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治猕猴桃早期落叶病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起垄挖沟、选苗种苗、搭架、施肥、早期落叶病防治等步骤;所述早期落叶病防治是采用微生物发酵液与植物提取液结合制成的药剂进行防治;所述微生物发酵液是由地衣芽孢杆菌、绿色木霉菌、乳酸乳球菌、白蚁链霉菌组成的复合菌发酵制得;所述植物提取液是由黄柏树枝、皂角树枝、槐树枝提取制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猕猴桃早期落叶病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垄挖沟,是在猕猴桃种植前1年,选择沙质土,以行间距3~4米,翻土起垄,垄间挖沟,沟深30~50cm,以方便排水,然后在种植前3个月,向垄起部分土壤铺上一层草木灰,草木灰厚度为1~2cm。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治猕猴桃早期落叶病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苗是选取高度为40~60cm,根茎直径为1.1~1.3cm的猕猴桃幼苗进行种植,猕猴桃幼苗雌雄比为8~10:1,种植时间为每年的3~4月,种植于土壤垄起部分,两株猕猴桃幼苗的行距为2~4m,种植完成后,向每株浇水,浇水量为500~800ml/株。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治猕猴桃早期落叶病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架是距猕猴桃50~80cm的距离安装竖直支撑柱,支撑柱高2.5~3.0m,在支撑柱顶部用用横向的支撑柱将各个竖直支撑柱相连接,并用小铁丝固定,以每个垄起部分为单位进行搭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治猕猴桃早期落叶病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是种植后的半年内,每个月施复合肥一次,每次施肥量为80~120g/株,种植半年后,每两个月施复合肥一次,每次施肥量为300~350g/株。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治猕猴桃早期落叶病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早期落叶病防治是在幼苗种植第一年,每隔3个月向猕猴桃幼苗喷洒防治早期落叶病的药剂,在幼苗种植第二年,每隔6个月喷洒防治早期落叶病的药剂,第二年喷洒结束后,以后每年喷洒防治早期落叶病的药剂一次,时间为每年5~6月份,所述防治早期落叶病的药剂喷洒前,需用水稀释,所述药剂与水的质量比为1:100~150。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治猕猴桃早期落叶病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治早期落叶病的药剂是按如下步骤制得的:(1)提取、浓缩:取质量份1份的黄柏树枝、质量份1~3份的皂角树枝、质量份2~5份的槐树枝混合,然后粉碎过10~20目筛,得到混合粉末,加入混合粉末总质量10~15倍的纯化水,于温度80~90℃提取2~3小时,取出用滤布过滤,分别收集滤液和滤饼,保存;取滤液置于真空浓缩罐中,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60℃)的稠膏,然后将稠膏置于减压真空干燥箱中,真空干燥至物料水分为6%以内,得到干膏,将干膏置于万能粉碎机中进行粉碎,过100目筛,得到浸膏粉,备用;(2)碳化:将质量份2份玉米秸秆、质量份3~5份甘蔗皮混合粉碎过10~20目筛得到混合粉末,加入质量份1~2份滤饼,混合均匀,置于真空碳化炉中,隔氧碳化2~3小时,碳化温度为300~400℃,碳化结束,自然冷却,收集碳化后物料,备用;(3)发酵:将质量份100份碳化混合粉末置于发酵罐中,加入质量份200~500份纯化水,混合均匀,加入质量份0.15~0.25乳酸乳球菌和质量份0.15~0.25份地衣芽孢杆菌,于温度为28~32℃进行发酵8~10天,发酵结束,加入质量份0.25~0.35绿色木霉菌、质量份0.25~0.35份白蚁链霉菌,继续于温度28~32℃发酵30~35天,发酵结束,过滤,收集发酵液,备用;
(4)混合制备:取质量份100份发酵液,加入质量份150~180份山梨醇,溶解,再加入质量份10~20份浸膏粉,搅拌分散均匀,然后置于冷冻干燥箱中,速冻温度至

38~

35℃,保持120~150分钟,然后真空干燥,以5~8℃/小时升温速率升温至

15~

10℃,恒温保持90~120分钟;再以5~8℃/小时升温速率升温至0℃,0℃恒温400~450分钟;再以5~8℃/小时升温速率升温至10~15℃,恒温保持360~420分钟,以8~10℃/小时升温至25~30℃,恒温60~120分钟,干燥结束,取出产品,即得。

技术总结
一种猕猴桃防病栽培方法包括起垄挖沟、选苗种苗、搭架、施肥、早期落叶病防治;所述早期落叶病防治是采用微生物发酵液与植物提取液结合制成的药剂进行防治;本发明栽培方法,栽培3年,可使得患早期落叶病的感染率低于0.13%,成活率高,可全部成活,栽培三年掉果率低,可低于0.31%以下,产量高,栽培三年产量可高达2061kg/亩,本发明药剂对叶点霉菌具有极强灭杀作用,本发明抑菌4天,即可有效灭杀叶点霉菌,发酵过程微生物之间可合理共生,不会出现微生物拮抗问题,而提取之后的浸膏主含黄柏碱、皂角皂苷、芦丁等抑菌成分,可增强微生物发酵液的抑菌效果,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同时对环境友好,解决了化学药剂对环境污染的问题。解决了化学药剂对环境污染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哲馨 姜玉松 决登伟 张文林 廖钦洪 兰建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文理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09.03
技术公布日:2021/11/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