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用建模装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2021-11-15 18:1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规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用建模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安托山地区位于福田区西侧与南山区交界处,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道路网络系统,而项目所在区域正全面建设开发,几处住宅项目近年将陆续建成入伙(锦庐花园项目现已建成入伙),但周边道路交通配套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片区道路建设迫在眉睫。安托山四路、侨香五路以及万科地块北侧内部道路三条支路可为周边地块提供交通疏解,是项目区域支路系统中不可缺少的。
3.现有技术中,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提前对道路和交通信息进行探查,探查完成后道路和交通的建模信息是分开进行的,这就导致相同信息下的道路和交通信息的建模是重复的,较为冗杂。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用建模装置及使用方法,具备整合数据,避免相同数据重复建模的优点,解决了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提前对道路和交通信息进行探查,探查完成后道路和交通的建模信息是分开进行的,这就导致相同信息下的道路和交通信息的建模是重复的,较为冗杂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用建模装置,包括数据导入模块、数据整合模块、bim建模模块和可视化模块;
8.所述数据导入模块用于识别工程信息,并将工程信息导入规划平台内;
9.所述数据整合模块用于对工程信息的相同信息进行整合提取并输出;
10.所述bim建模模块用于将整合的信息建模成场景模型;
11.所述可视化模块用于将建模完成的所述场景模型可视化输出。
12.优选的,所述数据导入模块分别与道路工程信息、交通工程信息和其他工程信息接入。
13.优选的,所述其他工程信息包括给排水工程、绿化工程、供电工程、通信工程和照明工程。
14.优选的,所述道路工程信息包括建设规模、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道路平面设计、道路纵段面设计、道路横断面设计、路基工程、路面结构设计、路面结构层材料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及底基层材料。
15.优选的,所述交通工程信息包括交通标线和交通标志。
16.优选的,所述数据整合模块包括获取道路、交通信息,对获取的道路、交通信息进
行提取关键词,根据关键词提取相同信息,判断信息是否相同,相同则输出信息,不相同则判断是否为最终信息,是最终信息则继续输出信息,不是最终信息则继续提取更加细化的关键词。
17.优选的,所述最终信息的判断标准为材料、长度、高度、具体物体和尺寸。
18.优选的,所述可视化模块包括可视化编程系统和可视化展示屏。
19.一种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用建模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0.s1:考察环境的道路工程信息、交通工程信息和其他工程信息;
21.s2:将工程信息、交通工程信息和其他工程信息输入数据导入模块;
22.s3:数据导入模块将数据导入规划平台内;
23.s4:规划平台内的数据整合模块将数据整合并输送至bim见面建模模块内,输出规划完成的建模;
24.s5:可视化模块将建模模型输出成图片信息。
25.优选的,所述数据整合模块将道路、交通和其他工程数据整合成相同的数据信息。
26.(三)有益效果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用建模装置及使用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8.利用数据整合模块对工程信息的相同信息进行整合提取并输出,使道路和交通的规划信息可以统一整合,避免相同信息重复建模,进而大大提升了建模装置的规划效率。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发明中其他工程信息的模块图;
31.图3为本发明中数据整合模块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3.实施例一
34.一种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用建模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数据导入模块、数据整合模块、bim建模模块和可视化模块;
35.所述数据导入模块用于识别工程信息,并将工程信息导入规划平台内;
36.所述数据整合模块用于对工程信息的相同信息进行整合提取并输出;
37.所述bim建模模块用于将整合的信息建模成场景模型;
38.所述可视化模块用于将建模完成的所述场景模型可视化输出。
39.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数据导入模块分别与道路工程信息、交通工程信息和其他工程信息接入。
40.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其他工程信息包括给排水工程、绿化工程、供电工程、通
信工程和照明工程。
41.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道路工程信息包括建设规模、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道路平面设计、道路纵段面设计、道路横断面设计、路基工程、路面结构设计、路面结构层材料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及底基层材料。
42.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交通工程信息包括交通标线和交通标志。
43.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数据整合模块包括获取道路、交通信息,对获取的道路、交通信息进行提取关键词,根据关键词提取相同信息,判断信息是否相同,相同则输出信息,不相同则判断是否为最终信息,是最终信息则继续输出信息,不是最终信息则继续提取更加细化的关键词。
44.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最终信息的判断标准为材料、长度、高度、具体物体和尺寸。
45.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可视化模块包括可视化编程系统和可视化展示屏。
46.本实施例中:
47.建设规模
48.安托山四路为城市支路,全长约318.5米,规划道路红线宽25米,双向4车道,两侧设置连续的自行车道及人行道;安托山五路为城市支路,全长约169.9米,规划道路红线宽18米,双向2车道,两侧设置连续的人行道;侨香五道为城市支路,全长约287.4米,规划道路红线宽30米,双向4车道,两侧设置连续的自行车道及人行道。
49.本实施例中:
50.地形地貌
51.拟建道路沿线原始地貌属于低丘陵地带,局部发育冲沟等微地貌单元,场地现因周边建筑工地施工,地形发生较大变化,总体地形北高南低,处于缓坡地带。其中安托山五路及侨香五道东段已修建临时道路,现已正常通车;侨香五道西段处于万科瑧山府施工工地围挡内,并修建有部分临时工程。场地位置见场地位置示意图。
52.勘察期间,对场地进行测量工作,侨香五道区域高程介于38.1~47.3m,最大高差为9.20m。安托山五路区域高程介于36.3~40.2m,最大高差为3.90m。
53.地层岩性
54.根据钻探揭露,场地内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人工填土层(qml)、第四系冲洪积层(q4al pl)、第四系残积土层(qel),下伏基岩为燕山四期(下白垩统)花岗岩(ηβ5k1)。现将各岩土层的岩性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55.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ml)
56.素填土(填石):褐黄、褐红、青灰等杂色,稍密~中密,主要以中、微风花岗岩等碎块石为主,偶见生活垃圾。碎块石呈棱角状,直径5~40cm,碎石质量50~70%,由黏性土和砾石充填,局部中、粗砂充填。回填年限约17年。本层在qwk0 072.45~qwk0 097.45段及qwk0 218.11~qwk0 271.94段有揭露,揭露层厚1.00~11.70m,平均厚度为4.81m,层底埋深3.00~22.30m,层底高程25.74~46.30m。
57.素填土:褐色、黄褐色,稍密局部中密,主要由粘土组成,局部夹砼块、微风化花岗岩块,石块块径5~10cm,个别大者可达30cm以上,碎石含量占5~10%。回填年限约17年。该场地沿线均有揭露,该层揭露层厚度0.60~23.30m,平均厚度为6.49m,层底埋深1.00~
23.30m,层底高程22.44~48.44m。本次钻探进行标贯试验2次,综合《安托山一期(b401

0062)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标贯数据,该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14次,实测锤击数为6~15击,经杆长修正后锤击数为5.8~13.1击,平均8.8击,标准值7.64击。
58.杂填土:黄褐、褐红等杂色。稍湿~湿,主要呈稍密状态局部松散。主要含砂砾,碎石块及大量砼、砖块、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含量50~70%,石块块径2~10cm,个别大者可达30cm以上,局部含植物根须,空隙由黏性土及砂充填。回填年限约17年。本层仅场地里程qwk0 097.45区域有揭露,揭露层厚1.8m,层底埋深2.8m,层底高程46.64m。
59.第四系冲洪积层(q4al pl)
60.粉质黏土:黑色、褐灰色、灰色等,高压缩性土,局部含有机质,局部夹未完全分解的腐植物,可塑,局部软塑状,本层仅场地里程qwk0 247.45区域有揭露,揭露层厚3.4m,层底埋深10.7m,层底高程27.53m。根据《安托山一期(b401

0062)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显示,该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7次,实测锤击数为7~20击,经杆长修正后锤击数为4.9~14.0击,平均8.3击,标准值6.0击。
61.含砂粉质黏土:黄褐、灰白色,局部夹砾砂,砂含量20%~30%,可塑状。在场地大部分分布。本层在qwk0 147.45~qwk0 271.94段有揭露,揭露层厚1.80~8.50m,平均厚度为5.56m,层底埋深16.00~28.20m,层底高程20.81~22.89m。根据《安托山一期(b401

0062)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显示,该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13次,实测锤击数为5~32击,经杆长修正后锤击数为3.5~22.4击,平均13.8击,标准值11.3击。
62.含黏性土砂:青灰色、灰白色,湿,主要呈稍密,局部中密,主要由石英质砾组成,分选性差,局部夹角砾、中粗砂,含黏粒20~40%。在场地零星分布,本层在qwk0 247.45~qwk0 271.94段有揭露,揭露层厚2.50~2.70m,平均厚度为2.60m,层顶埋深12.50~15.80m,层顶高程22.44~25.21m;层底埋深15.00~18.50m,层底高程19.74~22.71m。根据《安托山一期(b401

0062)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显示,进行标准贯入试验8次,实测锤击数为14~22击,经杆长修正后锤击数为9.8~15.6击,平均12.0击,标准值10.5击。
63.第四系坡积层(q4dl)
64.含砾粉质黏土:黄褐、红褐等,网纹状结构,含约15~30%石英质砾,分布不均,局部为黏土,可塑~硬塑状。本层在qwk0 172.45路段区域有揭露,揭露层厚1.0m,层底埋深17.80m,层底高程20.94m。根据《安托山一期(b401

0062)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显示,进行标准贯入试验11次,实测锤击数为15~26击,经杆长修正后锤击数为10.5~18.2击,平均14.9击,标准值13.8击。
65.残积土层(qel)
66.砾质黏性土:黄褐,褐红、黄白色,硬塑。原岩结构尚可辨,由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除石英矿物外,其他已风化呈黏性土状,含石英砾约20~40%。该层在场地普遍分布。本层仅在qwk0 044.91~qwk0 072.45路段及awk0 052.10~awk0 100.00路段未揭露,该层揭露层厚度1.20~9.20m,平均厚度为3.65m,层底埋深4.10~30.10m,层底高程19.27~45.15m。本次钻探进行标贯试验2次,综合《安托山一期(b401

0062)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标贯数据,该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16次,实测锤击数为15~37击,经杆长修正后锤击数为13.1~25.9击,平均17.9击,标准值15.92击。
67.燕山四期(下白垩统)花岗岩(ηβ5k1)
68.场地下伏基岩为燕山四期(下白垩统)花岗,中粒结构,块状构造。因岩石成份差异,表现为在强风化岩中含有中~微风化岩块。本次勘察揭露全、强、中、微四个风化带,现将其岩性特征简述如下:
69.全风化花岗岩:褐黄、褐灰色,原岩结构已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岩芯呈土柱状,合金钻进容易,泡水易软化。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2001)(2009年版)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标准(下同):该层属极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

类。本层仅钻孔zk1、zk136、zk149、zk150未揭露,该层揭露层厚度1.20~12.20m,平均厚度为5.25m,层底埋深7.80~32.50m,层底高程9.14~42.28m。本次钻探进行标贯试验4次综合《安托山一期(b401

0062)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标贯数据,该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41次,实测锤击数为41~68击,经杆长修正后锤击数为28.7~59.2击,平均34.3击,标准值32.76击。
70.强风化花岗岩:褐灰色,原岩结构清晰可辨,岩芯呈砂土状,底部呈土夹块状,块手可折断,泡水易软化,合金可钻。该层属极软岩~软岩,岩体极破碎~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

类。该层在场地所有钻孔中均有揭露,揭露厚度0.90~23.10m,平均厚度为9.09m,层顶埋深5.40~32.50m,层顶高程9.14~42.28m;层底埋深17.70~37.80m,层底高程2.15~28.18m。进行标准贯入试验6次,实测锤击数为70~79击,经杆长修正后锤击数为51.1~66.6击,平均60.3击,标准值54.8击。
71.中风化花岗岩:褐黄色,裂隙较发育,裂面铁锈色,受构造断裂影响,岩性破碎,岩芯呈块状,少量呈短柱状,rqd=10~30。需金刚石钻进,该中风化属较硬岩,岩体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划分为ⅳ。该层除zk148钻孔外均有揭露,部分钻孔未揭穿,揭露厚度0.30~8.20m,平均厚度为3.23m,层顶埋深17.70~37.80m,层顶高程2.15~28.18m。
72.微风化花岗岩:灰白、肉红色,裂隙发育,岩芯呈柱状,rqd=60~90,需金刚石钻进。该微风化属较硬岩,岩体较破碎~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划分为ⅲ~ⅳ。揭露厚度0.70~9.30m,平均厚度为3.91m,层顶埋深18.30~43.10m,层顶高程

3.75~21.05m。
73.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
74.本次勘察未发现滑坡、崩塌、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也未发现断裂,也未见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建设不利的埋藏物。
75.特殊性岩土
76.人工填土层
77.素填土:褐色、黄褐色,稍密局部中密,主要由粘土组成,局部夹砼块、微风化花岗岩块,石块块径5~10cm,个别大者可达30cm以上,碎石含量占5~10%,土层均匀性差,未经处理不可做路基基础持力层。
78.素填土(填石):回填的碎(块)石性状和成分不均匀,主要由中、微风化花岗岩组成,棱角状,块经5~40cm,含量约为50~70%,大者可达2~3m。不可直接作为土方开挖时土石比的计算依据,土石比需以现场土方开挖过程中的测量计量为准;同时由于填石块径、含量不同,可开挖性及开挖难易程度差异较大。
79.杂填土:主要含砂砾,碎石块及大量砼、砖块、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含量50~70%,石块块径2~10cm,个别大者可达30cm以上,含量约为20%,局部含植物根须,空隙由黏性土及砂充填。主要呈稍密状态局部松散,土层均匀性差,未经处理不可做路基基础持力层。
80.水文地质条件
81.地下水水位
82.勘察期间实测了5个钻孔的稳定水位埋深,水位埋深介于3.8~8.5m,高程介于29.81~35.4m,平均高程为32.83m。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结果及周边场地的工程经验,场地地下水水位年变化幅度可按2.00~3.00m考虑。
83.地层渗透性与地下水补给排泄
84.根据地质条件、场地及周围地形地貌分析,场地地下水分为第四系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
85.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含黏性土砂中,其次赋存于素填土、素填土(填石)、杂填土、粉质黏土、含砂粉质黏土、含砾粉质黏土、砾质黏性土、全、强风化花岗岩中。含黏性土砂呈强透水性,素填土、素填土(填石)、杂填土呈弱~中等透水性,粉质黏土、含砂粉质黏土、含砾粉质黏土、砾质黏性土呈弱透水性,全、强风化花岗岩呈中等透水性。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以蒸发及向低处渗流为主要排泄方式。
86.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中、微风化花岗岩节理、裂隙内,受节理、裂隙发育程度控制,其储水性和透水性呈弱~中等透水性,具有微承压性。主要接受后缘山体的基岩裂隙水的侧向渗流补给和上层潜水的越流补给,以渗流方式为主排泄。
87.勘察期间从钻孔观测各含水层水头基本相等。
88.本实施例中,交通标线分为:
89.车行道边缘线
90.车行道边缘线为实线,用以标示车行道边缘。线宽15cm,车道边缘线采用黄色实线;
91.车道分界线
92.禁止跨越对向车道分界线为单黄线、双黄线,用来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线宽15cm、双黄线两标线间隔30cm;可跨越对向行车道分界线为黄色虚线,一般线宽为15cm,线段及间隔长分别为400cm和600cm,禁止跨越同向车道分界线为白色实线,一般线宽为15cm;可跨越同向车道分界线为白色虚线,一般线宽为15cm,线段及间隔长度分别为600cm和900cm。
93.人行横道线:路口设置人行横道、停止线、导向箭头及人行横道预告标识线,人行横道线为白色平行粗实线(又称斑马线),即表示一定条件下准许行人横穿道路的路径,又警示机动车道驾驶者注意行人及非机动车过街。线宽40cm,白色实线,人行横道宽5m。
94.导向箭头
95.导向箭头用以指示车辆的行驶方向,箭头长度4.5m,颜色白色。
96.交通标志分为:
97.停车让行标志
98.于无交通信号的小型路口的次要道路的停止线附近并面向来车方向设置停车让行标志,表示车辆应在停止线前停车瞭望,确认安全后,方可通过。该标志采用单柱结构,停车让行标志形状为直径为80cm的八角形,红底、白边、白字。
99.减速让行标志
100.于无交通信号的小型路口的次要道路的停止线附近并面向来车方向设置减速让
行标志,表示车辆应减速让行,告示车辆驾驶人应慢行或停车,观察干道行车情况,在确保干道车辆优先,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方可进入路口。该标志采用单柱结构,让行标志形状为边长90cm的倒三角形,白底、红边、黑字。
101.路名标志
102.于路口出口道位置设置路名标志,告知行人或车辆驾驶者所在道路名称。标志采用双柱双面结构,标志形状为边长150cm
×
50cm矩形。
103.交叉路口告知标志
104.于有需要的平面交叉路口前30~80m处设置交叉路口告知标志,用以告知前方交叉路口形式、交叉道路名称、通往方向信息、地理方向信息和路口车道布置情况等。标志采用f型悬臂式结构,标志形状为块边长400cm
×
240cm矩形。
105.人行横道标志
106.于人行横道两端适当位置设置人行横道标志,并面向来车方向,表示该处为人行横道。该标志采用单柱结构,标志形状为边长80cm
×
80cm矩形。
107.组合标志于有需要的路口出口道位置设置组合标志,包括限速、机动车行驶、自行车标志、步行标志。组合标志采用y型悬臂式结构,各标志样式严格遵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

2009)的相关规定。
108.参阅图1

3,考察环境的道路工程信息、交通工程信息和其他工程信息,将工程信息、交通工程信息和其他工程信息输入数据导入模块,数据导入模块将数据导入规划平台内,规划平台内的数据整合模块将数据整合并输送至bim见面建模模块内,输出规划完成的建模,可视化模块将建模模型输出成图片信息。
10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