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实现正倒车舵转换的分离舵的制作方法

2021-11-15 18:5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实现正倒车舵转换的分离舵,其特征是:包括上舵叶、下舵叶,上舵叶通过上舵叶伸缩旋转杆连接上舵叶调节机构,上舵叶调节机构通过上连接杆连接上舵叶转换旋转杆,上舵叶转换旋转杆连接上舵叶转换电机,下舵叶通过下舵叶伸缩旋转杆连接下舵叶调节机构,下舵叶调节机构通过下连接杆连接下舵叶转换旋转杆,下舵叶转换旋转杆连接下舵叶转换电机,正车状态时,上舵叶和下舵叶贴合成正车舵并位于螺旋桨后方,倒车状态时,上舵叶和下舵叶相对齐,并位于螺旋桨前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正倒车舵转换的分离舵,其特征是:上舵叶转换旋转杆和下舵叶转换旋转杆位于螺旋桨的两侧,当上舵叶转换旋转杆和下舵叶转换旋转杆做旋转运动时,上舵叶调节机构做以上舵叶转换旋转杆为中轴线的回转运动,下舵叶调节机构做以下舵叶转换旋转杆为中轴线的回转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正倒车舵转换的分离舵,其特征是:所述上舵叶调节机构包括上舵叶调节机构密封外壳,上舵叶调节机构密封外壳里设置正车从动锥齿轮、倒车从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主动直齿轮、从动圆柱型齿条、上舵叶控制电机,主动锥齿轮、主动直齿轮同轴布置于上舵叶控制电机的输出轴上,正车从动锥齿轮、倒车从动锥齿轮分别位于从动圆柱型齿条的两端,倒车从动锥齿轮连接上舵叶伸缩旋转杆,主动直齿轮与从动圆柱型齿条相啮合,主动锥齿轮在正车情况下与正车从动锥齿轮相啮合,主动锥齿轮在倒车情况下与倒车从动锥齿轮相啮合;所述下舵叶调节机构与上舵叶调节机构结构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正倒车舵转换的分离舵,其特征是:主动锥齿轮的内径比主动直齿轮的外径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正倒车舵转换的分离舵,其特征是:当倒航时,上舵叶控制电机向右平移,从而使主动锥齿轮与正车从动锥齿轮分离,继续向右平移直到主动直齿轮与从动圆柱型齿条相啮合,上舵叶控制电机带动主动直齿轮转动,上舵叶伸缩旋转杆上移,即带动上舵叶上移,当从动圆柱型齿条上移到上止点时,上舵叶控制电机停止转动,上舵叶控制电机向左平移,从而使主动直齿轮与从动圆柱型齿条分离,继续向左平移直到主动锥齿轮与正车从动锥齿轮相啮合;下舵叶的下移与上舵叶相同,完成上舵叶、下舵叶分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正倒车舵转换的分离舵,其特征是:上舵叶、下舵叶完成分离后,上舵叶转换电机、下舵叶转换电机工作,带动上舵叶转换旋转杆、下舵叶转换旋转杆转动,上舵叶转换电机、下舵叶转换电机的转动方向相反,使得上舵叶转换旋转杆、下舵叶转换旋转杆分别通过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带动上舵叶调节机构、下舵叶调节机构及上舵叶、下舵叶向螺旋桨外侧转动,直至上舵叶调节机构、下舵叶调节机构移动到螺旋桨传动轴线的上方和下方,上舵叶和下舵叶旋转调节,使得上舵叶和下舵叶相对齐,完成从正车舵至倒车舵的转换。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正倒车舵转换的分离舵,包括上舵叶、下舵叶,上舵叶通过上舵叶伸缩旋转杆连接上舵叶调节机构,上舵叶调节机构通过上连接杆连接上舵叶转换旋转杆,上舵叶转换旋转杆连接上舵叶转换电机,下舵叶通过下舵叶伸缩旋转杆连接下舵叶调节机构,下舵叶调节机构通过下连接杆连接下舵叶转换旋转杆,下舵叶转换旋转杆连接下舵叶转换电机,正车状态时,上舵叶和下舵叶贴合成正车舵并位于螺旋桨后方,倒车状态时,上舵叶和下舵叶相对齐,并位于螺旋桨前方。本发明不仅改善了目前常用的组合推进操纵系统存在的不足,也能够保留其原有的功能和优势,更好地提高了船舶的操纵性能。舶的操纵性能。舶的操纵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丁宇 刘航 随从标 刘嘉诚 谭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工程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8.11
技术公布日:2021/11/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