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风道结构及壁挂式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2021-11-15 16:2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道结构及壁挂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壁挂式空调器内一般设有一个贯流风机,并在空调壳体的前下方设置出风口,由于出风口单一,因此容易实现贯流风机的出风侧集中向单一出风口送风。
3.但是,为增加送风量和送风范围,考虑在壁挂式空调器内设置多个风机和多个出风口,而现有的的风道结构无法满足多个风机和多个出风口的要求:不仅多个风机之间的出风会出现交叉流动,并且各个出风口的出风量也不均匀,影响出风效率和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风道结构及壁挂式空调器。
5.所述风道结构包括至少两个风道隔板,所述风道隔板包括至少一段曲面板,所述风道结构适于设置在有多个风机和多个出风口的壁挂式空调器的内部;
6.至少两个所述风道隔板将所述壁挂式空调器内部的风道分隔出至少三个风机容纳空间,每个所述风机容纳空间与一个所述出风口连通,其中每个所述风机容纳空间被设置为用于容纳至少一个风机。
7.本发明通过设置包括多段曲面板的风道隔板,可以将每个风机的出风引导至目标出风口,既能隔断各个风机,避免不同风机的出风在空调壳体内交叉流动,又能保障各个出风口出风的风量均匀。
8.可选地,包括相背设置的两个所述风道隔板,两个所述风道隔板将所述风道分隔出一字排列的三个所述风机容纳空间。通过控制一字排列的三个风机容纳空间内的风机,可控制壁挂式空调器的出风总量;并且三个风机容纳空间可对应1-3个出风口,提高了风道结构对不同结构的空调壳体的适用性。
9.可选地,三个所述风机容纳空间分别与所述壁挂式空调器的左侧所述出风口、前侧所述出风口和右侧所述出风口连通。该风道结构的每个风机容纳空间与一个方向的出风口连通,一方面可保障三个方向的出风量均衡输出。另一方面可独立控制每个方向是否出风,用户可以根据具体需求灵活设置。
10.可选地,每个所述风道隔板均包括主体段和延伸段,所述主体段为平面板,所述主体段用于设置在相邻的所述风机之间,所述主体段的第一端部通过连接板与所述延伸段圆滑过渡连接,所述连接板为曲面板,所述延伸段向所述壁挂式空调器的所述出风口延伸;且左侧所述风道隔板的连接板向左弯曲,右侧所述风道隔板的连接板向右弯曲。主体段主要用于隔断相邻的风机,避免不同风机的出风交叉流动,延伸段向出风口延伸,可引导每个风机的出风向目标出风口流动,保障各个出风口的出风量均匀和集中。并且,连接板设置为曲面板可以提供给风机较大的让位空间,从而节约空调壳体内的空间。
11.可选地,两个所述风道隔板的所述延伸段均为平面板且相互平行,左侧所述风道隔板的延伸段向左延伸,右侧所述风道隔板的延伸段向右延伸。便于将位于两侧风机的出风分别引导至两侧;同时,中间风机的出风引导至前方。由于对于大部分壁挂式空调器来说,前方所面临的送风范围较大,因此前方的出风口也比较大,因此该风道结构对于增加前方出风范围并提高出风柔和性有较好的效果。该风道结构较适宜前方设有大范围出风口的壁挂式空调器,便于扩大水平方向上的出风长度。
12.可选地,两个所述风道隔板的所述延伸段均为曲面板,且左侧所述风道隔板的所述延伸段向右弯曲,右侧所述风道隔板的所述延伸段向左弯曲。延伸段与连接板的弯曲方向相反,使得风道隔板具有导风及收拢的效果,较适宜前方出风口较小的壁挂式空调器,可以将中间风机的出风收拢在一定的宽度内。
13.可选地,所述风道隔板还包括第一尾板和第二尾板,所述第一尾板和所述第二尾板均为曲面板,所述第一尾板和所述第二尾板均连接所述主体段的第二端部,且所述第一尾板向左弯曲,所述第二尾板向右弯曲。第一尾板和第二尾板设置成曲面板,有利于引导风机内测的出风向外(出风口方向)流动。
14.可选地,还包括底板和背板,所述底板用于安装所述风机,且所述风机的轴心线需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背板与所述底板的后边沿固定连接,所述风道隔板与所述底板垂直固定连接,且所述风道隔板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背板和底板的设置不仅提供了风道隔板的承载位置,而且保障风机所处空间的密闭性,减少漏风,有利于减小噪音和提高出风效率。
1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壁挂式空调器,包括空调壳体,所述空调壳体内设有上述风道结构。
16.相较于现有技术,所述壁挂式空调器与上述的风道结构有益效果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17.可选地,所述空调壳体上设有分别位于所述空调壳体的前侧、左侧和右侧的三个出风口,所述空调壳体内设有三个一字排列的风机,每个所述风机和与所述风机的所述风机容纳空间连通的所述出风口之间设置有一个换热器,所述风道隔板设置在相邻的所述风机之间。本发明的壁挂式空调器的前侧、左侧和右侧的出风口的出风量均匀,有利于室内冷热均匀。其中每个出风口均由独立的一个风机送风,因此通过控制每个风机,可以达到控制每个出风口是否出风的目的,可以有效提高用户的选择性和舒适体验。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风道结构图;
19.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风道结构在壁挂式空调器内部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20.图3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风道结构图;
21.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风道结构图;
22.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图5中结构的俯视图;
24.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空调壳体;11-出风口;14-进风窗;2-风机;3-风道隔板;31-主体段;32-延伸段;33-第一尾板;34-第二尾板;35-连接板;4-换热器;51-底板;52-背板;6-风机容纳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28.本发明的说明书附图中x方向表示左方,与x方向相反的方向为右方;y方向表示前方,与y方向相反的方向为后方;z方向表示上方,与z方向相反的方向为下方。
29.另,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30.为增加送风量和送风范围,我们设计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设有多个风机和与各个风机对应的出风口,当然,可以一个风机对应一个出风口,也可以多个风机对应一个出风口,或者一个风机对应多个出风口。现有的风道结构无法满足上述空调器的送风要求。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按需送风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风道结构。
3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风道结构,该风道结构包括至少两个风道隔板3。每个风道隔板3均包括至少一段曲面板。所述曲面板指曲面的板状结构,所述曲面指的是一条曲线沿着某个直线方向连续运动形成的轨迹所构成的面,例如,一个半圆弧(特定的曲线),沿着垂直于半圆弧所在平面的方向运动一定距离,形成一个半圆柱面,该半圆柱面即为一种特定的曲面。
32.该风道结构适于设置在有多个风机2和多个出风口11的壁挂式空调器的内部。风道隔板3用于设置在相邻的风机2之间。因此,至少两个风道隔板3可以将壁挂式空调器内部的风道分隔出至少三个风机容纳空间6,每个风机容纳空间6与一个出风口11连通。每个风机容纳空间6被设置为用于容纳至少一个风机2。例如,两个风道隔板3将壁挂式空调器内部的风道分成三个风机容纳空间6,每个风机容纳空间6放置一个风机。当然,也可以扩大某个风机容纳空间6,使其可以容纳两个甚至多个风机。
33.本实施例中的风道结构,通过设置包括多个包括多段曲面板的风道隔板3,可以将每个风机2的出风引导至目标出风口,既能隔断各个风机2,避免不同风机2的出风在空调壳体内交叉流动,又能保障各个出风口出风的风量均匀。
34.可选地,风道结构包括相背设置的两个风道隔板3,两个风道隔板3将风道分隔出从左到右一字排列的三个风机容纳空间6。其中,位于最左侧的风机容纳空间6与壁挂式空调器的左侧出风口11连通,位于中间的风机容纳空间6与前侧中间的出风口11连通,位于最右侧的风机容纳空间6与右侧的出风口11连通。
35.本实施例较适宜设置在包括三个出风口11和三个风机2的壁挂式空调器内部,以便于将左侧风机2和右侧风机2的出风分别引导至左方和右方;同时,中间风机2的出风引导至前方。例如,在壁挂式空调器的空调壳体1内设有三个一字排列的风机2,空调壳体1上设有三个出风口11,两个风道隔板3可以将三个风机2彼此隔开,方便控制一个风机2向一个出风口11送风。避免不同风机2的出风在空调壳体1内交叉流动,又能保障各个出风口11出风的风量均匀。
36.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一字排列的三个风机容纳空间6内的风机,可控制壁挂式空调器的出风总量;并且三个风机容纳空间6可对应1-3个出风口11,提高了风道结构对不同结构的空调壳体1的适用性。进一步地,每个风机容纳空间6与一个方向的出风口11连通,一方面可保障三个方向的出风量均衡输出,另一方面可独立控制每个方向的出风口11是否出风,用户可以根据具体需求灵活设置。
37.具体地,每个风道隔板3均包括主体段31和延伸段32。主体段31的第一端部通过连接板35与延伸段32圆滑过渡连接(主体段31的第一端部指的是主体段31朝向出风口11的一个端部;主体段31的第二端部指的是主体段31远离出风口11的一个端部)。主体段31为平面板,主体段31用于设置在相邻的风机2之间。连接板35为曲面板。延伸段32向壁挂式空调器的出风口11延伸。其中,位于左边的风道隔板3的连接板35向左弯曲,位于右边的风道隔板3的连接板35向右弯曲,不同弯曲方向的连接板35用于引导延伸段32向目标方向延伸。
38.主体段31主要用于隔断相邻的风机2,避免不同风机2的出风交叉流动,延伸段32向出风口11延伸,可引导每个风机2的出风向目标出风口流动,保障各个出风口11的出风量均匀和集中。主体段31和延伸段32通过曲面板圆滑过渡连接,避免出现窝风的死角;并且,连接板35设置为曲面板可以提供给风机2较大的让位空间,节约空调壳体1内的空间。
39.可选地,两个风道隔板3的主体段31相互平行。两个风道隔板3的延伸段32均为平板结构,且两个风道隔板3的延伸段32相互平行并向相反的方向延伸,即左边风道隔板3的延伸段32向左延伸,右边风道隔板3的延伸段32向右延伸。本实施例的风道隔板3便于将位于两侧风机2的出风分别引导至两侧;同时,中间风机2的出风引导至前方。由于对于大部分壁挂式空调器来说,前方所面临的送风范围较大,因此前方的出风口11也比较大,因此该风道结构对于增加前方出风范围并提高出风柔和性有较好的效果。该风道结构较适宜前方设有大范围出风口的壁挂式空调器,便于扩大水平方向上的出风长度。
40.可选地,如图3所示,两个风道隔板3的延伸段32均为曲面板,且左边风道隔板3的延伸段32向右弯曲,右边风道隔板3的延伸段32向左弯曲。在两个风道隔板3的连接板35弯曲方向相背的情况下,两个风道隔板3的延伸段32均相对于与其连接的连接板35弯曲方向相反,使得两个风道隔板3的延伸段32有向中间收拢导风的功能。
41.本实施例的风道结构较适宜前方出风口11较小的壁挂式空调器,可以将中间风机2的出风收拢在一定的宽度内。
42.可选地,主体段31的厚度大于延伸段32的厚度。较佳地,主体段31的厚度从其第二端至其第一端逐渐增大。主体段31的厚度大于延伸段32的厚度一方面增加整个风道隔板3的支撑强度,另一方面减小风机2外围的空间,促进风机2的出风向出风口11汇聚。
43.可选地,如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风道隔板3还包括第一尾板33和第二尾板34。主体段31的第二端部连接第一尾板33和第二尾板34,即第一尾板33的一个侧边沿和第二尾板34一个侧边沿共同汇聚连接到主体段31的第二端部。
44.第一尾板33和第二尾板34均为曲面板。第一尾板33和第二尾板34相背设置,即第一尾板33向左弯曲,第二尾板34向右弯曲。由于风机2外部形状呈现圆柱形,因此第一尾板33和第二尾板34设置成曲面板,有利于引导风道隔板3两侧风机2的径向出风向外部(出风口方向)流动,避免风机2远离出风口11的部位窝风。
45.较佳地,风道结构还包括底板51和背板52,底板51为一平板结构,底板51的上表面
用于安装风机2,且风机2的轴心线需垂直于底板51的表面安装。背板52也为平板结构,背板52垂直于底板51,且背板52与底板51的后边沿固定连接。底板51和背板52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一体成型注塑连接或铆接等。
46.风道隔板3与底板51垂直固定连接,且风道隔板3与背板52固定连接。结合以上实施例中的风道隔板3的形状,我们知道风道隔板3包括一组相互平行的曲线形边沿和一组相互平行的直线边沿。位于风道隔板3一侧的曲线边沿与底板51固定连接,风道隔板3的一侧直线边沿与背板52固定连接。
47.在其他实施例中,若背板52相对于底板51具有一定角度,或者背板52表面具有一定凹凸形态,风道隔板3的一侧直线边沿可以根据与背板52的密封连接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48.上述实施例中背板52和底板51的设置不仅提供了风道隔板3的承载位置,而且保障风机2所处空间的密闭性,减少漏风,有利于减小噪音和提高出风效率。
49.如图5-图7所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器,该壁挂式空调器包括空调壳体1,空调壳体1上设有至少一个出风口,空调壳体1内设有至少两个风机2,空调壳体1内设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风道结构。
50.具体地,壁挂式空调器的空调壳体1上设有分别位于空调壳体1的前侧、左侧和右侧的三个出风口11。空调壳体1顶部或者底部设有进风窗14。空调壳体1内设有三个一字排列的风机2,风机2均为轴向吸风,径向出风。每个风机2处于一个风机容纳空间6内,每个风机容纳空间6均连通一个出风口11。每个风机2和与其连通的出风口11之间设置有一个换热器4,即每个换热器4与一个出风口11相对,风道隔板3设置在相邻的风机2之间。
51.本发明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器的前侧、左侧和右侧的出风口11的出风量均匀,有利于室内冷热均匀。其中每个出风口11均由独立的一个风机2送风,因此通过控制每个风机2,可以达到控制每个出风口11是否出风的目的,有效提高用户的选择性和舒适体验。
52.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