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冰箱的制作方法

2021-11-15 15:1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间室内上下温差的直冷冰箱。


背景技术:

2.现有的一种直冷冰箱,蒸发器安装在冰箱间室的顶部,使得冰箱间室的顶部形成一个制冰室,而位于制冰室下方的冷藏间室是依靠蒸发器提供冷量使得空气降温下沉,冷空气从蒸发器处下降,热空气从冷藏间室的底部上浮,被蒸发器冷却。
3.通过冰箱顶部的制冰室和制冷室下方的冷藏间室中的空气自然对流循环完成对冷藏间室的制冷的方式,容易造成冷藏间室的温度是从上到下,温度逐渐升高,随着箱体高度的增加,冷藏间室的上下温差可以达到3~5℃以上,往往靠近蒸发器处的温度可能低于0℃了,而靠近冷藏间室底部的温度依然偏高,无法满足制冷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冰箱,属于直冷冰箱,克服现有的制冷冰箱中冷藏间室的上层和下层的温差过大的问题。
5.本发明提供一种直冷冰箱,包括箱体、蒸发器和压缩机,所述箱体设有冷藏间室,所述蒸发器设置于冷藏间室上方,所述压缩机设置所述箱体的底部,所述冰箱还包括连通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所述回气管包括前段管路、后段管路和中间管路,所述前段管路连接所述蒸发器,所述后段管路连接所述压缩机;其中,所述前段管路的连接中间管路的出口点低于所述后段管路连接中间管路的入口点。
6.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段管路的出口点靠近冷藏间室的下侧设置。
7.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冷藏间室由多个隔板分隔形成多个冷藏隔间,所述蒸发器同时向多个所述冷藏隔间供冷,所述中间管路贴合设置在多个冷藏隔间后侧。
8.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间管路的最高位置沿前后方向对应于所述多个隔板中的顶部隔板后侧或者下方。
9.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间管路呈曲线状延伸设置,且所述出口点位于中间管路的最下方,所述入口点位于中间管路的最上方。
10.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间管路的布局密度自下而上逐渐减小。
11.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间管路的布局密度自下而上是相同的。
12.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曲线状延伸为横向往复延伸,使得所述中间管路包括平行设置的多段横向管路,多段横向管路的两侧对齐设置。
13.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段管路和所述后段管路分别竖向延伸,且所述前段管路与所述后段管路分布于所述中间管路的两侧。
14.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箱体具有形成所述冷藏间室的内胆、位于内胆外侧的外壳和形成内胆和外壳之间的保温层,中间管路贴合设置于所述内胆后壁面上。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一种直冷冰箱,通过在冷藏间室的后侧设置回气管,
回气管包括相互连通的前段管路、中间管路和后段管路,前段管路连接中间管路的出口点低于后段管路连接中间管路的入口点,使得制冷剂流经回气管时,利用其余冷对冷藏间室制冷以减小冷藏间室的下侧冷藏隔间和上侧冷藏隔间之间为温度差。
16.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冰箱的内胆后壁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冰箱的剖面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中的冰箱的内胆后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21.图1为本发明的冰箱的内胆的后壁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冰箱的剖面示意图。
22.如图1和图2所示,直冷冰箱10包括箱体、蒸发器5和压缩机4,箱体1 内设有冷藏间室7,蒸发器5设置于冷藏间室的上方,压缩机设置在箱体的底部,其中,还包括连通蒸发器5和压缩机4的回气管2,回气管2包括前段管路21、后段管路22和中间管路23,前段管路21连接蒸发器5,后段管路22连接压缩机4;且前段管路21的连接中间管路23的出口点211低于后段管路22的连接中间管路23的入口点221。
23.其中,由于前段管路21的出口点211低于后段管路22的入口点221,制冷剂从前段管路21、中间管路23和后段管路22中流通,一方面,利用制冷剂的余冷对与回气管2相对的箱体1内部的冷藏间室7制冷,节约能耗且提高制冷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前段管路21的出口点211低于后段管路22的入口点 221,使得经蒸发器5流出的制冷剂先向下流动以能够对下侧温度相对较高的冷藏间室7提供冷量补偿,进而快速达到冷藏间室7内上下各部分之间的冷量均衡,减小冷藏间室上下侧的温度差,避免出现局部过冷或过热的问题,且可提高制冷效率;另外,该种设置还可以使得当压缩机3停止制冷后,将部分制冷剂得以储存在中间管路23中,可对冷藏间室7提供保冷功能。
24.如图1所示,前段管路21的出口点211靠近冷藏间室的下侧设置。前段管路21的出口点越靠近冷藏间室7的下侧,其对冷藏间室7远离蒸发器5的区域优先提供制冷补偿,减少冷藏间室7的下侧与冷藏间室7的上侧之间的温度差。如图2所示,冷藏间室7内有多个隔板6分隔形成多个冷藏隔间72,位于冷藏间室7顶部的蒸发器5同时朝向多个冷藏隔间72供冷。结合图1,中间管路23 贴合设置在多个冷藏隔间72的后侧,使得经蒸发器5流出的制冷剂能够流经多个冷藏隔间72后再回复至压缩机内,进而能够对多个冷藏隔间72进行冷气补偿。
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藏间室7的顶部设置制冰室71,蒸发器5容置于制冰室71中,蒸发器5主要向所述制冰室71提供冷量,同时使得冷量下沉至位于制冰室71下侧的多个冷藏隔间72中,以同时实现对冷藏隔间72供冷;该种情况下,因制冰室71中的温度低于多个冷藏隔间72内的温度,从而容易导致冷藏隔间72中,靠近制冰室71的冷藏隔间72降温较快,而
相较制冰室71较远的冷藏隔间72降温速度较慢,基于此,本发明通过充分利用连接蒸发器5输出端的回气管2内的制冷剂冷量,对位于制冰室71下方的多个冷藏隔间72进行冷量补偿,且使得回气管2先向下延伸,再反向向上排布,即使得前段管路 21的出口点211低于后段管路22的入口点221,且靠近下侧设置,进而能够提供较好的冷量补偿效果,使得解决制冰室71位于顶部时而导致位于下侧的冷藏间室7上下温度不均的问题。
26.如图1和图2所示,中间管路23的最高位置232沿前后方向对应多个隔板 6中的顶部隔板的后侧或者下方。由于蒸发器5设置在冷藏间室7顶部的制冰室 71中,顶部隔板和蒸发器5下方之间的冷藏隔间72靠近制冰室71,因此温度较低,为避免此冷藏隔间中温度进一步下降,与底部的冷藏隔间72的温度差变大,此冷藏隔间的后侧一般不设置中间管路23对其提供额外的冷量制冷。中间管路23往往沿着其下方的冷藏隔间72的后侧进行布置。
27.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中间管路23为曲线状延伸设置,前段管路21的出口点211对应中间管路23的最下方,后段管路22的入口点221对应中间管路 23的最上方。制冷剂从中间管路23的最下方向最上方流动,对冷藏间室7中多个冷藏隔间72自下而上进行制冷,有助于多个冷藏隔间72中上下温度差值减小,逐渐均匀。
28.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冷藏隔间72后侧的中间管路23的布局密度自下而上是相同,该种情况下,对应于冷藏隔间72由上而下的冷量减少的供冷情况,回气管2由下而上延伸后,与前侧冷藏间室72的供冷进行反向补偿,效果相对较好;并且在中间管路23的布局密度相同设置时,制备更容易,生产更方便。其中,布局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中间管路的布局量。
29.如图3,作为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相较上述直冷冰箱10的区别在于,该实施例中直冷冰箱20中箱体1的冷藏间室后侧的中间管路23’的布局密度设置为自下而上逐渐减小。基于制冷剂经蒸发器5后到回气管2中时的冷量已经有所减少,故而中间管路23’自下而上逐渐减小的布局密度,可使得中间管路23’在冷藏间室7的下侧能够提供其对应需求的更多的余冷,有助于冷藏间室7中下侧的多个冷藏隔间72内的温度降低,与冷藏间室7中上侧的多个冷藏隔间72 内的温度一致。
30.如图1、图3所示,中间管路23和中间管路23’分别曲线状延伸,且为横向往复延伸,其分别包括平行设置的多段横向管路,其中,多段横向管路的两端对齐设置,便于横向管路的生产管控。另外,该种延伸设置方式还可使得中间管路23能够覆盖冷藏间室7后侧的面积较大,进而提供较多的冷量补偿。
31.继续参照图1和图3,前段管路21和后段管路22分别竖向延伸,前段管路 21和后段管路22分布在中间管路23的两侧。由此方便管路的布置,避免因前段管路21的出口点低于后端管路22的入口点布置时,导致两者之间相互干扰,或者造成管路布局难度。
32.另外,制冷冰箱10、20中的箱体1包括形成冷藏间室的内胆11、位于内胆 11外侧的外壳,位于内胆11和外壳1之间的保温层,其中,中间管路23、23’分别贴合设置于内胆11的后壁面上,从而被保温层覆盖,避免中间管路23、23’的冷量流失。
33.在一实施方式中,中间管路23、23’可分别通过铝箔胶带将其贴合在内胆11 的后壁面上。其中,内胆11的后壁面用于安装中间管路23,23’的区域可以为一个相对平整的竖直平面,进而方便对中间管路23、23’的固定,使得装配流程较为简单快捷。
34.箱体1的下部设置压缩机3和接水盒4,接水盒4位于中间管路23的最低位置的下
方,且装配在压缩机3的上方。当制冷剂流经中间管路23时,中间管路23冷却,其外壁上可能形成凝结的水,水流至接水盒4中被压缩机3工作的余热蒸发。
35.综上,本发明提供一种直冷冰箱10,通过在冷藏间室7的后侧设置回气管 2,回气管2包括相互连通的前段管路21、中间管路23和后段管路22,前段管路21连接中间管路22的出口点211低于后段管路22连接中间管路23的入口点221,使得制冷剂流经回气管2时,利用其余冷对冷藏间室7制冷以减小冷藏间室7的下侧冷藏隔间和上侧冷藏隔间之间为温度差。
36.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