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生态填料柱及水处理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2021-11-10 10:1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生态填料柱及水处理反应器。


背景技术:

2.在工业发展和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人类活动制造了大量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由于水资源的污染和紧缺,需对污水进行处理及再利用,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保护生态环境。污水处理一般采用过滤、吸附等物理处理方法,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物质、重金属离子、色度和气味物质,再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去除氮、磷等有机物。采用竖向水流填料吸附、过滤方式,容易发生表层填料堵塞,水头损失大等问题。污水与填料的接触时间、接触面积,直接影响填料吸附、过滤方式的污水处理效率,而竖向水流填料吸附、过滤方式,由于污水进入初始频繁与初始段填料接触,导致接触面积小,初始段填料易吸附饱和污染物截留堵塞,导致污水处理效率低。此外,设备运营期间,填料(过滤或吸附剂)因初始段吸附饱和或堵塞后,即使后续段填料仍然有效,都需整体更换,更换操作复杂,也降低了污水处理效率,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填料柱及水处理反应器,以提高污水处理效率,防止填料堵塞。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态填料柱,包括:外管、隔离层、反应单元、内管、中隔板和过滤单元,所述内管设置在所述外管内,所述外管的内侧以及所述内管的外侧分别设置有隔离层,所述反应单元设置在两层所述隔离层之间,所述中隔板设置在所述内管上,所述过滤单元设置在所述中隔板远离所述内管一侧,所述中隔板设置有第一进水孔与所述内管连通,所述外管设置有第一排水孔连通所述隔离层,所述内管设置有第二排水孔连通所述隔离层。
5.可选的,所述中隔板与所述外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6.可选的,所述过滤单元远离所述中隔板一侧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上设置有第二进水孔。
7.可选的,所述第二进水孔内设置有提手。
8.可选的,所述隔离层包括粗滤网以及支柱,所述支柱设置在两层所述粗滤网之间。
9.可选的,所述反应单元包括除磷微球。
1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水处理反应器,包括:生态填料柱、压板和反应箱,多个所述生态填料柱设置在所述反应箱内,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生态填料柱上;
11.所述生态填料柱包括:外管、隔离层、反应单元、内管、中隔板和过滤单元,所述内管设置在所述外管内,所述外管的内侧以及所述内管的外侧分别设置有隔离层,所述反应单元设置在两层所述隔离层之间,所述中隔板设置在所述内管上,所述过滤单元设置在所述中隔板远离所述内管一侧,所述中隔板设置有第一进水孔与所述内管连通,所述外管设
置有第一排水孔连通所述隔离层,所述内管设置有第二排水孔连通所述隔离层,所述压板设置有第三进水孔与所述生态填料柱位置对应。
12.可选的,所述水处理反应器还包括:箱盖,所述箱盖设置在所述压板上,所述压板上的第三进水孔之间通过连通孔连通,所述箱盖上设置有进水管连接所述连通孔,所述反应箱底部设置有排水管。
13.可选的,所述外管一端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反应箱与所述生态填料柱相对于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相对设置有簧片,所述生态填料柱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使所述簧片卡入所述安装槽内。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态填料柱,包括:外管、隔离层、反应单元、内管、中隔板和过滤单元,所述内管设置在所述外管内,所述外管的内侧以及所述内管的外侧分别设置有隔离层,所述反应单元设置在两层所述隔离层之间,所述中隔板设置在所述内管上,所述过滤单元设置在所述中隔板远离所述内管一侧,所述中隔板设置有第一进水孔与所述内管连通,所述外管设置有第一排水孔连通所述隔离层,所述内管设置有第二排水孔连通所述隔离层;所述水处理反应器包括生态填料柱。本实用新型通过隔离层隔开反应单元和外管、内管,增大了反应单元与污水接触面积,避免填料堵塞,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生态填料柱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水处理反应器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生态填料柱安装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水处理反应器俯视图。
20.其中:10

生态填料柱,11

外管,111

安装槽,112

减重槽,113

第一排水孔,12

隔离层,121

粗滤网,122

支柱,13

反应单元,14

内管,141

第二排水孔,15

中隔板,151

第一进水孔,16

过滤单元,17

端盖,171

第二进水孔,18

提手,20

压板,201

第三进水孔,202

连通孔,30

反应箱,301

排水管,302

进水管,40

安装板,50

簧片,60

箱盖。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生态填料柱示意图,参见图1所示,所述生态填料柱包括:外管11、隔离层12、反应单元13、内管14、中隔板15和过滤单元16。所述内管14设置在所述外管11内,所述外管11的内侧以及所述内管14的外侧分别设置有隔离层14,所述反应单元13设置在两层所述隔离层12之间。所述隔离层12在反应单元13两侧形成空腔以增大反应单元13与污水的接触面积。所述中隔板15设置在所述内管14上,所述过滤单元16设置在所述中隔板15远离所述内管14一侧。所述中隔板15设置有第一进水孔151与所述内管14连通,所述外管11设置有第一排水孔113连通所述隔离层12,所述内管14设置有第二排水
孔141连通所述隔离层12,所述外管11远离所述过滤单元16一端设置有端板。所述中隔板15与所述外管1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反应单元13为用于除磷或除氮的填料,本实施例中反应单元13为耦合除磷微球,耦合除磷微球设置在细滤网内以便于更换。过滤单元16为石灰石、石膏、沸石、炉渣、钢渣、活性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用于过滤、吸附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物质、重金属离子、色度和气味物质,相应的也设置在细滤网内以便于更换。污水经过过滤单元16初级过滤,再经第一进水孔151进入内管、通过第二排水孔141、反应单元13经第一排水孔排出。本实用新型通过隔离层12隔开反应单元13和外管11、内管14,增大了反应单元13与污水接触面积,避免填料堵塞,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
23.参见图1所示,所述过滤单元16远离所述中隔板15一侧设置有端盖17,所述端盖17上设置有第二进水孔171。所述第二进水孔171内设置有提手18,提手18能够旋转到第二进水孔171内。所述隔离层12包括粗滤网121以及支柱122,所述支柱122设置在两层所述粗滤网121之间。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水处理反应器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生态填料柱安装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水处理反应器俯视图,参见图1

图4所示,所述水处理反应器包括:生态填料柱10、压板20和反应箱30,多个所述生态填料柱10设置在所述反应箱30内,所述压板20设置在所述生态填料柱10上。生态填料柱10为圆体体、反应箱30具有矩形内腔。所述压板20设置有第三进水孔201与所述生态填料柱位置对应,污水从第三进水孔201流向第二进水孔171。
25.参见图1

图4所示,所述水处理反应器还包括:箱盖60,所述箱盖60设置在所述压板20上,所述压板20上的第三进水孔201之间通过连通孔202连通,连通孔202为两个相互交叉的孔。所述箱盖60上设置有进水管302连接所述连通孔202,所述反应箱30底部设置有排水管301。所述外管11一端设置有安装槽111,所述反应箱30与所述生态填料柱10相对应设置有安装板40,所述安装板40上相对设置有簧片50,所述生态填料柱10设置在所述安装板40上,使所述簧片50卡入所述安装槽111内。
26.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