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2021-11-10 10:2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路器,且特别涉及一种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背景技术:

2.断路器是一种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是断路器中的一种,是用于接通、承载和分断正常电路条件下的电流,已经在规定条件下当剩余电流达到规定值时电路能断开,且在规定的异常电路条件下(例如短路)也能接通承载一定时间和自动分断电流的机械开关电器。
3.现有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包括手柄、双u型连杆、跳扣、锁扣、杠杆、锁扣弹簧、触头弹簧、复位弹簧、动触头、静触头、弹簧片、脱扣杆、复位杆以及电磁互感器等部件。复位杆连接于跳扣,弹簧片连接于复位杆,脱扣杆枢接于壳体且要在存在剩余电流脱扣时跟随复位杆和弹簧片联动。弹簧片、脱扣杆、复位杆以及电磁互感器的设置不仅结构复杂、成本高且对安装精度具有很高的要求;进一步,复位杆和跳扣的连接也增大了安装的难度。
4.此外,现有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中通常只具有用于指示触头通断状态的通断指示,而没有漏电功能的指示,用户使用非常的不方便。进一步的,现有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中电磁互感器固定于壳体的内部区域,不仅更换困难且充退磁也很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结构复杂且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且低成本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其包括壳体、手柄、驱动轮、脱扣架、动触头、静触头以及漏电脱扣机构。漏电脱扣机构包括剩余电流检测件、剩余电流脱扣器以及漏电支架。剩余电流检测件检测电路中的剩余电流。剩余电流脱扣器电性连接剩余电流检测件且基于检测到的剩余电流而动作;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复位驱动部、漏电驱动部以及脱扣驱动部,支架本体枢接于壳体,漏电支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7.在无剩余电流的状态下,漏电支架处于第一位置,驱动轮和脱扣架锁定,动触头抵接静触头且脱扣架部分位于脱扣驱动部的运动轨迹上;
8.当电路中存在剩余电流时,剩余电流脱扣器触发漏电驱动部以使漏电支架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动并触发位于其运动轨迹上的脱扣架转动以使脱扣架与驱动轮解锁,动触头和静触头分离且手柄分闸;
9.漏电支架转动至第二位置,复位驱动部位于手柄分闸转动或合闸转动的轨迹上,手柄分闸转动或合闸转动时漏电支架跟随手柄联动复位至第一位置。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漏电支架还包括形成于支架本体且向壳体顶部方向
延伸的漏电指示部,漏电指示部上具有表征无剩余电流状态的第一标识和表征存在剩余电流脱扣状态的第二标识,壳体的顶部具有漏电指示观察窗,漏电指示部跟随支架本体转动以使漏电指示观察窗显示第一标识或第二标识。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漏电驱动部通过漏电反力弹簧安装于壳体,在无剩余电流的合闸状态下,漏电反力弹簧处于自然状态以使漏电支架处于稳态的第一位置;当电路中存在剩余电流时,剩余电流脱扣器触发漏电驱动部以使漏电支架转动至第二位置并压缩漏电反力弹簧。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当漏电支架转动至第二位置后复位驱动部位于手柄合闸转动的轨迹上时,漏电脱扣机构还包括将漏电支架锁定在第二位置的止动机构,止动机构包括凸轮、止动件以及止动件压簧。凸轮通过凸轮扭簧枢接于手柄。止动件包括与凸轮相啮合的触发部以及与漏电驱动部扣合或分离的锁扣部,触发部和锁止部的连接处枢接于壳体。止动件压簧设置于锁扣部的一侧;
13.当漏电支架跟随手柄合闸转动至第一位置时,锁扣部与漏电驱动部分离并压缩止动件压簧;
14.当电路中出现剩余电流时,手柄分闸,漏电支架转动至第二位置并压缩漏电反力弹簧,止动件压簧的回复力驱动锁扣部与漏电驱动部扣合,触发部啮合凸轮,漏电反力弹簧和凸轮扭簧分别施加相反的作用力在止动件上以使锁扣件锁定漏电驱动部。
15.当漏电支架跟随手柄合闸转动时,锁扣部和漏电驱动部解锁,止动件压簧的回复力顶推锁扣部以推动止动件转动,触发部和凸轮脱扣,漏电反力弹簧的回复力叠加于手柄推力以驱动漏电支架转动至第一位置。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漏电驱动部与锁扣部相接触的表面为弧形曲面且曲面上具有一锁定台阶;在锁定状态下,锁扣部的端部抵接于锁定台阶;解锁时,锁扣部的端部从锁定台阶滑出。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漏电脱扣机构还包括支架安装板,支架安装板固定于壳体,漏电支架设置于支架安装板。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支架本体向动触头所在的一侧延伸且延伸端通过支架枢轴连接于壳体,延长漏电驱动部的转动行程以触发脱扣架;支架本体上还具有活动孔,紧固件穿射活动孔将支架本体固定于壳体,支架本体沿活动孔的轨迹绕支架枢轴转动。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复位驱动部为一复位拉杆,复位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架本体,自由端向手柄合闸转动所在的一侧延伸,手柄上具有与复位拉杆相配合的手柄驱动部,当漏电支架处于第二位置时复位拉杆自由端的端部位于手柄驱动部合闸转动的轨迹上,手柄合闸时,手柄驱动部抵接复位拉杆以使复位拉杆跟随手柄同向转动至第一位置并带动剩余电流脱扣器复位。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复位驱动部连接于支架本体且向手柄分闸侧延伸,手柄分闸侧上具有与复位驱动部相配合的手柄驱动部,当电路中存在剩余电流以使手柄分闸时,手柄驱动部带动复位驱动部沿手柄相反的方向转动至第一位置并带动剩余电流脱扣器复位。
2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还包括与脱扣架相对设置的短路脱扣机构和过载脱扣机构。
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提供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中漏电脱扣机构仅包含剩余电流检测件、剩余电流脱扣器以及枢接于壳体的漏电支架。在无剩余电流的合闸状态下,漏电支架稳定于第一位置。当电路中存在剩余电流时,剩余电流检测件驱动漏电支架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在转动的过程中脱扣驱动部触发位于其轨迹上的脱扣架,脱扣架和驱动轮解锁,动触头和静触头分离,手柄分闸。在手柄分闸或再次合闸时又带动漏电支架复位至指示无剩余电流的第一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通过一个枢接于壳体的漏电支架即实现漏电脱扣驱动和其自身的复位,大大简化了漏电脱扣的结构。此外,漏电支架只是简单的枢接于壳体即可,在安装时只需满足脱扣时,脱扣架一部分位于脱扣驱动部复位的运动轨迹上即可,安装简单且安装精度要求低,安装非常的方便。
23.此外,漏电支架还包括形成于支架本体的漏电指示部,漏电指示部跟随漏电支架位置的变化同步指示不同状态下的漏电脱扣情况;即漏电支架这一个部件集漏电脱扣、漏电指示以及复位于一体,极大简化了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结构。
24.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25.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在接通状态下其中一面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所示为图1在断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所示为图1的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所示为图3所示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另一面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所示为图1中漏电支架和止动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30.图6所示为图1中手柄、驱动轮、脱扣架以及漏电支架的分解示意图。
31.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在接通状态下其中一面的结构示意图。
32.图8所示为图7在断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33.图9所示为图8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现有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是基于弹簧片、脱扣杆以及复位杆的联动来实现漏电脱扣,结构非常的复杂且对每个部件本身以及其安装的精度要求均很高,不仅成本高且安装不方便。有鉴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安装非常方便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35.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包括壳体10、手柄20、驱动轮30、脱扣架40、动触头50、静触头60以及漏电脱扣机构70。漏电脱扣机构70包括剩余电流检测件1、剩余电流脱扣器2以及漏电支架3。剩余电流检测件1检测电路中的剩余电流。剩余电流脱扣器2电性连接剩余电流检测件1且基于检测到的剩余电流而动作。漏电支架3包括支架本体31、复位驱动部32、漏电驱动部33以及脱扣驱动部34,图1、图3以及图5中用虚线对漏电支架中各个部分进行了划分。支架本体31枢接于壳体10,漏电支架3具有第一位置和第
二位置。
36.如图1所示,在无剩余电流的接通状态下,漏电支架3处于第一位置,驱动轮30和脱扣架40锁定,动触头50抵接静触头60且脱扣架40部分位于脱扣驱动部34的运动轨迹上。
37.当电路中存在剩余电流时,剩余电流脱扣器2触发漏电驱动部33以使漏电支架3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动并触发位于其运动轨迹上的脱扣架40转动以使脱扣架40与驱动轮30解锁,动触头50和静触头60分离且手柄20分闸,漏电支架3转动至第二位置。此时,复位驱动部32位于手柄20合闸转动的轨迹上,当手柄20再次合闸转动时,漏电支架3跟随手柄20联动并复位至第一位置。
38.本实施例提供的剩余电流动作器中漏电支架3集漏电驱动部33、复位驱动部32以及脱扣驱动部34于一体,单个部件即同时实现了漏电脱扣触发和复位,极大简化了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整体结构和安装工序,大幅度降低了成本。进一步的,漏电支架3不与脱扣架40或驱动轮30连接,而只需满足:在合闸状态下,脱扣架40部分位于脱扣驱动部34脱扣转动的轨迹上即可。该设置在实现稳定的漏电脱扣的同时很好地避免了漏电支架3和其它部件之间的干涉,从而确保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在每个脱扣条件(包括漏电状态、过载状态以及短路状态)下均能稳定且精确地脱扣。
39.于本实施例中,剩余电流检测件1为从壳体10的底部可拆式安装于壳体10内且用于检测电路中剩余电流的电磁互感器。剩余电流脱扣器2为设置于漏电驱动部33上方,在出现剩余电流时驱动漏电驱动部33转动的电磁继电器;具体而言,在出现剩余电流时,电磁继电器的顶杆21顶推漏电驱动部33。
40.如图1和图5所示,支架本体31向动触头50所在的一侧延伸且延伸端通过支架枢轴36连接于壳体10。该设置很好地延长了脱扣驱动部34在脱扣时绕支架枢轴36转动的半径,从而延长了其脱扣转动的行程,确保其在转动时能撞击脱扣架40。脱扣驱动部34脱扣行程的延长增大了漏电支架1在第一位置时脱扣驱动部34和脱扣架40之间的距离,从而进一步避免了漏电支架3和脱扣架40之间的干涉,同时也降低了对漏电支架3的安装精度要求,在提高产品稳定性的同时又进一步降低了加工要求。
41.如图1所示,漏电驱动部33通过漏电反力弹簧4安装于壳体10。为确保漏电支架3的稳定,支架本体31上还具有活动孔311,紧固件37穿射活动孔311将支架本体31固定于壳体10,支架本体31沿活动孔311的轨迹绕支架枢轴36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稳定转动。具体而言,当紧固件37位于活动孔311下端位置时,如图1所示,漏电支架3处于第一位置;当紧固件37位于活动孔311上端位置时,如图3所示,漏电支架3处于第二位置。
42.如图1所示,漏电支架3盖合安装于操作机构(操作机构包括脱扣架40和驱动轮30等部件),漏电支架3和壳体10之间间隔操作机构。为便于漏电支架3的安装,于本实施例中,漏电脱扣机构70还包括固定于壳体10且横插于漏电支架3和操作机构之间的支架安装板6。漏电支架3通过支架枢轴36和紧固件37设置于支架安装板6。
43.如图1和图5所示,复位驱动部32为一复位拉杆,复位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架本体31,自由端向手柄20合闸转动所在的一侧延伸,手柄20上具有与复位拉杆(复位驱动部32)相配合的手柄驱动部201。如图2所示,当漏电支架3处于第二位置时复位拉杆自由端的端部位于手柄驱动部201合闸转动的轨迹上,手柄20合闸时,手柄驱动部201抵接复位拉杆以使复位拉杆跟随手柄20同向(图2中顺时针方向)转动至第一位置并带动剩余电流脱扣器
2内的顶杆21复位。然而,本实用新型对复位驱动部的具体结构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例中,复位驱动件的形状也可不同,其只需满足在手柄合闸时跟随手柄驱动部向合闸方向复位转动至第一位置即可。
44.上述漏电支架3的设置实现了电路中存在剩余电流时的脱扣触发。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漏电支架3还包括形成于支架本体31且向壳体10的顶部方向延伸的漏电指示部35,漏电指示部35上具有表征无剩余电流状态的第一标识351和表征存在剩余电流脱扣状态的第二标识352。具体而言,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标识351为绿色的标识,第二标识352为红色标识。壳体10的顶部具有漏电指示观察窗101,漏电指示部35跟随支架本体31转动以使漏电指示观察窗101显示第一标识351或第二标识352。漏电指示部35的设置实现了漏电脱扣和漏电指示的同步快速指示。相比现有通过多个杠杆来实现漏电指示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该设置也进一步简化了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结构。
45.于本实施例中,漏电驱动部33通过漏电反力弹簧4安装于支架安装板6。在无剩余电流的合闸状态下,漏电反力弹簧4处于自然状态以使漏电支架3处于稳态的第一位置且漏电指示部35上绿色的第一标识351稳定位于漏电指示观察窗101内。而当电路中存在剩余电流时,剩余电流脱扣器2内的顶杆21顶推漏电驱动部33并压缩漏电反力弹簧4,漏电支架3逆时针转动以实现脱扣。由于漏电反力弹簧4存在反力,漏电支架3无法稳定维持在第二位置上。此时,漏电指示部35上第二标识352将无法稳定于漏电指示观察窗101内。有鉴于此,于本实施例中,漏电脱扣机构70还包括将漏电支架3锁定在第二位置的止动机构5。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例中,当不需要漏电指示时也可无需止动机构。
46.于本实施例中,止动机构5包括凸轮51、止动件52以及止动件压簧53。凸轮51通过凸轮扭簧511枢接于手柄20。止动件52包括与凸轮51相啮合的触发部521以及与漏电驱动部33扣合或分离的锁扣部522,触发部521和锁止部522的连接处枢接于支架安装板6。止动件压簧53设置于支架安装板6且位于锁扣部522的一侧。漏电驱动部33与锁扣部522相接触的表面为弧形曲面且曲面上具有一锁定台阶331。
47.如图2所示,当漏电支架3跟随手柄20合闸转动时(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手柄20和凸轮51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凸轮扭簧511被微微压缩,凸轮扭簧511的反力带动凸轮51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一很小的角度。该小角度的转动顶推触发部521以使止动件52顺时针转动,凸轮51和触发部521分离,凸轮51跟随手柄20顺时针转动,锁扣部522的端部从锁定台阶331滑出,止动机构5与漏电驱动部33解锁。凸轮51作用在漏电驱动部33上的作用力消失,漏电支架3在漏电反力弹簧4的回复力和手柄20的作用下顺时针转动至第一位置。于此同时,漏电驱动部33的弧形曲面挤推锁扣部522并微压止动件压簧53。
48.当电路中出现剩余电流时,手柄20分闸,漏电驱动部33被顶杆21顶推而逆时针转动并压缩漏电反力弹簧4,止动件压簧53的回复力驱动锁扣部522沿漏电驱动部33的弧形曲面滑入锁定台阶331内,触发部521啮合与凸轮51。漏电反力弹簧4通过漏电驱动部33对止动件52施加向上的顶推力,而凸轮51向止动件52施加向下的压力,两者作用力相反以使锁扣件522锁定漏电驱动部33,漏电支架3被限定在第二位置上,漏电指示观察窗101内显示红色的第二标识以表示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当前处于漏电脱扣状态。
49.于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还包括与脱扣架40相对设置的短路脱扣机构80和过载脱扣机构90。短路脱扣机构80为磁脱扣器,当电路出现短路时,磁脱扣
器顶推脱扣架40转动而脱扣。过载脱扣机构90包括双金属片901和脱扣拉杆902,当电路出现过载时,双金属片变形而拉动脱扣架40脱扣。在短路脱扣或过载脱扣时,由于电路内没有剩余电流,剩余电流脱扣器2不动作,漏电支架3不会转动,漏电指示部35不会跟随手柄20分闸,仍然显示绿色的第一标识351。
50.图1为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处于接通状态下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处于断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6详细介绍本实施例提供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51.如图2所示,当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处于断开状态时,漏电支架3处于第二位置,即紧固件37位于活动孔311的上端位置,止动机构5锁定漏电驱动部33,漏电指示部35稳定显示红色的第二标识352。沿图中箭头k所示方向顺时针推动手柄20合闸,手柄20通过双u型连杆100推动驱动轮30,驱动轮30和脱扣架40啮合并锁定双u型连杆100。手柄20通过双u型连杆100带动驱动轮30、脱扣架40以及动触头50联动以使动触头50抵接静触头60;于此同时,手柄20上的手柄驱动部201抵推复位拉杆(复位驱动部32)的上端并带动漏电支架3顺时针运动,凸轮51跟随手柄20联动并脱离触发部521,止动机构5与漏电驱动部33解锁。漏电支架3在漏电反力弹簧4的回复力和复位拉杆的作用下顺时针运动至图1中的第一位置,即紧固件37位于活动孔311的下端位置,漏电指示观察窗101内显示绿色的第一标识351。漏电反力弹簧4回复至自然状态,于此同时剩余电流脱扣件2中的顶杆21被顺时针转动的漏电驱动部33向上顶推回缩。
52.在图1所示的接通状态下,当剩余电流检测件1检测到电路中存在剩余电流时,剩余电流脱扣器2中的顶杆21向下顶推漏电驱动部33以使漏电支架3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并压缩漏电反力弹簧4。漏电支架3转动过程中,脱扣驱动部34撞击位于其运动轨迹上的脱扣架40上的脱扣架支点401以使脱扣架40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脱扣架40和驱动轮30解锁,驱动轮30在复位拉簧301的作用下带动动触头50逆时针运动,与静触头60分离;而手柄20在手柄扭簧202的作用下沿逆时针分闸。止动机构5上的锁扣部522沿漏电驱动部33的弧形曲面滑入锁定台阶331,触发部521与凸轮51啮合,止动机构5将漏电支架3锁定在第二位置(如图2所示),漏电指示观察窗101内显示红色的第二标识352。
53.于本实施例中,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还包括与手柄20联动且具有不同颜色标识通断指示部(由于视角的原因,图未示出),通断指示部用于显示断路器合闸或分闸状态。壳体10上具有与通断指示部相对应的通断状态观察窗102。即本实施例提供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同时具有通断指示和漏电指示且两者相互独立。具体而言,当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接通时,通断指示显示红色,漏电指示显示绿色。当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手动断开、短路断开或过载断开时通断指示显示绿色,而漏电指示显示绿色不变;当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因为电路中出现剩余电流而断开时通断指示显示绿色,漏电指示显示红色。
54.实施例二
5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及其变化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剩余漏电动作断路器中漏电支架复位方式不同且无漏电指示部和止动机构。
56.如图7至图9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当电路中存在剩余电流,漏电支架3转动至第二位置后,复位驱动部33位于手柄20分闸转动的轨迹上,手柄20分闸转动时漏电支架3跟随手柄20联动并复位至第一位置。具体而言:复位驱动部32连接于支架本体31且向手柄20分闸
侧延伸(图7中为沿壳体左上角所在的方向沿),手柄20分闸侧上具有与复位驱动部32相配合的手柄驱动部201。当电路中存在剩余电流以使手柄20分闸时,手柄驱动部201带动复位驱动部32沿与手柄20分闸相反的方向转动至第一位置并带动剩余电流脱扣器2复位。
57.图7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在接通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处于断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9所示为图8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58.当处于接通状态下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图7)中的剩余电流检测件1检测到电路中存在剩余电流时,剩余电流脱扣器2的顶杆21向下顶推漏电驱动部33以使漏电支架3沿图7中逆时针方向转动至第二位置,漏电反力弹簧4被压缩,紧固件37位于活动孔311的上端位置。在漏电支架3逆时针转动的过程中,脱漏驱动部34撞击位于其运动轨迹上的脱扣架支点401,脱扣架40和驱动轮30解锁,驱动轮30在复位拉簧301的作用下带动动触头50逆时针运动,与静触头60分离;而手柄20在手柄扭簧202的作用下沿逆时针转动复位。于此同时,在手柄分闸的过程中,逆时针转动的手柄驱动部201抵推复位驱动部32以使复位驱动部32绕支架枢轴36顺时针转动。漏电驱动部33在复位驱动部32和漏电反力弹簧4的共同作用下顺时针转动并向上推动剩余电流脱扣器2的顶杆21复位,漏电支架3转动回复至图8中的第一位置。
59.即在整个漏电脱扣过程中,漏电支架3只在漏电脱扣的初始时刻瞬时运动至第二位置上以撞击脱扣架支点401。而在脱扣的过程中,漏电支架3又被分闸状态下的手柄复位至图8所示的第一位置。于本实施例中,由于漏电支架3只是短暂运动在第二位置上,故图未示出其位于第二位置上的状态。但其状态与实施例一中的图2类似,此时漏电反力弹簧4被压缩,紧固件37位于活动孔311的上端位置。
60.在图8所示的状态下,推动手柄20沿箭头k所示的方向顺时针合闸,手柄20通过双u型连杆100带动驱动轮30和脱扣架40锁定,进而使动触头50抵接静触头60。在合闸的过程中,漏电支架3的状态不会发生变化。
61.本实施例提供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与实施例一及其变化相同,仅通过漏电支架3这一简单的部件即实现了漏电指示和复位,同时其也不与驱动轮或脱扣架直接接触,结构简单、安装容易且成本更低。
6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提供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中漏电脱扣机构仅包含剩余电流检测件、剩余漏电脱扣器以及枢接于壳体的漏电支架。在无剩余电流的合闸状态下,漏电支架稳定于第一位置。当电路中存在剩余电流时,剩余电流脱扣器驱动漏电支架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在转动的过程中脱扣驱动部触发位于其轨迹上的脱扣架,脱扣架和驱动轮解锁,动触头和静触头分离,手柄分闸。在手柄分闸或再次合闸时又带动漏电支架复位至指示无剩余电流的第一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通过一个枢接于壳体的漏电支架即实现漏电脱扣驱动和其自身的复位,大大简化了漏电脱扣的结构。此外,漏电支架只是简单的枢接于壳体即可,在安装时只需满足脱扣时,脱扣架一部分位于脱扣驱动部复位的运动轨迹上即可,安装简单且安装精度要求低,安装非常的方便。
63.此外,漏电支架还包括形成于支架本体的漏电指示部,漏电指示部跟随漏电支架位置的变化同步指示不同状态下的漏电脱扣情况;即漏电支架这一个部件集漏电脱扣、漏电指示以及复位于一体,极大简化了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结构。
64.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由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
熟知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