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光伏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10 02:1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2.光伏发电作为诸多利用太阳能资源中的一种已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其中,光伏发电装置主要包括光伏组件、控制器、逆变器、蓄电池以及其他配件(并网不需要蓄电池),根据是否依赖公共电网,分为离网和并网两种,其中,离网光伏发电装置为独立运行,不需要依赖电网,离网光伏发电装置配备了具备储能作用的蓄电池,可保证装置功率稳定,能够在光伏发电装置夜间不发电或阴雨天发电不足等情况下供给负载用电。
3.不管何种形式,光伏发电装置的工作原理均为光伏组件将光能转换成直流电,再传送给控制器,经过控制器的过充保护,将直流电输送至蓄电池进行储存,需要用电时,直流电在逆变器的作用下转换成交流电,最终实现用电、上网功能,或者,光伏组件的直流电在逆变器的作用下转换成交流电,最终实现用电、上网功能。
4.然而,现有的光伏组件主要为配置于光伏发电装置的顶部的单面结构,存在发电量少的问题,如增加光伏组件的面积,势必会增加光伏发电装置的整体体积,导致光伏发电装置占用空间大,不方便安装,并且不方便移动,为此,亟需对现有的光伏发电装置进行结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发电装置,其能够在不增加整体体积的前提下,实现增加光伏发电量。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7.一种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光伏组件;所述壳体的侧部开设有至少一容置槽;所述光伏组件包括第一光伏板以及至少一第二光伏板,所述第一光伏板配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第二光伏板与所述壳体可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二光伏板能够在收容于所述容置槽的第一状态和伸出所述容置槽外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8.进一步地,所述容置槽配置有两个以上,两个所述容置槽的开口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不同侧面上,相对应地,所述第二光伏板配置有两块以上。
9.进一步地,相邻所述容置槽分别沿所述壳体的竖直方向错位布置。
10.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截面形状呈矩形,所述容置槽配置有四个,相对应地,所述第二光伏板配置有四个。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光伏板的两侧均通过滑移机构分别与所述容置槽的相对两侧壁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滑移机构包括基座以及与所述基座滑动配合的滑轨条,所述基座配置于所述容置槽的侧壁,所述滑轨条配置于所述第二光伏板的侧面;或者,所述滑移机构包括滑轨以及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块,所述滑轨配置于所述容置槽的侧壁,所述滑块
配置于所述第二光伏板的侧面。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光伏板的外端面配置有把手;和/或,所述第一光伏板和所述第二光伏板平行。
14.进一步地,所述光伏发电装置还包括配置于所述壳体内的逆变器以及控制器,所述光伏组件和所述逆变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光伏发电装置还包括配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和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16.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底部配置有万向轮。
17.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8.容置槽和第二光伏板的配合设置,使得第二光伏板被抽出后,第二光伏板不会与第一光伏板重叠,可实现增大光伏组件的表面积的同时,因第二光伏板能够收容至容置槽中,不会增加该光伏发电装置的整体体积,利于提高该光伏发电装置的光伏发电量,同时,方便该光伏发电装置的运输、搬移以及安装;其次,由于第二光伏板与壳体之间为可滑动连接,使得第二光伏板的推进或抽出操作更简便,单人即可实现安装,并且可实现快捷安装。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伏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所示的光伏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的第二光伏板处于外伸状态;
21.图3为图2所示的光伏发电装置的a处局部放大图。
22.图中:1、壳体;11、容置槽;12、腔体;2、第一光伏板;3、第二光伏板;4、滑移机构;41、基座;42、滑轨条;5、把手;6、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4.参见图1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壳体1、光伏组件、蓄电池(并网不需要蓄电池)、逆变器(图中未示出)以及控制器(图中未示出),其中,蓄电池、逆变器以及控制器均安装于壳体1的腔体12内,光伏组件以及逆变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光伏组件用于将光能转换为直流电,直流电可送往蓄电池中进行存储,或者直流电在逆变器的作用下转变为交流电,实现推动负载工作。
25.继续参见图1以及图2,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壳体1的侧部开设有至少一容置槽11,该容置槽11优选为具有一开口的盲槽结构;光伏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光伏板2以及至少一第二光伏板3,第一光伏板2配置于壳体1的顶部,第二光伏板3与壳体1可滑动连接,使得第二光伏板3能够推进和抽出,也即第二光伏板3能够在收容于容置槽11的第一状态和伸出容置槽11外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26.容置槽11和第二光伏板3的配合设置,使得第二光伏板3被抽出后,第二光伏板3不会与第一光伏板2重叠,可实现增大光伏组件的表面积的同时,因第二光伏板3能够收容至
容置槽11中,不会增加该光伏发电装置的整体体积,利于提高该光伏发电装置的光伏发电量,同时,方便该光伏发电装置的运输、搬移以及安装;其次,由于第二光伏板3与壳体1之间为可滑动连接,使得第二光伏板3的推进或抽出操作更简便,单人即可实现安装,并且可实现快捷安装。
27.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容置槽11配置有两个以上,两个容置槽11的开口分别位于壳体1的不同侧面上,相对应地,第二光伏板3配置有两块以上,实现进一步增大光伏组件的表面积的同时,保证相邻第二光伏板3之间不会相互干涉或重叠。
28.为进一步增大光伏组件的表面积,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相邻容置槽11分别沿壳体1的竖直方向错位布置,也即相邻容置槽11分别处于不同的高度层,使相邻第二光伏板3之间也相错位,在该结构下,因相邻容置槽11分别沿壳体1的竖直方向错位布置,因此,在实际应用当中,可使容置槽11做得足够大,从而使第二光伏板3也能够做得足够大,从而可实现进一步增大光伏组件的表面积。
29.在本实施方式当中,壳体1的截面形状优选呈矩形,容置槽11配置有四个,相对应地,第二光伏板3配置有四个。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当中,壳体1的截面形状也可以呈三角形或多边形,而容置槽11以及第二光伏板3的数量与壳体1的侧面数量适配,以使光伏组件的表面积实现最大化,同时可充分利用壳体1的空间。
30.参见图2以及图3,具体而言,第二光伏板3的两侧均通过滑移机构4分别与容置槽11的相对两侧壁连接。
31.参见图3,具体而言,滑移机构4包括基座41以及与基座41滑动配合的滑轨条42,基座41配置于容置槽11的侧壁,滑轨条42配置于第二光伏板3的侧面;或者,滑移机构4包括滑轨以及与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块,滑轨配置于容置槽11的侧壁,滑块配置于第二光伏板3的侧面,以使第二光伏板3能够滑动顺畅,方便推进或抽出。
32.为方便第二光伏板3的抽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光伏板3的外端面配置有方便握持的把手5。
33.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壳体1的底部配置有万向轮6,以方便该光伏发电装置的搬移,提高使用便捷性。其中,可以理解的是,万向轮6配置有锁止结构,以方便万向轮6的锁固,从而实现固定光伏发电装置。
34.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