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铅酸蓄电池储能站电池单体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2021-11-05 23:0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电池充放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储能站电池单体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3.储能电站的配建有利于新能源消纳,其电池成本占60%,电网退运电池的循环利用将有效降低储能电站建设成本。
4.针对使用铅酸电池建设的储能电站,目前的电池管理系统,无法实现单芯电池的精准控制,容量均衡功能单一,低容量电池影响整组电池运行水平,长期运行会导致整个蓄电池组寿命下降、供电出力不稳定。而电池组寿命下降会导致储能电站工作人员运行维护工作量增加,产生大量人力物力资源浪费;储能电站电池值出力不稳定会极大影响电网的供电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公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铅酸蓄电池储能站电池单体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系统,实现了对单体电池的状态监测,并根据监测的单体电池的状态,对单体电池的充放电进行控制,从而延长单体电池的使用寿命,有效提升整体电池组的工作效能。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铅酸蓄电池储能站电池单体充放电控制方法,包括:
8.获取单体电池的充电电流、截止电压、电池温度及剩余电量;
9.将获取的单体电池的充电电流、截止电压、电池温度及剩余电量,输入训练好的单体电池工作状态预测模型中,获取单体电池的工作状态;
10.根据单体电池的工作状态对单体电池的充放电进行控制。
11.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铅酸蓄电池储能站电池单体充放电控制系统,包括:
12.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单体电池的充电电流、截止电压、电池温度及剩余电量;
13.单体电池工作状态预测模块,用于将获取的单体电池的充电电流、截止电压、电池温度及剩余电量,输入训练好的单体电池工作状态预测模型中,获取单体电池的工作状态;
14.单体电池充放电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单体电池的工作状态对单体电池的充放电进行控制。
15.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铅酸蓄电池储能站集成电池管理系统,包括:
16.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电池组电流和电压,构成电池组的单体电池的充电电流、截止电压、电池温度及剩余电量;
17.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电池组电流和电压判断电池组的工作状态,根据电池组的工作状态进行电池组的充放电控制;将获取的单体电池的充电电流、截止电压、电池温
度及剩余电量,输入训练好的单体电池工作状态预测模型中,获取单体电池的工作状态,根据单体电池的工作状态对单体电池的充放电进行控制。
18.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运行时,完成一种铅酸蓄电池储能站电池单体充放电控制方法所述的步骤。
19.第五方面,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完成一种铅酸蓄电池储能站电池单体充放电控制方法所述的步骤。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的有益效果为:
21.1、本公开通过获取单体电池的充电电流、截止电压、电池温度及剩余电量,实现了对单体电池状态的监测,并能根据监测的单体电池状态进行相应的充放电控制,延长单体电池的使用寿命,有效提升整体电池组的工作效能,解决电池组木桶短板问题,有效降低单体电池更换所带来的人力物力浪费。
22.2、本公开通过获取单体电池的充电电流、截止电压、电池温度及剩余电量,并对该参数进行分析,实现了对单体电池的寿命预测,根据单体电池的寿命预测结果发出报警,从而能够对寿命不符合要求的单体电池及时进行更换,从而能够对因单体电池故障所导致的事故防患于未然,大幅度降低储能电站发生事故的几率,这对于确保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23.本发明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4.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25.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1公开方法的流程图;
26.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1公开方法的状态判断与动作状态图;
27.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3公开系统的功能示意图。
28.其中:100、充电电流,101、截止电压,102、电池温度,103、剩余电量,105、状态判断,106、充放电控制。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公开作进一步说明。
30.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31.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32.在本公开中,术语如“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侧”、

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公开各部件或元件结构关系而确定的关系词,并非特指本公开中任一部件或元件,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33.本公开中,术语如“固接”、“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表示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相关科研或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34.实施例1
35.由于现有的电池管理系统,仅是对电池组的整体状态进行监控,无法实现对单体电池的精准监测控制,从而导致低容量电池影响整组电池的运行水平,长期运行会导致整个蓄电池组寿命下降、供电出力不稳定。
36.故为了提高电池组的整体寿命和供电的稳定性,在该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铅酸蓄电池储能站电池单体充放电控制方法,包括:
37.获取单体电池的充电电流、截止电压、电池温度及剩余电量;
38.将获取的单体电池的充电电流、截止电压、电池温度及剩余电量,输入训练好的单体电池工作状态预测模型中,获取单体电池的工作状态;
39.根据单体电池的工作状态对单体电池的充放电进行控制。
40.进一步的,获取的单体电池的充电电流为单体电池充电时的最大充电电流。
41.进一步的,获取的单体电池的截止电压为单体电池放电后电压。
42.进一步的,获取单体电池剩余电量的过程为:
43.获取单体电池的放电电流;
44.通过安时积分法对获取的单体电池的放电电流进行分析,获得单体电池剩余电量。
45.进一步的,单体电池工作状态预测模型采用bp神经网络。
46.进一步的,获取的单体电池的工作状态包括单体电池剩余寿命是否符合要求、单体电池是否满电和单体电池是否过放电。
47.进一步的,根据单体电池的工作状态对单体电池的充放电进行控制的具体过程为:
48.当单体电池处于满电状态时,停止对单体电池充电;
49.当单体电池处于非满电状态时,对单体电池进行充电;
50.当单体电池处于过放电状态时,对单体电池进行快速充电;
51.当单体电池寿命不符合要求时,发出报警。
52.结合图1、2对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铅酸蓄电池储能站电池单体充放电控制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53.一种铅酸蓄电池储能站电池单体充放电控制方法,首先通过传感器在线监测单体铅酸电池的充电电流100、截止电压101、电池温度102及剩余电量103,之后通过智能算法104对获取的充电电流100、截止电压101、电池温度102及剩余电量103进行分析,获取单体电池的工作状态,实现了对单体电池工作状态的判断105,根据获取的单体电池的工作状态进行单体电池的充放电控制106,充放电的控制包括对单体电池的充电电压、充电电流及充
电事件的控制,从而延长单体电池的使用寿命,单体电池使用寿命的延长能够有效提升整体电池组的工作效能,间接的提升整个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和供电的稳定性。
54.以铅酸电池为主的储能电站不同于锂电池储能电站,铅酸电池单体数量相对较少,因此电池组数量也较少,同时铅酸电池单体体积较大,这使得采用传感器在线监测单体铅酸电池多种运行参数并采用电力电子装置对单体电池进行充放电控制成为可能。
55.采用电流传感器对单体铅酸电池进行充电电流监测,其中的电流传感器可选用霍尔电流传感器或磁感应电流传感器等,上述电流传感器为建议选取的传感器类型但不限于上述种类。
56.由于过充电是影响铅酸蓄电池寿命最主要的因素,而单体铅酸充电时的最大充电电流能够反应单体电池的过充电情况,当充电电流超过氧循环允许的最大电流时,会造成过充电,铅酸蓄电池正极出现析氧,使得蓄电池壳压力增大,极板深处生成的氧在析出过程中可能形成气泡,冲击正极板的活性物质二氧化铅(pbo2),造成其与板栅间的结合力变小,甚至出现脱落,影响活极板活性物质的使用寿命,使得蓄电池容量下降。因此本实施例为了实现对单体铅酸电池寿命的准确预测,采集的单体铅酸电池的充电电流100为单体电池充电时的最大充电电流。
57.采用电压传感器实现对单体铅酸电池截止电压101的监测,采用的电压传感器为电压互感器或霍尔电压传感器等,且电压传感器的类型不限于上述种类。
58.由于过放电是影响铅酸蓄电池寿命的重要因素,铅酸蓄电池要避免过放电尤其是深度放电,过放电时铅酸蓄电池的极板表面会生成大颗粒的硫酸铅(pb so4)结晶,其难以恢复,长期过放电会造成极板硫酸盐化,缩短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当铅酸蓄电池被过放电至电压低于其截止电压甚至为零时,大量硫酸铅(pb so4)将被吸附到阴极表面,造成阴极的硫酸盐化。硫酸铅是一种绝缘体,它的形成将严重影响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在阴极上形成的硫酸盐越多,铅酸蓄电池的内阻就越大,其充放电性能就越差,使用寿命越短。
59.因此本实施例为了实现对单体铅酸电池寿命的准确预测,采集的单体铅酸电池的截止电压101为单体电池放电后电压。
60.通过温度传感器实现对单体铅酸电池温度102的监测,采用的温度传感器可以为热电阻或热电偶等,在具体实施时,温度传感器的类型不限于上述种类。
61.单体电池的温度也能反映单体电池的使用寿命,铅酸蓄电池厂方一般都会给出铅酸蓄电池的使用温度范围,在该温度范围内使用能发挥其最佳性能。由于铅酸蓄电池结构的特殊性,其电解液浓度较大,低温时,大电流放电时负极板容易形成致密的硫酸铅(pbso4)结晶层,减慢电极的化学反应速度,影响放电;高温时,会加快正极析氧的速度,消耗更多的水,产生更多的h离子,进而加速正极的腐蚀速度,减少铅酸蓄电池的寿命。
62.剩余电量的大小能够反映电池所处状态,是表征电池使用寿命的重要参数,监测单体铅酸蓄电池剩余电量103的具体过程为:
63.选用电流传感器对单体电池的放电电流进行监测,其中的电流传感器可选用霍尔电流传感器或磁感应电流传感器等,上述电流传感器为建议选取的传感器类型但不限于上述种类。
64.通过安时积分法对采集的单体电池的放电电流进行分析,获取单体电池的剩余电量。
65.安时积分法的计算公式为:
[0066][0067]
其中,soc0为起始时刻电池的soc,c为电池的实际容量,η为受温度影响的电流修正系数,i
t
为充放电电流,充电时为正,放电时为负。
[0068]
采用智能算法104对获取的单体电池的充电电流、截止电压、电池温度及剩余电量进行分析,获得单体电池的工作状态。
[0069]
其中,智能算法104可以为人工神经网络或bp神经网络,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或bp神经网络构建单体电池工作状态预测模型,单体电池工作状态预测模型以单体电池的充电电流、截止电压、电池温度及剩余电量为输入,以单体电池的工作状态为输出,单体电池的工作状态包括单体电池剩余寿命是否符合要求、单体电池是否满电和单体电池是否过放电。
[0070]
将获取的单体电池的充电电流、截止电压、电池温度及剩余电量输入训练好的单体电池工作状态预测模型中,从而获取包括单体电池剩余寿命是否符合要求、单体电池是否满电和单体电池是否过放电的单体电池的工作状态。
[0071]
根据获得的单体电池的工作状态对单体电池的充放电进行控制,如图2所示。
[0072]
当单体电池为满电状态时,充放电装置停止对单体电池充电,保证单体电池不过充,防止单体电池使用寿命的降低。
[0073]
当单体电池为过放电状态时,充放电装置启动对单体电池的快速充电工作,防止单体电池长时间处于过放电状态,防止单体电池使用寿命的降低。
[0074]
当单体电池为非满电状态时,充放电装置启动,对单体电池进行充电,使单体电池缓慢充电至满电,防止单体电池使用寿命的降低。
[0075]
当单体电池剩余寿命符合电池组要求时,充放电装置不发出报警信息,不需要对该单体电池进行更换。
[0076]
当单体电池剩余寿命不符合电池组要求时,充放电装置发出报警,需要及时对该单体电池进行更换,防止单体电池故障隐患所导致的电池组事故问题。
[0077]
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铅酸蓄电池储能站电池单体充放电控制方法,通过获取单体电池的充电电流、截止电压、电池温度及剩余电量,实现了对单体电池状态的监测,并能根据监测的单体电池状态进行相应的充放电控制,实现了对单体电池精准的充放电控制,延长了单体电池的使用寿命,解决电池组木桶短板问题,有效降低单体电池更换所带来的人力物力浪费,同时,防止了现有容量均衡功能单一,低容量电池影响整组电池运行水平的问题,能够有效解决单体铅酸电池长期运行所导致整个蓄电池组寿命下降、供电出力不稳定的问题,保证参与主电网削峰填谷的储能电站出力稳定性,进一步确保电网对用户的高质量供电,具有客观社会与经济效益。
[0078]
本公开还通过对单体电池的充电电流、截止电压、电池温度及剩余电量进行分析,评估了单体铅酸电池的使用寿命,并对剩余寿命不符合要求的单体电池进行报警,从而及时进行单体电池的更换,能够对因单体电池故障所导致的事故防患于未然,大幅度降低储能电站发生事故的几率,这对于确保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0079]
实施例2
[0080]
在该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储能站电池单体充放电控制系统,包括:
[0081]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单体电池的充电电流、截止电压、电池温度及剩余电量;
[0082]
单体电池工作状态预测模块,用于将获取的单体电池的充电电流、截止电压、电池温度及剩余电量,输入训练好的单体电池工作状态预测模型中,获取单体电池的工作状态;
[0083]
单体电池充放电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单体电池的工作状态对单体电池的充放电进行控制。
[0084]
实施例3
[0085]
在该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储能站集成电池管理系统,包括:
[0086]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电池组电流和电压,构成电池组的单体电池的充电电流、截止电压、电池温度及剩余电量;
[0087]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电池组电流和电压判断电池组的工作状态,根据电池组的工作状态进行电池组的充放电控制;将获取的单体电池的充电电流、截止电压、电池温度及剩余电量,输入训练好的单体电池工作状态预测模型中,获取单体电池的工作状态,根据单体电池的工作状态对单体电池的充放电进行控制。
[0088]
进一步的,控制模块还用于对单体电池的温度进行分析,获取单体电池的温度梯度,根据温度梯度对单体电池温升程度进行预测。
[0089]
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铅酸蓄电池储能站集成电池管理系统,如图3所示,具备电池组电压与电流监测功能、主动均衡技术、单体铅酸电池主动均衡功能、单体铅酸电池寿命预估功能、单体电池动态调整与消防策略控制功能。
[0090]
其中,通过霍尔电压、电流传感器实现电池组电压、电流的实时在线监测,监测数据能够传送到监控平台进行实时数据显示与记录。
[0091]
通过对电池组电压、电流的监测,评估电池组的状态,判断电池组是否充满电,根据电池组的状态对电池组的充放电进行控制,当电池组未充满时,对电池组进行充电;当电池组充满电时,对电池组停止充电,从而保证所有电池组工作于正常状态,确保储能电站正常、高质量的供电出力,同时还能延长整个储能电站铅酸电池组使用寿命,从而实现了管理系统的主动均衡技术功能。
[0092]
管理系统的单体铅酸电池主动均衡技术,是指对单体电池储能状态的监测,由于单体铅酸电池体积相较于锂电池体积较大,同时储能电站铅酸电池数量相较于锂电池储能电站数量较少,因此能够在单体铅酸电池上安装体积较小的电压、电流以及温度传感器,能够在线实时监控单体电池储能状态,实现对未满充的单体电池进行充电,对处于过充的单体电池进行停止充电的操作,延长单体电池使用寿命,避免对单一问题电池更换所带来的大量人力物力消耗。
[0093]
单体铅酸电池的电池寿命预估为通过单体电池工作状态预测模型对单体电池的充电电流、截止电压、电池温度及剩余电量进行分析,获取单体电池的工作状态,包括单体电池的剩余寿命是否满足要求、单体电池是否满电和单体电池是否过放电。
[0094]
通过获取的单体电池的充电电流、截止电压、电池温度及剩余电量,并对单体电池的充电电流、截止电压、电池温度及剩余电量进行分析获取单体电池的工作状态,根据单体电池的工作状态对单体电池的充放电进行控制的具体过程采用实施例1公开的一种铅酸蓄电池储能站电池单体充放电控制方法。
[0095]
此外,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铅酸蓄电池储能站集成电池管理系统,还能通过数据
采集模块获取单体电池的电流、端电压和电池温度,并通过控制模块对获取的电流、端电压和电池温度进行分析,当电流、端电压和电池温度超过对应的设定阈值时,判断单体电池将出现严重过压、欠压、过流(短路)、漏电(绝缘)等异常故障,当判断单体电池出现上述的各种异常故障时,将单体电池断开,并发出报警,实现故障电池的自动隔离,提高电池的一致性,保证电池组的正常运行,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0096]
单体电池动态调整与消防策略控制功能通过对单体电池温度场计算与消防预警评估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具体为:
[0097]
获取单体电池不同区域的电池温度;
[0098]
通过构建的基于温度场的消防预警模型对单体电池不同区域的电池温度进行分析,预测单体电池不同区域的温升程度;
[0099]
根据预测的单体电池不同区域的温升程度预测单体电池是否发生故障,并触发监控系统对该单体电池的数据进行持续记录并在监控屏幕上以预测故障状态进行显示,当预测要发生严重的发热事故故障时,及时发出报警信息,并自动控制执行装置切除该位置处的单体电池,从而切实将故障扼杀于萌芽状态,切实保证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电力装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0100]
通过构建的基于温度场的消防预警模型对单体电池不同区域的电池温度进行分析,预测单体电池不同区域的温升程度的具体过程为:
[0101]
对每个区域的电池温度进行求导,获得单体电池每个区域的温度梯度;
[0102]
对单体电池每个区域的温度梯度进行综合分析,获得单体电池的温度变化趋势;
[0103]
根据单体电池的温度变化趋势,预测单体电池不同区域的温升程度。
[0104]
本实施例通过对单体电池不同区域的电池温度对时间进行求导,获取了单体电池不同区域的温度梯度,综合判断单体电池不同区域的温度梯度的变化趋势,即可预测单体电池温度升高的程度、范围及是否会发生故障隐患。
[0105]
通过对单体电池不同位置区域出的温度梯度大小的对比可以获知温度在每个区域节点的发展趋势,及通过温度

时间

空间位置三者相结合,能够得到整个单体电池的温度的变化趋势,从而根据单体电池的温度变化趋势,预测单体电池下一小时或者半小时内的不同区域的温度升高程度,从而实现对单体电池不同区域的温度场的预测与评估,如当单体电池表面某个区域,经过计算得到后半小时内,此部分温升会超过100℃,而此种温升会导致火灾等故障,这个设定的100℃就是报警阈值,此时系统报警,通知工作人员及时对该电池进行处理。如果工作人员没有及时介入,监控系统便会启动控制装置,切除该位置处的单体电池,防止事故的发生。
[0106]
本实施例公开的电池管理系统和消防系统集成在预制式电池仓内,能够实现对仓内电池组以及单体电池的全生命周期的有效监测与关键数据存储;能够实现主动均衡技术,保证所有电池组工作于正常状态,确保储能电站正常、高质量的供电出力,同时还能延长整个储能电站铅酸电池组使用寿命,具有较高经济价值;能够实现对单体铅酸电池寿命预估和主动均衡技术,在延长单体电池使用寿命的同时,能够及时发现具有故障隐患的单体电池,及时发出报警信号并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对其更换,并对故障的单体电池进行自动切断,避免供电事故的发生;单体电池动态调整与消防策略控制能够及时预测故障的整个发展过程,并警示运维检修人员及时排查故障隐患,系统将故障隐患电池自动切断,在保证
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电力装备完全稳定运行方面具有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0107]
本实施例公开的电池管理系统,基于bp神经网络的自适应算法,实现单体电池的充电控制和故障电池的判断,并对故障电池进行自动隔离,提高电池一致性,延长单体电池及电池组的使用寿命;通过构建的基于温度场的消防预警模型实现了对单体电池不同区域的温升程度的预测,进而判断发生火灾故障的单体电池,与电池管理系统监测信号联动,对发生火灾故障的单体电池进行自动切断,消除火灾隐患。
[0108]
实施例4
[0109]
在该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运行时,完成实施例1公开的一种铅酸蓄电池储能站电池单体充放电控制方法所述的步骤。
[0110]
实施例5
[0111]
在该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完成实施例1公开的一种铅酸蓄电池储能站电池单体充放电控制方法所述的步骤。
[0112]
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113]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技术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技术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技术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

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0114]
本技术是参照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0115]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0116]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0117]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
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