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地下热力管网非开挖修复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1-10 02:1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力管网修复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下热力管网非开挖修复结构。


背景技术:

2.在城市地下管网设施的铺设、更新过程中,如果全面采用开挖的手段,其庞大的财政开支暂且不说,由此引起的环境问题、交通问题、社会负面影响及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都将是巨大的、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因此,采取非开挖手段解决现代管网施工中的开挖问题,以减少开挖施工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城市建设以及现代社会生活的强烈要求,而非开挖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城市公用管道系统,包括燃气管道、给排水管道、化工管道、电信管道、热力管道、石油管道、以及其他工厂地下工业管道等。
3.目前地下热力管网非开挖修复大多采取非开挖紫外光固化、局部树脂固化等工艺以及开槽换管方式对管道进行修复治理,采用喷涂内衬技术对检查井进行修复,管网非开挖局部修复只在管网一端的端口塞进涂有树脂的内衬软管,然后通过往管中灌水,利用水压将软管翻转送入地下管道,经过加热,树脂硬化成型,这样,就在原有出现破损或故障的管道内形成一个内衬新管,以达到修复的目的,但是现有的对树脂进行涂抹时大多通过人为的拿刷子进行涂抹,存在涂抹效率低下的问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热力管网非开挖修复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8.一种地下热力管网非开挖修复结构,包括底板和支杆,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表面套接有套杆,所述套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箱,所述顶箱的内部开设有料槽,所述料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料头,所述顶箱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框,所述放置框位于所述料槽下方,所述料槽旁边的放置框上方安装滚刷,所述滚刷能转动;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9.进一步的,所述顶盖上安装有透明窗,且所述顶盖上还安装有封塞。
10.进一步的,所述支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套杆与所述支杆固定连接,且两者形成的整个高度能调节。
12.进一步的,所述万向轮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所述万向轮以矩形阵列的形式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的下表面。
13.(三)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热力管网非开挖修复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地下热力管网非开挖修复结构,通过顶箱、料槽、下料头和顶盖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便于在料槽的内部注入需要进行涂抹的树脂,通过支柱和放置框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便于将需要进行涂抹树脂的内衬软管置于放置框的表面,树脂能够通过下料头滴落到内衬软管的表面;
16.2、该地下热力管网非开挖修复结构,通过放置框、支框、转轴和滚刷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通过转动转轴带动滚刷进行转动,从而达到对内衬软管表面滴落的树脂进行涂抹,从而避免人为的拿刷子涂抹,能够提高对树脂涂抹的效率,从而便于热力管网非开挖修复工作的进行,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箱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料头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杆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底板;2、支杆;3、套杆;4、顶箱;5、料槽;6、下料头;7、顶盖;8、支柱;9、放置框;10、支框;11、转轴;12、滚刷;13、限位螺栓;14、万向轮;15、透明窗;16、封塞;17、加固杆;18、调节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下热力管网非开挖修复结构,包括底板1和支杆2,底板1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杆2,支杆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固杆17,加固杆17的一端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支杆2的表面套接有套杆3,穿过套杆3的表面垂直安装调节螺栓18,调节螺栓18的一端贯穿套杆3的表面与支杆2的内壁活动连接,且通过变换调节螺栓18穿过支杆2的位置,可使得套杆3与支杆2形成的整个高度得到调整;
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能够便于将需要涂抹的树脂进行放置,从而便于对树脂进行上料,因此在套杆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箱4,顶箱4的内部开设有料槽5,料槽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料头6,其中,下料头6可为贯通的漏斗状结构;顶箱4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顶盖7,通过顶箱4、料槽5、下料头6和顶盖7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便于在料槽5的内部注入需要进行涂抹的树脂;此外,顶盖7上还安装有透明窗15及封塞16;
2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能够便于将树脂滴落到内衬软管的表面,因此在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柱8,支柱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框9,所述放置框9位于所述料槽5下方,所述料槽5旁边的放置框9上方安装滚刷12,所述滚刷12能转动,通过支柱8和放置框9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便于将需要进行涂抹树脂的内衬软管置于放置框9的内部,树脂能够通过
下料头6滴落到内衬软管的表面;
26.具体的,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能够便于将树脂涂抹在内衬软管的表面,在放置框9的两侧固定均安装有支框10,穿过支框10活动安装有转轴11,一对支框之间的转轴1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滚刷12,支框10上还壁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13,通过限位螺栓13的旋进或旋出,使得限位螺栓13顶住或松开所述转轴11,从而实现所述滚刷12的转动与否;通过放置框9、支框10、转轴11和滚刷12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通过转动转轴11带动滚刷12进行转动,从而达到对内衬软管表面滴落的树脂进行涂抹,从而避免人为的拿刷子涂抹,能够提高对树脂涂抹的效率,从而便于热力管网非开挖修复工作的进行,便于使用;此外,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4,万向轮14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万向轮14以矩形阵列的形式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下表面。
27.综上,该地下热力管网非开挖修复结构,使用步骤如下:
28.1、该装置能够通过拔出封塞16,在料槽5的内部注入需要进行涂抹的树脂;
29.2、该装置能够便于将需要进行涂抹树脂的内衬软管置于放置框9的表面,树脂能够通过下料头6滴落到内衬软管的表面;
30.3、该装置能够通过转动转轴11带动滚刷12进行转动,从而达到对内衬软管表面滴落的树脂进行涂抹,从而避免人为的拿刷子涂抹,能够提高对树脂涂抹的效率,从而便于热力管网非开挖修复工作的进行,便于使用。
3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