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可改变容量的滤筒及附有此滤筒的饮料容器的制作方法

2021-11-09 22:3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与饮料容器有关,尤指一种可改变容量的滤筒及附有此滤筒的饮料容器。


背景技术:

2.市面上有许多泡茶用的杯、瓶等产品,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m495808号公开有于一瓶体的瓶口处挂置一滤筒的结构,滤筒中可装入茶叶,据此在冲泡时隔开茶叶与茶汤,以便于倒出及饮用。然而此习知结构中,滤筒设置于瓶中的固定位置,若瓶体的深度较深,或瓶中的水量较少,则滤筒浸泡不到水,以致产生不能冲泡出茶汤的缺失。
3.又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m465867号公开有一瓶体,其盖子上设有穿孔,并以一吊索穿过穿孔进入瓶中,吊索上吊挂一可装入茶叶的滤筒,通过拉动吊索可调整滤筒在瓶中的高度位置。再者,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m465868号公开有一滤筒,其于不同高度处分别设置有可供勾挂在瓶体上的挂耳,该滤筒可依所选择勾挂的挂耳而变化其在瓶中的高度位置。上述两个习知结构虽然可以调整滤筒在瓶中的高度位置,只是滤筒内的容积固定,只能容纳一定量的茶叶,若想冲泡更浓的茶汤则不能满足所需。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改变容量的滤筒及附有此滤筒的饮料容器,其可改变滤筒的容量,并同时调整其于容器内的高度位置,以便调整茶叶等浸泡物的用量,以及调整其浸泡状态。
5.为达前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改变容量的滤筒,其包括有:
6.一环件,其外周面设有一用以定位于容器瓶口的定位部;
7.一连接件,其顶端设有复数个连接至该环件的桥部,该桥部与该环件之间形成有复数个出口;
8.一第一筒件,其包括有一第一环壁,该第一环壁的顶端可拆卸地连接于该连接件的底端,且该第一环壁的底端设有一第一开口及一第一挡部;
9.一第二筒件,其包括有一连接于一底壁的第二环壁,该第二环壁与该第一环壁活动套接而可使该第二筒件相对该第一筒件上、下位移;该第二环壁设有复数个侧筛孔;该第二环壁的顶端设有一与该第一开口连通的第二开口及一第二挡部,该第二挡部可被该第一挡部挡止而防止该第二筒件脱离该第一筒件。
10.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二环壁设于该第一环壁的内侧,该第一挡部为形成于该第一开口的一内凸缘,该第二挡部为形成于该第二开口的一外凸缘。
11.较佳地,该第二环壁设有一可抵于该第一环壁上的止滑部。
12.较佳地,该第二筒件的底壁设有复数个下筛孔。
13.于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一筒件的内侧与外侧不能直接穿经该第一环壁连通;该第一环壁的底端设有一与该第二环壁活动密接的止水环圈。
14.本发明更提供一种附有前述滤筒的饮料容器,其包括有:
15.一容器本体,其一端形成一第一开口端,该第一开口端设有一结合部;
16.一滤筒,其包括有一环件,该环件的外周面设有一可卡入该结合部中定位的定位部;该环件以复数个桥部连接至一连接件的顶端,该桥部与该环件之间形成有复数个出口;该连接件的底端连接有一可拆卸的第一筒件,该第一筒件包括有一第一环壁,其底端设有一第一开口及一第一挡部;该第一筒件与一第二筒件活动套接,该第二筒件可相对该第一筒件上、下位移,该第二筒件包括有一具有复数个侧筛孔的第二环壁,该第二环壁的顶端设有一与该第一开口连通的第二开口及一第二挡部,该第二挡部可被该第一挡部挡止而防止该第二筒件脱离该第一筒件。
17.于一实施例中,该容器本体相对该第一开口端设有一第二开口端,该第二开口端设有一可拆卸的盖子。
18.本发明的优点是:
19.本发明提供的可改变容量的滤筒及附有此滤筒的饮料容器,其可改变滤筒的容量,并同时调整其于容器内的高度位置,以便调整茶叶等浸泡物的用量,以及调整其浸泡状态。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滤筒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滤筒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22.图3为本发明饮料容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23.图4、图5为本发明饮料容器冲泡饮料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24.图6为本发明饮料容器倒水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25.图7为本发明滤筒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26.图8为本发明滤筒的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27.图9为本发明饮料容器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请参阅图1、图2,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滤筒100的第一实施例,包括有一环件1、一连接件2a、一第一筒件3a及一第二筒件4a。该连接件2a形成柱状,其顶端朝外伸出三个桥部11并连接于该环件1的内侧,其中该桥部11与该环件1围成三个镂空的出口12,且该环件1的外周面设有四个用以定位于容器瓶口的定位部13;于本实施例中,该定位部13是弯曲而向外突出的板片。该连接件2a的底端231a呈扩展状并以螺纹连接该第一筒件3a。
29.承上,该第一筒件3a具有一第一环壁31a,该第二筒件4a具有一第二环壁41a,二者分别设有复数个侧筛孔311、411。该第一环壁31a的顶端连接于该连接件2a的底端231a,底端具有一第一开口33,且于该第一开口33设有一朝内延伸的内凸缘331。该第二筒件4a具有一连接该第二环壁41a的底壁42a,该底壁42a设有复数个下筛孔421。该第二环壁41a的顶端具有一第二开口43,且于该第二开口43设有一朝外延伸的外凸缘431。该第一环壁31a与该第二环壁41a活动套接,其中该第二环壁41a位于该第一环壁31a的内侧,且该第一开口33与该第二开口43连通,而使该第二筒件4a可相对该第一筒件3a上、下位移,据此改变整个滤筒100的容积。该第二筒件4a的外凸缘431可被该第一筒件3a的内凸缘331阻挡,以防止该第二
筒件4a脱离该第一筒件3a。
30.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二环壁41a设有复数个向外伸出且可弹性抵撑于该第一环壁31a上的止滑部45,以辅助该第二筒件4a相对该第一筒件3a的定位。上述该止滑部45是弯曲而向外突出的板片。
31.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饮料容器包括有一可为杯、瓶或筒的容器本体5a,其一端具有一第一开口端51,且内侧设有一供上述滤筒100定位的结合部,该结合部包括有二个横向延伸且彼此平行的环凸块52,两环凸块52的间形成有一定位沟槽53。上述的滤筒100系以该环件1的定位部13卡入该定位沟槽53,而定位于该容器本体5a中。
32.通过上述结构,该滤筒100内可供容置茶叶等浸泡物,而在冲泡时隔开茶叶与茶汤。茶汤的浓淡口味是依在滤筒100中所填入茶叶的量而定,想要泡出较浓的茶汤,则可如图4所示地将该第二筒件4a相对该第一筒件3a向下拉出,据此改变滤筒100容积,而可放入更多的茶叶。
33.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由于该第二筒件4a可相对该第一筒件3a下移,进而靠近该容器本体5a的底端,因此在容器本体5a内盛装较少的水而使水位较低的情形下,仍可通过拉低该第二筒件4a使茶叶可浸泡于水中,以达到冲泡茶汤的目的。此外,基于前述的功能,则该容器本体5a可设计为深度较深的形状,而仍不会影响到茶叶的冲泡。
34.在茶汤冲泡好之后,可如图6所示地无须先拆下滤筒100,直接倾倒该容器本体5a就可以使茶汤从该桥部11与该环件1之间的出口12倒出,据此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
35.图7所示为本发明的滤筒200的第二实施例,包括有一环件1、一连接件2b、一第一筒件3b及一第二筒件4b。该连接件2b形成柱状,其顶端朝外伸出三个桥部11并连接于该环件1的内侧,其中该桥部11与该环件1围成三个镂空的出口12,且该环件1的外周面设有四个用以定位于容器瓶口的定位部13;于本实施例中,该定位部13是弯曲而向外突出的板片。该连接件2b的底端231b呈扩展状并以螺纹连接该第一筒件3b。
36.该第一筒件3b具有一第一环壁31b,该第二筒件4b具有一第二环壁41b及一连接该第二环壁41b的底壁42b,其中该第一环壁31b上没有筛孔而使该第一筒件3b的内侧与外侧不能直接穿经该第一环壁31b连通;该第二环壁41b设有复数个侧筛孔411;该底壁42b上没有筛孔而使该第二筒件4b的内侧与外侧不能直接穿经该底壁42b连通。该第一环壁31b的顶端连接于该连接件2b的底端231b,底端具有一第一开口33,且于该第一开口33设有一朝内延伸的内凸缘331。该第二环壁41b的顶端具有一第二开口43,且于该第二开口43设有一朝外延伸的外凸缘431。该第二环壁41b位于该第一环壁31b的内侧并与该第一环壁31b活动套接,且该第一开口33与该第二开口43连通,而使该第二筒件4b可相对该第一筒件3b上、下位移,据此改变整个滤筒200的容积。该第二筒件4b的外凸缘431可被该第一筒件3b的内凸缘331阻挡,以防止该第二筒件4b脱离该第一筒件3b。又该第一环壁31b的底端设有一与该第二环壁41b活动密接的止水环圈34,当该该第一筒件3b与该第二筒件4b相对移动时,该止水环圈34可落于该第二环壁41b的侧筛孔411下方。
37.通过上述结构,如图8所示地将该第二筒件4b相对该第一筒件3b向上推入时,可使该止水环圈34落于该第二环壁41b的侧筛孔411下方,据此封闭该第一环壁31b与该第二环壁41b之间的缝隙,并配合无筛孔的底壁42b而使整个滤筒200形成封闭状态,令水无法进入滤筒200内部,则可确保茶汤浓度不会持续提高。
38.图9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另一种饮料容器的结构,包括有一容器本体5b,其底端设有一第一开口端51,该第一开口端51设有二个横向延伸且彼此平行的环凸块52,两环凸块52之间形成有一定位沟槽53,以供前述滤筒100以定位部13卡入定位。该容器本体5b的顶端设有一第二开口端54,并设有一可拆卸的盖子55。据此,茶汤可选择自该第一开口端51或该第二开口端54处倒出。
39.以上所述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发明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