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钢结构施工安全绳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06 05:4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施工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结构施工安全绳悬挂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超高层建筑逐渐盛行。超高层建筑的发展解决了城市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紧张等问题,但也给建筑施工带来了很多难点。在钢框架结构建筑施工过程中,钢结构吊装安装越来越高,在钢结构上施工人员进行操作施工的工作面高于正常工作面,因此,需要一种安全保护措施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3.超高层钢结构在高层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安全绳提高施工人员生命安全,这样就需要设置安全绳悬挂装置。但是目前安全绳悬挂装置还存在以下不足:
4.第一,安全绳悬挂装置可靠性不太理想,不便于施工人员较好的放心工作;
5.第二,安全绳悬挂装置使用操作复杂,从而影响施工进度;
6.第三,安全绳悬挂装置拆装较复杂,不能快速地在上一个钢结构施工完成而转移下一个钢结构施工。
7.因此,现如今缺少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钢结构施工安全绳悬挂装置,能与钢梁稳固和可靠连接,提高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性,且拆装便捷,便于重复利用,提高了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钢结构施工安全绳悬挂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成本低,能与钢梁稳固和可靠连接,提高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性,且拆装便捷,便于重复利用,提高了施工进度。
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结构施工安全绳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钢梁上的第一悬挂机构和第二悬挂柱机构,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悬挂机构和所述第二悬挂柱机构之间且供安全绳悬挂的钢丝绳,所述第一悬挂机构和第二悬挂柱机构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悬挂机构和第二悬挂柱机构均包括设置在钢梁上的连接座、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的高强螺栓与夹持锁紧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的悬挂柱,所述悬挂柱和所述钢丝绳连接。
10.上述的一种钢结构施工安全绳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悬挂柱分别为第一悬挂柱和第二悬挂柱,所述第一悬挂柱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悬挂柱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供钢丝绳的一端安装的第一钢丝绳扣,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供钢丝绳的另一端安装的第二钢丝绳扣。
11.上述的一种钢结构施工安全绳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连接在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的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与第一悬挂
柱平行布设,所述第三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呈垂直布设;
12.所述第一钢丝绳扣安装在一个第二连接板上,所述第二钢丝绳扣安装在另一个第二连接板上。
13.上述的一种钢结构施工安全绳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包括与钢梁的上翼缘板顶面贴合的顶板和两个对称设置在顶板两端且与上翼缘板的侧面贴合的竖向板,所述高强螺栓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高强螺栓穿过竖向板伸入上翼缘板的下侧面,且所述高强螺栓上套设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贴合上翼缘板的下侧面。
14.上述的一种钢结构施工安全绳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连接座顶部的u形顶座、两个对称安装在u形顶座内的梯形板和安装在两个梯形板之间的套筒,以及设置在套筒内的第一伸缩螺杆和第二伸缩螺杆;
15.所述第一伸缩螺杆上设置有第一夹持抓,所述第二伸缩螺杆上设置有第二夹持抓,所述第一夹持抓和所述第二夹持抓能相互靠近或者远离。
16.上述的一种钢结构施工安全绳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抓包括第一抓臂、设置在第一抓臂上的第一固定连接耳和第一转动连接耳,两个所述梯形板一端中穿设有供所述第一转动连接耳安装的第一安装轴,所述第一固定连接耳和第一伸缩螺杆固定连接;
17.所述第二夹持抓包括第二抓臂、设置在第二抓臂上的第二固定连接耳和第二转动连接耳,两个所述梯形板另一端中穿设有供所述第二转动连接耳安装的第二安装轴,所述第二固定连接耳和第二伸缩螺杆固定连接。
18.上述的一种钢结构施工安全绳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顶座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穿设在第一伸缩螺杆上的第一调节螺母和设置在第一调节螺母上的第一手柄,所述第一调节螺母贴合u形顶座的一个外侧壁;
19.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穿设在第二伸缩螺杆上的第二调节螺母和设置在第二调节螺母上的第二手柄,所述第二调节螺母贴合u形顶座的另一个相对外侧壁。
2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21.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安装操作便捷。
22.2、本实用新型设置悬挂柱,是为了通过悬挂柱安装钢丝绳,从而便于施工人员的安全绳悬挂在安全钢丝绳上,使施工人员更加安全的在钢梁上进行高空作业,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23.3、本实用新型设置连接座,是为了便于高强螺栓与夹持锁紧机构的安装,以实现连接座和钢梁的稳固连接;另外是为了便于悬挂柱的安装。
24.4、本实用新型设置高强螺栓和夹持锁紧机构,通过高强螺栓伸入上翼缘板的下侧面实现对连接座和钢梁的上翼缘板的连接;通过夹持锁紧机构夹持在钢梁的上翼缘板的两侧,从而配合高强螺栓进一步稳定夹持,提高了整体与钢梁的稳固和可靠连接;另外拆装便捷,便于重复利用。
2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成本低,能与钢梁稳固和可靠连接,提高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性,且拆装便捷,便于重复利用,提高了施工进度。
26.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悬挂机构和第二悬挂柱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座和高强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夹持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
32.1—钢梁;
ꢀꢀꢀꢀꢀꢀꢀꢀꢀꢀꢀꢀꢀ1‑
1—上翼缘板;
ꢀꢀꢀꢀꢀꢀꢀ
2—连接座;
[0033]2‑
1—顶板;
ꢀꢀꢀꢀꢀꢀꢀꢀꢀꢀꢀ2‑
2—竖向板;
ꢀꢀꢀꢀꢀꢀꢀꢀꢀ2‑
3—高强螺栓;
[0034]2‑
4—锁紧螺母;
ꢀꢀꢀꢀꢀꢀꢀ
3—套筒;
ꢀꢀꢀꢀꢀꢀꢀꢀꢀꢀꢀꢀꢀ3‑
1—第一伸缩螺杆;
[0035]3‑
2—第二伸缩螺杆;
ꢀꢀꢀ
4—u形顶座;
ꢀꢀꢀꢀꢀꢀꢀꢀꢀꢀ
5—第一抓臂;
[0036]5‑
1—第一固定连接耳; 5

2—第一调节螺母;
ꢀꢀꢀ5‑
3—第一手柄;
[0037]
6—第二抓臂;
ꢀꢀꢀꢀꢀꢀꢀꢀꢀ6‑
1—第二固定连接耳; 6

2—第二调节螺母;
[0038]6‑
3—第二手柄;
ꢀꢀꢀꢀꢀꢀꢀ
7—梯形板;
ꢀꢀꢀꢀꢀꢀꢀꢀꢀꢀꢀ7‑
1—第一安装轴;
[0039]7‑
2—第二安装轴;
ꢀꢀꢀꢀꢀ
8—钢丝绳;
ꢀꢀꢀꢀꢀꢀꢀꢀꢀꢀꢀ8‑
1—第一钢丝绳扣;
[0040]8‑
2—第二钢丝绳扣;
ꢀꢀꢀ
10—第一悬挂柱;
ꢀꢀꢀꢀꢀꢀ
10

1—第一连接件;
[0041]
10
‑1‑
1—第一连接板;
ꢀꢀ
10
‑1‑
2—第二连接板;
ꢀꢀ
10
‑1‑
3—第三连接板;
[0042]
20—第二悬挂柱;
ꢀꢀꢀꢀꢀꢀ
20

1—第二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在钢梁1上的第一悬挂机构和第二悬挂柱机构,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悬挂机构和所述第二悬挂柱机构之间且供安全绳悬挂的钢丝绳8,所述第一悬挂机构和第二悬挂柱机构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悬挂机构和第二悬挂柱机构均包括设置在钢梁1上的连接座2、设置在所述连接座2上的高强螺栓2

3与夹持锁紧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座2上的悬挂柱,所述悬挂柱和所述钢丝绳8连接。
[0044]
本实施例中,两个悬挂柱分别为第一悬挂柱10和第二悬挂柱20,所述第一悬挂柱1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10

1,所述第二悬挂柱2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20

1,所述第一连接件10

1上设置有供钢丝绳8的一端安装的第一钢丝绳扣8

1,所述第二连接件20

1上设置有供钢丝绳8的另一端安装的第二钢丝绳扣8

2。
[0045]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10

1和第二连接件20

1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连接件10

1和第二连接件20

1均包括第一连接板10
‑1‑
1、第二连接板10
‑1‑
2和连接在第一连接板10
‑1‑
1与第二连接板10
‑1‑
2之间的第三连接板10
‑1‑
3,所述第一连接板10
‑1‑
1、第二连接板10
‑1‑
2与第一悬挂柱10平行布设,所述第三连接板10
‑1‑
3与第一连接板10
‑1‑
1和第二连接板10
‑1‑
2呈垂直布设;
[0046]
所述第一钢丝绳扣8

1安装在一个第二连接板10
‑1‑
2上,所述第二钢丝绳扣8

2安装在另一个第二连接板10
‑1‑
2上。
[0047]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2包括与钢梁1的上翼缘板1

1顶面贴合的顶板2

1和两个对称设置在顶板2

1两端且与上翼缘板1

1的侧面贴合的竖向板2

2,所述高强螺栓2

3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高强螺栓2

3穿过竖向板2

2伸入上翼缘板1

1的下侧面,且所述高强螺栓2

3上套设有锁紧螺母2

4,所述锁紧螺母2

4贴合上翼缘板1

1的下侧面。
[0048]
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连接座2顶部的u形顶座4、两个对称安装在u形顶座4内的梯形板7和安装在两个梯形板7之间的套筒3,以及设置在套筒3内的第一伸缩螺杆3

1和第二伸缩螺杆3

2;
[0049]
所述第一伸缩螺杆3

1上设置有第一夹持抓,所述第二伸缩螺杆3

2上设置有第二夹持抓,所述第一夹持抓和所述第二夹持抓能相互靠近或者远离。
[0050]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抓包括第一抓臂5、设置在第一抓臂5上的第一固定连接耳5

1和第一转动连接耳,两个所述梯形板7一端中穿设有供所述第一转动连接耳安装的第一安装轴7

1,所述第一固定连接耳5

1和第一伸缩螺杆3

1固定连接;
[0051]
所述第二夹持抓包括第二抓臂6、设置在第二抓臂6上的第二固定连接耳6

1和第二转动连接耳,两个所述梯形板7另一端中穿设有供所述第二转动连接耳安装的第二安装轴7

2,所述第二固定连接耳6

1和第二伸缩螺杆3

2固定连接。
[0052]
本实施例中,所述u形顶座4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穿设在第一伸缩螺杆3

1上的第一调节螺母5

2和设置在第一调节螺母5

2上的第一手柄5

3,所述第一调节螺母5

2贴合u形顶座4的一个外侧壁;
[0053]
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穿设在第二伸缩螺杆3

2上的第二调节螺母6

2和设置在第二调节螺母6

2上的第二手柄6

3,所述第二调节螺母6

2贴合u形顶座4的另一个相对外侧壁。
[0054]
本实施例中,设置悬挂柱,是为了通过悬挂柱安装钢丝绳,从而便于施工人员的安全绳悬挂在钢丝绳上,使施工人员更加安全的在钢梁上进行高空作业,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0055]
本实施例中,第一悬挂柱1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10

1,所述第二悬挂柱2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20

1,通过设置第一连接件10

1和第二连接件20

1实现第一钢丝绳扣8

1和第二钢丝绳扣8

2的安装,从而实现钢丝绳8安装的稳定性。
[0056]
本实施例中,实际使用时,所述第一悬挂柱10和第一连接件10

1中第一连接板10
‑1‑
1焊接,所述第二悬挂柱20和第二连接件20

1中第一连接板10
‑1‑
1焊接,提高了连接的稳固性。
[0057]
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连接件10

1和第二连接件20

1均包括第一连接板10
‑1‑
1、第二连接板10
‑1‑
2和第三连接板10
‑1‑
3,是为了第一连接板10
‑1‑
1和悬挂柱的焊接,从而实现第一连接件10

1和第二连接件20

1的安装;另外设置第三连接板10
‑1‑
3,是为了以使第一连接板10
‑1‑
1和第二连接板10
‑1‑
2之间设置有间隙,从而便于第一钢丝绳扣8

1和第二钢丝绳扣8

2安装在第二连接板10
‑1‑
2上。
[0058]
本实施例中,设置高强螺栓2

3的数量为多个,是为了通过高强螺栓2

3伸入上翼缘板1

1的下侧面,且所述高强螺栓2

3上套设有锁紧螺母2

4,所述锁紧螺母2

4贴合上翼缘板1

1的下侧面,从而实现对连接座2和钢梁1的上翼缘板1

1的连接固定。
[0059]
本实施例中,设置夹持锁紧机构,是为了通过所述第一夹持抓和所述第二夹持抓能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以使夹持锁紧机构夹持在钢梁1的上翼缘板的两侧,从而配合高强螺栓2

3进一步夹持稳定,提高了整体与钢梁的稳固和可靠连接;另外拆装便捷,便于重复利用。
[0060]
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调节组件,以调节第一伸缩螺杆3

1伸入或者伸出套筒3的一端;设置第二调节组件,以调节第二伸缩螺杆3

2伸入或者伸出套筒3的另一端,从而调节
第一夹持抓和所述第二夹持抓靠近夹持安装,或者调节第一夹持抓和所述第二夹持抓远离松开拆卸。
[0061]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手柄5

3带动第一调节螺母5

2旋转,第一调节螺母5

2旋转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调节螺母5

2贴合u形顶座4的一个外侧壁,则第一调节螺母5

2带动第一伸缩螺杆3

1伸入套筒3的一端,第一伸缩螺杆3

1通过第一固定连接耳5

1带动第一转动连接耳绕第一安装轴7

1转动,第一转动连接耳转动以使第一抓臂5的底部外扩;
[0062]
同时设置第二手柄6

3带动第二调节螺母6

2旋转,第二调节螺母6

2旋转的过程中所述第二调节螺母6

2贴合u形顶座4的另一个相对外侧壁,则第二调节螺母6

2带动第二伸缩螺杆3

2伸入套筒3的另一端,第二伸缩螺杆3

2通过第二固定连接耳6

1带动第二转动连接耳绕第二安装轴7

2转动,第二转动连接耳转动以使第二抓臂6的底部外扩,则第一抓臂5和第二抓臂6远离松开。
[0063]
反之通过设置第一手柄5

3带动第一调节螺母5

2反向旋转,第一调节螺母5

2反向旋转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调节螺母5

2贴合u形顶座4的一个外侧壁,则第一调节螺母5

2带动第一伸缩螺杆3

1伸出套筒3的一端,第一伸缩螺杆3

1通过第一固定连接耳5

1带动第一转动连接耳绕第一安装轴7

1反向转动,第一转动连接耳反向转动以使第一抓臂5收缩;
[0064]
同时设置第二手柄6

3带动第二调节螺母6

2反向旋转,第二调节螺母6

2反向旋转的过程中所述第二调节螺母6

2贴合u形顶座4的另一个相对外侧壁,则第二调节螺母6

2带动第二伸缩螺杆3

2伸入套筒3的另一端,第二伸缩螺杆3

2通过第二固定连接耳6

1带动第二转动连接耳绕第二安装轴7

2反向转动,第二转动连接耳反向转动以使第二抓臂6收缩,则第一抓臂5和第二抓臂6靠近实现夹持。
[0065]
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板10
‑1‑
1、第三连接板10
‑1‑
3和第二连接板10
‑1‑
2围成h形。
[0066]
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实际使用时,所述第一抓臂5和第二抓臂6靠近钢梁1的内侧面还可设置防滑层。
[0067]
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当需要使用该安全绳悬挂装置,将连接座2通过所述夹持锁紧机构和高强螺栓2

3安装在钢梁1上,并在第一悬挂柱10上的第一连接件10

1上安装第一钢丝绳扣8

1,第二悬挂柱20上的第二连接件20

1上安装第二钢丝绳扣8

2,并将钢丝绳8的一端安装在第一钢丝绳扣8

1上,钢丝绳8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二钢丝绳扣8

2,则便于将施工人员的安全绳悬挂在钢丝绳8上,使施工人员更加安全的在钢梁上进行高空作业。
[0068]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成本低,能与钢梁稳固和可靠连接,提高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性,且拆装便捷,便于重复利用,提高了施工进度。
[0069]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