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稳定性高的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2021-11-06 05:4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的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稳定性高的继电器。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继电器中通常包括有磁路部分、动簧部分、静簧部分和底座等部件,其中磁路部分是由铁芯、衔铁、轭铁和线圈等构成,线圈则由漆包线和线圈架构成,漆包线缠绕在线圈架上,线圈架安装在底座上,铁芯通常安装在线圈架的孔中,铁芯的一端通常设有极靴,当继电器动作时,衔铁会吸向铁芯的极靴的极面,铁芯的另一端与轭铁相固定,轭铁为l型,上端构成轭铁的刀口,衔铁可以沿着轭铁的刀口转动,动簧部分由动簧片和动触点构成,动簧片设有折弯部,动簧片的折弯部的一边与轭铁相固定,动簧片的折弯部的另一边与衔铁和动触点相固定,静簧部分由静簧片和静触点构成,静簧部分设在与动触点相对应的位置,以使得静簧部分的静触点能够与动簧部分的动触点相配合。
3.但是继电器的生产厂家发现继电器在实际运用时,磁钢与轭铁之间的磁路不稳定,常规的轭铁与磁钢的侧壁完全重合,那么在实际使用时,发现从磁钢其中一极所发出的磁导线沿着轭铁直接回到磁钢的中部而不是磁钢的另一极,导致磁钢实际的电磁量小于设定值,难以准确地控制继电器,使得继电器无法稳定工作,因此如何稳定磁钢与轭铁之间的磁路是究待解决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的继电器,能够保证磁钢与轭铁之间的磁导线稳定,从而提高继电器的工作精度。
5.为此,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的继电器,包括具有内腔的外壳及嵌入内腔中的底座,底座与外壳所围成的空间中设置有磁路部分、触点组件;磁路部分包括铁芯、衔铁、轭铁、线圈,铁芯的顶部设有外露的圆形极靴,轭铁折弯设置,其一边与铁芯的底部相固定,另一边平行铁芯并与衔铁的一端连接,衔铁的另一端悬空于极靴顶面且可受驱动移动至接触极靴;触点组件包括静弹片及设置于其一端的静触点、动弹片及设置于其一端的动触点,动触点与静触点相互朝向,动弹片折弯设置,其一边固定在轭铁上,另一边与衔铁相固定,衔铁受驱动移动至极靴顶面时带动动弹片移动至与静触点接触的位置,
6.还设置有导磁件、磁钢,导磁体具有朝远离线圈方向伸出的固定柱,轭铁开有供固定柱过盈嵌入的孔,磁钢卡紧在导磁件与轭铁之间且位于固定柱的上方,轭铁的中部开有由横结构及竖结构连通构成的倒“t”型隔磁槽,隔磁槽自轭铁上临近磁钢的一面贯穿至对称的另一面,横结构在高度上位于磁钢与固定柱之间,竖结构与磁钢贴合,且其顶端贯穿轭铁的顶面,其水平宽度小于磁钢的水平宽度且小于横结构的水平宽度。
7.进一步地,还包括线圈架,线圈架设置在底座的顶面,其轴心垂直于底座的顶面,线圈缠绕在线圈架的外周,线圈架的中部开有可供铁芯嵌入的通孔,在铁芯嵌入通孔的情况下,极靴的顶部外露于线圈架。
8.进一步地,所述轭铁设置为l字型结构,轭铁的一边与铁芯平行,以轭铁上与铁芯平行的一边的顶部为刀口,衔铁的一端架设于刀口,另一端悬空于极靴顶面且可受驱动移动至接触极靴。
9.进一步地,所述动弹片折弯成l字型结构,其一边贴合固定于轭铁上与铁芯平行的一边,另一边与衔铁相固定,衔铁受驱动移动至极靴顶面时带动动弹片移动至动触点与静触点相互接触的位置。
1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柱设置有两根,轭铁上开有可供固定柱嵌入两个孔。
11.进一步地,所述两个孔水平对称。
12.进一步地,所述静弹片设置在支座的顶端。
13.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一个挡墙,挡墙设置在线圈架与静弹片之间的支座顶端上,相隔极靴和静弹片。
14.进一步地,所述隔磁槽的横结构垂直于其竖结构。
1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的继电器,通过轭铁的中部开有由一横结构及一竖结构垂直连通构成的倒“t”型隔磁槽,隔磁槽自轭铁上临近磁钢的一面贯穿至对称的另一面,所述横结构在高度上位于磁钢与固定柱之间,所述竖结构与磁钢贴合,且其顶端贯穿轭铁的顶面,其水平宽度小于磁钢的水平宽度且小于横结构的水平宽度,竖结构使轭铁与磁钢中部贴合的磁回路断开,可分别定义被竖结构分开轭铁的顶部为a、b,a、b通过轭铁的底部连接,其中与 a贴合磁钢的一极(例如为n极),n极发出的磁导线进入a后,经轭铁的底部回流至b,由于 a、b断开,b处的磁导线优先经磁钢的另一极(例如为s极)流回n极,形成闭环,由于a、 b阻断,可改善磁导线经此处流通的现象,保证磁钢一极(例如为n极)所发出的磁导线能进入磁钢的另一极(例如为s极),形成稳定磁回路,从而提高继电器的工作精度,提高继电器的稳定性。
16.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17.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高的继电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高的继电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图1的a部分的方法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说明:2

铁芯;3

轭铁;4

磁钢;5

导磁件;6

底座;7

挡墙;9

线圈;10

支座;11

衔铁;12

固定柱;21

极靴;31

隔磁槽;81

静弹片;82

动弹片;811

静触点;821
‑ꢀ
动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22.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3.见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稳定性高的继电器,包括磁路部分、触点组件、底座6、外壳,其中,外壳的底部具有内腔,底座6与外壳的内腔结构相匹配并从下往上嵌入,磁路部分、触点组件分别设置在底座6与外壳所围成的空间中,磁路部分包括铁芯2、衔铁11、轭铁3、线圈9、导磁件5、磁钢4,底座6的中部设置有轴心与底座6顶面垂直的线圈架,线圈9缠绕在线圈架的外周,线圈架的中部开有通孔,铁芯2从上往下嵌入通孔中,铁芯2的顶部设有圆形的极靴21,极靴21外露在线圈架的上方,轭铁3设置为l字型结构并以其顶端作为刀口,铁芯2的底部与轭铁3的底端相固定,轭铁3的中部设置有水平对称的两个孔,与导磁件5 一体设置的两根固定柱12从轭铁3朝向线圈9的一侧过盈嵌入轭铁3的两个孔中,见图3,轭铁3的中部开有倒“t”型的隔磁槽31,且隔磁槽31的顶端贯穿轭铁3的顶面,磁钢4卡紧在导磁件5与轭铁3之间,且磁钢4设置在隔磁槽31的靠近导磁件5的一侧。导磁件5和磁钢4用于传到线圈9通电时所产生的磁导线。
24.触点组件包括静弹片81、动弹片82、静触点811、动触点821,其中,动弹片82的顶部向下折弯,折弯的顶部水平平行,靠近动弹片82顶部的弯折处与衔铁11相固定并配合在极靴 21的上方,动触点821固定在动弹片82的顶端,动弹片82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在轭铁3远离线圈9的一侧,衔铁11的一侧与轭铁3的刀口分别在动弹片82弯折处相互靠近,且衔铁 11可沿着轭铁3的刀口转动。静触点811固定安装在静弹片81的顶端,静弹片81设置在底座6的顶面上,静弹片81设置在远离轭铁3的线圈9旁侧,静触点811与动触点821相互朝向设置。底座6的顶面设置有支座10,支座10的底部固定在远离轭铁3的线圈架一侧,静弹片81安装在支座10的顶端,支座10顶端的一侧边延伸线圈架的顶面。
25.为了避免极靴21与静触点811之间相互影响,在线圈架与静弹片81之间的支座10顶端上设有至少一挡墙7,以将极靴21和静弹片81相隔,当动触点821与静触点811出现烧蚀时,动触点821与静触点811之间的金属飞溅物可以被挡墙7阻隔,从而能够阻止金属飞溅物向铁芯2处飘散。
26.为了保证导磁件5与轭铁3之间不会出现相对移动,进一步保证了继电器的稳定性,固定柱12设置有两根。
27.本实施例通过轭铁的中部开有一横结构及一竖结构所构成的倒“t”型隔磁槽,隔磁槽贯穿轭铁的两侧壁,隔磁槽底部的横结构在水平方向上对齐磁钢与固定柱之间的间隙,且隔磁槽竖结构的顶端贯穿轭铁的顶面,磁钢侧壁的部分结构与竖结构对齐,使磁钢中部的部分磁回路被竖结构截断,保证磁钢一极发出的磁导线能被磁钢的另一极结构,形成一个完整的磁回路,能够保证磁钢与轭铁之间的磁导线稳定,从而提高继电器的工作精度,提高继电器的稳定性。
28.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