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面条制作效果良好的多对轧辊面条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2021-11-06 06:0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条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面条制作效果良好的多对轧辊面条生产线。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面条在成型前需要先将面粉与水搅拌后轧制成面片然后切制成面条,而面条的口感取决于成型的面片是否光滑,有筋性。面片成型需要多次的折叠反复轧制,融合度越高面片越光滑且有筋性。目前市场上的多对轧辊面条生产线采用的是逐级向后推进的原理,由搅拌机和多对压辊及切割机组成,压面棍之间的缝隙逐渐变小,进行多级压制。但都是单层面片压制,就是将搅拌好的面粉加入到第一对轧辊,然后将轧制出的面片引领到第二对轧辊轧制,逐级向后,直至经过最后一对压辊进入切割机,切出面条。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做到面片多次折叠,反复轧制,大大影响了面片的光洁度与筋性。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面条制作效果良好的多对轧辊面条生产线,能保证面片在轧制过程中更加光滑劲道,从而使最后制作的面条制作效果更好。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面条制作效果良好的多对轧辊面条生产线,包括用于搅拌面粉的面桶和轧面辊,轧面辊包括第一轧面辊、第二轧面辊和第三轧面辊,面桶连接有第一电机,面桶的底部输出端设置有两个左右对称并转动设置的第一轧面辊,第一轧面辊下方设置有将压好的面片输送到第二轧面辊上方的第一食品级输送带,输送带连接第二电机。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面桶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安装支架,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支架,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和第二安装支架固定设置在地面上,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设置有轧辊装置,所述轧辊装置包括第二电机和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通过连接件和第一食品级输送带的输入端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在第一食品级输送带的正上方,光电传感器的一侧设置有单片机,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另一轧辊装置,另一轧辊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食品级输送带的输入端,所述第一食品级输送带和第二食品级输送带上连接输送有折叠放置的面片,所述第二食品级输送带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三轧面辊,所述第三轧面辊的正下方设置有面条输送带,所述面条输送带和第三轧面辊之间设置有切面辊。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单片机的控制输入端和光电传感器电性连接,单片机的控制输出端分别和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电性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轧面辊和第二轧面辊、第三轧面辊之间缝隙逐渐减小。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切面辊上环绕开设有切面槽口,所述切面槽口有若干个并沿前后方向均匀分布。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面条输送带的下方设置有面条输送电机,所述面条输送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连接件和面条输送带的输入端转轴固定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面条输送带的输出端的正下方设置有面条存放盒,所述面条存放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有四个并对称设置,面条存放盒通过万向轮放置在地面上,面条存放盒的远离面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头。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头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卡环。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轧面辊轧面速度与输送带输送速度比为3:1。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4.1、通过调整轧面辊和输送带的速比使面片进行连续重叠,轧面辊的出面速度比输送带输送速度慢,通过输送带输送到下一对轧辊进行轧制,且可以在下一对轧辊轧制后连续重复此重叠动作向后一对轧辊输送,直至达到设定的要求。通过光电传感器监测第一食品级输送带和第二食品级输送带上的面片折叠层数以及折叠厚度,并通过单片机控制第二电机的正转、反转和转速以及第一电机的转速来控制和面的速度,最终使面片在第一食品级输送带和第二食品级输送带输送时可获取最大的传输效率,同时面片在输送过程中经过了三个轧面辊进行多次轧面操作,进而保证了面片在轧制过程中更加光滑劲道,从而使最后制作的面条制作效果更好;
15.2、通过在面条输送带的末端设置滚动放置的面条存放盒,并在面条存放盒的前端设置连接头,可在制作面条时,当面条装满面条存放盒时,通过握持连接头快速更换面条存放盒,进而不影响整个面条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同时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量。
附图说明
16.图1为面条制作效果良好的多对轧辊面条生产线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17.图2为面条制作效果良好的多对轧辊面条生产线中图1在a位置的放大图;
18.图3为面条制作效果良好的多对轧辊面条生产线中图1在b位置的放大图;
19.图4为面条制作效果良好的多对轧辊面条生产线中切面辊的侧视图。
20.其中:1、第一电机;2、面桶;3、第一轧面辊;4、第一安装支架;5、第二轧面辊;6、第二食品级输送带;7、第二安装支架;8、面条输送电机;9、切面辊;10、面条输送带;11、单片机;12、光电传感器;13、第三轧面辊;14、第一食品级输送带;15、第二电机;16、面条存放盒;17、万向轮;18、连接头;19、连接卡环;20、切面槽口;21、轧辊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22.实施例:
23.如图1

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面条制作效果良好的多对轧辊面条生产线,包括面桶2和轧面辊,轧面辊包括第一轧面辊3、第二轧面辊5和第三轧面辊13,面桶2连接有第一电机1,面桶2的底部输出端设置有两个左右对称并转动设置的第一轧面辊3,第一轧面辊3下方设置有将压好的面片输送到第二轧面辊5上方的第一食品级输送带14,输送带连接第二电机15,输送带的传输速度小于轧面辊的压面速度。
24.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

4所示,面桶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安装支架4,第一安装支架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支架7,第一安装支架4和第二安装支架7固定设置在地面上,第一安装支架4上设置有轧辊装置21,轧辊装置21包括第二电机15和光电传感器12,第二电机15输出端通过连接件和第一食品级输送带14的输入端转轴固定连接,光电传感器12设置在第一食品级输送带14的正上方,光电传感器12的一侧设置有单片机11,第二安装支架7上设置有另一轧辊装置21,另一轧辊装置2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食品级输送带6的输入端,第一食品级输送带14和第二食品级输送带6上连接输送有折叠放置的面片,第二食品级输送带6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三轧面辊13,第三轧面辊13的正下方设置有面条输送带10,面条输送带10和第三轧面辊13之间设置有切面辊9;
25.在使用该多对轧辊面条生产线时,通过第一电机1驱动面桶2工作,进行面条制作前的和面,和面完毕后,经过第一轧面辊3初步轧面并被输送至第一食品级输送带14的初始端,此时启动光电传感器12检测面片落在第一食品级输送带14的厚度以及折叠的程度,并将检测结果传输至单片机11中,单片机11根据此时落在第一食品级输送带14输入端的面片折叠层数以及折叠厚度,控制第二电机15的正转、反转和转速,同时控制第一电机1的转速来控制和面的速度,从而控制面片在第一食品级输送带14上折叠的厚度以及折叠层数,同理可控制第二食品级输送带6上的面片折叠层数以及折叠厚度,最终面片在第一食品级输送带14和第二食品级输送带6输送时可获取最大的传输效率,同时面片在输送过程中经过了三个轧面辊进行多次轧面操作,进而保证了面片在轧制过程中更加光滑劲道,从而使最后制作的面条制作效果更好。
26.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单片机11的控制输入端和光电传感器12电性连接,单片机11的控制输出端分别和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15电性连接。
27.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轧面辊3和第二轧面辊5、第三轧面辊13之间缝隙逐渐减小。
28.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切面辊9上环绕开设有切面槽口20,切面槽口20有若干个并沿前后方向均匀分布。
29.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面条输送带10的下方设置有面条输送电机8,面条输送电机8的输出端通过连接件和面条输送带10的输入端转轴固定连接。
30.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面条输送带10的输出端的正下方设置有面条存放盒16,面条存放盒1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7,万向轮17有四个并对称设置,面条存放盒16通过万向轮17放置在地面上,面条存放盒16的远离面桶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头18。
31.通过在面条输送带10的末端设置滚动放置的面条存放盒16,并在面条存放盒16的前端设置连接头18,可在制作面条时,当面条装满面条存放盒16时,通过握持连接头18快速更换面条存放盒16,进而不影响整个面条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同时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量。
32.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连接头18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卡环19。
33.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轧面辊轧面速度与输送带输送速度比为3:1。
3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