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动车机械助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06 03:3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机械助力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动车由于其出行成本低,骑行灵活,现在其成为人们出行的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但是电动车在长时间的骑行过程中,由于手部需要用手指时刻把控手把来控制方向与加速,而手掌部分则会处于悬空状态,长时间的骑行,会造成手部及手腕部分疲劳。


技术实现要素:

3.因此,基于以上背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缓解长时间骑行导致的手掌与手腕部分疲劳的电动车机械助力装置,以此可提高骑行者的舒适度与体验感。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电动车机械助力装置,其包括固定板、u型固定杆、丝杆、可拆卸的套设在丝杆上的套筒,所述u型固定杆的端部为设有螺纹,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可供固定杆的端部穿过的固定通孔,所述固定杆端部穿过固定通孔旋接有第一螺母,所述丝杆的一端固接在所述固定板的一端,所述丝杆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设有限位筒体,所述丝杆在所述套筒与固定板之间旋接有限位螺母。
6.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描述,所述丝杆与固定板构成的夹角为呈90

180度。
7.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描述,所述丝杆与固定板构成的夹角为呈90度。
8.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描述,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柱,所述丝杆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柱,所述固定杆与丝杆通过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进行连接。
9.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描述,所述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外曲面上设有螺纹。
10.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描述,所述套筒圆周设有若干个条形孔。
11.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描述,所述条形孔未轴向贯穿套筒。
12.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1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操作简单,使用便捷,其通过将u型固定杆从下往上卡接在电动车的手把杆上,通过套筒与丝杆可为手掌与手腕提供一定的支撑力,且由于杠杆作用,可节省手部或手腕用力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力,不仅可起到省力作用,且可使得胳膊和手腕等处于放松状态,避免其由于长期的悬空而导致的疲劳感,以此可提高骑行的舒适度与体验感。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19.图5为图4圈示的放大示意图。
20.图中:1

固定板;11

固定通孔;12

第一连接柱;2

u型固定杆;21

端部;3

套筒;31

条形孔;4

丝杆;41

第二连接柱;5

限位筒体;6

第一螺母;7

限位螺母;8

电动车;81

手刹;82

车把杆;83

车把。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竖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25.实施例1:参考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电动车机械助力装置,其包括槽型的固定板1、u型固定杆2、丝杆4、可拆卸的套设在丝杆4上的套筒3,所述u型固定杆2的端部21为设有螺纹,所述固定板1上设有可供固定杆2的端部21穿过的槽型的固定通孔11,所述固定杆21端部穿过固定通孔11旋接有第一螺母6,所述丝杆4的一端固接在所述固定板1的一端,所述丝杆1远离所述固定板1的一端设有限位筒体5,所述丝杆4在所述套筒3与固定板1之间旋接有限位螺母7。
26.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固定通孔11为长条形通孔,其可实现根据骑行者的手部大小来将固定板的位置进行前后调节,以提高舒适度。
27.在具体实施时,所述限位筒体5可固接在丝杆4上,或通过旋接的方式,可拆卸的与所述丝杆4连接。
28.所述丝杆4与固定板1构成的夹角为呈90

180度。
29.所述丝杆4与固定板1构成的夹角为呈90度。
30.所述固定板1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柱12,所述丝杆4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柱41,所
述固定杆1与丝杆4通过第一连接柱12与第二连接柱41进行连接。
31.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连接柱12与第二连接柱41通过焊接的方式固接,也可以通过带有两孔的连接件进行可拆卸的连接。
32.所述第一连接柱12与第二连接柱41外曲面上设有螺纹。
33.所述套筒3圆周设有若干个条形孔31,此可增加套筒3的摩擦力,防止打滑。
34.所述条形孔31未轴向贯穿套筒3。
35.在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的各部件均可由塑料材质制成。
36.参考图4、图5,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式为:将u型固定杆2从下到上,将其套在车把杆82上,然后将u型固定杆2的端部21穿过固定通孔11,然后将u型固定杆4沿着车把杆82转动,将其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即是固定板1位于手刹81的上方,u型固定杆2位于车把83与车头之间,丝杆4靠近骑行者,然后将第一螺母6旋接在端部21,直至u型固定杆2无法再沿着车把杆82出现移动,然后根据骑行者情况,通过旋进或旋出的方式,调整限位螺母7的位置,即可,安装方便快捷。骑行者在骑行时,则可通过丝杆4与筒体3为手掌/手腕提供支撑,避免其长时间悬空导致的疲劳。并且本发明在实际使用时,还可对骑行者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将手把旋转到底,导致速度失控,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37.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的摩托车,尤其适合大功率的摩托车,可使得时刻处于紧张状态的骑行人的胳膊处于放松状态,减少其疲劳感,提高长时间连续上坡的舒适度。
38.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