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油壶盖及包括该油壶盖的切割工具的制作方法

2021-11-06 03:3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持切割设备附属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壶盖及包括该油壶盖的切割工具。


背景技术:

2.随着机械化的发展,手持切割设备以其使用的便捷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手持切割设备,例如链锯包括马达、锯链和油壶。马达驱动锯链进行切割。油壶存储用于润滑锯链的润滑油。在油壶上多设置有油壶盖,油壶盖多封堵在油壶的开口上,用于将油壶腔室打开或封闭,以更换或补充润滑油。现有油壶盖多通过螺纹连接密封安装在油壶的开口上,并通过手动将油壶盖拧紧,然而由于手动拧紧的力度因人而异,从而导致油壶盖的拧紧状态不一,手动拧紧力较小的,往往拧不严实,密封效果较差,手动拧紧力较大的往往拧紧的过紧,加上润滑油的粘附力,再次打开时困难,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油壶盖及包括该油壶盖的切割工具来改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壶盖及包括该油壶盖的切割工具,以改善现有油壶盖在旋转拧紧时无法准确判断拧紧位置,拧紧状态不一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壶盖,包括:旋转拧紧体和单向透气结构,旋转拧紧体上设置有和油壶充液开口内螺纹相配的外螺纹;单向透气结构设置在旋转拧紧体上;其中,外螺纹尾部设置有旋拧定位筋,在旋转拧紧体旋拧至设定位置时,内螺纹朝向旋转拧紧体一侧的端部抵靠在旋拧定位筋上。
5.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油壶盖还包括转动连接安装在旋转拧紧体上的翻盖,翻盖上具有凸起结构,旋转拧紧体内设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与弧形凹槽之间通过限位凸起隔开,翻盖转动使凸起结构在弧形凹槽内往复滑动,凸起结构位于第一限位槽内翻盖处于完全闭合位置,凸起结构位于第二限位槽内翻盖处于完全翻开位置。
6.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单向透气结构包括设置于旋转拧紧体上的通孔和安装在通孔内的单向阀,单向阀允许气体由油壶外部向油壶内部进入。
7.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单向阀背离油壶储油腔的一侧安装有对气体进行过滤的过滤体。
8.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旋转拧紧体上设置有与拆卸工具相配的沉槽。
9.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油壶盖还包括防止油壶盖丢失的拉线。
10.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拉线的一端连接在旋转拧紧体上,拉线的另一端伸入至油壶充液开口内,并与可从油壶内进入的止挡体相连。
11.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止挡体为可弹性变形的支架。
12.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止挡体为止挡杆,拉线连接在止挡杆的中部,止挡杆可沿轴向进入油壶充液开口,并在提起时被油壶充液开口止挡。
13.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油壶盖上设置有密封体。
14.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旋转拧紧体上设置有环形凸起,密封体上设置有环形弧形凹槽,密封体包覆设置在环形凸起上,且朝向油壶充液开口的一侧与油壶之间形成密封结构。
15.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内螺纹朝向盖体一侧的端部抵靠在旋拧定位筋上,油壶盖的旋转扭矩为4~7n
·
m。
1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切割工具,包含壳体、手柄、切割组件和动力源,切割工具上安装有润滑或冷切却切割组件的油壶,所述油壶上安装有上述任一项油壶盖。
17.综上,本实用新型油壶盖上设有旋拧定位筋,油壶充液开口的对应位置上设置有与旋拧定位筋相配的限位凹槽,当到达设定的拧紧位时,拧紧定位筋进入至限位凹槽内,并用于旋合停止限位,使油壶盖和油壶充液开口之间的旋合拧紧能够达到设定的旋合要求,使油壶盖和油壶充液开口能够保持既不松也不紧状态。本实用新型切割工具,在盖体拧紧时具有限位可靠性较高,并且盖体上设置有单向透气结构,使切割工具润滑或冷却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可靠性较高。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容器一实施例的三维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容器一实施例局部剖开后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容器一实施例的三维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容器中油壶盖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23.图5为图4的俯视图;
24.图6为图4中结构的三维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容器一实施例中充液开口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本实用新型容器中油壶盖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9为本实用新型容器中油壶盖另一实施例中止挡体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容器中油壶盖一实施例的三维示意图;
29.图11为图10的俯视图;
30.图12为图11中a

a向的剖视图;
31.图13为本实用新型油壶盖一实施例中翻盖的示意图;
32.图14为本实用新型油壶盖一实施例中密封体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容器一实施例中第一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6为本实用新型切割工具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7为本实用新型切割工具一实施例拆除部分壳体露出容器时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8为本实用新型切割工具一实施例中抽吸装置的安装及驱动示意图。
37.元件标号说明
38.1、油壶;2、壳体;3、切割组件;4、动力源;5、手柄;100、箱体;110、充液开口; 111、内螺纹;112、内螺纹端部;120、油壶盖;130、第一管道;131、防漏卡圈;1311、第一翻边;1312、圆柱形外壁;1313、第二翻边;140、抽吸装置;150、第二管道;160、过滤嘴;170、过滤网;180、抽液开口;1201、外螺纹;1202、旋拧定位筋;1203、环形凸起; 1204、沉槽;1205、凹槽;1206、第一限位槽;1207、第二限位槽;1208、密封体;1209、环形凹槽;1210、安装孔;1211、球面凹腔;1212、开口槽;1213、单向透气结构;12131、过滤体;12132、单向阀;1216、翻盖;1217、点状凸起;1218、扳口;1219、凸起结构;1220、转轴;1221、拉线;1222、止挡体;1223、止挡杆;1224、旋转拧紧体;41、蜗杆;42、蜗轮。
具体实施方式
39.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者按照各制造商所建议的条件。
40.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41.当实施例给出数值范围时,应理解,除非本实用新型另有说明,每个数值范围的两个端点以及两个端点之间任何一个数值均可选用。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现有技术的掌握及本实用新型的记载,还可以使用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方法、设备、材料相似或等同的现有技术的任何方法、设备和材料来实现本实用新型。
42.鉴于以上背景技术中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壶盖及包括该油壶盖的切割工具,以改善现有用于手持切割工具的油壶无法及时补气或容易造成泄漏污染及旋转拧紧状态不一的问题。
43.请参阅图16和图17中切割工具,图16为本实用新型切割工具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44.图17为本实用新型切割工具一实施例拆除部分壳体2露出油壶1时的结构示意图。切割工具包括油壶1、壳体2、切割组件3和动力源4,动力源4为切割组件3提供动力,油壶1安装在壳体2内,可以盛装润滑液或冷却液。请参阅图1和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油壶1一实施
例的三维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油壶1中油壶盖120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油壶1 上的抽吸装置140将油壶1内的润滑液或冷却液抽出,并泵至设定的待润滑或待冷却部位。该油壶1的油壶盖120上设有单向透气结构1213,可以允许气体从油壶1外部进入,但能够阻止油壶1内的液体从单向透气结构1213内溢出,既能在抽吸装置140抽吸的过程中及时补气,又能够防止油壶1内的液体溢出从而造成损失和泄漏污染。
45.请参阅图1至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油壶1一实施例的三维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油壶1一实施例局部剖开后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油壶1一实施例的三维示意图;
46.图4为本实用新型油壶1中油壶盖120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手持切割工具的油壶1和含该油壶1的切割工具,该油壶1包括:箱体100、油壶盖120、抽吸装置140、第一管道130和第二管道150。箱体100形成有储液腔室,储液腔室上具有充液开口110和抽液开口180;油壶盖120可拆卸安装在充液开口110上,油壶盖120上设置有单向透气结构1213;抽吸装置140设置于箱体100的外部;第一管道130的一端与抽液开口180 通过防漏卡圈131相连接。
47.请参阅图15,图15为本实用新型油壶1一实施例中第一管道130的结构示意图。抽液开口180为圆形孔,防漏卡圈131设置于第一管道130的端部,防漏卡圈131具有弹性,并可以粘接在第一管道130上,也可以与第一管道130一体成形,防漏卡圈131上设置有与箱体100上抽液开口180相配的圆柱形外壁1312和分别设置于圆柱形外壁1312两端的第一翻边1311和第二翻边1313,圆柱形外壁1312过盈卡装至抽液开口180内,形成径向密封结构,第一翻边1311和第二翻边1313依靠自身弹力压紧密封在抽液开口180的周围壁体上形成端面密封结构。第一管道130的另一端与抽吸装置140的吸液口相连接;第二管道150的一端与抽吸装置140的排液口相连接,第二管道150的另一端延伸至手持切割工具的待润滑或待冷却部位。
48.请参阅图4至图7,图4为本实用新型油壶1中油壶盖120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5 为图4的俯视图;图6为图4中结构的三维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油壶1一实施例中充液开口110位置的结构示意图。考虑到现有油壶盖120在旋转拧紧时无法准确判断拧紧位置,拧紧状态不一。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油壶盖120的旋转拧紧体1224上设置有与充液开口 110相配的外螺纹1201;外螺纹1201上设置有旋拧定位筋1202,旋拧定位筋1202位于相邻的外螺纹之间,其延伸方向大致与盖体120的旋转方向平行,充液开口110上设置有与外螺纹1201相配的内螺纹111,在油壶盖120旋拧至设定位置时,内螺纹端部112(即内螺纹111 朝向油壶盖120一侧的端部)抵靠在旋拧定位筋1202上,使油壶盖不可继续旋转拧紧,这样可使油壶盖120和充液开口110之间的旋合拧紧能够达到设定的旋合要求,使油壶盖120和充液开口110能够保持既不松也不紧状态。较佳地,油壶盖120的旋拧定位筋1202到达内螺纹端部112时,油壶盖120的旋转扭矩为4~7n矩为时密封状态及旋拧开启顺滑度较好。
49.请参阅图10至图13,图10为本实用新型油壶1中油壶盖120一实施例的三维示意图;
50.图11为图10的俯视图;图12为图11中a

a向的剖视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油壶盖120 一实施例中翻盖1216的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油壶盖120还包括转动连接安装在油壶盖120上的翻盖1216,翻盖1216通过转轴1220转动安装在油壶盖120上,翻盖1216 的转动轴线,穿过油壶盖120顶部圆的圆心。翻盖1216的一端上具有凸起结构1219,与凸起
结构1219背离凸起结构1219的另一端设有扳口1218,可方便操作者翻转翻盖1216,在翻盖1216的表面靠近扳口1218侧设有粗糙的花纹,该花纹可为粗糙的点状凸起1217,供操作者视线不佳时,手指触摸到翻盖1216即可确定位置。
51.请继续参阅图12和图13,油壶盖120内设有一凹部,供翻盖1216翻转时带有凸起结构 1219一端活动,在凹部内与凸起结构1219对应的位置设有弧形凹槽1205以及分别位于弧形凹槽1205两端的第一限位槽1206和第二限位槽1207,第一限位槽1206和第二限位槽1207 与弧形凹槽1205之间通过限位凸起隔开,翻盖1216转动使凸起结构1219在弧形凹槽1205 内往复滑动,凸起结构1219位于第一限位槽1206内翻盖1216处于完全闭合位置,凸起结构 1219位于第二限位槽1207内翻盖1216处于完全翻开位置。这种结构设计可以使翻盖1216 的翻转更加准确,不仅能在翻盖1216开启或关闭时实现定位切换,而且通过凸凹啮合点的切换,能在手感或声音上判定开启与关闭的限位已到位。通过第一限位槽1206和第二限位槽 1207可以使翻盖1216在开启或关闭时保持较稳定的工作状态。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当翻盖1216处于开启位置时,操作者可操作翻盖1216旋紧或松开油壶盖120;当油壶盖120 固定后,使翻盖1216处于闭合位置,从而避免翻盖1216凸起造成操作干扰。需要说明的是,在凸起结构1219两侧设有透气孔,因此翻盖1216的开启与关闭均不影响单向透气结构1213 的正常补气。
52.请参阅图2,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第一管道130与抽液开口180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嘴160和过滤网170。过滤嘴160可以是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过滤嘴160一端与第一管道130涨紧套牢,过滤嘴160另一端与过滤网170涨紧套牢,过滤网170由塑料件及金属网一体注塑成型,金属网采用50~90目网孔,防止50~90目润滑油杂质及粉尘进入油泵,造成油泵堵塞不出油。
53.请参阅图4,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单向透气结构1213包括设置于油壶盖120上的通孔和安装在通孔内的单向阀12132,单向阀12132允许气体由油壶1外部向油壶1内部进入。单向阀12132为橡胶件,具备可向油壶1内透气、但不能向外渗漏油的单向通气功能,满足气密性压力,使之达到充气压力0.5~0.8bar无泄漏。
54.请参阅图4,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单向阀12132背离油壶1储油腔的一侧安装有对气体进行过滤的过滤体12131。过滤体12131为铜粉烧结或pe或其他透气性材料制成的滤芯,其为20

100目的透气滤芯,优选为60~80目透气滤芯,具有粉尘过滤防护功能,可以压装在单向阀12132上部的通孔内。
55.请参阅图5,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考虑到在润滑油的粘附性,为了防止在长期未开启粘附力较大时无法打开,油壶盖120上设置有与拆卸工具相配的沉槽1204。沉槽1204的形状与拆卸工具的连接端相配,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拆卸工具为一字起工具,沉槽1204 为长方形,在本实用新型另外一示例中,拆卸工具的连接端为外六方头,沉槽1204为六方体,遇到手动旋转翻盖1216而油壶盖120难以旋转时,可以借助拆卸工具旋转油壶盖120。
56.请参阅图2和图8,图8为本实用新型油壶1中油壶盖120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 为本实用新型油壶1中油壶盖120另一实施例中止挡体1222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油壶盖120还包括防止油壶盖120丢失的拉线1221,拉线1221与箱体100、油壶盖 120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受限定,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拉线1221的一端与箱体100的外壁
相连接,拉线1221的另一端与油壶盖120相连接,避免油壶盖120取下后脱落油壶1而遗失,使油壶盖120取下后依然与油壶1有线体相连,而进行遗失防呆。
57.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8,较佳地,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拉线1221的一端连接在油壶盖120朝向储液腔室的一侧,拉线1221的另一端伸入至充液开口110内,并与可从油壶1内进入的止挡体1222相连。拉线1221与油壶盖120之间的连接方式不限,可以为一切合适的连接手段,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油壶盖120朝向储液腔室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孔1210,拉线1221朝向油壶盖120的一端设置有与安装孔1210相配的安装结构,通过安装结构螺纹连接或过盈插入至安装孔1210。请继续参阅图4,较佳地,在本实用新型另外一实施例中,安装孔1210内设置有球面凹腔1211,安装孔1210朝向拉线122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增加安装孔1210壁体弹性的开口槽1212,开口槽1212的数量不受限定,拉线1221的一端设置有与球面凹腔1211相配的球体(未示出),球体与拉线1221一体注塑成形,球体卡入至球面凹腔1211内。这种设置方式可以使拉线1221在任意角度内转动,不仅转动灵活,而且能够防止因拉线1221转动引起拉线1221端部脱落或缠绕。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止挡体1222 为可弹性变形的支架,支架与拉线1221一体成形,并可在沿其纵向方向从充液开口110进入至油壶1的储油腔室内,在进入至储油腔室内后,无法再在非外力的作用下从充液开口110 内拔出。止挡体1222为衣架形状,拉线1221连接在衣架形状对应挂钩的位置,采用该种结构的止挡体1222,有利于止挡体1222在取出时弹性压缩变形,以从充液开口110中取出。
58.请参阅图9,在本实用新型另外一示例中,止挡体1222为止挡杆1223,拉线1221连接在止挡杆1223的中部,止挡杆1223可沿轴向进入充液开口110,并在提起时被充液开口110 止挡。止挡杆1223的直径小于充液开口110的直径,可以从充液开口110内进入至油壶1的储油腔室内,止挡杆1223的长度大于充液开口110的直径并小于储油腔室的最小宽度,当拉绳提拉时,止挡杆1223在拉线1221和重力的双重作用下横向止挡在充液开口110上。
59.请参阅图4和图14,图4为本实用新型油壶1中油壶盖120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 14为本实用新型油壶盖120一实施例中密封体1208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油壶盖120上设置有密封体1208。密封体1208优选为具有弹性的硅胶材质,其可以为常规圆环形垫片形式,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油壶盖120上设置有环形凸起1203,密封体1208 上设置有环形凹槽1209,密封体1208包覆设置在环形凸起1203上,且朝向充液开口110的一侧与油壶1之间形成密封结构。该结构可以使密封体1208稳定可靠的安装在油壶盖120上,防止密封体1208丢失,同时,环形凸起1203可以对下侧的密封体1208进行挤压,可以使油壶盖120与充液开口110之间具有较大的密封面。
60.请参阅图16和图1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切割工具,该切割工具包括油壶1、壳体2、手柄5、切割组件3和动力源4,动力源4为切割组件3提供动力,油壶1用于盛装润滑液或冷却液,油壶1安装在壳体2内,并靠近动力源4设置,这样油壶1内的润滑液或冷却液可以带出动力源4的部分热量,能够为动力源4散热。油壶1包括:箱体100、油壶盖120、抽吸装置140、第一管道130和第二管道150。箱体100上设置有储液腔室,储液腔室具有充液开口110和抽液开口180;油壶盖120可拆卸安装在充液开口110上,其上设置有单向透气结构1213;抽吸装置140设置于箱体100的外部;第一管道130一端与抽液开口180相连接,另一端与抽吸装置140的吸液口相连接;第二管道150一端与抽吸装置140的排液口相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手持切割工具的待润滑或待冷却部位。油壶1固定安装在壳体2的内部,且充液开口110和
油壶盖120裸露出壳体2外,至少容器箱体120的部分容器箱体外露,该部分容器箱体部分为透明或者半透明材质,以便显示油量或指示液面刻度线,从而方便操作者得知剩余液体量,在到达警戒位置时,加注润滑油或冷却液。
61.在本实用新型切割工具一示例中,油壶1的油壶盖120上设置有与充液开口110相配的外螺纹1201;外螺纹1201上设置有旋拧定位筋1202,充液开口110上设置有与外螺纹1201 相配的内螺纹111,在油壶盖120旋拧至设定位置时,内螺纹111朝向油壶盖120一侧的端部抵靠在旋拧定位筋1202上。
62.请参阅图18,图18为本实用新型切割工具一实施例中抽吸装置140的安装及驱动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中的抽吸装置140可以为一切合适类型的泵类,在本实用新型切割工具一实施例中抽吸装置140为一齿轮泵,并通过齿轮泵转轴驱动来进行抽吸,切割工具的转轴上安装有蜗杆41,泵转轴1220上安装有蜗轮42,通过蜗轮42蜗杆41组合结构来驱动泵转轴1220 以较低的速度转动,从而提供抽吸的动力。
6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手持切割工具中未详细描述的部分为现有手持切割工具常用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64.综上,本实用新型油壶的油壶盖上设有单向透气结构,可以允许气体从油壶外部进入,但能够阻止油壶内的液体从单向透气结构内溢出,既能在抽吸装置抽吸的过程中及时补气,又能够防止油壶内的液体溢出从而造成损失和泄漏污染。本实用新型切割工具安装有本实用新型油壶,可以通过油壶来对需要部位进行润滑或冷却,并且能够通过油壶上设置的单向透气结构来进行补气,不仅补气的可靠性较高,而且润滑油的防污染能力较强。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和使用意义。
65.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