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散热功能的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2021-11-06 03:4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散热功能的配电箱。


背景技术:

2.配电箱是数据上的海量参数,一般是构成低压林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
3.传统的配电箱没有设置可增加换热效率的结构,导致配电箱外部换热效率较慢,且没有设置可增加对流效率的散热结构,导致配电箱散热效率较慢。
4.针对上述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新型散热功能的配电箱。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散热功能的配电箱,包括配电箱本体和散热外罩,散热外罩活动设置在配电箱本体外侧,设置了可增加换热效率的结构,设置了增加对流效率的散热结构,从而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散热功能的配电箱,包括配电箱本体和散热外罩,所述散热外罩活动设置在配电箱本体外侧,所述配电箱本体设置有翅式凹陷片和对流构件,翅式凹陷片设置两组,翅式凹陷片设置在配电箱本体两侧,对流构件设置两组,对流构件设置在配电箱本体一侧;
7.所述散热外罩设置有罩体、功能箱和真空泵箱,罩体活动设置在配电箱本体外侧,功能箱设置在罩体一侧,真空泵箱设置在罩体侧面。
8.优选的,所述对流构件设置有防尘框和对流槽,防尘框设置在对流槽上端面,对流槽开设在配电箱本体一侧。
9.优选的,所述罩体设置有翅式凸出片、进气框和气流腔,翅式凸出片设置两组,翅式凸出片设置在罩体内壁两侧,进气框设置两组,进气框设置在罩体一侧,且进气框与气流腔相联通,气流腔开设在罩体内部。
10.优选的,所述翅式凸出片和罩体均为铝材质制成的构件,翅式凸出片与翅式凹陷片相匹配。
11.优选的,所述气流腔设置有翅式腔,翅式腔设置两组,翅式腔设置在翅式凸出片内部,且与气流腔相联通。
12.优选的,所述功能箱设置有散热风扇和制冷箱,散热风扇设置在功能箱内部,制冷箱设置在功能箱内部上端位置。
13.优选的,所述制冷箱设置有水腔和半导体制冷片,水腔设置在制冷箱内部,半导体制冷片设置两组,半导体制冷片设置在水腔两侧,且位置处于制冷箱内部。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5.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散热功能的配电箱,因翅式凸出片与翅式凹陷片相
匹配,可将罩体覆盖卡合在配电箱本体一侧,此时翅式凸出片与翅式凹陷片相卡合,即将罩体与配电箱本体固定,翅式凸出片增加了与配电箱本体的接触面积,且翅式凸出片和罩体均为铝材质制成的构件,罩体可吸收更多的热量,真空泵箱可将气流腔内部的空气抽走,此时气流腔会通过两组的进气框吸入空气,增加了空气的流动速率,也就增加了换热效率。
16.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散热功能的配电箱,在功能箱内部设置了散热风扇,散热风扇可对准配电箱本体一侧吹风,此侧设置了进气口,散热风扇吹出的风可进入到配电箱本体内部,而对流槽的设置,可与配电箱本体内部相联通,且对流槽与散热风扇吹出的风存在对流情况,即最后吹出的风会带着热量从对流槽位置出去,设置了对流结构,增加了散热效率。
17.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散热功能的配电箱,在功能箱内部上端位置设置了制冷箱,可在制冷箱内部的水腔中加水,随后水腔两侧设置的半导体制冷片可对其制冷,降低功能箱内部温度,制冷箱散发的冷气会跟随散热风扇吹出的风,进入配电箱本体内部,增加了散热效果,且翅式腔设置在翅式凸出片内部,翅式腔与气流腔相联通,增大了气流腔的面积,增大了气流与配电箱本体的换热面积。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配电箱本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外罩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气流腔平面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功能箱平面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配电箱本体;11、翅式凹陷片;12、对流构件;121、防尘框;122、对流槽;2、散热外罩;21、罩体;211、翅式凸出片;212、进气框;213、气流腔;2131、翅式腔;22、功能箱;221、散热风扇;222、制冷箱;2221、水腔;2222、半导体制冷片;23、真空泵箱。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一种新型散热功能的配电箱,包括配电箱本体1和散热外罩2,散热外罩2活动设置在配电箱本体1外侧。
26.请参阅图2,一种新型散热功能的配电箱,配电箱本体1设置有翅式凹陷片11和对流构件12,翅式凹陷片11设置两组,翅式凹陷片11设置在配电箱本体1两侧,对流构件12设置两组,对流构件12设置在配电箱本体1一侧,对流构件12设置有防尘框121和对流槽122,防尘框121设置在对流槽122上端面,对流槽122开设在配电箱本体1一侧。
27.请参阅图3

5,一种新型散热功能的配电箱,散热外罩2设置有罩体21、功能箱22和真空泵箱23,罩体21活动设置在配电箱本体1外侧,功能箱22设置在罩体21一侧,真空泵箱23设置在罩体21侧面,罩体21设置有翅式凸出片211、进气框212和气流腔213,翅式凸出片
211设置两组,翅式凸出片211设置在罩体21内壁两侧,进气框212设置两组,进气框212设置在罩体21一侧,且进气框212与气流腔213相联通,气流腔213开设在罩体21内部,翅式凸出片211和罩体21均为铝材质制成的构件,翅式凸出片211与翅式凹陷片11相匹配,气流腔213设置有翅式腔2131,翅式腔2131设置两组,翅式腔2131设置在翅式凸出片211内部,且与气流腔213相联通,功能箱22设置有散热风扇221和制冷箱222,散热风扇221设置在功能箱22内部,制冷箱222设置在功能箱22内部上端位置,制冷箱222设置有水腔2221和半导体制冷片2222,水腔2221设置在制冷箱222内部,半导体制冷片2222设置两组,半导体制冷片2222设置在水腔2221两侧,且位置处于制冷箱222内部,因翅式凸出片211与翅式凹陷片11相匹配,可将罩体21覆盖卡合在配电箱本体1一侧,此时翅式凸出片211与翅式凹陷片11相卡合,即将罩体21与配电箱本体1固定,翅式凸出片211增加了与配电箱本体1的接触面积,且翅式凸出片211和罩体21均为铝材质制成的构件,罩体21可吸收更多的热量,真空泵箱23可将气流腔213内部的空气抽走,此时气流腔213会通过两组的进气框212吸入空气,增加了空气的流动速率,也就增加了换热效率,在功能箱22内部设置了散热风扇221,散热风扇221可对准配电箱本体1一侧吹风,此侧设置了进气口,散热风扇221吹出的风可进入到配电箱本体1内部,而对流槽122的设置,可与配电箱本体1内部相联通,且对流槽122与散热风扇221吹出的风存在对流情况,即最后吹出的风会带着热量从对流槽122位置出去,设置了对流结构,增加了散热效率,在功能箱22内部上端位置设置了制冷箱222,可在制冷箱222内部的水腔2221中加水,随后水腔2221两侧设置的半导体制冷片2222可对其制冷,降低功能箱22内部温度,制冷箱222散发的冷气会跟随散热风扇221吹出的风,进入配电箱本体1内部,增加了散热效果,且翅式腔2131设置在翅式凸出片211内部,翅式腔2131与气流腔213相联通,增大了气流腔213的面积,增大了气流与配电箱本体1的换热面积。
2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散热功能的配电箱,包括配电箱本体1和散热外罩2,散热外罩2活动设置在配电箱本体1外侧,因翅式凸出片211与翅式凹陷片11相匹配,可将罩体21覆盖卡合在配电箱本体1一侧,此时翅式凸出片211与翅式凹陷片11相卡合,即将罩体21与配电箱本体1固定,翅式凸出片211增加了与配电箱本体1的接触面积,且翅式凸出片211和罩体21均为铝材质制成的构件,罩体21可吸收更多的热量,真空泵箱23可将气流腔213内部的空气抽走,此时气流腔213会通过两组的进气框212吸入空气,增加了空气的流动速率,也就增加了换热效率,在功能箱22内部设置了散热风扇221,散热风扇221可对准配电箱本体1一侧吹风,此侧设置了进气口,散热风扇221吹出的风可进入到配电箱本体1内部,而对流槽122的设置,可与配电箱本体1内部相联通,且对流槽122与散热风扇221吹出的风存在对流情况,即最后吹出的风会带着热量从对流槽122位置出去,设置了对流结构,增加了散热效率,在功能箱22内部上端位置设置了制冷箱222,可在制冷箱222内部的水腔2221中加水,随后水腔2221两侧设置的半导体制冷片2222可对其制冷,降低功能箱22内部温度,制冷箱222散发的冷气会跟随散热风扇221吹出的风,进入配电箱本体1内部,增加了散热效果,且翅式腔2131设置在翅式凸出片211内部,翅式腔2131与气流腔213相联通,增大了气流腔213的面积,增大了气流与配电箱本体1的换热面积。
2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
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