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鼻中隔缝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05 22:1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缝合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鼻中隔缝合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鼻中隔手术,鼻中隔软骨取出后,医生需要用线将鼻间肉再次缝合、待痊愈后再拆线。
3.现有的操作方式,在鼻孔的暗腔内反复穿线,给医生带来一定的操作难度,穿线的间隔、紧松度难以精确的掌控,不利于完美愈合,且反复穿插线也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楚。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鼻中隔缝合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鼻中隔缝合装置,包括枪体、一对鼻插杆、储针盒、激发装置;所述鼻插杆包括平行的设于枪体的前端的定杆和动杆;所述定杆为空腔杆,内置激发装置;储针盒设于定杆的腔内或底面,盒底设有出针口,盒顶设有对应的激发口;所述动杆通过第一转轴与枪体轴接;枪体内设触发装置,触发激发装置激发储针盒内的缝合针,同时联动动杆向定杆拢合。
7.上述触发装置包括触发杆,所述触发杆的杆体呈s形,于s形杆体中点下的弧杆处通过第二转轴与枪体轴接,第二转轴下的弧杆为拨动杆,第二转轴上的弧杆为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近动杆的凹弧处,抵压动杆的末端,且所述动杆的端末的底面设有第一复位簧;所述联动杆的顶端,通过销轴联动激发装置。
8.上述激发装置包括激发簧片和激发杆;所述激发杆水平设置,其两侧设有若干对滑杆,分别置于定杆腔内壁的滑槽内,激发杆的末端通过销轴接触发杆的顶端,激发杆的前端活动的顶触激发簧片的腰顶部;所述激发簧片倾斜设置,底端固定,腰底部设有第二复位簧,与激发口匹配的激发片垂设于其顶部的底面。
9.上述激发杆的前端轴接辊轴或滚球。
10.上述储针盒为活动式,嵌设于定杆的腔内或底面。
11.上述储针盒,于远离出针口的一端,内置抵针簧。
12.上述缝合针包括单孔针和双孔针;
13.所述单孔针的形状包括形、形;
14.所述双孔针的形状包括形。
15.与单孔针匹配的,所述定杆空腔的前端设有积势块,用于阻挡激发簧片的形变;所述动杆的内侧面设有匹配的单针孔。
16.与双孔针匹配的,所述动杆的内侧面设有匹配的凹针槽。
17.上述动杆和/或定杆,沿长度方向,设有刻度。
18.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19.本发明的鼻中隔缝合装置,通过一对可分别插入鼻腔中的鼻插杆,以其中的定杆为基准杆、动杆为活动杆,针对不同的创口,利用不同形状的缝合针缝补鼻间肉(膜)。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s形触发杆推动激发杆横向移动,挤压激发簧片,再利用激发簧片受压后的形变结合激发簧片因积势块的阻拦而不能及时形变所积累的势,经形变后所产生的瞬间力,将缝合针激发出去;同时,再利用激发杆的持续推力,保证双孔针的有效形变;再结合刻度,可实现精准间距的缝合,保证效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的鼻中隔缝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的独立动杆的鼻中隔缝合装置的示意图。
22.图3为本发明的激发杆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发明的单孔针的结构示意图(a、b)。
24.图5为本发明的双孔针形变前(c)、后(c1)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1、积势块,2、激发片,3、滚球,4、激发杆,5、滑杆,6、激发簧片,7、销轴,8、抵针簧,9、第二复位簧,10、触发杆,11、抵压块,12、动杆,13、第一转轴,14、第一复位簧,15、拨动杆,16、第二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27.鼻中隔缝合装置,主体为中空的枪体,枪体的前端设有一对平行的鼻插杆,分为定杆和动杆12;其中,定杆为空腔杆,内置激发装置;动杆12通过第一转轴13与枪体轴接。动杆12和/或定杆,沿长度方向,设有刻度。
28.如图1所示的动杆,可在动杆的底部设置相应的杆套。
29.如图2所示的动杆,动杆可独立设置。
30.于定杆和动杆12的端部的相对的内侧面处,储针盒设于定杆的腔内或底面,储针盒用于放置缝合针,储针盒的底部设有单个缝合针的出针口,顶部设有与出针口对应的激发口,盒内远离出针口的一端,设有抵针簧8。与储针盒相对的抵压块11设置在动杆12的内侧面。
31.缝合针有单孔针和双孔针,单孔针的形状包括形、形,双孔针的形状包括形;与单孔针匹配的抵压块11设有单针孔,与双孔针匹配的抵压块11设有凹针槽,用于将双孔针的针头弯曲成图5中的c1图样状。储针盒和抵压块11可活动设置,也可与鼻插杆一体设置;抵压块11根据储针盒设置的位置,行对的设于动杆12的内或顶面。
32.缝合针的激发装置设于定杆的空腔内,由激发簧片6和激发杆4组成。激发杆4水平设置,通过两侧的若干对滑杆5,置于定杆腔内壁的滑槽内,激发杆4的末端由触发装置联动;激发杆4的前端轴接辊轴或滚球3,活动的顶触激发簧片6的腰顶部;激发簧片6倾斜设置,底端固定,腰底部设有第二复位簧9,与激发口匹配的激发片2垂设于其顶部的底面。
33.于定杆空腔的前端设有积势块1,用于阻挡激发簧片6的形变。
34.触发装置设于枪体内,包括杆体呈s形的触发杆10,于s形杆体中点下的弧杆处通过第二转轴16与枪体轴接,第二转轴16下的弧杆为拨动杆15,第二转轴16上的弧杆为联动杆12;动杆12的末端延伸至联动杆12的近动杆12的凹弧处,由凹弧抵压,且动杆12的端末的底面设有第一复位簧14;联动杆12的顶端,通过销轴7轴接并联动激发杆4。
35.使用时,
36.通过拨动杆15,轴转动s形的触发杆10,联动杆12的凹弧处抵压动杆12的末端,使得动杆12轴转动,动杆12的另一端向定杆拢合;同时,联动杆12的顶端推动激发杆4沿滑槽横向移动,激发杆4顶端辊轴或滚球3顶触激发簧片6,迫使激发簧片6向下,而由于激发簧片6的端部被积势块1阻挡而不能随形变而变换位置,使得激发簧片6持续的形变所积累的势(能),达一定量后突破积势块1的阻挡,经形变后所产生的瞬间力,通过激发片2将缝合针激发出去,尤其适用于单孔针形的缝合针;对于双孔针形的缝合针,则可通过激发杆4的持续推力,持续的压迫激发簧片6,使得激发片2持续的压迫双孔针,双孔针沿凹针槽在压力下发生弯曲形变,勾住另一侧鼻腔内的鼻间肉。
37.对于需要多次缝合的场景,可结合刻度,按刻度的读数,向鼻孔内挪进一定的间距,再重复上述的步骤,可实现精准间距的缝合,保证效果。
38.使用完毕后,第一复位簧14的恢复弹力,将动杆的末端支撑起,同时顶触发杆,使得触发杆归位,进而联动触发杆的顶部将激发杆拉回,拉回后的激发杆释放了对激发簧片的压迫,激发簧片在第二复位簧的恢复弹力下,联动激发片归位。
3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鼻中隔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枪体、一对鼻插杆、储针盒、激发装置;所述鼻插杆包括平行的设于枪体的前端的定杆和动杆;所述定杆为空腔杆,内置激发装置;储针盒设于定杆的腔内或底面,盒底设有出针口,盒顶设有对应的激发口;所述动杆通过第一转轴与枪体轴接;枪体内设触发装置,触发激发装置激发储针盒内的缝合针,同时联动动杆向定杆拢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中隔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装置包括触发杆,所述触发杆的杆体呈s形,于s形杆体中点下的弧杆处通过第二转轴与枪体轴接,第二转轴下的弧杆为拨动杆,第二转轴上的弧杆为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近动杆的凹弧处,抵压动杆的末端,且所述动杆的端末的底面设有第一复位簧;所述联动杆的顶端,通过销轴联动激发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中隔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装置包括激发簧片和激发杆;所述激发杆水平设置,其两侧设有若干对滑杆,分别置于定杆腔内壁的滑槽内,激发杆的末端通过销轴接触发杆的顶端,激发杆的前端活动的顶触激发簧片的腰顶部;所述激发簧片倾斜设置,底端固定,腰底部设有第二复位簧,与激发口匹配的激发片垂设于其顶部的底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中隔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杆的前端轴接辊轴或滚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中隔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针盒为活动式,嵌设于定杆的腔内或底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中隔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针盒,于远离出针口的一端,内置抵针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中隔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针包括单孔针和双孔针;所述单孔针的形状包括形、形;所述双孔针的形状包括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鼻中隔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与单孔针匹配的,所述定杆空腔的前端设有积势块,用于阻挡激发簧片的形变;所述动杆的内侧面设有匹配的单针孔。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鼻中隔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与双孔针匹配的,所述动杆的内侧面设有匹配的凹针槽。10.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中隔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杆和/或定杆,沿长度方向,设有刻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鼻中隔缝合装置,鼻插杆包括平行的设于枪体的前端的定杆和动杆;定杆为内置激发装置的空腔杆;储针盒设于定杆的腔内或底面,盒底设有出针口,盒顶设有激发口;动杆通过第一转轴接枪体;枪体内设触发装置,用于激发储针盒内的缝合针,并联动动杆向定杆拢合。其通过插入鼻腔中的鼻插杆,以定杆为基准杆、动杆为活动杆,针对不同的创口,利用不同形状的缝合针缝补鼻间肉;利用触发杆推动激发杆挤压激发簧片,利用激发簧片受压后的形变结合激发簧片因积势块的阻拦而不能及时形变所积累的势,经形变后所产生的瞬间力,将缝合针激发出去;利用激发杆的持续推力,保证双孔针的有效形变;再结合刻度,可实现精准间距的缝合。可实现精准间距的缝合。可实现精准间距的缝合。


技术研发人员:钱晓云 钱建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钱建华
技术研发日:2021.08.05
技术公布日:2021/1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