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沉管隧道钢壳隔舱密封检验方法与流程

2021-11-05 22:5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钢壳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沉管隧道钢壳隔舱密封检验方法。


背景技术:

2.在跨海、跨江通道建设中,通常采用若干个沉管管节拼接而成的沉管隧道钢壳。一个标准管节有一千多个独立隔舱,隔舱的隔板工艺孔有两千多个;而且,型材穿过隔舱的横隔板采用水密补板进行密封,约有一万多处水密补板。为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要求相邻隔舱浇筑时不得串舱,所有隔板工艺孔、水密补板及隔板焊缝均需焊接密封。
3.因上述的沉管隔舱、工艺孔、水密补板体量庞大等客观因素,导致沉管隧道钢壳的生产组织管理难度大,给隔舱密封检验带来极大的困难。现有生产中检查隔舱是否密封完好,需要人工爬舱检查或者使用高清摄像头对每个隔舱进行逐舱排查,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工时。以上两种检验方式,均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一是人工爬舱检验时隔舱内部光线不足,不容易发现焊缝的问题;二是采用摄像头检验时摄像头只能在夜晚进行检验,白天光线太强不利于摄像头工作。若隔舱密封性检验不准确,容易造成漏封舱或封舱不完整等问题,增加返工及修改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沉管隧道钢壳隔舱密封检验方法,改善现有隔舱密封检验中大量耗费人力物力及工时的问题,操作方法简单,检验结果直观、准确,检验效率高,不受环境因素影响。
5.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沉管隧道钢壳隔舱密封检验方法,沉管隧道钢壳包括多个块体,所述块体包括多个隔舱,所述隔舱设置于同一平面内,且多行多列布置,所述隔舱设置有浇筑孔和多个透气孔;所述沉管隧道钢壳隔舱密封检验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7.步骤s1、根据所述隔舱的布置方式,制定检验顺序路线图;
8.步骤s2、使用密封塞将多个所述隔舱的所述浇筑孔和所述透气孔进行封堵;
9.步骤s3、按照所述检验顺序路线图,逐个对所述隔舱抽真空并检验相邻所述隔舱的进气情况,直至完成所述块体的所有所述隔舱的密封检验。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在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根据所述检验顺序路线图,对所述隔舱按照位置顺序进行编号。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2.步骤s31、打开待检验隔舱的所述透气孔,进行抽气,使所述待检验隔舱成为真空舱;
13.步骤s32、打开所述待检验隔舱相邻的多个所述隔舱的所述透气孔,观察进气情况,并进行密封性能判断;
14.步骤s33、根据判断结果进行密封检验;
15.步骤s34、封堵所述待检验隔舱的所述透气孔和相邻所述隔舱的所述透气孔;
16.步骤s35、重复所述步骤s31

所述步骤s34,直至完成所有所述隔舱的密封检验。
1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在所述步骤s31中,将抽气设备的抽气管连通所述透气孔,使用所述抽气设备对所述待检验隔舱进行抽气。
1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在所述步骤s31中,所述抽气设备的抽气时间为3min

7min。
1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步骤s31还包括:使用密封套管对所述抽气管和所述透气孔的连接处进行密封。
2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步骤s33还包括:根据检验结果对所述待检验隔舱和/或相邻所述隔舱进行密封修补。
2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在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制定实施工艺方案和安全规范,并对现场操作人员进行工艺交底和安全交底。
2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在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所述沉管隧道钢壳按照封舱路线图完成单体拼接,形成独立隔舱。
2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在所述步骤s3之后,还包括:重复所述步骤s1

所述步骤s3,直至完成所有所述块体的所有所述隔舱密封检验。
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沉管隧道钢壳隔舱密封检验方法,为同一个平面内多行多列布置的隔舱制定检验顺序路线图,按照检验顺序路线图的数字顺序对隔舱进行逐个抽真空检验,可避免漏检和重复检验。对隔舱进行抽真空,并观察相邻隔舱的进气情况,如果观察到相邻隔舱出现进气,则说明两个隔舱之间共同隔板的密封性能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检验或者修复。这种密封检验方法可直观观察到隔舱的密封性能,并明确存在密封不良的隔板的位置,操作简单方便,不受环境因素影响,检验结果呈现方式直观且可靠,提高了检验效率,节约了人力物力和工时方面的成本,有效避免将不可逆的生产问题流入下一道工序。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某一小节段的部分隔舱的检验顺序示意图;
26.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沉管隧道钢壳隔舱密封检验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27.图中:
28.100、隔舱;101、浇筑孔;102、透气孔;200、待检验隔舱;
29.300、密封塞;400、抽气管;500、密封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3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
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2.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3.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34.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沉管隧道钢壳隔舱密封检验方法,对沉管隧道钢壳的隔舱100进行密封性能检验。沉管隧道钢壳由多个单体拼接形成,每个单体由两个小节段拼接形成,而每个小节段由多个块体焊接成型,每个块体包括多个隔舱100,隔舱100设置于同一平面内,且多行多列布置,隔舱100设置有浇筑孔101和多个透气孔102,浇筑孔101用于浇注混凝土;本发明实施例的沉管隧道钢壳隔舱密封检验方法,在沉管隧道钢壳按照封舱路线图完成单体拼接并形成独立隔舱之后进行,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5.步骤s1、根据隔舱100的布置方式,制定检验顺序路线图;
36.由于每个块体的多个隔舱100在同一个平面内为多行多列布置,可根据位置顺序制定检验顺序路线图,避免漏检或者重复检验。在本实施例中,首先对同一行的隔舱100以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检验,然后再对第二行的隔舱100以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检验,如图1所示,直至完成对所有排列行的隔舱100的检验。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位置顺序对同一列的隔舱100以从上至下的顺序进行检验,然后再对第二列的隔舱100以从上至下的顺序进行检验,直至完成对所有列的隔舱100的检验,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左、右及上、下位置关系均是由隔舱100与同一个平面内的其余隔舱100的相互位置关系而确定,并非隔舱100在沉管隧道钢壳上的实际空间位置。
37.优选地,在本步骤s1中还包括,根据检验顺序路线图,对隔舱100按照位置顺序进行编号,如图1所示,为某一个小节段的部分隔舱100的检验顺序路线图,在实际检验中,按照数字顺序从1至20进行检验。通过对隔舱100进行编码,便于明确检验顺序,并及时确认存在密封问题的隔舱100的位置。
38.步骤s2、使用密封塞300将多个隔舱100的浇筑孔101和透气孔102进行封堵;
39.在本步骤s2中,密封塞300可使用橡胶密封塞,具有较好的弹性,密封性能良好,便于下一步进行抽真空检验时隔舱100的相对密封,减少隔舱100内部与外部空气的流通,真实呈现隔舱100的密封性能。如图1所示,在检验1号隔舱100时,需要保证相邻2号隔舱100和6号隔舱100的浇筑孔101和透气孔102均完成密封,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40.步骤s3、按照检验顺序路线图,逐个对隔舱100抽真空并检验相邻隔舱100的进气情况,直至完成块体的所有隔舱100的密封检验。
41.本发明实施例的沉管隧道钢壳隔舱密封检验方法,为同一个平面内多行多列布置的隔舱100制定检验顺序路线图,按照检验顺序路线图的数字顺序对隔舱100进行逐个抽真空检验,可避免漏检和重复检验。对隔舱100进行抽真空并观察相邻隔舱100的进气情况,如果观察到相邻隔舱100出现进气,则说明两个隔舱100之间共同的隔板密封性能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检验或者修复。这种密封检验方法可直观观察到隔舱100的密封性能,操作简单方便,不受环境因素影响,检验结果呈现方式直观且可靠,提高了检验效率,节约了人力物力和工时方面的成本,有效避免将不可逆的生产问题流入下一道工序。
42.进一步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3.步骤s31、打开待检验隔舱200的透气孔102,进行抽气,使待检验隔舱200成为真空舱;
44.待检验隔舱200即为隔舱100中的一个,为便于区分,称之为待检验隔舱200。在本步骤s31中,使用抽气设备对待检验隔舱200进行抽真空,抽气设备可选用高压工业吸尘器,该高压工业吸尘器具有抽气管400。将抽气设备的抽气管400连通透气孔102,并对待检验隔舱200进行抽气。优选地,抽气设备的抽气时间为3min

7min,即可使检验隔舱200成为真空舱。在本实施例中,1号待检验隔舱200的透气孔102具有多个,为提高检验的灵敏度,可选择靠近相邻2号隔舱100和6号隔舱100的透气孔102进行抽气。
45.可选地,在本步骤s31中还包括:使用密封套管500对抽气管400和透气孔102的连接处进行密封。由于抽气设备的抽气管400与透气孔102之间会存在间隙,为了达到快速抽真空的目的,需要将抽气管400和透气孔102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胶带对抽气管400和透气孔102的连接处进行缠绕,形成胶带管套作为密封套管500,该胶带管套缠绕在抽气管400上,并对透气孔102进行密封。当完成对待检验隔舱200抽真空后,取出透气孔102中的抽气管400时,可将胶带管套一并取出,并在对下一个待检验隔舱200进行检验时重复使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他的密封方式对抽气管400和透气孔102的连接处进行密封,例如使用橡胶制成的密封套管500等,也可实现相同的密封目的,本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举例。
46.步骤s32、打开相邻多个隔舱100的透气孔102,观察进气情况,并进行密封性能判断;
47.在上述步骤s31之后,待检验隔舱200成为真空舱,此时,打开相邻隔舱100的各一个透气孔102,观察进气情况。如图1所示,在检验1号待检验隔舱200时,打开相邻2号隔舱100的一个透气孔102及6号隔舱100的一个透气孔102进行观察。在选择相邻隔舱100的透气孔102时,优选靠近待检验隔舱200的透气孔102。如图2所示,为隔舱密封检验方法的原理示意图,以1号待检验隔舱200为例,根据相邻隔舱100的进气情况进行密封性能判断的方法如下:如果2号隔舱100的透气孔102进气明显,6号隔舱100的透气孔102无明显进气,则说明1号待检验隔舱200与2号隔舱100共同的隔板密封性不良,需要进行进一步密封检验;如果2号隔舱100的透气孔102无明显进气,6号隔舱100的透气孔102进气明显,则说明1号待检验隔舱200与6号隔舱100共同的隔板密封性不良,需要进行进一步密封检验;如果2号隔舱100的透气孔102进气明显,6号隔舱100的透气孔102进气明显,则说明1号待检验隔舱200与2号隔舱100共同的隔板密封性不良、1号待检验隔舱200与6号隔舱100共同的隔板密封性不良,均需进行进一步密封检验;如果2号隔舱100的透气孔102无明显进气,6号隔舱100的透气孔
102无明显进气,则说明1号待检验隔舱200与2号隔舱100共同的隔板密封良好、1号待检验隔舱200与6号隔舱100共同的隔板密封良好,无需进一步密封检查。
48.步骤s33、根据判断结果进行密封检验;优选地,根据检验结果对待检验隔舱200和/或相邻隔舱100进行密封修补。
49.在本步骤s33中,根据步骤s32的判断结果,针对存在进气明显的隔舱100进行进一步检查,如果确认存在密封不良,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密封修补。
50.步骤s34、封堵待检验隔舱200的透气孔102和相邻隔舱100的透气孔102;
51.在本步骤s34中,针对完成检验的待检验隔舱200及相邻隔舱100重新进行封堵,便于进行下一个隔舱100的检验。
52.步骤s35、重复步骤s31

步骤s34,直至完成所有隔舱100的密封检验。如图所示,在完成1号待检验隔舱200的密封检验后,进行2号隔舱100的密封检验;2号隔舱100的相邻隔舱包括1号隔舱100、3号隔舱100和7号隔舱100,对2号待检验隔舱200抽真空之后,需要打开1号隔舱100、3号隔舱100和7号隔舱100的各一个透气孔102检查进气情况,直至完成2号隔舱100的密封性能判断和/或密封修补。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完成所有隔舱100的密封检验。
53.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还包括:制定实施工艺方案和安全规范,并对现场操作人员进行工艺交底和安全交底。在正式进行密封检验前,除了制定检验顺序路线图,还需要制定实施工艺方案和安全规范,其中,实施工艺方案包括抽真空的时间、检验时间等工艺参数,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制。
54.进一步地,在步骤s3之后,还包括:重复步骤s1

步骤s3,直至完成所有块体的隔舱密封检验。将沉管隧道钢壳的不同块体分开进行检验,避免漏检和误检,提高检验效率。
55.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