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便于收纳的茶叶晾晒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05 21:0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便于收纳的茶叶晾晒装置。


背景技术:

2.茶是人们生活之中常见的一种饮品,它以其独特的口感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且茶具有多种养生功效,是居家旅行必备之佳品,茶叶的晾晒是茶叶的生产程序中少不了环节,目前茶叶晾晒方式主要是地铺式或者板铺式,经过长时间的晾晒,消除茶叶中的大部分水分,以满足后续加工要求。
3.现有的茶叶板铺式晾晒方式一般通过晾晒架完成,而现有的晾晒架一般体型较大,且一般无法折叠收纳,占用较大的存储空间,不利用于转运存储,且现有的可折叠收纳的晾晒装置,在收纳时,需要对各个零部件进行分开折叠,需要较多的手部操作,消耗较大的人力,操作较为不便,同时现有的晾晒架一般没有设置防尘,晾晒架暴露在空气中,容易造成灰尘堆积,每次使用时,需要先对晾晒架进行冲洗,消耗了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收纳的茶叶晾晒装置。
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收纳的茶叶晾晒装置,包括支架、固定机构和锁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和锁定机构均设置在支架上;
6.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转动组件和卡紧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轴和转杆,所述转轴设置在支架上,所述转杆套设在转轴上,所述卡紧组件包括拉块、拉绳、拉杆和第一弹簧,所述支架上设有凹槽,所述拉块位于凹槽内,所述拉块与凹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凹槽内,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凹槽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拉块连接,所述拉杆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拉杆与支架铰接,所述转杆上设有卡槽,所述拉杆穿过卡槽,所述拉杆与卡槽抵靠,所述拉绳的一端位于凹槽内与拉块连接,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与拉杆连接;
7.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两个锁定组件,两个锁定组件分别设置在支架的两侧,所述锁定组件包括下压单元、鼓气单元和锁定单元,所述下压单元包括固定块、推块和第二弹簧,所述固定块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推块设置在固定块的一侧,所述推块与支架滑动连接,两个锁定组件的两个推块抵靠,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固定块和推块之间,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固定块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推块连接,所述锁定单元包括套管、活塞、锁杆和第三弹簧,所述套管设置在固定块上,所述活塞设置在套管内,所述活塞与套管密封连接,所述锁杆的一端位于套管内与活塞连接,所述锁杆的另一端伸出套管外,所述锁杆与支架抵靠,所述第三弹簧设置在套管内,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与套管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活塞连接,所述鼓气单元包括气囊和气管,所述气囊设置在固定块和推块之间,所述气囊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块和推块连接,所述气管设置在气囊上,所述套管通过气管与气囊内部连通。
8.为了对装置进行支撑,所述支架包括支杆、底板和连杆,所述底板有两个,两个底板分别设置在连杆的两端,所述底板与连杆铰接,两个底板贴合,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底板远离连杆的一端,所述转动组件设置在其中一个底板上,所述卡紧组件设置在另一个底板上,所述支杆有两个,两个支杆分别设置在两个底板上,所述支杆位于底板远离连杆的一端,所述支杆与底板铰接,两个锁定组件分别与两个支杆对应设置,所述锁杆与支杆抵靠。
9.为了对装置进行收纳保护,所述支架上设有保护单元,所述保护单元包括固定板和壳体,所述固定板设置在连杆远离底板的一侧,所述壳体有两个,两个壳体分别设置在固定板的两端,所述壳体与固定板铰接,两个壳体密封连接。
10.为了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所述壳体远离固定板的一端设有磁铁,两个磁铁正对设置,两个磁铁互吸。
11.为了对装置进行支撑,所述支杆上设有卡块。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收纳的茶叶晾晒装置,通过支架实现茶叶的晾晒,通过固定机构实现支架的固定收纳,通过锁定机构实现支架的锁定,与现有的晾晒装置相比,该装置可通过支架的折叠,实现支架的收纳,节省了存储空间,方便运输,与现有的可收纳的晾晒装置相比,该装置通过折叠底板一个零部件,即可实现支杆的自动收纳,减少了手部操作,节省了人力,与现有的保护单元相比,该保护单元不仅对支架进行收纳防尘,同时在支架展开时,对支架进行辅助支撑,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14.图1是本发明的便于收纳的茶叶晾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发明的便于收纳的茶叶晾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发明的便于收纳的茶叶晾晒装置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发明的便于收纳的茶叶晾晒装置的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是本发明的便于收纳的茶叶晾晒装置的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转轴,2.转杆,3.拉块,4.拉绳,5.拉杆,6.第一弹簧,7.固定块,8.推块,9.第二弹簧,10.套管,11.活塞,12.锁杆,13.第三弹簧,14.气囊,15.气管,16.支杆,17.底板,18.连杆,19.固定板,20.壳体,21.磁铁,22.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0.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21.如图1所示,一种便于收纳的茶叶晾晒装置,包括支架、固定机构和锁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和锁定机构均设置在支架上;
22.该装置使用时,通过固定机构实现支架的固定,通过锁定机构实现支架的锁定,通过展开支架,然后将茶叶放置在支架上,实现茶叶的晾晒。
23.如图2

4所示,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转动组件和卡紧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轴1和转杆2,所述转轴1设置在支架上,所述转杆2套设在转轴1上,所述卡紧组件包括拉块3、拉绳4、拉杆5和第一弹簧6,所述支架上设有凹槽,所述拉块3位于凹槽内,所述拉块3与凹槽滑
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6设置在凹槽内,所述第一弹簧6的一端与凹槽连接,所述第一弹簧6的另一端与拉块3连接,所述拉杆5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拉杆5与支架铰接,所述转杆2上设有卡槽,所述拉杆5穿过卡槽,所述拉杆5与卡槽抵靠,所述拉绳4的一端位于凹槽内与拉块3连接,所述拉绳4的另一端与拉杆5连接;
24.这里第一弹簧6处于形变状态,第一弹簧6的回复力对拉块3产生拉力,拉块3对拉绳4产生拉力,拉绳4对拉杆5产生拉力,从而使得拉杆5始终与卡槽抵靠,从而避免转杆2发生移动,从而对转杆2进行锁定,从而对转轴1进行锁定,从而对两个底板17进行锁定,避免底板17发生移动,当需要展开底板17时,拉动拉杆5,使得拉杆5与转杆2垂直,使得拉杆5移动至转杆2的卡槽口处,然后转动转杆2,使得拉杆5由卡槽内移出,即可解除拉杆5和转杆2的锁定状态,从而解除两个底板17的锁定状态,然后翻转底板17,即可实现底板17的铺平。
25.如图5所示,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两个锁定组件,两个锁定组件分别设置在支架的两侧,所述锁定组件包括下压单元、鼓气单元和锁定单元,所述下压单元包括固定块7、推块8和第二弹簧9,所述固定块7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推块8设置在固定块7的一侧,所述推块8与支架滑动连接,两个锁定组件的两个推块8抵靠,所述第二弹簧9设置在固定块7和推块8之间,所述第二弹簧9的一端与固定块7连接,所述第二弹簧9的另一端与推块8连接,所述锁定单元包括套管10、活塞11、锁杆12和第三弹簧13,所述套管10设置在固定块7上,所述活塞11设置在套管10内,所述活塞11与套管10密封连接,所述锁杆12的一端位于套管10内与活塞11连接,所述锁杆12的另一端伸出套管10外,所述锁杆12与支架抵靠,所述第三弹簧13设置在套管10内,所述第三弹簧13的一端与套管10连接,所述第三弹簧13的另一端与活塞11连接,所述鼓气单元包括气囊14和气管15,所述气囊14设置在固定块7和推块8之间,所述气囊14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块7和推块8连接,所述气管15设置在气囊14上,所述套管10通过气管15与气囊14内部连通。
26.这里两个推块8抵靠,从而使得气囊14压缩,气囊14内的空气通过气管15进入套管10内,从而使得套管10内的空气压强增大,当空气压强大于第三弹簧13的回复力时,空气压强驱动活塞11向外移动,从而使得锁杆12向外移动,从而使得锁杆12与支杆16抵靠,从而对支杆16进行锁定,使得支杆16贴紧底板17,当需要展开支杆16时,翻转底板17,使得两个底板17相互远离,从而使得两个推块8相互远离,此时第二弹簧9处于形变状态,第二弹簧9的回复力对推块8产生向外的推力,从而使得气囊14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再次膨胀,从而使得气囊14内的空气压强减小,从而使得套管10内的空气再次通过气管15流入气囊14内进行填补,从而使得套管10内的空气压强减小,此时第三弹簧13处于形变状态,第三弹簧13的回复力对活塞11产生反向拉力,从而使得活塞11反向移动,从而使得锁杆12反向移动,从而使得锁杆12与支杆16脱开,从而使得支杆16可自由旋转,即可展开支杆16。
27.为了对装置进行支撑,所述支架包括支杆16、底板17和连杆18,所述底板17有两个,两个底板17分别设置在连杆18的两端,所述底板17与连杆18铰接,两个底板17贴合,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底板17远离连杆18的一端,所述转动组件设置在其中一个底板17上,所述卡紧组件设置在另一个底板17上,所述支杆16有两个,两个支杆16分别设置在两个底板17上,所述支杆16位于底板17远离连杆18的一端,所述支杆16与底板17铰接,两个锁定组件分别与两个支杆16对应设置,所述锁杆12与支杆16抵靠。
28.如图1

2所示,为了对装置进行收纳保护,所述支架上设有保护单元,所述保护单
元包括固定板19和壳体20,所述固定板19设置在连杆18远离底板17的一侧,所述壳体20有两个,两个壳体20分别设置在固定板19的两端,所述壳体20与固定板19铰接,两个壳体20密封连接。
29.这里两个磁铁21互吸,从而使得两个壳体20相互靠近,从而使得两个壳体20闭合,对装置进行密封保存,避免底板17上沾染灰尘,方便使用,当装置撑开时,拉动两个壳体20翻转,然后展开装置,使得底板17与固定板19抵靠,无法继续旋转,从而使得两个底板17平铺,然后翻转支杆16,使得壳体20抵靠在支杆16上的卡块22上,从而使得底板17、支杆16和壳体20形成三角形的稳定支撑结构,从而对底板17和支杆16进行更好的支撑,避免支杆16和底板17发生移动。
30.为了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所述壳体20远离固定板19的一端设有磁铁21,两个磁铁21正对设置,两个磁铁21互吸。
31.为了对装置进行支撑,所述支杆16上设有卡块22。
32.这里第一弹簧6处于形变状态,第一弹簧6的回复力对拉块3产生拉力,拉块3对拉绳4产生拉力,拉绳4对拉杆5产生拉力,从而使得拉杆5始终与卡槽抵靠,从而避免转杆2发生移动,从而对转杆2进行锁定,从而对转轴1进行锁定,从而对两个底板17进行锁定,避免底板17发生移动,这里两个推块8抵靠,从而使得气囊14压缩,气囊14内的空气通过气管15进入套管10内,从而使得套管10内的空气压强增大,当空气压强大于第三弹簧13的回复力时,空气压强驱动活塞11向外移动,从而使得锁杆12向外移动,从而使得锁杆12与支杆16抵靠,从而对支杆16进行锁定,使得支杆16贴紧底板17,从而使得支杆16、底板17保持折叠收纳状态,节省了储存空间,方便运输,这里两个磁铁21互吸,从而使得两个壳体20相互靠近,从而使得两个壳体20闭合,对装置进行密封保存,避免底板17上沾染灰尘,在展开使用时,无需再次对底板17进行清洁,节省了人力,方便了使用,当需要展开装置时,拉动两个壳体20翻转,露出内部的装置,然后拉动拉杆5,使得拉杆5与转杆2垂直,使得拉杆5移动至转杆2的卡槽口处,然后转动转杆2,使得拉杆5由卡槽内移出,即可解除拉杆5和转杆2的锁定状态,从而解除两个底板17的锁定状态,然后翻转底板17,使得两个底板17与固定板19抵靠,从而实现底板17的平铺,同时底板17旋转平铺时,使得两个底板17相互远离,从而使得两个推块8相互远离,此时第二弹簧9处于形变状态,第二弹簧9的回复力对推块8产生向外的推力,从而使得气囊14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再次膨胀,从而使得气囊14内的空气压强减小,从而使得套管10内的空气再次通过气管15流入气囊14内进行填补,从而使得套管10内的空气压强减小,此时第三弹簧13处于形变状态,第三弹簧13的回复力对活塞11产生反向拉力,从而使得活塞11反向移动,从而使得锁杆12反向移动,从而使得锁杆12与支杆16脱开,从而使得支杆16可自由旋转,然后旋转支杆16,使得支杆16与底板17垂直,即可展开支杆16,然后继续旋转壳体20,使得壳体20抵靠在支杆16上的卡块22上,从而使得底板17、支杆16和壳体20形成三角形的稳定支撑结构,从而对底板17和支杆16进行更好的支撑,避免支杆16和底板17发生移动,从而实现更好的展开效果,当需要收纳时,转动壳体20,使得壳体20由卡块22上移开,从而然后反向转动底板17,使得两个底板17折叠贴合,从而使得转杆2再次移动至拉杆5处,然后拉动拉杆5,使得拉杆5卡入卡槽内,然后松手,拉杆5在第一弹簧6的回复力作用下再次卡入卡槽内,从而对转杆2进行锁定,从而对两个底板17进行锁定,同时底板17相互靠近,从而使得连个推块8相互靠近,从而使得两个推块8分别压缩两个气囊
14,从而使得气囊14内的空气压入套管10内,从而使得活塞11移动,从而使得锁杆12移出套管10,从而使得锁杆12推动支杆16旋转,从而使得支杆16旋转与底板17抵靠,从而实现支杆16的收纳,这里通过旋转底板17,即可实现底板17和支杆16的同时折叠收纳,减少了手部操作,节省了人力,操作简单方便。
3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便于收纳的茶叶晾晒装置,通过支架实现茶叶的晾晒,通过固定机构实现支架的固定收纳,通过锁定机构实现支架的锁定,与现有的晾晒装置相比,该装置可通过支架的折叠,实现支架的收纳,节省了存储空间,方便运输,与现有的可收纳的晾晒装置相比,该装置通过折叠底板17一个零部件,即可实现支杆16的自动收纳,减少了手部操作,节省了人力,与现有的保护单元相比,该保护单元不仅对支架进行收纳防尘,同时在支架展开时,对支架进行辅助支撑,提高了实用性。
34.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