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神经外科用训练康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03 22:0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外科用训练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2.神经外科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如颅骨、头皮、脑血管脑膜等结构的损伤、炎症、肿瘤、畸形和某些遗传代谢障碍或功能紊乱疾病,如:癫痫、帕金森病、神经痛等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并探索新的诊断、治疗、预防技术的一门高、精、尖学科。
3.目前的一些神经外科病人需要定期对肢体进行训练,使得其四肢的肌肉处于一个较好的状态,避免萎缩,然而,现有的训练装置大多只能进行单一项目训练,无法同时对腿部和脚部进行锻炼,使用效果不够好,为此,需要一种神经外科病人用肢体训练装置。
4.病人在经过神经外科手术后,为了使肢体能够快速恢复,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目前的肢体康复训练装置,结构复杂,操作不便,不能根据自身需要自由调节,且上肢体与下肢体分开设置的,不能够使得上肢体与下肢体协调训练,适应能力差。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外科用训练康复装置对患者的腿部和手部进行锻炼,同时训练上肢体与下肢体的运动协调性。
6.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神经外科用训练康复装置,包括床体、靠背和肢体锻炼机构,所述靠背可上下调节安装在所述床体上;所述肢体锻炼机构设置于所述床体一侧;所述肢体锻炼机构包括手杆、第一齿轮、第一链条、第二齿轮、传动杆、第三齿轮、第二链条和第四齿轮,所述手杆与所述第一齿轮键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通过所述第一链条连动;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通过传动杆连动;所述第四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通过所述第二链条连动;所述第二链条靠近所述床体的一侧设置有脚环。
7.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齿轮的上方。
8.作为优选的,所述手杆整体呈z字形。
9.作为优选的,所述脚环远离第二链条一侧设置有开口。
10.作为优选的,还包括底座、背板、支撑杆、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块,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床体上,所述背板通过所述支撑杆倾斜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滑轨固定在所述背板上,所述第一滑块固定在所述靠背上,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配合,所述靠背通过所述第一滑块可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滑轨上。
11.作为优选的,还包括可活动设置在所述床体上的腿托。
12.作为优选的,还包括底板、第二滑轨和第二滑块,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床体上,所述第二滑块和所述第二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滑块固定在所述腿托底部,所述腿托通过
所述第二滑轨可活动设置在所述床体上。
13.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三齿轮、所述第四齿轮均配设有轴承和轴承固定座。
14.作为优选的,所述背靠顶部设置有u型凹陷。
15.作为优选的,所述腿托整体呈三棱柱形状。
16.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神经外科用训练康复装置,其肢体锻炼机构包括手杆、第一齿轮、第一链条、第二齿轮、传动杆、第三齿轮、第二链条和第四齿轮。患者锻炼时,先半躺在床体上,将腿放在脚环内,然后手转动手杆,通过齿轮、链条和传动杆带动脚环上下活动;同时也可通过脚的作用带动手转动。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使患者上肢体与下肢体同时锻炼,使得上肢体与下肢体协调训练,利于手术后上肢体和下肢体的协调训练恢复。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神经外科用训练康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神经外科用训练康复装置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靠背带有第一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靠背带有第一滑块和第一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腿托与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靠背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号:1

床体;2

靠背;3

手杆;4

第一齿轮;5

第一链条;6

第二齿轮;7

传动杆;8

第三齿轮;9

第二链条;10

第四齿轮;11

脚环;12

开口; 13

底座;14

背板;15

支撑杆;16

第一滑轨;17

第一滑块;18

腿托;19

底板;20

第二滑轨;21

第二滑块;22

凹陷。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将本发明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本发明涵盖了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所可能包括的所有备选方案、改进方案和等效方案。
2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
26.如图1

6所示,本实施例展示了一种神经外科用训练康复装置,包括床体1、靠背2和肢体锻炼机构,所述靠背2可上下调节安装在所述床体1上;所述肢体锻炼机构设置于所述床体1一侧;所述肢体锻炼机构包括手杆3、第一齿轮4、第一链条5、第二齿轮6、传动杆7、第三齿轮8、第二链条9和第四齿轮10,所述手杆3与所述第一齿轮4键连接;所述第一齿轮4和所述第二齿轮6通过所述第一链条5连动;所述第三齿轮8和所述第二齿轮6通过传动杆7连动;所述第四齿轮10和所述第三齿轮8通过所述第二链条9连动;所述第二链条9靠近所述床体1的一侧设置有脚环11。
27.上述结构中,所述第一齿轮4、所述第二齿轮6、所述第三齿轮8、所述第四齿轮10均配设有轴承和轴承固定,使得所述第一齿轮4、所述第二齿轮6、所述第三齿轮8、所述第四齿轮10正常地转动工作。
28.具体的所述第二齿轮6位于所述第一齿轮4的上方;传动杆7平行床体1 长度方向设置;第三齿轮8和第四齿轮10一上一下设置。其中手杆3整体呈z 字形;所述背靠顶部设置有u型凹陷22。
29.患者在使用本实施例的训练康复装置时,应先半躺在床体1上,背靠着靠背 2,然后将一只脚放在脚环11内。然后用手转动手杆3,手杆3与第一齿轮4键连接,手杆3带动第一齿轮4转动。第一齿轮4再通过第一链条5带动第二齿轮 6转动,第二齿轮6通过传动杆7带动第三齿轮8转动,第三齿轮8通过第二链条9带动第四齿轮10转动。固定在第二链条9上的脚环11随着第二链条9上下活动。
30.本实施例的训练康复装置既可以手通过转动手杆3带动脚环11活动,反过来也可以也可以通过脚作用在脚环11,使脚环11上下移动,脚环11再带动第二链条9,并通过第三齿轮8、传动杆7、第二齿轮6、第一链条5和第一齿轮4,带动手杆3转动。可使患者上肢体与下肢体同时锻炼,使得上肢体与下肢体协调训练,利于手术后上肢体和下肢体的协调训练恢复。
31.上述结构中,脚环11上开设有开口12供脚踝部位放入脚环11内部。
32.进一步地,还包括底座13、背板14、支撑杆15、第一滑轨16和第一滑块 17,所述底座13固定在所述床体1上,所述背板14通过所述支撑杆15倾斜安装在所述底座13上,所述第一滑轨16固定在所述背板14上,所述第一滑块17 固定在所述靠背2上,所述第一滑块17与所述第一滑轨16滑动配合,所述靠背 2通过所述第一滑块17可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滑轨16上。
33.上述结构中,靠背2通过第一滑块17与第一滑轨16的配合,实现靠背2 所在的高度可调节。使得靠背2能符合不同体型的患者,应用人群更广泛。
34.在一些实施例中,康复训练装置还包括可活动设置在床体1上的腿托18,腿托18整体呈三棱柱形状。
35.具体的,还包括底板、第二滑轨20和第二滑块21,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床体1上,所述第二滑块21和所述第二滑轨20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滑块21固定在所述腿托18底部,所述腿托18通过所述第二滑轨20可活动设置在所述床体 1上。
36.上述结构中,腿托18用于供患者放置下肢体的。本实施例的腿托18通过第二滑块21与第二滑轨20的配合,实现可活动设置在床体1上的目的。患者可以通过调节腿托18的位置来使身体达到舒服的康复续联状态,使得本实施例的康复训练装置更加的人性化;同时也为不同身高的患者考虑。
3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