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灭活益生菌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2021-11-03 14:5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灭活益生菌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2.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malt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患者的普遍症状为: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常伴有其他不良症状,如嗳气、腹胀、反酸和食欲减退等。有些患者还可出现反复发作性剧烈腹痛、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等。
3.口腔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唾液、牙菌斑中有分布,会引起口臭、口腔溃疡、慢性咽炎等。口腔中的幽门螺旋杆菌被严重忽视,由于口腔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性、传播性和耐药性,药物难以发挥作用,且幽门螺旋杆菌易于在口腔内定植,是hp根除失败、复发或再感染的重要原因。因此,注重口腔中幽门螺旋杆菌的预防和治疗是解决以上问题的良好途径。
4.目前针对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多采用抗生素联用的四联疗法,但抗生素在杀灭hp的同时也会杀灭有益菌,再加上hp定植会竞争性抑制一部分细菌生长,共同破坏了胃内微生态平衡,引起各种胃肠功能紊乱及胃肠道菌群失调等不良反应,抗生素还会导致患者体内细菌耐药性增加,易使致病菌二重感染,导致hp根除率降低;另外抗生素清除幽门螺杆菌仅限于胃部,对于口腔里的幽门螺杆菌则不易清除。另有研究表明,益生菌具有加强胃粘膜生物屏障,竞争抑制hp定植生长、平衡多种细胞因子水平的功能。但唾液、胃酸、胆汁、各种消化酶等均会影响益生菌活菌的使用效果,益生菌活菌在到达肠道的过程中,非芽孢杆菌类容易失活;且活菌体突变或非正常部位转移及抗药性基因转移,都会增加致病菌的危险。而中药用于治疗hp感染,制作方法大多为煎剂、丸剂等,原料中有效活性成分利用率低,有见效慢、治疗周期长,口感差的缺点。
5.为此,如何提高hp根除率,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药物组合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灭活益生菌中药组合物,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药材组成:丁香18

22份、黄芪15

17份、蒲公英12

16份、甘草7

11份、枸杞6

10份、商陆3

5份、沙棘5

9份、砂仁6

10份、山药8

12份。灭活益生菌为植物乳杆菌atcc 8014、唾液乳杆菌atcc 11741、嗜酸乳杆菌kctc 3150、罗伊氏乳杆菌dsmz 20053。
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灭活益生菌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8.s1按重量份称取中药原材料粉碎,过筛,混合均匀,得中药混合粉末;
9.s2发酵培养及发酵液灭活处理:将步骤s1所得中药混合粉末加水浸泡,调节ph值,进行灭菌处理得到无菌药液,待温度降至35

40℃,接种植物乳杆菌atcc 8014菌液,37℃恒温发酵8

12h;然后接种嗜酸乳杆菌kctc 3150、唾液乳杆菌atcc 11741和罗伊氏乳杆菌dsmz 20053菌液进行二次发酵,于35

37℃发酵16

18h,发酵结束后对发酵混合物进行灭活处理;
10.s3将步骤s2中灭活后发酵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滤液喷雾干燥处理,滤渣烘干进行超微粉碎至300目过筛,处理后的滤液和滤渣混合均匀即获得含有菌体和代谢产物的灭活益生菌中药组合物。
11.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中药原材料由如下重量份的药材制成:丁香20份、黄芪17份、蒲公英14份、甘草9份、枸杞8份、商陆4份、沙棘7份、砂仁8份、山药10份。
12.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中药粉末加水量为中药量的15

20倍,浸泡45

60min,用柠檬酸钠溶液调节体系ph值至6.0

7.0,于125℃灭菌30分钟得无菌药液。
13.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植物乳杆菌atcc 8014菌液量为中药液体积百分比的1.0~3.0%,菌液的含菌量为5
×
109‑
10
10
cfu/ml。
14.优选地,步骤s2中,接种嗜酸乳杆菌kctc 3150、唾液乳杆菌atcc 11741、罗伊氏乳杆菌dsmz 20053的用量分别占中药液体积百分比为2.0%

4.0%、2.0~4.0%、3.0~5.0%,每种菌液的含菌量为5
×
109‑
10
10
cfu/ml。
15.目前研究中发现hp感染的致病机制:

hp可穿透粘液层,其所分泌的黏附素能够使其紧贴于上皮细胞,同时释放尿素酶水解尿素产生氨,在菌体周围形成“氨云”保护层,以抵抗胃酸的杀灭作用,碱性微环境有利于其在胃上皮细胞表面定植和生存;

分泌对胃上皮细胞等起破坏作用的毒素因子,分泌空泡毒素a(vaca)而引起细胞损害,造成胃粘膜屏障损伤;

各种炎症细胞及炎症介质,其细胞毒素相关基因(caga)蛋白能诱导胃粘膜上皮细胞产生il

6及tnf

a炎性因子引起强烈的炎症反应;

菌体胞壁可作为抗原诱导免疫反应。
16.针对以上hp感染致病机制,本发明采用的复合益生菌选自植物乳杆菌atcc 8014、唾液乳杆菌atcc 11741、嗜酸乳杆菌kctc 3150,罗伊氏乳杆菌dsmz 20053。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胞外多糖能降低促炎细胞因子tnf

α和il

6的表达水平,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形成。唾液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能够产生大量乳酸使发酵液ph降低,破坏hp在菌体周围形成的“氨云”保护层,通过抑制hp的尿素酶达到抑杀的目的。嗜酸乳杆菌能分泌抗生素类物质(嗜酸乳菌素、嗜酸杆菌素、乳酸菌素),可对致病菌产生拮抗作用。罗伊氏乳杆菌对黏膜粘液及黏膜上皮细胞表现较强的粘附能力,通过与hp竞争细胞表面的结合位点,抑制hp在细胞表面的黏附和定植密度,其能够合成分泌一种非蛋白类广谱抗菌肽

罗伊氏菌素,能有效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且抑菌活性不会被蛋白酶破坏。
17.本发明中药组份的各味中药功效,丁香:味辛,性温,归脾、胃、肺、肾经,具有抗菌、健胃作用,所含丁香油及丁香酚,可有效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活性,增强胃粘膜屏障机能,缓解腹部胀气,增强消化能力。黄芪:味甘,性温,补气固表,含皂苷、黄酮、多糖以及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活性物质,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衰老、抗肿瘤、抗病毒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蒲公英: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对幽门螺旋杆菌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可降低内毒素的活性,抑制胃酸分泌,修补胃粘膜损伤。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胃益气,清热解毒等作用,主要活性成分有甘草酸、甘草黄酮,具有抑杀幽门螺杆菌作用。枸
杞:甘,平,其主要活性成分枸杞多糖具有促进免疫、清除自由基、抗炎、抗肿瘤作用。商陆:其活性成分商陆皂苷甲能够降低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产生,并且能够抑制人体外周血单核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具有抗炎作用。沙棘:含有丰富的沙棘油和原花青素,能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细胞的合成,具有保护和加速修复胃黏膜、增加肠道双歧杆菌的药性。砂仁: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主治脾胃气滞,宿食不消,腹痛痞胀,噎膈呕吐,寒泻冷痢,增强胃粘膜新陈代谢,修复受损胃黏膜。山药:味甘,性温,益肾气,健脾胃,山药含有多糖、多酚氧化酶、皂苷等活性物质,保护胃粘膜,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
18.上述多味药物中富含的活性成分,生物碱、苷类、多糖等具有抗炎抑菌作用,合理配伍,相互协同,对炎性介质的产生和分泌产生影响,控制炎性因子il

6及tnf

a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来根除hp;诸药合用能够补脾健胃,清热解毒,同时达到修复胃粘膜,养护肠胃健康的功效。
19.本发明中在复合益生菌发酵中药的过程中,两者相互作用。益生菌可以降低中药的毒副作用,产生多种酶促进药用植物细胞壁破裂,析出更多活性物质生物碱、黄酮、糖苷、萜类和有机酸等有效成分,将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吸收的小分子成分,提高药效;同时,中药中糖类、蛋白等为益生菌的生长提供一定的营养物质,有机酸的缓冲效果为益生菌生长提供稳定的ph环境。
20.更重要的是,本发明对益生菌发酵中药组合物进行灭活处理,灭活益生菌可以不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能耐高温、胃酸、胆汁、消化酶、碱等,具有极强的抗逆性。灭活菌细胞表面的暴露出更多的吸附位点,对机体黏膜粘附性更强,对于病原细菌具有更强的排斥作用;灭活益生菌安全性更高;没有菌量的限制,质量稳定性高;可与抗生素同用,辅助治疗感染性疾病;制剂也便于运输和保存。
21.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的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灭活益生菌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抑制幽门螺杆菌的功能产品中的应用。
22.所述功能产品包括药品、保健品、日化用品;也可以加入其他辅料制成;具体的,产品形式可以制成适于口服的胶囊、粉剂、片剂、丸剂、颗粒剂、水剂。
23.由于幽门螺杆菌还可以在口腔内定植,通过唾液传播感染,会引起口臭、口腔溃疡、牙周炎、慢性咽炎等病症。本发明所述功能产品还可制成适于口腔的含片、咀嚼片、喷剂、牙膏、牙粉、漱口水,对口腔幽门螺杆菌起到抑制作用,改善口腔微生态环境,使幽门螺杆菌在口腔中失去生存的环境,防止病从口入,从根本上预防胃病的发生;同时组合物对口腔其他致病菌也具有抑制作用,保护口腔健康。
2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5.1.本发明利用复合益生菌进行多次发酵,使中药的有效成分转化为易于肠道吸收的活性物质,提高中药有效成分的利用率,充分发挥药效,弥补现有中药制剂利用率低、见效慢的不足。
26.2.本发明发酵组合物进行益生菌灭活处理,灭活益生菌不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安全性更高;可与抗生素同用,辅助治疗感染性疾病;制剂更便于运输和保存。
27.3.本发明针对幽门螺旋杆菌所致感染采用灭活益生菌协同中药辅助治疗,共同抑制幽门螺杆菌,可通过灭活益生菌重塑胃内和口腔微生态环境抑制hp生长,调节机体菌群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同时中药达到抑制炎症因子、修复胃粘膜和养护肠胃的功效。与抗生
素同用辅助治疗hp,可有效提高hp根除率,降低抗生素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制备。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29.实施例1
30.一种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灭活益生菌中药组合物,其中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药材组成:丁香18份、黄芪17份、蒲公英16份、甘草11份、枸杞6份、商陆3份、沙棘9份、砂仁6份、山药8份。
31.具体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2.s1按重量份称取中药原材料粉碎至200目过筛,混合均匀,得中药混合粉末。
33.s2发酵培养及发酵液灭活处理:将中药混合粉末加15倍中药量的水浸泡45min,用柠檬酸钠溶液调节体系ph值至6.0,125℃灭菌30分钟得到无菌药液,待温度降至37℃,接种量为中药液体积百分比为3%的植物乳杆菌(atcc 8014)菌液,37℃恒温发酵8h;然后接种量为中药液体积百分比分别为3%、2%、4%的嗜酸乳杆菌(kctc 3150)、唾液乳杆菌(atcc 11741)、罗伊氏乳杆菌(dsmz 20053)菌液进行二次发酵,于37℃发酵16h,发酵结束后对发酵混合物进行加热110℃,15min的灭活处理。
34.s3将灭活后发酵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滤液喷雾干燥处理,滤渣烘干超微粉碎至300目过筛,处理后的滤液和滤渣混合均匀即获得含有菌体和代谢产物的灭活益生菌中药组合物。
35.实施例2
36.一种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灭活益生菌中药组合物,其中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药材组成:丁香22份、黄芪15份、蒲公英12份、甘草7份、枸杞10份、商陆5份、沙棘5份、砂仁10份、山药12份。
37.具体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8.s1按重量份称取中药原材料粉碎至200目,过筛,混合均匀,得中药混合粉末。
39.s2发酵培养及发酵液灭活处理:将中药混合粉末加20倍中药量的水浸泡1小时,用柠檬酸钠溶液调节体系ph值至7.0,125℃灭菌30分钟得到无菌药液,待温度降至37℃,接种量为中药液体积百分比为3%的植物乳杆菌(atcc 8014)菌液,37℃恒温发酵12h;然后接种量为中药液体积百分比分别为3%、2%、4%的嗜酸乳杆菌(kctc 3150)、唾液乳杆菌(atcc 11741)、罗伊氏乳杆菌(dsmz 20053)菌液进行二次发酵,于37℃发酵18h,发酵结束后对发酵混合物进行加热110℃,15min的灭活处理。
40.s3将灭活后发酵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滤液喷雾干燥处理,滤渣烘干超微粉碎至300目过筛,处理后的滤液和滤渣混合均匀即获得含有菌体和代谢产物的灭活益生菌中药组合物。
41.实施例3
42.一种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灭活益生菌中药组合物,其中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药材组成:丁香20份、黄芪17份、蒲公英14份、甘草9份、枸杞8份、商陆4份、沙棘7份、砂仁8份、山药10份。
43.具体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4.s1按重量份称取中药原材料粉碎至200目,过筛,混合均匀,得中药混合粉末。
45.s2发酵培养及发酵液灭活处理:将中药混合粉末加20倍中药量的水浸泡1小时,用柠檬酸钠溶液调节体系ph值至6.5,125℃灭菌30分钟得到无菌药液,待温度降至37℃,接种量为中药液体积百分比为2%的植物乳杆菌(atcc 8014)菌液,37℃恒温发酵12h;然后接种量为中药液体积百分比分别为4%、2%、4%的嗜酸乳杆菌(kctc 3150)、唾液乳杆菌(atcc 11741)、罗伊氏乳杆菌(dsmz 20053)菌液进行二次发酵,于37℃发酵18h,发酵结束后对发酵混合物进行加热110℃,15min的灭活处理。
46.s3将灭活后发酵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滤液喷雾干燥处理,滤渣烘干超微粉碎至300目过筛,处理后的滤液和滤渣混合均匀即获得含有菌体和代谢产物的灭活益生菌中药组合物。
47.对比例1
48.中药原材料中不加入商陆,其余原料和制备条件步骤与实施例3完全相同。
49.对比例2
50.将罗伊氏乳杆菌(dsmz 20053)替换为枯草芽孢杆菌(atcc 6633),其余原料和制备条件步骤与实施例3完全相同。
51.对比例3
52.将植物乳杆菌(atcc 8014)、唾液乳杆菌(atcc 11741)替换为植物乳杆菌(atcc10241)、唾液乳杆菌(jcm 1231),其余原料和制备条件步骤与实施例3完全相同。
53.对比例4
54.将接种量更改为中药液体积百分比分别为1%、1%、2%的嗜酸乳杆菌(kctc 3150)、唾液乳杆菌(atcc 11741)、罗伊氏乳杆菌(dsmz 20053)菌液进行二次发酵,其余原料和制备条件步骤与实施例3完全相同。
55.对比例5
56.一种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灭活益生菌中药组合物,其中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药材组成:丁香20份、黄芪17份、蒲公英14份、甘草9份、枸杞8份、商陆4份、沙棘7份、砂仁8份、山药10份。
57.具体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8.s1按重量份称取中药原材料粉碎至200目,过筛,混合均匀,得中药混合粉末。
59.s2发酵培养及发酵液灭活处理:将中药混合粉末加20倍中药量的水浸泡1小时,用柠檬酸钠溶液调节体系ph值至6.5,125℃灭菌30分钟得到无菌药液,待温度降至37℃,接种量为中药液体积百分比分别为4%、2%、2%、4%的嗜酸乳杆菌(kctc 3150)、植物乳杆菌(atcc 8014)、唾液乳杆菌(atcc 11741)、罗伊氏乳杆菌(dsmz 20053)菌液进行发酵,于37℃恒温发酵24h,发酵结束后对发酵混合物进行加热110℃,15min的灭活处理。
60.s3将灭活后发酵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滤液喷雾干燥处理,滤渣烘干超微粉碎至300目过筛,处理后的滤液和滤渣混合均匀即获得含有菌体和代谢产物的灭活益生菌中药
组合物。
61.对比例5与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5利用复合益生菌对中药只进行一次发酵。
62.试验检测:
63.1、抑菌效果:
64.1.1本发明的灭活益生菌中药组合物对幽门螺杆菌的抑制效果试验
65.哥伦比亚培养基(oxiod,uk)倾注平板,每平板15ml,平板为标准平板9mm,把h.pylori 43504、h.pylori 11637和h.pylori 26695涂布到平板上(浓度为1
×
108cfu/平板),立即放入9个牛津杯中,并向牛津杯中分别加入100μl本发明各实施例及对比例得到的中药组合物的悬液,在微需氧条件下固定1.5h后,放入三气培养箱培养48

72h,测量抑菌环大小,重复3次,本发明实施例1

3及对比例1

5中制备的组合物抑制幽门螺杆菌的试验结果见表1。
66.表1各组抑菌圈平均zoi
±
sem(mm)
67.菌株h.pylori 43504h.pylori 11637h.pylori 26695实施例123.46
±
0.2323.35
±
0.9222.75
±
1.14实施例225.64
±
1.2124.36
±
0.6224.51
±
0.89实施例328.34
±
0.5628.47
±
0.5427.87
±
0.23对比例114.21
±
0.6514.56
±
1.4613.38
±
0.86对比例216.58
±
0.6416.33
±
1.0716.27
±
1.44对比例318.35
±
1.0417.59
±
0.6218.64
±
0.96对比例420.51
±
1.1120.48
±
0.9319.12
±
0.24对比例521.47
±
0.7421.26
±
0.8820.62
±
1.12
68.zoi是抑菌圈直径大小;sem是标准偏差。
69.结果显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制备的灭活益生菌中药组合物对这几株幽门螺杆菌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抑菌效果明显优于对比例2的其他类型益生菌以及对比例3同属植物乳杆菌和唾液乳杆菌的其他菌株,可起到较好的预防、抵抗或清除幽门螺杆菌的作用。用于制备口腔护理产品,可对口腔幽门螺杆菌起到抑制作用,改善口腔微生态环境,使幽门螺杆菌在口腔中失去生存的环境,从而防止病从口入,口口相传,可以从根本上防止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预防胃病的发生。而对比例1缺少一味中药商陆,显著降低了组合物的整体抑菌效果,表明中药之间存在着配伍协同作用。对比例4菌株的用量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外,不能达到本发明的抑菌效果。对比例5中复合益生菌单次发酵中药的抑菌效果与实施例3相比明显降低,可能是由于中药发酵不充分,中药有效物质利用率低,菌体代谢产物量不足导致的。
70.1.2本发明的灭活益生菌中药组合物对口腔其他致病菌的抑菌性,以牙髓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和变形链球菌为例。
71.将牙髓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悬浮于脑心浸液肉汤中,37℃培养48h,变形链球菌悬浮于胰酪胨大豆肉汤中,37℃培养48h,3000r/min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菌液备用。
72.将实验分成8组,分别为实施例1

3、对比例1

5,实施例1

3和对比例1

5的样品均配制成等菌体浓度的溶液。将经121℃灭菌15min的直径6mm圆形滤纸片,分别浸泡于各实施
例及对比例的水溶液各1ml中,每种溶液5片滤纸片,5min后取出沥干。用无菌棉签分别蘸取已制备好的牙髓叶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变形链球菌菌液,在血琼脂板上4个方向轻轻平行交叉划线,均匀涂干。将浸有不同样品溶液的滤纸片分别放于已接种的细菌琼脂平板表面。每个样品均针对每种细菌重复实验6次。将各平板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48h,以游标卡尺测量各板上抑菌环直径。
73.抑菌结果如表2所示:
74.表2各组抑菌圈平均zoi
±
sem(mm)
75.组别牙髓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变形链球菌实施例122.25
±
0.7421.23
±
0.8517.24
±
0.92实施例223.54
±
0.4622.46
±
1.0218.51
±
1.01实施例325.34
±
0.8525.08
±
0.7320.47
±
0.65对比例114.47
±
1.7214.35
±
1.5212.35
±
1.72对比例216.34
±
1.8315.08
±
1.0613.55
±
1.22对比例317.26
±
1.4416.59
±
1.4013.89
±
1.25对比例419.52
±
1.4217.28
±
1.3214.32
±
1.21对比例520.65
±
0.9218.68
±
1.0215.36
±
0.88
76.结果显示,本发明实施例1

3在对口腔幽门螺杆菌起到抑制作用的同时,也对口腔其他致病菌的牙髓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和变形链球菌均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且较其他对比例组的抑菌效果显著,在用于制备口腔护理制品中,可以更好的解决这些致病菌引起的口臭、溃疡及牙周炎等一些列口腔问题。
77.2、临床试验
78.2.1一般资料
79.选择360例接受本试验药物组合物且hp阳性胃溃疡患者,男性173人,女性187人,年龄在20

65岁,病程1

8个月,随机分成9组,每组40人,每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类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80.2.2诊断标准
8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相关内容,

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呈节律性上腹痛伴反酸者;

x线钡餐造影胃内可见溃疡龛影;
82.③
胃镜检查可见活动期胃溃疡;

hp检查呈阳性。
83.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中的脾胃湿热证,

84.主症:胃脘痛、脘腹胀满,嘈杂泛酸、口干口苦;

次症:恶心呕吐,泛吐清水、食少纳呆,头晕或肢倦;

舌、脉象:苔黄厚腻,脉滑。具备主症及2项次症,结合胃镜检查即可确诊。
85.2.3纳入排除标准
86.纳入标准: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既往无消化道手术;年龄20~65周岁;1周内电子胃镜提示活动期溃疡,直径在3~20mm之间;无梗阻、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87.排除标准:不符合诊断标准者;对本发明中用药物过敏者;肝肾严重衰竭者;化脓性胆囊炎、胆道梗阻、胃肠穿孔等疾病者;哺乳期、妊娠期妇女;恶性胃溃疡者;
88.胃肠道手术史者;精神障碍者;患者本人拒绝。
89.排除病例: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5组有2人中途退出,治疗组8组有1人中途退出。
90.2.4治疗方法
91.对照组采用标准四联疗法,兰索拉唑 枸橼酸铋钾 阿莫西林 克拉霉素,其中兰索拉唑30mg,每日2次;枸橼酸铋钾300mg,每日2次;阿莫西林1000mg,每日2次;克拉霉素500mg,每日2次,疗程2周。
92.治疗1

8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分别将实施例1

3和对比例1

5制备的抗幽门螺杆菌的灭活益生菌中药组合物供患者服用,每天一次,服用剂量为10g/天,益生菌含量109‑
10
10
cfu/g。
93.2.5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指标:
94.(1)炎症因子指标:白介素

6(il

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方法: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患者晨起外周静脉血2ml,il

6、tnf

α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crp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具体操作按试剂盒说明进行。检测结果见下表3。
95.表3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比较
96.[0097][0098]
结果显示,经过两周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il

6、tnf

α和crp炎症因子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治疗组1

3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本发明制备的灭活益生菌中药组合物能够有效减低hp阳性胃溃疡的炎症反应。
[0099]
(2)hp根除:治疗后通过14c呼吸试验检测或胃镜快速尿素酶检测hp为阴性,视为根除成功,否则为根除失败。检测结果如表4所示。
[0100]
评价标准:
[0101]
显效:治疗后患者检测hp为阴性,胃痛、反酸等临床症状好转,胃镜检查示溃疡面完全愈合;
[0102]
有效:治疗后患者hp为阴性,胃痛、反酸等临床症状部分改善,胃镜检查示溃疡面愈合>50%;
[0103]
无效:治疗后患者胃痛、反酸等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胃镜检查示溃疡面愈合≤50%;总有效率=(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0104]
表4临床治疗比较
[0105]
[0106][0107]
通过治疗效果可知,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临床总有效率为77.5%,效果不太理想。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

3的组合物进行辅助治疗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均在90%以上,最高有效率可达97.5%,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