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新诊断的胶质母细胞瘤放化疗中的辅助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2021-11-03 14:5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新诊断的胶质母细胞瘤放化疗中的辅助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2.脑胶质瘤(gbm)是一种预后很差的恶性肿瘤,现有的治疗措施非常有限,因此探究新的gbm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肿瘤电场治疗(ttf)是一种新型抗癌疗法,其通过在肿瘤局部区域施加低强度中频交变电场,干扰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导致肿瘤细胞凋亡。
3.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是一种口服烷化剂,能穿过血脑屏障直达病灶,是临床上化疗脑胶质瘤的一线常用药物之一,tmz通过攻击肿瘤细胞的dna,致使dna烷基化受损,dna烷基化受损以后会产生交联,从而诱导癌细胞死亡,有研究表明,用tmz治疗人脑胶质瘤的有效率约为45%,其中,脑胶质瘤对tmz产生耐药性是导致化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有文献研究发现,脑胶质瘤产生tmz耐药性不是由单一因素影响导致的,主要还包括dna损伤修复,肿瘤细胞中促癌与抑癌基因的表达,化疗药物刺激后机体的应急反应以及药物对组织的渗透性等方面。
4.临床研究证实ttf 替莫唑胺(tmz)联合治疗较单用tmz能显著提高gbm患者的中位pfs和os。目前,fda、nccn指南、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脑胶质瘤诊疗规范》均推荐将ttf用于新发gbm和复发gbm的治疗。阿帕替尼是小分子v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通过抑制vegfr酪氨酸激酶活性,阻断vegf与其受体结合后的信号传导,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治疗肿瘤。临床研究发现阿帕替尼联合tmz治疗复发gbm优于单用tmz治疗,患者在pfs、orr、dcr获益,毒副反应可控,但阿帕替尼应用于新诊断gbm尚未见报道,作用机制不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新诊断的胶质母细胞瘤放化疗中的辅助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具有比单独使用替莫唑胺更好的使用效果,为复发胶质瘤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及思路。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复发胶质瘤的联合用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复发胶质瘤的联合用药物组合物包括替莫唑胺、甲磺酸阿帕替尼。
7.进一步地,所述联合用药物组合物为替莫唑胺和甲磺酸阿帕替尼两种单独的试剂的组合;所述甲磺酸阿帕替尼与替莫唑胺的比例为1:1.25。
8.进一步地,所述联合用药物组合物中,每份药物组合物中甲磺酸阿帕替尼的含量为250mg。
9.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对于新诊断的胶质母细胞瘤具有显著治疗效果,替莫唑
胺用在术后同步放化疗的治疗中,作为辅助药物,能够与现有技术的放化疗药物发挥协同作用,使用效果优于单独使用替莫唑胺或单独进行术后同步放化疗治疗,因而具有更好地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10.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
11.一种用于新诊断的胶质母细胞瘤放化疗中的辅助药物组合物,用于新诊断的胶质母细胞瘤的术后同步放化疗治疗中,在化疗的同时服用。
12.该药物组合物包括:替莫唑胺(简称tmz)、甲磺酸阿帕替尼两种单独的试剂的组合,其中甲磺酸阿帕替尼与替莫唑胺的比例为1:1.25,每份药物组合物中甲磺酸阿帕替尼的含量为250mg。
13.动物实验:实验材料:60只4周龄的balb/c无胸腺裸鼠、双阴性的胶质瘤细胞、替莫唑胺、电场仪、甲磺酸阿帕替尼;实验方法:细胞制备: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制成2
×
个/ ml的单细胞悬液,37℃保存;动物接种:动物接种腹腔注射 aldrich(0.2m/10g)麻醉后,左手固定裸鼠头部;选择头颅的顶枕区域(人字缝前3mm,中线右侧旁开2mm),右手持抽取100μl双阴性胶质瘤细胞悬液的微量加样器,垂直颅骨外板,旋转缓慢进针,落空感后,继续进针2mm,回抽有阻力、无脑脊液吸出,10min内缓慢注入,注射完毕留针5min,待细胞沉积,缓慢拔针,透过透明的骨板观察颅内是否出血,若出血,可去少许骨瓣减压;给药干预实验:将小鼠随机分成a、b、c三组,待瘤细胞接种20d后给药,四周后处死小鼠,获取肿瘤。
14.a组(n=20)同时接受放疗、化疗、电场治疗;放疗方案:60gy/30f,2 gy/f,1次/日,每周 5 次,理论剂量60gy;电场治疗方案:电场仪频率设置为200 khz,每天佩戴时间≥18 h;用药方案:化疗同时服用替莫唑胺、阿帕替尼,其中替莫唑胺 75 mg/m2/d,持续6周,阿帕替尼250 mg qd。
15.b组(n=20)同时接受化疗、电场治疗;电场治疗方案:电场仪频率设置为200 khz,每天佩戴时间≥18 h;用药方案:化疗同时服用替莫唑胺、阿帕替尼,其中替莫唑胺150

200 mg/m2/d,第1d 至第5d 给药,28 d 为1周期;阿帕替尼250 mg qd。
16.c组(n=20)接受电场治疗电场治疗方案:电场仪频率设置为200 khz,每天佩戴时间≥18 h;用药方案:阿帕替尼250 mg qd。
17.标本处理:10%(体积分数)甲醛固定4h后取材,继续固定24h。依次加入梯度乙醇,透明、浸蜡,制作蜡块。
18.切片染色和图像分析:3μm厚的切片,脱蜡至水,常规he染色,然后以抗人gfap单克隆抗体为一抗,二抗为鼠抗人抗体,用 evisiontm的两步法行免疫组化染色。
19.双盲阅片,在10(目镜)
×
20(物镜)倍镜下,同台仪器采集jpeg格式病理图片;用图像分析软件测定肿瘤相对面积,a/10(a,检测程序实际测得的肿瘤范围光点数),单位mm2;肿瘤直径为,单位mm;脑胶质瘤体积=解剖显微镜下实际面积*病理切片下肿瘤直径。
20.实验结果:表1 裸鼠体重变化情况(g)组别接种前平均重量给药结束后平均重量变化量a组26.5229.64 3.12b组27.3228.86 1.54c组27.5425.78

1.76表2 解剖镜下组织形态统计组别平均体积()微血管数平均值a组2.3
±
2.43.2
±
2.5b组3.2
±
2.64.6
±
3.3c组4.6
±
3.26.5
±
5.8结果分析:根据表1可知,裸鼠荷瘤后活动减少,通过体重变化量可以看出,仅有a组的小鼠体重上升,其余两组的小鼠体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说明a组小鼠通过给药,其体内的肿瘤活动被抑制,因此体重能够上升,而另外两组小鼠的体重降低,说明药物对肿瘤活动的抑制是有限的,根据表2可知,通过不同的联合用药方式,a组的裸鼠肿瘤的体积相对较小,同时微血管数量也相对较少,由于脑胶质瘤一旦完成神经血管化,病理血管形成,肿瘤细胞就具有向周围正常脑组织浸润、侵袭。
21.实验组之间的区别在于:a组与b组之间,a组进行了放疗,也就是说采用了术后放疗同步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减少了辅助药品中tmz的含量,由于采用了放疗,适度减少tmz的含量,能够降低对人体的损伤,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这种方式相对于b组确实有更积极的治疗效果;b组与c组之间区别主要在于辅助药品的不同,a、b组的辅助药品使用的是tmz与阿帕替尼组成的药物组合物,而c组使用的药物仅有阿帕替尼,这里的阿帕替尼是作为靶向治疗的药物使用,根据结果可知,使用了辅助药品的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更加理想。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