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循环扇的控制方法、循环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2021-11-03 12:4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扇的控制方法、循环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在天气潮湿的时期,比如梅雨天或者冬季,经常会出现用户的衣物长时间晒不干的情况,为了加快衣物的晾干速度,人们开始利用循环扇风力足、吹风范围大及有效加快空气流动速度的优势,进行衣服吹干。
3.然而,现有的循环扇在开启后,通常按照预设的送风参数进行送风,而且,在送风时,对晾衣架上的衣物采用同样的送风参数吹风操作,但是,晾衣架上的衣物经常存在不同干湿程度的衣物,若以统一的送风参数吹风,那么针对干燥度较高的衣物,却浪费了吹风资源,不够智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循环扇的控制方法、循环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根据晾衣架上的衣物的当前干燥度,将晾衣架上的衣物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待送风区域,并且,针对不同的待送风区域进行不同的送风参数送风,例如,在湿度较大的区域增加送风时长,在湿度较小的区域减小送风时长,从而有效利用循环扇,智能化程度更高。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循环扇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6.检测晾衣架上的衣物的当前干燥度;
7.基于所述当前干燥度,将所述晾衣架上的衣物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待送风区域;
8.根据所述待送风区域,确定与所述待送风区域对应的送风参数,所述送风参数包括送风时长;
9.控制所述循环扇在不同的所述待送风区域以对应的送风参数执行切换送风操作。
10.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循环扇,所述循环扇包括:
11.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12.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并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循环扇的控制方法。
13.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实现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循环扇的控制方法。
1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扇的控制方法、循环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检测到晾衣架上的衣物的当前干燥度时,将晾衣架上的衣物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待送风区域,以便于不同的待送风区域采用不同的送风参数;然后,根据待送风区域,确定与待送风区域对应的送风参数,并且,控制循环扇在不同的待送风区域以对应的送风参数执行切换送风操作。本技术通过将晾衣架上的衣物根据当前干燥度,进行待送风区域划分,且控制循环扇在不
同的待送风区域以对应的送风参数执行切换送风操作,使得不同的待送风区域能够针对性的送风,避免干燥度不同的区域采用相同的送风参数而导致送风资源浪费,使得送风更加智能化。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是一实施例中循环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17.图2是一个实施例中循环扇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一个实施例中划分待送风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一个实施例中循环扇直吹第一待送风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一个实施例中循环扇直吹第二待送风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本发明循环扇的结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3.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组合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2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循环扇的控制方法、循环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循环扇的控制方法可应用于中控设备,该中控设备包括终端设备或服务器,该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智能电视等电子设备;该服务器可以为单台的服务器,也可以为由多台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
25.需要说明的是,该循环扇的控制方法也可应用于循环扇,例如,循环扇检测晾衣架上的衣物的当前干燥度;基于所述当前干燥度,将所述晾衣架上的衣物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待送风区域;根据所述待送风区域,确定与所述待送风区域对应的送风参数,所述送风参数包括送风时长;控制所述循环扇在不同的所述待送风区域以对应的送风参数执行切换送风操作。
26.以下以该循环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中控设备为例进行解释说明。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8.请参阅图1,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循环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循环扇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0至步骤s40,具体可以如下:
29.步骤s10,检测晾衣架上的衣物的当前干燥度。
30.具体地,如图2所示,当用户将循环扇用于吹干衣物时,可以将循环扇放置在晾衣
架附近,采用循环扇来直吹衣物。此时,可以先检测晾衣架上的衣物的当前干燥度。
3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检测晾衣架上的衣物的当前干燥度可以采用图像处理的方式进行检测,具体为:获取所述晾衣架上的衣物的目标图像,并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确定所述衣物的干燥度。
3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将摄像头安装在循环扇或晾衣架附近的墙面上,用于拍摄晾衣架上的衣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灵活设置摄像头的开启时间,以获取晾衣架上的衣物的目标图像。例如,在检测到晾衣架上存在衣物时,且检测到循环扇位于晾衣架附近时,开启摄像头采集晾衣架上的衣物的目标图像,并将采集得到的目标图像发送至中控设备。
33.中控设备在得到目标图像后,将所述目标图像输入预设的卷积神经网络,得到所述衣物的干燥度。其中,卷积神经网络包括输入层、多个卷积层、池化层、默认框层和输出层,该默认框层用于根据多个卷积层选择默认框的长宽比。具体地,将训练样本输入到深度学习的卷积神经神经网络中,利用深度学习框架caffe,对深度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以获得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其中,干燥度用于表征衣物的干燥程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干燥度用于表示衣物除去水分后的剩余比值。训练样本为包括多种干燥度的衣物的图像,包括不同材质、尺寸、类型的衣物。通过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检测包含衣物的目标图像,可以快速得到衣物的干燥度。
3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卷积神经网络包括预处理子层和特征提取子层;所述将所述目标图像输入预设的卷积神经网络,得到所述衣物的干燥度,包括:通过所述预处理子层,对所述目标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经过预处理后的目标图像;基于所述特征提取子层,对经过预处理后的目标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所述衣物的干燥度。其中,预处理子层用于对目标图像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的过程包括平滑去噪、腐蚀、膨胀等。同时,也要根据检测方法对目标图像进一步加工,例如边缘检测、灰度变化、斑点检测、深度检测等。特征提取子层用于对经过预处理后的目标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多张衣物图像,进而晾衣架上所有衣物的干燥度。需要说明的是,衣物的干燥度可以是每件衣物的干燥度,也可以是多件衣物的干燥度的平均值、众数或者最大值,本技术不做具体限定。通过卷积神经网络识别衣物的干燥度,可以提高干燥度特征识别的精准度。
35.步骤s20,基于所述当前干燥度,将所述晾衣架上的衣物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待送风区域。
36.具体地,将所述晾衣架上的衣物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待送风区域可以包括:在得到多张衣物图像后,得到对应的多个当前干燥度,将所述当前干燥度与预设干燥度比对;若所述当前干燥度与所述预设干燥度之间的差值小于干燥阈值,则将差值小于干燥阈值对应的目标区域确定为第一待送风区域;若所述当前干燥度与所述预设干燥度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干燥阈值,则将差值大于干燥阈值对应的目标区域确定为第二待送风区域。
3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预设干燥度可由用户灵活设置,本技术不作具体限定,可选地,预设干燥度为90%;干燥阈值可以是用户灵活设置,可选地,干燥阈值是20%。
3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得到多个当前干燥度后,将当前干燥度与预设干燥度比对,若当前干燥度与预设干燥度之间的差值,比如,当前干燥度为75%,预设干燥度为90%,那么,当前干燥度与预设干燥度之间的差值为15%,则说明当前干燥度与预设干燥度之间的
差值小于干燥阈值20%,当前的区域的衣物较为干燥,此时,将当前干燥度与预设干燥度之间的差值对应的目标区域确定为第一待送风区域。
39.对应地,比如,当前干燥度是30%,预设干燥度为90%,那么,当前干燥度与预设干燥度之间的差值为60%,则说明当前干燥度与预设干燥度之间的差值大于干燥阈值20%,当前的区域的衣物较为潮湿,此时,将当前干燥度与预设干燥度之间的差值对应的目标区域确定为第二待送风区域。如图3所示,将晾衣架上的衣物划分为第一待送风区域和第二待送风区域。
40.通过当前干燥度与预设干燥度之间的差值,将当前衣物划分不同的待送风区域,从而确定对应的送风时长,比如,较为潮湿的衣物部分,增加对应的送风时长,较为干燥的衣物部分,减少对应的送风时长,从而不浪费较干燥的衣物的送风时长,从而有效加快衣物的吹干效率。
41.步骤s30,根据所述待送风区域,确定与所述待送风区域对应的送风参数,所述送风参数包括送风时长。
42.具体地,确定与所述待送风区域对应的送风参数可以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待送风区域,确定所述第一待送风区域对应的第一送风时长;根据所述第二待送风区域,确定所述第二待送风区域对应的第二送风时长;其中,所述第一送风时长小于所述第二送风时长。
4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将晾衣架的衣物划分为第一待送风区域和第二待送风区域,在区分第一待送风区域和第二待送风区域后,根据第一待送风区域,确定第一待送风区域对应的第一待送风时长,比如,当前干燥度为75%,预设干燥度为90%,那么,当前干燥度与预设干燥度之间的差值为15%,则说明当前干燥度与预设干燥度之间的差值小于干燥阈值20%,对应的第一待送风区域的衣物较为干燥,确定第一送风时长为2小时。
44.对应地,根据第二待送风区域,确定第二待送风区域对应的第二送风时长,比如,当前干燥度是30%,预设干燥度为90%,当前干燥度与预设干燥度之间的差值大于干燥阈值20%,对应的第二待送风区域的衣物较为潮湿,比如,确定第二送风时长为5小时。
45.很明显,第一待送风区域相对第二待送风区域而言,第一待送风区域的衣物的干燥程度大于第二待送风区域,因此,可以增加第二待送风区域对应的送风时长,使得较为潮湿的第二待送风区域能够增加送风时长。
46.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不局限于第一待送风区域和第二待送风区域的两个区域划分,也可以是更多的待送风区域的划分,在此不一一类举。
47.步骤s40,控制所述循环扇在不同的所述待送风区域以对应的送风参数执行切换送风操作。
48.具体地,控制所述循环扇在不同的所述待送风区域以对应的送风参数执行切换送风操作可以包括:在检测到所述第一待送风区域位于所述循环扇的送风区域时,控制所述循环扇基于第一送风参数吹风,其中所述第一送风参数包括第一送风时长;在检测到所述第二待送风区域位于所述循环扇的送风区域时,控制所述循环扇基于第二送风参数吹风,其中,所述第二送风参数包括第二送风时长。
4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循环扇的送风区域,可以是循环扇的直吹方向对应的区域,在检测到所述第一待送风区域位于所述循环扇的送风区域时,如图4所示,控制所述循环扇基于第一送风参数吹风;当循环扇直吹第一待送风区域达到第一送风时长时,循环扇摆头,转
向第二待送风区域,如图5所示,使得直吹方向改变为第二待送风区域,从而在检测到第二待送风区域位于循环扇的送风区域时,控制循环扇基于第二送风参数吹风。
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获取所述循环扇当前送风档位对应的摆头次数及送风风力;基于所述第一待送风区域、第一送风时长、第二待送风区域、第二送风时长、摆头次数及送风风力,确定送风总时长。第一送风时长和第二送风时长可以划分为多个送风时长,送风参数还包括循环扇的摆头次数,例如第一送风时长为2小时,第二送风时长为5小时,在送风风力确定的情况下,可以确定送风总时长至少为5小时,可以控制循环扇在直吹第一待送风区域时,直吹2分钟,然后摆头控制循环扇直吹第二待送风区域,直吹5分钟,以此类推,循环扇循环直吹第一待送风区域和第二待送风区域,那么,在多次摆头时,各次摆头直吹第一待送风区域的送风时长加起来为第一送风时长的2小时,且各次摆头直吹第二待送风区域的送风时长加起来为第二送风时长的5小时即可完成整个送风操作。
51.可以理解的是,在直吹的过程中,也可以持续检测当前区域的干燥度,可以适当调整送风风力。
52.示例地,在步骤s40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53.在达到所述送风总时长时,若检测到所述当前干燥度不小于所述预设干燥度,则控制所述循环扇停止送风操作。
5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检测到循环扇的送风时长达到送风总时长时,检测当前干燥度是否不小于所述预设干燥度,若所述当前干燥度不小于所述预设干燥度,则控制循环扇停止送风操作,从而完成送风。
55.例如,当前干燥度为90%,预设干燥度为90%,那么,可以控制循环扇停止送风操作,实现循环扇对衣物的晾干处理。
56.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扇的控制方法、循环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检测到晾衣架上的衣物的当前干燥度时,将晾衣架上的衣物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待送风区域,以便于不同的待送风区域采用不同的送风参数;然后,根据待送风区域,确定与待送风区域对应的送风参数,并且,控制循环扇在不同的待送风区域以对应的送风参数执行切换送风操作。本技术通过将晾衣架上的衣物根据当前干燥度,进行待送风区域划分,且控制循环扇在不同的待送风区域以对应的送风参数执行切换送风操作,使得不同的待送风区域能够针对性的送风,避免干燥度不同的区域采用相同的送风参数而导致送风资源浪费,使得送风更加智能化。
57.如图6所示,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循环扇的结构示意性框图。该循环扇10包括处理器11和存储器12,处理器11和存储器12通过系统总线13连接,其中,存储器12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
58.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被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一种控制方法。
59.处理器11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支撑整个循环扇的运行。
60.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一种控制方法。
6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技术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循环扇的限定,具体的循环扇可以包括比图中
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62.应当理解的是,处理器1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11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其中,通用处理器11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63.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1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64.检测晾衣架上的衣物的当前干燥度;
65.基于所述当前干燥度,将所述晾衣架上的衣物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待送风区域;
66.根据所述待送风区域,确定与所述待送风区域对应的送风参数,所述送风参数包括送风时长;
67.控制所述循环扇在不同的所述待送风区域以对应的送风参数执行切换送风操作。
6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69.采集所述晾衣架上的衣物的目标图像;
70.将所述目标图像输入预设的卷积神经网络,得到所述衣物的当前干燥度。
71.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72.通过所述预处理子层,对所述目标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经过预处理后的目标图像;
73.基于所述特征提取子层,对经过预处理后的目标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多张衣物图像,以得到所述当前干燥度。
7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75.根据多张所述衣物图像,得到对应的多个当前干燥度;
76.将所述当前干燥度与预设干燥度比对;
77.若所述当前干燥度与所述预设干燥度之间的差值小于干燥阈值,则将差值小于干燥阈值对应的目标区域确定为第一待送风区域;
78.若所述当前干燥度与所述预设干燥度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干燥阈值,则将差值大于干燥阈值对应的目标区域确定为第二待送风区域。
7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80.根据所述第一待送风区域,确定所述第一待送风区域对应的第一送风时长;
81.根据所述第二待送风区域,确定所述第二待送风区域对应的第二送风时长;
82.其中,所述第一送风时长小于所述第二送风时长。
8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84.在检测到所述第一待送风区域位于所述循环扇的送风区域时,控制所述循环扇基于第一送风参数吹风,其中所述第一送风参数包括第一送风时长;
85.在检测到所述第二待送风区域位于所述循环扇的送风区域时,控制所述循环扇基于第二送风参数吹风,其中,所述第二送风参数包括第二送风时长。
8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87.获取所述循环扇当前送风档位对应的摆头次数及送风风力;
88.基于所述第一待送风区域、第一送风时长、第二待送风区域、第二送风时长、摆头次数及送风风力,确定送风总时长。
8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90.在达到所述送风总时长时,若检测到所述当前干燥度不小于所述预设干燥度,则控制所述循环扇停止送风操作。
91.需要说明的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智能家居设备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92.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中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指令,实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任一项控制方法。
93.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循环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所述循环扇的硬盘或内存。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所述循环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循环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
9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