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具电源保护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平台的制作方法

2021-11-03 11:2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检测装置,尤指一种具电源保护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平台。


背景技术:

2.现有测试平台对待测产品(例如伺服器单元)进行检测时,往往透过待测产品实体插接测试平台的电源接口,以便通过测试平台获得供电。
3.然而,从测试平台上外露的电源接口不仅会导致灰尘或异物侵入,也会导致维修人员不小心触碰到电源接口而受到伤害。
4.故,如何研发出一种解决方案以改善上述所带来的缺失及不便,实乃相关业者目前刻不容缓的一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提出一种具电源保护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平台,用以解决先前技术的问题。
6.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一种具电源保护的检测装置包括一检测平台及一供电模组。供电模组具有一电源接口。检测平台包括一机壳、一固定框及一滑动架。电源接口设于机壳的一面。固定框罩盖电源接口。固定框的一侧具有一入口。入口露出固定框内的电源接口。滑动架包含一架体与一遮蔽门。架体可滑移地位于机壳的此面。遮蔽门可转动地连接架体,且覆盖入口。如此,当架体朝电源接口滑移,使得遮蔽门被固定框推离入口时,固定框透过入口外露出固定框内的电源接口。
7.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检测装置中,架体与机壳之间共同形成一贯穿通道,且固定框的入口位于贯穿通道内。
8.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检测装置中,遮蔽门包含一盖板与一枢轴部。盖板位于贯穿通道内,覆盖固定框的入口,且透过枢轴部枢接架体。
9.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检测装置中,遮蔽门还包含一扭簧。扭簧位于枢轴部上,连接盖板与架体,用以提供让盖板转至入口的回弹力。
10.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检测装置中,遮蔽门还包含一载重物。载重物位于盖板相对枢轴部的一端,用以提供让盖板转至入口的重力。
11.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检测装置中,固定框包含一凸缘。凸缘自固定框的所述侧朝外伸至遮蔽门。
12.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检测装置中,机壳包含一滑轨部,滑轨部位于机壳的此面上。滑动架包含一滑移肋。滑移肋位于架体上,且可滑移地接合于滑轨部上。
13.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检测装置中,机壳包含一线沟。线沟形成于机壳的此面。滑动架包含一连接柱与一弹簧。连接柱连接架体,且可滑移地位于线沟内。弹簧连接机壳与连接柱,用以提供让架体远离电源接口的回弹力。
14.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上述的检测装置还包含一底壳。底壳组合至机壳相
对固定框的一侧,具有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容置供电模组。机壳的此面具有一开口。开口位于固定框内,且电源接口透过开口从容置空间伸入固定框内。
15.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检测装置中,供电模组还包含一电源电路与一触发开关。电源电路位于容置空间内。触发开关电连接电源电路与电源接口,且透过开口从容置空间伸入固定框内。当遮蔽门被推离入口,且触发开关被触压时,电源电路才会电连接电源接口。
16.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一种检测平台包含一机壳、一固定框及一滑动架。机壳用以放置一电源接口。固定框罩盖电源接口。固定框的一侧具有一入口。入口露出固定框内的电源接口。滑动架包含一架体与一遮蔽门。架体可滑移地位于机壳的此面。遮蔽门可转动地连接架体,且覆盖入口。如此,当架体朝电源接口滑移,使得遮蔽门被固定框推离入口时,固定框透过入口外露出固定框内的电源接口。
17.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检测平台中,架体与机壳之间共同形成一贯穿通道,且固定框的入口位于贯穿通道内。
18.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检测平台中,遮蔽门包含一盖板与一枢轴部。盖板位于贯穿通道内,覆盖固定框的入口,且透过枢轴部枢接架体。
19.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检测平台中,遮蔽门还包含一扭簧。扭簧位于枢轴部上,连接盖板与架体,用以提供让盖板转至入口的回弹力。
20.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检测平台中,遮蔽门还包含一载重物。载重物位于盖板相对枢轴部的一端,用以提供让盖板转至入口的重力。
21.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检测平台中,固定框包含一凸缘。凸缘自固定框的所述侧朝外伸至遮蔽门。
22.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检测平台中,机壳包含一滑轨部,滑轨部位于机壳的此面上。滑动架包含一滑移肋。滑移肋位于架体上,且可滑移地接合于滑轨部上。
23.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检测平台中,机壳包含一线沟。线沟形成于机壳的此面。滑动架包含一连接柱与一弹簧。连接柱连接架体,且可滑移地位于线沟内。弹簧连接机壳与连接柱,用以提供让架体远离电源接口的回弹力。
24.如此,透过以上所述架构,不仅伺服器单元的电源接头可以顺利地连接检测装置的电源接口,更能够降低灰尘或异物侵入测试平台的电源接口的机会,以及降低维修人员不小心触碰到电源接口而受到伤害的机会。
25.以上所述仅是用以阐述本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及其产生的功效等等,本发明的具体细节将在下文的实施方式及相关附图中详细介绍。
附图说明
26.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
27.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检测装置的分解图;
28.图2是图1的检测平台的分解图;
29.图3是图1的检测平台的侧视示意图;
30.图4a至图4b是图1的检测平台的连续使用图;以及
31.图5是图4b的正视图。
32.【符号说明】
33.1:检测装置
34.10:检测平台
35.100:机壳
36.101:顶面
37.102:底面
38.110:开口
39.120:滑轨部
40.130:第一连接柱
41.140:线沟
42.150:罩体
43.151:移动空间
44.200:底壳
45.210:容置空间
46.300:供电模组
47.310:电源电路
48.320:电源接口
49.330:触发开关
50.400:固定框
51.410:框架
52.411:入口
53.412:凸缘
54.413:收纳空间
55.500:滑动架
56.510:架体
57.520:滑移肋
58.530:弯折肋
59.540:承载片
60.550:第二连接柱
61.560:弹簧
62.570:贯穿通道
63.600:遮蔽门
64.610:盖板
65.620:枢轴部
66.630:扭簧
67.640:凹陷部
68.700:待测装置
69.710:前侧缘
70.711:电源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71.以下将以附图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到,在本发明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并非必要的,因此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已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另外,为了便于读者观看,附图中各元件的尺寸并非依实际比例绘示。
72.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具电源保护的检测装置1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检测平台10的分解图。图3是图1的检测平台10的侧视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检测装置1包含一检测平台10及一供电模组300。此种检测平台10包括一机壳100、一底壳200、一固定框400及一滑动架500。底壳200具有一容置空间210。底壳200能够与机壳100相互组合,以盖合容置空间210。供电模组300配置于底壳200上,且位于容置空间210内。供电模组300具有一电源电路310与一电源接口320。电源电路310位于容置空间210内,电源接口320设于机壳100相对容置空间210的一面(后称顶面101),且电连接容置空间210内的电源电路310,以提供外界电力。固定框400固设于机壳100的顶面101,且罩盖电源接口320。
73.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框400包含一框架410与一入口411。框架410内含一收纳空间413,且收纳空间413容置电源接口320。入口411位于框架410的一侧,接通收纳空间413,能够露出固定框400内的电源接口320。滑动架500包含一架体510与一遮蔽门600。架体510可滑移地位于机壳100的顶面101。遮蔽门600可转动地连接架体510,且覆盖固定框400的框架410及入口411。
74.须了解到,图3在此以虚线表示滑动架500的架体510,以表示透视架体510而显明其内的遮蔽门520与部分的固定框400。
75.更具体地,架体510的横剖面呈u字形,且架体510与机壳100之间共同形成一贯穿通道570。遮蔽门600位于贯穿通道570内,且固定框400部分地位于贯穿通道570内,且固定框400的入口411位于贯穿通道570内。
76.机壳100包含二滑轨部120。此些滑轨部120间隔地设置于机壳100的顶面101上。滑动架500还包含二滑移肋520。滑移肋520分别位于架体510的二相对侧,朝相反方向伸出,且可滑移地接合于滑轨部120上。如此,透过滑移肋520与滑轨部120的彼此接合,滑动架500能够相对机壳100直线滑移。
77.此外,机壳100包含二第一连接柱130、二线沟140与二罩体150。此些线沟140间隔地形成于机壳100的顶面101上。此些第一连接柱130间隔地固设于机壳100相对固定框400的一面(后称底面102)。滑动架500还包含二第二连接柱550与二弹簧560。每个第二连接柱550形成于滑动架500的其中一滑移肋520上,且朝容置空间210的方向延伸。每个第二连接柱550可滑移地位于其中一线沟140内。每个弹簧560的二相对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柱130与第二连接柱550。故,当滑动架500朝电源接口320相对机壳100滑移时,滑动架500能够分别拉伸此些弹簧560,使得此些弹簧560分别提供能够让架体510远离电源接口320的回弹力。每个罩体150覆盖机壳100的底面102,且每个罩体150具有一移动空间151。每个第一连接柱130、弹簧560与第二连接柱550皆位于移动空间151内,第二连接柱550能够于移动空间151
内来回移动。
78.滑动架500包含二弯折肋530与一承载片540。此些弯折肋530分别位于架体510相对电源接口320的一侧,且分别朝外弯折。承载片540放置于机壳100的顶面101,固接至架体510相对电源接口320的所述侧。每个弯折肋530连接承载片540与其中一滑移肋520。
79.在本实施例中,举例来说,遮蔽门600包含一盖板610与二枢轴部620。盖板610位于贯穿通道570内,且覆盖固定框400的入口411。枢轴部620分别连接盖板610的二相对侧,且分别透过枢轴枢接架体510。如此,由于遮蔽门600位于贯穿通道570内,且覆盖固定框400的入口411,灰尘或异物不致轻易侵入测试平台的电源接口320,而且维修人员不致轻易触碰电源接口320,进而降低受到电击的机会。
80.又,遮蔽门600还包含至少一扭簧630。扭簧630位于其中一枢轴部620上,连接盖板610与架体510,用以提供让盖板610转回入口411的回弹力。
81.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遮蔽门600还包含一载重物。载重物位于盖板610相对枢轴部620的一端,用以提供让盖板610转回固定框400的入口411的重力。然而,载重物与扭簧皆非本发明的必要元件。
82.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框400包含一凸缘412。凸缘412自固定框400的所述侧朝外伸至遮蔽门600。然而,只要能推动并转动遮蔽门600,本发明不限于凸缘412的外型。
83.供电模组300更具有一触发开关330。触发开关330电连接容置空间210内的电源电路310。触发开关330位于电源接口320的一侧,且较电源接口320更接近遮蔽门600。故,当触发开关330被触压时,电源电路310才会电连接电源接口320,换句话说,当触发开关330未被触压,维修人员不致被电源接口320所触电。举例来说,触发开关330为微动开关(microswitch)等类似元件。
84.遮蔽门600包含一凹陷部640。凹陷部640位于盖板610相对枢轴部620的一端,且朝背对电源接口320的方向凹陷,用以容纳触发开关330。
85.再者,机壳100的顶面101具有一开口110。开口110接通容置空间210,且位于固定框400内。如此,触发开关330与电源接口320皆透过开口110从容置空间210伸入固定框400内。
86.此外,底壳200亦可以设置脚垫或滑轮,以帮助检测平台10的放置或移动,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
87.图4a至图4b是图1的检测平台10的连续使用图。图5是图4b的正视图。如图3与图4a所示,当一待测装置700(例如伺服器单元)放置于滑动架500的承载片540,且持续朝电源接口320滑移时,待测装置700的电源接头720开始伸入贯穿通道570内,且待测装置700的前侧缘710开始朝电源接口320推动滑动架500的弯折肋530。
88.如图4a所示,当遮蔽门600被固定框400推动而向上旋转,遮蔽门600开始远离固定框400的入口411,进而让入口411渐渐外露出固定框400内的电源接口320。
89.如图4b与图5所示,直到固定框400完全位于滑动架500内,且遮蔽门600转动至固定框400与滑动架500之间时,遮蔽门600完全透过入口411外露出固定框400内的电源接口320。故,待测装置700的电源接头720能够插入固定框400内的电源接口320,以接受电源电路310的供电。
90.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待测装置700的前侧缘710先压迫到触发开关330,在待测装置
700的电源接头720插入固定框400内的电源接口320时,电源电路310才会透过电源接口320提供电力至电源接头720。
91.须了解到,在此待测装置700退出固定框400时,上述弹簧560的回弹力将滑动架500推离电源接口320,且上述扭簧630的回弹力将盖板610朝下转回固定框400的入口411,以便下一个待测装置700的测试。
92.如此,透过以上所述架构,不仅伺服器单元的电源接头可以顺利地连接检测平台的电源接口,更能够降低灰尘或异物侵入测试平台的电源接口的机会,以及降低维修人员不小心触碰到电源接口而受到伤害的机会。
93.最后,上述所揭露的各实施例中,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皆可被保护于本发明中。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