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人字拖鞋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2021-11-03 11:4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字拖鞋及其制造方法领域。


背景技术:

2.总体而言,鞋面可分成皮革类、编织物类以及皮革和编织物混搭 这几种类型。编织物是具有良好抗拉性能的化合物。编织而成的鞋面 因其所具备的优良透气性能而广受大众欢迎。编织而成的鞋面与鞋底 之间绕鞋底的外沿位置彼此衔接。一般地,鞋面的不同位置之间紧密 连接,且鞋面与鞋底之间设有较长的接触长度,借助于鞋面各位置之 间的牵引作用以及鞋底对鞋面的牵引作用,鞋面从而具有与脚背适配 的形状。
3.随着时代以及潮流的发展,人们期待编织鞋的鞋面可以由一条带 状部分或多条彼此具有较大间隙的带状部分组成。然而,由此带来的 挑战是,现有的编织技术难以保证直接编织出具有与脚背轮廓适配三 维立体鞋带。
4.参见图1,其示出了一种具有带状部分的鞋面的工艺图。其中该 鞋面是人字拖鞋的鞋面。根据图1,由编织机编织好后的鞋面初制品 呈平面状的t字形。当将图1所示t字形鞋面初制品上部的左、右两 端以及下部的下端分别固定到鞋底以形成具有立体构型的鞋面后,a 部分会自然地朝远离脚背的方向突出。此外,a部分的不同位置的突 出距离各不相同,这使得编织而成人字拖鞋具有较差的观感和较差的 穿着体验。
5.图2示出了不同于图1的另一种人字拖鞋的鞋面的工艺图。对于 采用图2方式制成的鞋面初制品,其上面两条平行的条带需要被朝向 鞋面宽度牵拉才能被固定在鞋底上。经过该处理的条带,图2所示的 条带的宽度方向的不同位置部分的弯曲程度差异较大,因此该鞋面同 样存在具有较差的观感和较差的穿着体验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利用飞织技术一体成型编织鞋 面,其中,该鞋面上的带状部分能够形成贴合脚面的带状部分。
7.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8.一种利用飞织技术一体成型编织鞋面的方法,其中,所述鞋面具 有能够贴合脚面轮廓的带状部分,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从所述鞋面的一侧沿着与鞋的长度方向基本垂直的鞋宽方向编 织水平段;
10.从所述水平段的远离鞋尖的一侧边缘的中间位置分别朝向所述 鞋面的两侧倾斜编织倾斜段,其中所述倾斜段与所述水平段之间的夹 角为锐角;以及
11.将所述水平段和所述倾斜段的相邻边缘对接并进行缝合以形成 所述带状部分。
12.根据上述方法,水平段能够对倾斜段进行牵引,二者编织在一起 后,能够使得作为带状部分的主体结构能够自然的弯曲成与脚面轮廓 适配的形状。
13.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编织所述倾斜段的过程中, 在所述倾斜段的朝向鞋外侧的边缘进行加针操作以形成加针边缘。倾 斜段的加针边缘会在边缘处流出多
余线圈,其被用于与水平段的上边 缘接合,这可以使得倾斜段易于与水平段彼此接合。
14.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编织所述倾斜段的过程中, 在所述倾斜段的与所述加针边缘相对的另一侧边缘进行收边操作以 形成收边边缘。
15.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水平段的和所述倾斜段的 对接的相邻边缘通过铲针的方式缝合在一起。
16.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水平段与所述倾斜段的相 邻边缘上的线圈一一对应,由此,倾斜段的各个位置都由对应的水平 段部分给予牵制,带状部分具有更优异的立体构型。
17.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带状部分还包括位于所述 水平段的靠近脚尖的一侧且用于夹持在第一和第二脚趾之间的夹脚 段,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从下向上地编织所述夹脚段,使得所述 夹脚段的上边缘位于所述水平段的下边缘的中间位置。
18.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夹脚段包括适于与脚趾接 合的第一部分和适于固定在鞋底上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被 编织为空心筒状结构。空心筒状的构造可以避免相对较硬的夹脚段刮 擦脚趾,避免给用户带来不适感。
19.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部分通过以下步骤形 成:从水平段靠近鞋尖的一侧边缘的中间位置朝鞋尖方向分别编织上 层织物、下层织物;将上层织物的边缘与下层织物的对应边缘处进行 缝合以形成第一部分预制品,其中,所述上层织物的边缘和所述下层 织物的边缘朝向所述鞋面的两侧;压制所述第一部分预制品的所述边 缘以形成具有筒状结构的所述第一部分。
20.可以理解,筒状结构的夹脚段在自然状态下朝向鞋宽方向自然伸 展,因此,筒状结构的内部中空部分沿鞋宽方向具有较长的空心部分。 用户的脚趾夹持夹脚段时能够体会更为柔软的感受。
21.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 第一部分的宽度。具有更大宽度的第二部分穿过鞋底而固定在鞋底 上,可以避免带状部分脱离鞋底。
22.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部分被编织成包括并 排的两个子段。两个子段可以被朝不同方向弯折后固定在鞋底,这可 以将带状部分更为牢固地固定在鞋底。
23.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编织方法中,编织所述夹 脚段的步骤、编织所述水平段的步骤以及编织所述倾斜段的步骤被以 相反的顺序执行。
24.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一体形成的鞋面织物,其中,该鞋面织 物具有带状部分,所述带状部分包括水平段和倾斜段。其中,所述水 平段从所述鞋面的一侧沿着与鞋的长度方向基本垂直的鞋宽方向延 伸。所述倾斜段从所述水平段的远离鞋尖的一侧边缘的中间位置分别 朝向所述鞋面的两侧斜向延伸,其中所述倾斜段与所述水平段之间的 夹角为锐角。所述水平段与所述倾斜段的相邻边缘对接缝合。
25.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鞋面织物还包括夹脚段, 所述夹脚段从所述水平段的靠近脚尖部位的边缘的中间位置向下延 伸,且被配置成用于夹持在第一和第二脚趾之间。
26.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夹脚段包括适于与脚趾接 合的第一部分和适于固定在鞋底上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被 编织为空心筒状结构。
27.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并排的两个 子段。
28.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倾斜段和所述水平段的相 邻边缘处均具有经过加针处理的线圈,所述线圈被构造成用于连接所 述倾斜段和所述水平段。
29.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 第一部分的宽度。
30.本发明同时还涉及一种鞋子,其中,该鞋子具有鞋底和如上述任 一项所述的鞋面织物,所述鞋面织物固定于鞋底。
31.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鞋底具有与所述夹脚段的 末端适配的第一通孔以及与所述倾斜段的末端适配的第二通孔,所述 夹脚段的末端和所述倾斜段的末端能够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 述第二通孔而固定在鞋底的下端面。
32.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鞋底包括:
33.下层鞋底;和
34.上层鞋底,其中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上层鞋 底;
35.其中,当所述夹脚段的末端以及所述倾斜段的末端穿过相应的所 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并被弯折后,所述下层鞋底能够被固定在上层 鞋底的下端面,使得所述下层鞋底贴合所述夹脚段的末端以及所述倾 斜段的末端。
36.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通孔的下端面设有与 所述夹脚段的末端适配的第一台阶部;和/或
37.所述第二通孔的下端面设有与所述倾斜段的末端适配的第二台 阶部。
38.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实施方式,可任意组合, 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39.通过阅读下列的附图和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本发明 的其他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目的是所有这种额外的系统、方法、 特征和优点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和本发明内容中,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 围内,并被所附权利要求保护。
附图说明
40.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和功能, 可以参考附图中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 同的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附图旨在示意性地阐明本发明 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范围没有任何限制作用,图中各个部件 并非按比例绘制。
41.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人字拖鞋的第一种鞋面的编织原理图;
42.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人字拖鞋的第二种鞋面的编织原理图;
43.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人字拖鞋的鞋面的编织原理图;
44.图4是具有采用图3的编织工艺编织而成的鞋面的人字拖鞋;
45.图5是图3的i部分的放大图;
46.图6是图3的ii部分的放大图;
47.图7是图3的iii部分的放大图;
48.图8是图3的iv部分的放大图;
49.图9、10是采用图3方式编织而成的人字拖鞋的鞋面的俯视图;
50.图11是沿图4的b-b方向的鞋底的剖视图;
51.图12是图4的鞋底的左视图。
52.附图标记说明:
53.夹脚段:1;
ꢀꢀꢀꢀꢀꢀꢀꢀꢀꢀꢀꢀꢀꢀ
水平段:2;
54.倾斜段:3;
ꢀꢀꢀꢀꢀꢀꢀꢀꢀꢀꢀꢀꢀꢀ
夹脚段的第一部分:12;
55.夹脚段的第二部分:11;
ꢀꢀꢀ
第一子段:11a;
56.第一子段:11b;
ꢀꢀꢀꢀꢀꢀꢀꢀꢀꢀ
鞋底:4;
57.上层鞋底:41;
ꢀꢀꢀꢀꢀꢀꢀꢀꢀꢀꢀ
下层鞋底:42;
58.第一通孔:5;
ꢀꢀꢀꢀꢀꢀꢀꢀꢀꢀꢀꢀ
第一台阶部:6。
具体实施方式
59.接下来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发明构思。这里所描述的仅 仅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所述优选实 施方式的基础上想到能够实现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所述其他方式同样 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在以下的具体描述中,例如“鞋宽”、“鞋尖”、
ꢀ“
鞋跟”、“内”、“外”等方向性的术语,参考附图中描述的方向 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部件可被置于多种不同的方向,方向性的术 语是用于示例的目的而非限制性的。
60.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人字拖鞋的鞋面的编织原理图。该编织原 理图是横编机屏幕上的示意性图纸,其中,该图纸并不是最后成型的 鞋面的形状。在图3示出的由带状部分组成的鞋面是横编机从下方位 置朝上方编织逐行地编织。根据本发明,鞋面的带状部分可采用诸如 海洋纱这类具有较好的抗拉性能且具有化合材料编织而成,优选地, 海洋纱为涤纶。根据验证,由4股纤度150d(旦尼尔,denier)形成 的纤维线在硬度和舒适度方面可以获得良好的用户体验。进一步,为 了保证强度,本发明的带状部分的鞋面采用3股线编织。
61.如图3所示,带状部分由下至上包括夹脚段1、水平段2、两个 倾斜段3。水平段2由夹脚段1的顶端向鞋宽方向的不同侧延伸,水 平段2优选与夹脚段1大致垂直。倾斜段3位于夹角段的正上方,并 分别斜向向不同鞋宽方向的两侧延伸。在图3的示例中,倾斜段3与 水平段2的夹角大致为45
°
。根据带状部分在鞋面的走向,设计人 员可适应性地调整水平带与倾斜段3之间的角度,例如,30
°
、60
°ꢀ
等任意锐角。
62.横编机按照图3的箭头方向,也即由下向上的方向,编织用于夹 持在第一脚趾(大脚趾)和第二脚趾(食趾)之间的夹脚段1。优选 地,夹脚段1包括位于下部的第二部分11和位于上部的第一部分12。 其中,第一部分12适于与脚趾接合,第二部分11适于固定在鞋底上。
63.为了避免硬质材料(海洋纱)刮擦脚趾,第一部分12被构造为 空心筒状结构。空心筒状结构可通过以下形式形成:从鞋跟朝鞋尖的 方向分别编织上层织物、下层织物;将上层织物的边缘与下层织物的 对应边缘处进行缝合以形成第一部分12预制品。其中,上层织物的 边缘和下层织物的边缘朝向鞋面的两侧。压制第一部分12预制品的 边缘以形成具有空心筒状结构的第一部分12。
64.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层织物、下层织物,其均为多层的织物, 例如,其可以是2层、3层、4层等形式的多层织物结构。
65.筒状结构的第一部分12可以被涂抹或浸渍热熔胶加热处理,以 此保证其长时间
地保持直立状态,方便用户穿戴拖鞋。
66.第二部分11的宽度优选地大于第一部分12的宽度。该宽度可以 是从平行于鞋底的任意方向测得的宽度。优选地,该宽度是鞋宽方向 的宽度,这将更利于更快地编织带状结构。具有更大宽度的第二部分 11穿过鞋底而固定在鞋底上,可以避免带状部分脱离鞋底。
67.参见图9-10,其示出了采用图3的方式编织而成的,由带状结构 组成的鞋面。如图9所示,具有更大宽度的第二部分11事实上是由 两个并排的子段组成。参见图10,两个子段可以被朝不同方向弯折 后固定在鞋底,这可以将带状部分牢固地固定在鞋底。
68.第二部分11为薄片式结构,其厚度方向与鞋底的厚度方向相同。 安装人员可将两个子段堆叠并卷曲成圆筒形后穿过鞋底。
69.继续参见图3并结合图9、10。位于夹脚段1顶部上的水平段2 包括位于夹脚段1左侧的左水平段2、以及位于夹脚段1右侧的右水 平段2。以第一脚趾和第二脚趾的连接处为界,由于连接处的左侧脚 面周向长度和右侧脚面的周向长度不同,左水平段2和右水平段2可 相应地设置成具有不同的长度。
70.从水平段2的上边缘分别倾斜地向左上方、右上方延伸编织倾斜 段3。对于人字拖鞋,倾斜段3的鞋长方向上的宽度优选地不小于鞋 子长度的十五分之一。较宽的倾斜段3可以避免倾斜段3对用户的脚 面造成明显的压迫感。
71.沿鞋长方向,倾斜段3的宽度与水平段2的宽度之比优选地被设 置为3:1,4:1等。相较于较宽的水平段2,较窄的水平段2能够保证 其恰好地牵引倾斜段3,使得倾斜段3弯曲成与脚面轮廓适应的立体 形状。对于较宽的水平段2而言,其与较窄的倾斜段3彼此接合后, 倾斜段3的上缘曲率和水平段2的下缘曲率将会有差异,这将使得成 型后的斜向部分与脚面的贴合性较差。
72.以下结合图5-8说明本发明在各分段的编织工艺。其中,各图中 的表示反针线圈,表示正针线圈,表示四平 线圈,
“↑”
表示前针板翻针至后针板,
“↓”
表示后针板翻针至前 针板,“―”表示空针。以下说明中,倘若无特殊说明,行数按照由 下至上的顺序进行编号。例如,第1行是指位于图纸中最下方的一行。 针数是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编号。例如,位于图纸最左侧的第1 针,简化地称为“第1针”。
73.参见图5,其为图3中的i部分的放大图,其示出了夹脚段1的 第二部分11的编织原理图。编织第二部分11的主体部分时,各行均 是利用纱嘴采用四平针进行编织。其中,针床在第1行从左至右编织 多个四平线圈直至左子段、右子段的分界处;第2、3、4行以相似方 式编织形成左子段,其中,相邻行的四平线圈中的正针线圈相互错开、 反针线圈相互错开。在第5行,针床右移3针再向右编织多针四平针; 第6、7、8行以相似方式编织形成右子段,其中,相邻行的四平针中 的正针线圈相互错开、反针线圈相互错开。第9-12行的编织方式与 第1-4行的编织方式相同;第13-16行的编织方式与第5-8行的编织 方式相同。以此方式,每隔4行在左子段、右子段的分界处右移或左 移3针编织右子段或左子段,即可形成图9、10所示的第二部分11 的两个子段。
74.可选地,两个子段的边缘处可采用收边处理。
75.参见图6,其示出了图3的ii部分的放大图。在第1行中,纱嘴 编织正针线圈;在第2
行编织反针线圈;在第3行编织正针线圈;在 第4行编织反针线圈,完成第一部分12的下层织物(对应于大脚趾 和食趾交接的一侧)的编织,对于相邻行的正针线圈、反针线圈错位 设置。在第5行不编织,该处即对应于上层织物、下层织物(对应于 背离大脚趾和食趾交接的一侧)的分界处,也即筒状结构的内部中空 部分。随后,第6-9行可参照第1-4行的编织方式进行编织。在对应 于上层织物、下层织物的鞋宽方向的两端边缘处,第5行可采用四平 针进行接合,从而将上层织物、下层织物编织缝合在一起。随后,工 人沿鞋宽方向(即图3、6的左右方向)挤压该第一部分12,即可使 得第一部分12形成空心筒状结构。
76.参见图7,其示出了图3的iii部分的放大图。在第1行中,其 利用纱嘴编织四平线圈;在第2行编织正针线圈;在第3、4行编织 相同的反针线圈。在对应于水平段2的上缘位置,其不进行收针,也 即,其预留线圈。第1行的四平线圈的反针线圈与第2行的正针线圈 错位设置;第3行的反针线圈与第2的正针线圈错位设置;第4与第 3行的反针线圈相对设置。根据图7,可以理解的是,水平段2的下 边缘形成整齐的锁边结构。
77.参见图8,其示出了图3的iv部分的放大图,也即右倾斜段3 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在第1行中,其第1针利用纱嘴编织反针线圈, 第2针开始编织正针线圈;在第2行,第1针利用纱嘴编织正针线圈, 第2针开始编织反针线圈;在第3行,前针床右移移位一针半后进行 翻针;在第4行,后针床右移一针后进行翻针。对于第5-8行,可参 照第1-4行的方式进行编织。按照此方式,可以编织所需长度的右倾 斜段3。如图8中所示,对于右倾斜段3的左侧边缘,其以收针的形 式避免裸露的线圈,右侧边缘则采用加针的方式预留线圈。右侧边缘 的预留线圈与右水平段2的上缘位置的预留线圈一一对应。具体地, 以对应于夹脚段1右侧边缘为起始位置,右水平段2的上缘位置的第 1针的预留线圈与右倾斜段3的第1行的右侧边缘的预留线圈对应; 右水平段2的第2针的预留线圈与右倾斜段3的第2行的右侧边缘的 预留线圈对应;参照此关系,右倾斜段3的所有右侧预留线圈与右水 平段2的上缘的预留线圈一一对应。右倾斜段3的右侧预留线圈与右 水平段2的上缘的预留线圈之间可以通过铲针(goring knitting)的 方式对接。
78.对于左倾斜段3,其与右倾斜段3呈左右对称关系,右水平段2 与左水平段2具有相同的构造。左倾斜段3的编织工艺,左倾斜段3 与左水平段2的连接方式可参见上段文字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79.参见图4即图9、10,根据以上,即可形成具有适应于脚面轮廓 的、具有立体形状的人字拖鞋的鞋面。
80.对于具有上述鞋面的人字拖鞋可参照图4。具体地,该鞋子具有 鞋底4以及固定在鞋底4的上述鞋面。
81.参见图11,其示出了图4的b-b方向的鞋底4的剖视图。鞋底4 具有与夹脚段1的末端(即第二部分11)适配的第一通孔5,夹脚段 1的末端能够穿过第一通孔5而固定在鞋底4的下端面。类似地,鞋 底4还设有与倾斜段3的末端适配的第二通孔。
82.为了避免位于鞋底的下端面的夹脚段1的末端以及倾斜段3的末 端与地面磨损,第一通孔5的下端面设有与夹脚段1的末端适配的第 一台阶部6。当夹脚段1的第二部分11穿过第一通孔5后,其可以 被弯折、盘绕在该第一台阶部6,并通过胶水等方式固定在第一台阶 部6。类似地,鞋底还设有用于容纳、固定倾斜段3的末端的第二台 阶部。
83.参见图12,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人字拖鞋的鞋底 被构造成双层鞋
底。具体而言,鞋底包括下层鞋底42和上层鞋底41。 其中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位于上层鞋底41。优选地,当夹脚段1 的末端以及倾斜段3的末端穿过相应的第一通孔5、第二通孔并被弯 折后,下层鞋底42能够被固定在上层鞋底41的下端面,使得下层鞋 底42贴合夹脚段1的末端以及倾斜段3的末端。下层鞋底42和上层 鞋底41可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成一体。
84.在此,下层鞋底42可以用作固定夹脚段1的末端以及倾斜段3 的末端,同时,其还可以避免外界雨水等侵蚀编织材料。
85.应当理解,虽然在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其仅仅描述了人字拖鞋 的实施方式,然而基于本发明“水平段2和倾斜段3的牵引关系、宽 度关系等”的基本构思,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将该构思进一步应用在其 他具有带状部分的编织鞋上。例如,具有多条彼此相间的带状部分的 拖鞋或凉鞋上。
86.此外,根据图3实施方式,由带状部分组成的鞋面被由下至上地 编织,可替换地,鞋面还可以由上至下地编织形成,也即,采用倾斜 段—水平段—夹脚段的编织顺序。对于采用该编织顺序的鞋面,其可 以参照图3的编织过程进行理解,在此不再赘述。
87.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 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 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 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