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含氢制氧机的制作方法

2021-11-03 10:2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湿化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氢制氧机。


背景技术:

2.作为惰性气体的氢气(h2),人们一直以为在哺乳动物细胞内不具备任何机能。自从氢分子可去除细胞内的过激氧化物(如羟基自由基
·
oh)的试验被证实之后,我们改变了氢分子在生物体细胞内的观点,开始提倡使用氢分子预防和治疗疾病。
3.必须吸氧的条件及吸氧的优点吸氧有时也称为“氧疗”,虽不能治百病,但对部分疾病确有明显效果,不仅可以给缺氧组织供氧,而且对溶解血液中的气泡,刺激创伤愈合,以及气泡栓塞、一氧化碳中毒、氰化物中毒、创伤不愈、骨骼伤坏死、软组织感染、脑水肿等疾病均有使用价值。在常压下对早产儿以及有严重疾病或创伤的人供氧,也是挽救生命的重要措施。可以这么认为,不仅缺氧的病人需要吸氧,正常人在自然环境下也需要补充一定的氧。如冠心病、肺心病、哮喘、支气管炎和各种心脑血管慢性疾病患者、孕妇、工作学习紧张的脑力劳动者、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及其他应试备考人员、高原缺氧地区居民、游客等。
4.吸入体内的氧气在各种生物化学作用下有1%~2%会转化为活性氧(氧自由基),所以吸氧对很多病症只能起临时缓解作用,长期看会损害身体甚至加重某些疾病病情。在给患者供给氧气的时候,提供一定比例的氢气,可让患者即可以获得充足的氧气,又可以用氢气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进而减少氧气对身体的毒害作用。
5.医用的氧气和氢气极其干燥,如果使用者直接吸入会导致呼吸道干燥不适,因此氧气氢气湿化成为氧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湿化器也就成为输氧设备中必不可少的医疗设备。但是现有的湿化器通常使湿化器内的液体汽化后,增加氧气的湿度和温度,但是不能对氧气氢气湿化程度进行控制,不能满足增大湿度与温度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含氢制氧机,能够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单独提高氧气或氢气的湿度,或同时提高氧气和氢气的温度与湿度。
7.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8.本实用新型的含氢制氧机,包括氢气生成模块、氧气生成模块和湿化器,所述氢气生成模块和氧气生成模块均与湿化器相互连接,湿化器包括箱体、氧气进气管和氢气进气管,箱体内注入有液体,箱体上端设置有出气管,箱体内设置有下端伸入液体内、上端与箱体内部相互连通的隔离筒,氧气进气管的一端连接有氧气生成模块,氧气进气管的另一端与隔离筒内相互连通,氢气进气管的一端连接有氢气生成模块,氢气进气管的另一端与箱体相互连通,氧气进气管和氢气进气管位于液体的上方,氧气进气管和氢气进气管的下端分别设置有能升降移动的第一导向筒和第二导向筒。
9.本实用新型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氧气进气管和氢气进气管的下端管口与液体液面
相互垂直,氧气进气管与氢气进气管的下端内壁开设有滑槽,第一导向筒和第二导向筒的外壁设置有与滑槽相互适配的滑块。
10.本实用新型作为进一步优选的:第一导向筒和第二导向筒的侧壁贯穿开设有若干个通孔,第一导向筒和第二导向筒的下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下端设置有驱动系统。
11.本实用新型作为进一步优选的:驱动系统包括第一齿板、第二齿板、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一主动轮、第二主动轮和驱动电机,箱体的下端设置有安装箱,驱动系统设置在安装箱内,第一连接杆的下端伸入安装箱内与第一齿板相互连接,第二连接杆的下端伸入安装箱内与第二齿板相互连接,第一从动轮与第一齿板相互啮合,第二从动轮与第二齿板相互连接,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均套设在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第一主动轮与第一从动轮相互啮合,第二主动轮与第二从动轮相互啮合。
12.本实用新型作为进一步优选的:第一从动轮与第二从动轮错位设置,驱动电机能沿驱动轴的轴向移动。
13.本实用新型作为进一步优选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外壁均与箱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14.本实用新型作为进一步优选的:箱体的外壁设置有恒温器,液体内设置有与恒温器电性连接的电热器。
15.本实用新型作为进一步优选的:箱体包括壳体和盖体,壳体的上端外壁设置有限位环,盖体的下端外缘设置有与限位环相互适配的限位扣,壳体的上端与盖体下端之间设置有橡胶圈。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7.1、本实用新型在箱体内设置隔离筒,隔离筒的下端伸入液体的液面以下,隔离筒的上端与箱体内的空腔相互连通,使进入到箱体内的氢气和氧气能被相对隔离,然后能够同时通过上端的出气管供给使用。氧气进气管和氢气进气管的下端分别设置有能够升降移动的第一导向筒和第二导向筒,实现氧气进气管和氢气进气管下端的延长,使从氧气进气管和氢气进气管的端口进入到液体内进行湿化和增温,相比仅仅通过汽化的水分对氧气和空气进行湿化,通过直接与液体接触的方式,湿化和升温更明显,能够满足不同环境的使用要求。通过隔离筒使氧气和氢气能够被相对隔离,单独对其中一种气体通过液体湿化,减少对另一种气体的影响。
18.2、通过滑块和滑槽的配合,保证第一导向筒和第二导向筒的移动路径,保证升降移动的平稳性。滑块的截面形状为燕尾型或t字形,滑槽的下端贯穿氧气进气管或氢气进气管的下端,以方便滑块与滑槽对齐后进行安装,保证安装完毕后的一体性。
19.3、第一导向筒和第二导向筒与相互独立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相互来连接,通过开设通孔,方便氧气进气管或氢气进气管内的气体从管道内逸出到液体中,气体在液体中上浮,然后飘逸到箱体上端的出气管内。
20.4、驱动系统的驱动电机带动套设在驱动轴上的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转动。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的上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相互连接,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的下端悬空设置,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竖直设置。第一主动轮与第一从动轮相互啮合,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相互啮合。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错位设置,驱动电机能够沿着轴
线的方向移动,使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能够相对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相对移动。当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啮合,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啮合时,驱动电机同时带动第一导向筒和第二导向筒升降移动,使氢气和氧气能同时浸入到液体内;当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啮合时,此时第二主动轮与第一从动轮处于分离状态,驱动电机仅能带动第二导向筒升降移动,仅能使氢气能浸入到液体内;同理,当第二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啮合时,仅能使氧气浸入到液体内。通过一个驱动装置,实现多种状态变换,减少需要使用多个驱动电机的成本浪费,减少占地空间,使结构更紧凑。
21.5、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外壁与箱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避免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在升降移动的过程种发生泄漏。
22.6、通过设置恒温器和电热器,对箱体内的液体进行加热,使液体汽化后对氧气或氢气进行湿化加热。
23.7、通过设置限位环和限位扣,保证对盖体安装到壳体上时的一体性,同通过设置橡胶圈,保证密封性,方便对盖体快捷安装拆卸。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25.图1为氢气与氧气进入到湿化器内的流程示意图;
26.图2为湿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驱动系统与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的第一种啮合示意图;
29.图5为驱动系统与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的第二种啮合示意图;
30.图6为驱动系统与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的第三种啮合示意图
31.附图中,1

箱体,101

壳体,1011

限位环,102

盖体,1021

限位扣,103

橡胶圈,104

出气管,2

氧气进气管,201

第一导向筒,202

第一连接杆,3

氢气进气管,301

第二导向筒,302

第二连接杆,4

隔离筒,5

驱动系统,501

第一齿板,502

第一从动轮,503

第二从动轮,504

第二齿板,505

驱动电机,5051

驱动轴,506

第一主动轮,507

第二主动轮,6

恒温器,7

电热器,8

液体,9

安装箱,10

压缩机,11

氧分子筛,12

氢气生成模块,13

控制模块,14

湿化器。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3.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34.实施例1
35.本实用新型的含氢制氧机,包括氢气生成模块12、氧气生成模块和湿化器14,所述氢气生成模块12和氧气生成模块均与湿化器14相互连接,湿化器14包括箱体1、氧气进气管2和氢气进气管3,箱体1内注入有液体8,箱体1上端设置有出气管104,箱体1内设置有下端伸入液体8内、上端与箱体1内部相互连通的隔离筒4,氧气进气管2的一端连接有氧气生成模块,氧气进气管2的另一端与隔离筒4内相互连通,氢气进气管3的一端连接有氢气生成模块,氢气进气管3的另一端与箱体1相互连通,氧气进气管2和氢气进气管3位于液体8的上方,氧气进气管2和氢气进气管3的下端分别设置有能升降移动的第一导向筒201和第二导向筒301。
36.氧气生成模块包括电源、压缩机10、氧分子筛11等,压缩机10压缩空气流过氧分子筛11,滤除氮气等气体后将高浓度氧气送入到氧气进气管2内;氢气生成器采用质子膜技术制备氢气,具体实现方法为采用杜邦n117质子膜或类似质子膜,两侧加入去离子纯净水,后在两侧分别施加正负电极,质子通过质子膜后在负极获得一个电子后变成氢气析出,将制得的氢气输送到氢气进气管3内。通过控制模块13实现对氧气和氢气输送到湿化器14内的流量的控制。
3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在箱体1内设置隔离筒4,隔离筒4的下端伸入液体8的液面以下,隔离筒4的上端与箱体1内的空腔相互连通,使进入到箱体1内的氢气和氧气能被相对隔离,然后能够同时通过上端的出气管104供给使用。氧气进气管2和氢气进气管3的下端分别设置有能够升降移动的第一导向筒201和第二导向筒301,实现氧气进气管2和氢气进气管3下端的延长,使从氧气进气管2和氢气进气管3的端口进入到液体8内进行湿化和增温,相比仅仅通过汽化的水分对氧气和空气进行湿化,通过直接与液体8接触的方式,湿化和升温更明显,能够满足不同环境的使用要求。通过隔离筒4使氧气和氢气能够被相对隔离,单独对其中一种气体通过液体8湿化,减少对另一种气体的影响。
38.实施例2
39.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优化如下:氧气进气管2和氢气进气管3的下端管口与液体8液面相互垂直,氧气进气管2与氢气进气管3的下端内壁开设有滑槽,第一导向筒201和第二导向筒301的外壁设置有与滑槽相互适配的滑块。
4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滑块和滑槽的配合,保证第一导向筒201和第二导向筒301的移动路径,保证升降移动的平稳性。滑块的截面形状为燕尾型或t字形,滑槽的下端贯穿氧气进气管2或氢气进气管3的下端,以方便滑块与滑槽对齐后进行安装,保证安装完毕后的一体性。
41.实施例3
42.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优化如下:第一导向筒201和第二导向筒301的侧壁贯穿开设有若干个通孔,第一导向筒201和第二导向筒301的下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02和第二连接杆302,第一连接杆202和第二连接杆302的下端设置有驱动系统5。
4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第一导向筒201和第二导向筒301与相互独立的第一连接杆202和第二连接杆302相互来连接,通过开设通孔,方便氧气进气管2或氢气进气管3内的气体从管道内逸出到液体8中,气体在液体8中上浮,然后飘逸到箱体1上端的出气管104内。
44.实施例4
45.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优化如下:驱动系统5包括第一齿板501、第二齿板504、第一从动轮502、第二从动轮503、第一主动轮506、第二主动轮507和驱动电机505,箱体1的下端设置有安装箱9,驱动系统5设置在安装箱9内,第一连接杆202的下端伸入安装箱9内与第一齿板501相互连接,第二连接杆302的下端伸入安装箱9内与第二齿板504相互连接,第一从动轮502与第一齿板501相互啮合,第二从动轮503与第二齿板504相互连接,第一主动轮506和第二主动轮507均套设在驱动电机505的驱动轴5051上,第一主动轮506与第一从动轮502相互啮合,第二主动轮507与第二从动轮503相互啮合。第一从动轮502与第二从动轮503错位设置,驱动电机505能沿驱动轴5051的轴向移动。
4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驱动系统5的驱动电机505带动套设在驱动轴5051上的第一主动轮506和第二主动轮507转动。第一齿板501和第二齿板504的上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杆202和第二连接杆302相互连接,第一齿板501和第二齿板504的下端悬空设置,第一齿板501和第二齿板504竖直设置。第一主动轮506与第一从动轮502相互啮合,第二主动轮507和第二从动轮503相互啮合。第一从动轮502和第二从动轮503错位设置,驱动电机505能够沿着轴线的方向移动,使第一主动轮506和第二主动轮507能够相对第一从动轮502和第二从动轮503相对移动。当第一主动轮506和第一从动轮502啮合,第二主动轮507和第二从动轮503啮合时,驱动电机505同时带动第一导向筒201和第二导向筒301升降移动,使氢气和氧气能同时浸入到液体8内;当第一主动轮506和第二从动轮503啮合时,此时第二主动轮507与第一从动轮502处于分离状态,驱动电机505仅能带动第二导向筒301升降移动,仅能使氢气能浸入到液体8内;同理,当第二主动轮507和第一从动轮502啮合时,仅能使氧气浸入到液体8内。通过一个驱动装置,实现多种状态变换,减少需要使用多个驱动电机505的成本浪费,减少占地空间,使结构更紧凑。
47.实施例5
48.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优化如下:第一连接杆202和第二连接杆302的外壁均与箱体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4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第一连接杆202第二连接杆302的外壁与箱体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避免第一连接杆202和第二连接杆302在升降移动的过程种发生泄漏。
50.实施例6
51.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优化如下:箱体1的外壁设置有恒温器6,液体8内设置有与恒温器6电性连接的电热器7。
5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设置恒温器6和电热器7,对箱体1内的液体8进行加热,使液体8汽化后对氧气或氢气进行湿化加热。
53.实施例7
54.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优化如下:箱体1包括壳体101和盖体102,壳体101的上端外壁设置有限位环1011,盖体102的下端外缘设置有与限位环1011相互适配的限位扣1021,壳体101的上端与盖体102下端之间设置有橡胶圈103。
5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设置限位环1011和限位扣1021,保证对盖体102安装到壳体101上时的一体性,同通过设置橡胶圈103,保证密封性,方便对盖体102快捷安装拆卸。
5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
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