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旋转电机壳体、旋转电机以及层叠造型方法与流程

2023-10-20 09:17: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电机壳体、旋转电机以及层叠造型方法。


背景技术:

2.近年来,为了能够确保更多的人获取方便、可靠、可持续且先进的能源,正在积极地进行有助于能量的效率化的研究开发。
3.在马达、发电机等旋转电机中,为了能量的效率化,要求抑制输出降低。若旋转电机成为高温,则输出降低,因此需要在旋转电机上设置冷却机构来抑制输出降低。例如,在专利文献1和2中公开了冷却水在设置于马达壳体的水套中流动,冷却马达。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还公开了向马达内供给油来冷却马达的结构,为了冷却油而设置有油冷却器。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206799号公报
7.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642843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8.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9.然而,有时会将燃气涡轮发动机等内燃机连结于旋转电机。在对旋转电机研究能量的效率化时,不仅着眼于旋转电机的能量,还存在着眼于具备旋转电机和内燃机的系统整体的能量的情况。例如,考虑将在内燃机中产生的气体(例如,由内燃机的压缩机压缩而产生的高温压缩空气等)有效地用于冷却旋转电机。
10.在向旋转电机供给内燃机中产生的气体的情况下,冷却高温气体的冷却机构是必要的。在专利文献1中,虽然不是向旋转电机供给气体的结构,但公开了向燃料电池供给压缩气体的结构,设置有冷却压缩气体的中间冷却器。
11.在考虑除了油之外还向旋转电机供给气体的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分别设置冷却油的油冷却器和冷却气体的中间冷却器,旋转电机有可能变得大型化。
12.本发明提供在油和气体流动的旋转电机中能够使冷却油和气体的冷却机构紧凑的旋转电机壳体以及旋转电机。此外,提供一种对这样的旋转电机壳体进行造型的层叠造型方法。
13.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4.[1]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电机壳体,其能够收纳旋转电机的部件,其中,
[0015]
所述旋转电机壳体具备:
[0016]
中空的主体部,其具有收纳所述部件的收纳空间;
[0017]
水套,其设置于所述主体部;
[0018]
油流路,其与所述收纳空间连通且供向所述部件供给的油流动;以及
[0019]
气体流路,其与所述收纳空间连通且供向所述部件供给的气体流动,
[0020]
所述油流路和所述气体流路被设置为所述油和所述气体能够与在所述水套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0021]
[2]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电机,其具备:
[0022]
[1]所述的旋转电机壳体;以及
[0023]
转子和定子,其收纳于所述主体部,其中,
[0024]
所述转子的转子轴与产生所述气体的内燃机的旋转轴连结,
[0025]
所述气体流路与所述内燃机的气体流出口连通,
[0026]
所述水套冷却在所述气体流路中流动的所述气体,
[0027]
通过所述气体流路而被冷却的所述气体被供给于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中的至少一方。
[0028]
[3]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层叠造型方法,其是使用粉末金属对[1]所述的旋转电机壳体进行造型的层叠造型方法,其中,
[0029]
所述主体部、所述气体流路、所述油流路和所述水套一体形成。
[0030]
发明效果
[0031]
根据本发明,在油和气体流动的旋转电机中,能够使冷却油和气体的冷却机构紧凑。
附图说明
[0032]
图1是发电机1的概略剖视图。
[0033]
图2是发电机1的壳体40的立体图。
[0034]
图3是从斜上方观察在图2的y面切开的壳体40的图,是表示从油供给部90供给的油的流动以及在气体流路70流动的气体的流动的概略图。
[0035]
图4是表示水套60内的制冷剂的流动的概略图。
[0036]
图5是表示水套60内的气体流路70内的气体的流动以及油流路80内的油的流动的概略图。
[0037]
图6是表示第二制冷剂流路62和气体流路70的截面的一部分(图3中的z部分的截面)的图。
[0038]
附图标记说明:
[0039]
1发电机(旋转电机)
[0040]
2燃气涡轮发动机(内燃机)
[0041]
10转子轴
[0042]
20转子
[0043]
30定子
[0044]
40壳体(旋转电机壳体)
[0045]
41主体部
[0046]
60水套
[0047]
62第二制冷剂流路(制冷剂流路)
[0048]
70气体流路
[0049]
80油流路
[0050]
82轴向油流路
[0051]
91油供给口
[0052]
s收纳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53]
在下文,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54]
发电机1是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一个例子,如图1所示,其具备:转子轴10;转子20,其与转子轴10一体旋转;定子30,其从转子20的外周面向径向隔开规定的间隔而配置;壳体40,其收纳转子20和定子30;以及一对轴承51、52,其隔着转子20在轴向上配置于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并相对于壳体40能够旋转支承转子轴10。在转子20上安装有永磁体(未图示),在定子30的定子芯31上卷绕有线圈32。
[0055]
将作为内燃机的一个例子的燃气涡轮发动机2连结于发电机1。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燃烧室内燃烧由压缩机压缩的空气和燃料(甲醇、汽油等),并产生高温高压的燃烧气体,燃气涡轮发动机2通过排出该高温高压的燃烧气体时产生的排气流,使涡轮旋转。涡轮与设置在发电机1的转子轴10上的涡轮连结部11同轴连结,转子轴10通过涡轮的旋转而旋转。即,发电机1和燃气涡轮发动机2构成发电系统100,发电机1利用燃气涡轮发动机2的输出进行发电。另外,下文将发电机1的轴向上的燃气涡轮发动机2侧也称为第一端侧,将其相反侧也称为第二端侧。
[0056]
由燃气涡轮发动机2的压缩机压缩产生的高温高压空气(下文中也简称为气体)的一部分流经燃气涡轮发动机2的气体流出通道(未图示),并向后述的壳体40的气体流路70供给。另外,也可以将从燃气涡轮发动机2排出的燃烧气体通过净化过滤器等向壳体40的气体流路70供给。
[0057]
接下来,参考图2至图6对壳体40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另外,在图2至图5中,用实线表示制冷剂的流动,用点划线表示气体的流动,用双点划线表示油的流动。
[0058]
壳体40具有主体部41以及设置于主体部41的第一端侧的端部的凸缘部42。凸缘部42固定于燃气涡轮发动机2(参考图1)。
[0059]
如图3所示,主体部41具有双重圆筒形状,具有位于径向外侧的外侧壁411以及从外侧壁411的内周面沿径向隔开预定的间隔设置的内侧壁412。转子20、定子30、轴承51、52等发电机1的部件配置于内侧壁412的径向内侧的收纳空间s。此外,主体部41具有设置于第一端侧的端部并位于凸缘部42的径向内侧的底壁413。在底壁413设置有能够供转子轴10插通的孔414。
[0060]
此外,壳体40具备油供给部90、水套60、气体流路70和油流路80。
[0061]
如图3所示,油供给部90设置于壳体40的第一端侧,从壳体40外部向收纳空间s供给油。油供给部90具有:作为油的流入口的油供给口91;与油供给口91连通且设置于底壁413的油供给流路92;以及设置于油供给流路92并与收纳空间s连通的3个油供给孔9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3个油供给孔93,但设置的数量是任意的。
[0062]
油从油供给口91导入,通过油供给流路92,从油供给孔93向收纳空间s供给。油从第一端侧到第二端侧流过收纳空间s,用于转子20、定子30、轴承51、52等各部件的冷却、润滑。
[0063]
在油供给部90设置有与油供给流路92连通且将向油供给流路92供给的油排出到壳体40外部的第二油流出口94。从第二油流出口94排出的油以经由未图示的外部油流路再次从油供给口91向收纳空间s供给的方式循环。
[0064]
水套60通过向内部供给制冷剂(例如冷却水)来冷却发电机1的各部件。例如,图3所示的外侧壁411与内侧壁412之间的空间是水套60的一部分。图4是水套60的外观,换言之是将在水套60中流动的制冷剂抽出的图。另外,在图4中,不仅图示了水套60,也图示了气体流路70的气体流出口70b和油流路80的第一油流出口80b。图5也同样地图示了水套60的外观。水套60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
[0065]
在气体流路70中流动由燃气涡轮发动机2产生的高温气体。如图2、图3和图5所示,气体流路70位于外侧壁411的径向外侧,沿着周向上的外侧壁411的一部分设置。
[0066]
如图3和图5所示,气体流路70具有设置于底壁413的气体流入口70a和设置于第二端侧的气体流出口70b。气体流路70从壳体40的第一端侧延伸至第二端侧。气体流入口70a与燃气涡轮发动机2的气体流出口连通,从气体流入口70a向气体流路70导入高温气体。气体流路70的气体流出口70b与壳体40的收纳空间s连通。
[0067]
在燃气涡轮发动机2中产生的高温气体在气体流路70中流动的期间与在水套60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并向收纳空间s供给。关于气体与制冷剂的热交换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
[0068]
从油供给部90向收纳空间s供给的油被引导到油流路80。如图2和图3所示,在外侧壁411上隔着收纳空间s在气体流路70的相反侧的位置形成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411a。突出部411a沿壳体40的轴向延伸,油流路80的一部分设置于突出部411a与内侧壁412之间的空间。此外,在外侧壁411的第二端侧形成有从气体流路70附近延伸至突出部411a的突出部411b。
[0069]
具体来说,如图3和图5所示,油流路80具有在第二端侧设置于气体流路70附近的油流入口80a以及设置于突出部411a的第一端侧的第一油流出口80b。此外,油流路80具有设置于突出部411b与内侧壁412之间的空间的周向油流路81以及设置于突出部411a与内侧壁412之间的空间的轴向油流路82。周向油流路81在第二端侧从油流入口80a延伸至突出部411a。轴向油流路82与周向油流路81和第一油流出口80b连接,从第二端侧延伸至第一端侧。
[0070]
如图3所示,油流路80由多个管构成。油流入口80a与收纳空间s连通。此外,第一油流出口80b与未图示的外部油流路连通,油以经由外部油流路再次从油供给口91向收纳空间s供给油的方式循环。
[0071]
被引导至油流路80的油在油流路80中流动的期间与在水套60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经由外部油流路再次向收纳空间s供给。关于油与制冷剂的热交换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
[0072]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壳体40构成为,气体和油分别在气体流路70和油流路80中流动,与在水套60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0073]
水套60的详细情况将在下文进行说明。
[0074]
如图4所示,水套60具有:与外侧壁411与内侧壁412之间的空间对应的第一制冷剂流路61;沿着气体流路70(参考图5)设置的第二制冷剂流路62;以及与突出部411a、411b与
内侧壁412之间的空间对应,沿着油流路80(参考图5)设置的第三制冷剂流路63。另外,由于突出部411a、411b是外侧壁411的一部分,因此也可以说第三制冷剂流路63是第一制冷剂流路61的一部分。
[0075]
此外,水套60具有作为制冷剂的供给口的制冷剂流入口60a以及作为制冷剂的排出口制冷剂流出口60b。制冷剂从制冷剂流入口60a向水套60内供给,以充满第一制冷剂流路61、第二制冷剂流路62和第三制冷剂流路63的方式流动,并从制冷剂流出口60b排出。制冷剂流入口60a在水套60的第二端侧、在周向的一部分设置有3个。另外,此部分位于气体流路70的第二端侧。制冷剂流出口60b设置于水套60的周向上的制冷剂流入口60a的相反侧且轴向上的大致中央部。另外,设置有3个制冷剂流入口60a,但不限定于此,设置的数量是任意的。
[0076]
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制冷剂流入口60a和制冷剂流出口60b与外部流路连通,形成有循环流路。构成为在循环流路设置有泵、热交换器,被充分冷却的制冷剂从制冷剂流入口60a向水套60内供给。
[0077]
第一制冷剂流路61具有中空的圆筒形状。第一制冷剂流路61内的制冷剂以从径向外侧覆盖收纳空间s的方式充满第一制冷剂流路61内,因此能够冷却收纳空间s内的各部件。
[0078]
第二制冷剂流路62和气体流路70同样地位于外侧壁411的径向外侧,沿着周向的外侧壁411的一部分设置。第二制冷剂流路62沿着气体流路70从第二端侧延伸至第一端侧。换言之,气体流路70是设置于水套60的流路,是在水套60的制冷剂中流经的流路。
[0079]
如图4所示,第二制冷剂流路62的设置于第二端侧的流入口62a与第一制冷剂流路61和/或制冷剂流入口60a连通,设置于第一端侧的流出口62b与第一制冷剂流路61连通。
[0080]
如图6所示,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二制冷剂流路62和气体流路70。各第二制冷剂流路62的截面具有正六边形的形状,各气体流路70的截面具有六角星的形状。多个气体流路70配置成z字状或交错状,第二制冷剂流路62配置在相邻的气体流路70之间和/或周围。第二制冷剂流路62以包围一个气体流路70的周围的方式配置有多个,因此能够提高气体的冷却效率。
[0081]
在燃气涡轮发动机2中产生的高温气体在气体流路70中流动,与在第二制冷剂流路62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气体流路70和第二制冷剂流路62从水套60的轴向的第一端侧延伸至第二端侧,因此充分确保流路长度。因此,能够充分地进行在气体流路70中流动的高温气体与在第二制冷剂流路62中流动的制冷剂的热交换。由于设置有多个气体流路70,沿着它们设置有多个第二制冷剂流路62,因此在高温气体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的表面积变大,进一步促进热交换。
[0082]
通过与制冷剂的热交换而被冷却的气体从气体流出口70b向收纳空间s供给,冷却转子20、定子30、轴承51、52等部件。这样,水套60(具体来说,第二制冷剂流路62)能够将在燃气涡轮发动机2中产生的高温气体在气体流路70内冷却而用于发电机1的各部件的冷却。
[0083]
第三制冷剂流路63是沿着油流路80设置的流路。具体来说,第三制冷剂流路63具有沿着周向油流路81的周向制冷剂流路631以及沿着轴向油流路82的轴向制冷剂流路632。周向制冷剂流路631设置于第一制冷剂流路61的第二端侧,制冷剂在外侧壁411的突出部411b与内侧壁412之间的空间里流动。轴向制冷剂流路632从轴向的第二端侧延伸至第一端
侧,制冷剂在外侧壁411的突出部411a与内侧壁412之间的空间里流动。
[0084]
周向制冷剂流路631和轴向制冷剂流路632与第一制冷剂流路61连通,即,在第一制冷剂流路61中流动的制冷剂也流向第三制冷剂流路63。由此,在油流路80中流动的油与在第三制冷剂流路63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油流路80从第二端侧延伸至第一端侧,因此充分确保流路长度。因此,能够充分地进行油与第三制冷剂流路63的制冷剂的热交换。
[0085]
在油流路80中流动的油从第一油流出口80b向壳体40外部排出,以经由未图示的外部油流路再次从油供给口91向收纳空间s供给的方式循环。即,油流路80是供向收纳空间s供给的油冷却的流路,并且也是供向收纳空间s供给的油冷却的流路。
[0086]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壳体40中,利用一个水套60冷却向壳体40内的部件(转子20、定子30、轴承51、52等)供给的气体和油。即,冷却气体的热交换器和冷却油的热交换器被集成于水套60,无需另外设置各热交换器,因此能够使发电机1的冷却机构紧凑。
[0087]
此外,如上所述,油流路80的一部分(在实施方式中,轴向油流路82)隔着收纳空间s设置于气体流路70的相反侧。因此,即使是通过一个水套60冷却气体和油的结构,也能够抑制气体与制冷剂的热交换以及油与制冷剂的热交换相互影响。另外,也可以将油流路80整体隔着收纳空间s设置于气体流路70的相反侧。
[0088]
本实施方式的壳体40,例如能够通过使用粉末金属进行金属层叠造型、即3d印刷层叠造型而获得。金属层叠造型是指通过电子束或光纤激光将金属粉末溶解,使其层叠凝固来制作金属部件的公知的成形技术,是能够进行复杂形状的金属部件的三维成形、能够对微细且致密的3d形状进行造型的方法。通过3d印刷层叠造型,能够与主体部41一体形成气体流路70、油流路80和水套60。即,能够将壳体40形成为具备主体部41、水套60、气体流路70和油流路80的一个部件,能够有助于壳体40的轻量化、制造成本的削减。此外,通过3d印刷层叠造型,能够容易地设计水套60、气体流路70和油流路80的尺寸。进而,能够形成可有效冷却气体和油的、具有复杂形状的气体流路70和第二制冷剂流路62等。
[0089]
以上,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是不言而喻的。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权利请求的范围所记载的范围内想到各种变更例或修正例,而且应理解这些变更例及修正例也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此外,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也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构成要素任意地组合。
[0090]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本发明的旋转电机例示了发电机1,但不限定于此。本发明的旋转电机也可以是作为驱动源的马达。
[0091]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连结于本发明旋转电机的内燃机,例示了燃气涡轮发动机2,但不限定于此。内燃机也可以是燃气涡轮发动机以外的内燃机(例如,往复式发动机)。
[0092]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向发电机1供给连结于发电机1的燃气涡轮发动机2产生的高温气体的结构,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从与燃气涡轮发动机2分开设置的压缩机的气体流出口向发电机1供给气体的结构。
[0093]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气体流路70和油流路80设置于水套60,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气体和油能够与在水套60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结构,例如也可以将气体流
路70和/或油流路80设置于水套60的外部。
[0094]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实心的截面上形成有气体流路70和第二制冷剂流路62,但不限定于此。气体流路70和第二制冷剂流路62也可以由管等构成。同样地,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油流路80由设置于水套60的多个管构成,但不限定于此。油流路80也可以是形成于实心的截面的结构。
[0095]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气体流路70设置于外侧壁411的径向外侧,将油流路80设置于外侧壁411的突出部411a、411b,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气体流路70、油流路80设置于外侧壁411与内侧壁412之间的空间。
[0096]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气体流路70的截面具有六角星形状,第二制冷剂流路62的截面具有六边形状,但不限定于此,截面能够设为任意的形状。此外,这些配置也能够任意地设计。
[0097]
向收纳空间s内的各部件(转子20、定子30、轴承51、52等)供给的气体、油未必需要用于全部部件的冷却,也可以是用于任意一个部件的冷却、润滑等的情况。
[0098]
在本说明书中至少记载了以下事项。在括号内,作为一例示出了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构成要素等,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0099]
(1)一种旋转电机壳体(壳体40),其能够收纳旋转电机(发电机1)的部件(转子20、定子30、轴承51、52),其中,
[0100]
所述旋转电机壳体具备:
[0101]
中空的主体部(主体部41),其具有收纳所述部件的收纳空间(收纳空间s);
[0102]
水套(水套60),其设置于所述主体部;
[0103]
油流路(油流路80),其与所述收纳空间连通且供向所述部件供给的油流动;以及
[0104]
气体流路(气体流路70),其与所述收纳空间连通且供向所述部件供给的气体流动,
[0105]
所述油流路和所述气体流路被设置为所述油和所述气体能够与在所述水套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0106]
根据(1),油流路和气体流路被设置成向收纳空间内的部件供给的油和气体能够与在水套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由于能够在共用的水套中冷却油和气体,因此不需要分别设置冷却气体的热交换器和冷却油的热交换器。因此,能够使旋转电机的冷却机构紧凑。
[0107]
(2)根据(1)所述的旋转电机壳体,其中,
[0108]
所述油流路和所述气体流路设置于所述水套。
[0109]
根据(2),由于油流路和气体流路设置于水套,因此能够以更紧凑的结构冷却油和气体。
[0110]
(3)根据(1)或(2)所述的旋转电机壳体,其中,
[0111]
所述水套具有中空的圆筒形状,且设置于比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0112]
根据(3),水套设置于比壳体的主体部的外表面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因此能够冷却旋转电机的部件。即,水套冷却旋转电机的部件、油流路内的油和气体流路内的气体。
[0113]
(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壳体,其中,
[0114]
所述水套具有中空的圆筒形状,
[0115]
所述油流路和所述气体流路从所述水套的轴向的一端侧(第一端侧)延伸至另一端侧(第二端侧)。
[0116]
根据(4),由于油流路和气体流路从水套的轴向的一端侧延伸至另一端侧,因此能够充分确保各流路长度。因此,能够充分地进行油与制冷剂的热交换以及气体与制冷剂的热交换。
[0117]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壳体,其中,
[0118]
所述水套具有中空的圆筒形状,
[0119]
所述油流路的至少一部分(轴向油流路82)隔着所述收纳空间设置于所述气体流路的相反侧。
[0120]
根据(5),由于油流路的至少一部分隔着收纳空间设置于气体流路的相反侧,因此能够抑制气体与制冷剂的热交换以及油与制冷剂的热交换相互影响。
[0121]
(6)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壳体,其中,
[0122]
所述气体流路在所述水套中设置有多个,
[0123]
所述水套具有沿着多个所述气体流路设置的多个制冷剂流路(第二制冷剂流路62)。
[0124]
根据(6),在水套中设置有多个气体流路和沿着它们设置的多个制冷剂流路,因此在气体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的表面积变大。因此,进一步促进热交换。
[0125]
(7)根据(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壳体,其中,
[0126]
所述主体部、所述气体流路、所述油流路和所述水套通过使用了粉末金属的层叠造型而一体形成。
[0127]
根据(7),主体部、气体流路、油流路和水套能够通过使用了粉末金属的层叠造型而一体形成。由此,能够有助于轻量化、制造成本的削减。此外,能够容易地设计水套、气体流路和油流路的流路长度和尺寸。进而,能够形成可有效冷却气体和油的、具有复杂形状的气体流路、油流路和水套。
[0128]
(8)一种旋转电机(发电机1),其具备:
[0129]
(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壳体;以及
[0130]
转子(转子20)和定子(定子30),其收纳于所述主体部,其中,
[0131]
所述转子的转子轴(转子轴10)与产生所述气体的内燃机(燃气涡轮发动机2)的旋转轴连结,
[0132]
所述气体流路与所述内燃机的气体流出口连通,
[0133]
所述水套冷却在所述气体流路中流动的所述气体,
[0134]
通过所述气体流路而被冷却的所述气体被供给于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中的至少一方。
[0135]
根据(8),在内燃机中产生的气体在气体流路内被冷却而向转子和/或定子供给。因此,能够在气体流路内冷却内燃机中产生的气体,并用于转子和/或定子的冷却。
[0136]
(9)一种旋转电机(发电机1),其具备:
[0137]
(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壳体;以及
[0138]
转子(转子20)和定子(定子30),其收纳于所述主体部,其中,
[0139]
在所述主体部设置有向所述收纳空间供给油的油供给口(油供给口91),
[0140]
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中的至少一方被从所述油供给口供给的所述油冷却,
[0141]
冷却了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中的所述至少一方的所述油被引导至与所述收纳空间连通的所述油流路中,
[0142]
所述水套冷却在所述油流路中流动的所述油。
[0143]
根据(9),水套能够冷却与转子和/或定子进行热交换后的油。
[0144]
(10)一种层叠造型方法,其是使用粉末金属层叠造型出(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壳体的层叠造型方法,其中,
[0145]
所述主体部、所述气体流路、所述油流路和所述水套一体形成。
[0146]
根据(10),主体部、气体流路、油流路和水套能够通过使用了粉末金属的层叠造型而一体形成。由此,能够有助于轻量化、制造成本的削减。此外,能够容易地设计水套、气体流路和油流路的流路长度和尺寸。进而,能够形成可有效冷却气体和油的、具有复杂形状的气体流路、油流路和水套。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