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集成泵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8-17 06:11: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集成泵装置
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2.本技术是基于2020年12月1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20-209129号的申请,将其记载内容引用于此。
技术领域
3.本发明涉及集成泵装置。


背景技术:

4.以往,已知一种将马达及电动油泵和液压致动器集成的液压系统。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汽车用液压系统集成了马达及电动油泵、液压驻车锁止致动器和离合器卡合控制油路。在马达正转时,液压驻车锁止致动器及离合器动作。在马达反转时,从油泵供给电动发电机冷却用的油。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20/043235号


技术实现要素:

8.在专利文献1的液压系统中,使用活塞在缸内往复移动的缸式液压驻车锁止致动器。因此,用于确保受压面积、行程长度的体积变大。
9.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与马达及电动油泵构成为一体的液压致动器小型化的集成泵装置。
10.本公开的集成泵装置形成将马达、油泵和液压致动器构成为一体的模块。在此,在搭载于例如汽车的集成泵装置中,“构成为一体的模块”未必是作为一个配件交付给汽车制造商。按部件交付并在安装于汽车后形成一体结构的情况也要解释为包含于“构成为一体的模块”。
11.油泵利用马达的驱动力进行旋转,排出从油盘吸入的油。液压致动器利用从油泵供给的液压进行动作,以切换前进状态和返回状态。例如,液压致动器是使汽车的驻车锁止机构动作的驻车锁止致动器。
12.液压致动器具备:外壳,其具有一个以上的叶片室;以及叶片转子,其收容于外壳,设置有与叶片室对应的一个以上的叶片。
13.叶片能够在对应的叶片室内沿周向转动。在叶片室中的叶片的周向的一方形成有前进侧液压室,在叶片的周向的另一方有形成返回侧液压室。在向前进侧液压室供给油时,叶片转子向一方向旋转而成为前进状态,在向返回侧液压室供给油时,叶片转子向另一方向旋转而成为返回状态。
14.液压致动器的动作力由受压面积与液压之积决定,而在本公开中,通过使用旋转式液压致动器,能够利用一个以上的叶片确保受压面积,使液压致动器小型化。因此,可特
别有效地用作搭载空间受限的驻车锁止致动器等液压致动器。
附图说明
15.通过参照附图进行下面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确。该附图为:
16.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集成泵装置的基本结构图;
17.图2是第一~第六实施方式的集成泵装置及驻车锁止机构的结构图;
18.图3是表示第一、第三、第五实施方式的旋转式液压致动器的外观及油的流动的图;
19.图4是第一、第三、第五实施方式的解除锁止时(返回状态)及锁止时(前进状态)的图3的iv-iv线剖视图;
20.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解除锁止时(返回状态)的液压路径图;
21.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锁止时(前进状态)的液压路径图;
22.图7是表示第二、第四、第六实施方式的旋转式液压致动器的外观及油的流动的图;
23.图8是第二、第四、第六实施方式的解除锁止时(返回状态)及锁止时(前进状态)的图7的viii-viii线剖视图;
24.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解除锁止时(返回状态)的液压路径图;
25.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的锁止时(前进状态)的液压路径图;
26.图11是第三实施方式的解除锁止时(返回状态)的液压路径图;
27.图12是第三实施方式的锁止时(前进状态)的液压路径图;
28.图13是第四实施方式的解除锁止时(返回状态)的液压路径图;
29.图14是第四实施方式的锁止时(前进状态)的液压路径图;
30.图15是第五实施方式的解除锁止时(返回状态)的液压路径图;
31.图16是第五实施方式的锁止时(前进状态)的液压路径图;
32.图17是第六实施方式的解除锁止时(返回状态)的液压路径图;
33.图18是第六实施方式的锁止时(前进状态)的液压路径图;
34.图19是参考方式的使用了缸式液压致动器的集成泵装置及驻车锁止机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公开的集成泵装置的多个实施方式。在多个实施方式中,对实质上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第一~第六实施方式统称为“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集成泵装置形成将马达及电动油泵和液压致动器构成为一体的模块。
36.在图1中,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集成泵装置90中通用的基本结构。集成泵装置90将马达10、油泵30及液压致动器60构成为一体。图中,将马达标记为“m”,将电动油泵标记为“eop”。
37.油泵30是利用马达10的驱动力进行旋转的电动油泵,排出从油盘吸入的油。
38.液压致动器60通过从油泵30供给的液压进行动作,以切换前进状态和返回状态。在此,“前进状态”和“返回状态”只不过是方便区分相对的两极状态的用语,可以将任一状态定义为前进状态或返回状态。
39.本实施方式的液压致动器60是使汽车的驻车锁止机构80动作的驻车锁止致动器。液压致动器60以在前进状态下将驻车锁止机构80锁止,在返回状态下将驻车锁止机构解除锁定的方式赋予动作力。挡位被操作到p挡时相当于锁止时,挡位被操作到非p挡时相当于解除锁定时。在此,非p挡在2位置结构中是一个挡位。另外,在包含多级变速挡等的结构中,只要将p挡以外的多个挡位统一解释为非p挡即可。
40.《第一实施方式》
41.以下,各实施方式的集成泵装置的附图标记与实施方式的编号对应地设为“901”~“906”。首先,参照图2~图6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图2中,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集成泵装置901及驻车锁止机构80。集成泵装置901使用了外形为圆柱状的旋转式液压致动器60,马达10、油泵30及液压致动器60三者构成为一体。在图2的例子中,三者同轴且串列地排列而构成为一体,但三者也可以在轴偏离的状态下串列地排列而构成为一体,还可以并列地排列而构成为一体。
42.驻车锁止机构80具有止动轴81、止动板82、止动弹簧83、切换杆84、驻车杆85、圆锥体86、驻车锁止爪87、驻车齿轮88等。止动轴81是液压致动器60的输出轴,通过液压致动器60的动作在规定角度范围内向两个方向旋转。止动板82固定于止动轴81,与止动轴81一起旋转。
43.在止动板82的止动弹簧83侧形成有多个凹部823。若对止动板82施加规定以上的旋转力,则止动弹簧83弹性变形,前端设置的止动辊833嵌入任一个凹部823中,从而限制止动板82的旋转。从止动板82的板面突出的销824与形成于切换杆84的前端的槽卡合。此外,销824及切换杆84在图19所示的参考方式中被用到,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存在。
44.驻车杆85形成为大致l字形状,一端851侧固定于止动板82。在驻车杆85的另一端852侧,设置有随着接近另一端852而缩小直径的圆锥体86。若止动板82向使止动辊833被嵌入到与p挡对应的凹部中的方向旋转,则圆锥体86向箭头p的方向移动。
45.驻车锁止爪87与圆锥体86的圆锥面抵接,并能够以轴部877为中心进行摆动。在驻车锁止爪87上,设置有能够与驻车齿轮88啮合的凸部878。若圆锥体86向箭头p方向移动,则驻车锁止爪87被推起,凸部878与驻车齿轮88啮合,成为锁止状态。若圆锥体86向箭头非p方向移动,则凸部878离开驻车齿轮88,锁止状态被解除。
46.接着,参照图3、图4对旋转式液压致动器60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图3、图4的结构在后述的第三、第五实施方式中也通用。图4的上侧示出了换挡挡位从p挡操作到非p挡的解锁锁止时的动作完成状态,图4的下侧示出了换挡挡位从非p挡操作到p挡的锁止时的动作完成状态。
47.液压致动器60具有以旋转轴o为中心的圆筒状的外壳61和同轴地收容于外壳61的叶片转子63。外壳61在周向上例如具有四个叶片室621~624。叶片室621~624呈径向外侧的内壁形成为圆弧状的扇形。在图中,从径向外侧的内壁引出了叶片室621~624的附图标记的引出线。
48.叶片转子63在外周设置有与叶片室621~624对应的例如四个叶片641~644。四个
叶片641~644中的一个叶片641在周向两端设置有限制旋转极限的止动部645、646,其形成得比其它三个叶片642、643、644大。为了确保液压室的容积,其它三个叶片642、643、644形成得较小。在各叶片641~644的径向外壁的滑动部设置有密封材料。
49.各叶片641~644能够在对应的叶片室621~624内沿周向转动。在叶片室621~624中的叶片641~644的周向的一方形成前进侧液压室651~654。另外,在叶片641~644的周向的另一方形成返回侧液压室661~664。虽然未图示,但前进侧液压室651~654经由分配油路与共同的前进侧端口连接。同样,返回侧液压室661~664经由分配油路与共同的返回侧端口连接。
50.在图4的上侧所示的解除锁止时,向标注了虚线阴影的返回侧液压室661~664供给液压。由此,叶片转子63向图的逆时针方向旋转而成为返回状态,驻车锁止机构80被解除锁止。从前进侧液压室651~654排出油。图3的双点划线箭头示意性地表示此时的油的流动。
51.在图4的下侧所示的锁止时,向标注了虚线阴影的前进侧液压室651~654供给液压。由此,叶片转子63向图的顺时针方向旋转而成为前进状态,驻车锁止机构80被锁止。从返回侧液压室661~664排出油。图3的单点划线箭头示意性地表示此时的油的流动。
52.接着,参照图5、图6。油泵30经由从向液压致动器60供给液压的油路分支的直接供给油路35、38与电动发电机39连接。在图中以及以下的说明书中,将电动发电机标记为“mg”。g39相当于作为来自油泵30的油的供给对象的“油消耗器”。具体而言,在开放空间内喷油,以对mg39的定子中因通电而发热的线圈进行冷却。
53.以下的第一~第六实施方式组合了与液压致动器60的动作方向的切换相关的三种模式的结构以及与油向mg39的供给路径相关的两种模式的结构。关于液压致动器60的动作方向的切换,在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油泵30的旋转方向是一定的,从油盘31经由吸入油路32吸入的油仅沿从吸入口342向排出口343的一方向流动。
54.在油泵30和液压致动器60之间,设置有切换油从油泵30向前进侧液压室651~654及返回侧液压室661~664的流动的方向切换阀56。方向切换阀56的三个in端口中的在正中间图示的端口经由致动器油路360与油泵30的排出口343连接。三个in端口中的在两侧图示的两个端口分别经由致动器油路365、366与吸入油路32连接。
55.另外,关于油向mg39的供给路径,在第一、第三、第五实施方式中,在直接供给油路35、38的中途,设置有对直接供给油路35、38的连通或切断进行切换的供给切换阀50。将直接供给油路35、38中的比供给切换阀50靠油泵30侧(即上游侧)的部分设为“排出油路35”,将比供给切换阀50靠mg39侧(即下游侧)的部分设为“到达油路38”。此外,在供给切换阀50和吸入油路32之间用虚线图示的循环油路37在第一、第三、第五实施方式中基本上不考虑使用。即,不使用构成供给切换阀50的三种切换模式中的最靠下的模式。排出油路35与到达油路38被连通或切断。供给切换阀50也可以一体地构成为集成泵装置901的模块。
56.在图5所示的解除锁止时,供给切换阀50被操作到连通直接供给油路35、38的位置。方向切换阀56被操作到致动器油路360与返回侧液压室661~664连接而致动器油路365与前进侧液压室651~654连接的位置。从油泵30的排出口343排出的油经由直接供给油路35、38向mg39供给,并且经由致动器油路360向液压致动器60的返回侧液压室661~664供给。另外,油从液压致动器60的前进侧液压室651~654经由致动器油路365返回到吸入油路
32。这样,液压致动器60成为返回状态,驻车锁止机构80被解除锁止。
57.在图6所示的锁止时,供给切换阀50被操作到切断直接供给油路35、38的位置。方向切换阀56被操作到致动器油路360与前进侧液压室651~654连接而致动器油路366与返回侧液压室661~664连接的位置。从油泵30的排出口343排出的油经由致动器油路360向液压致动器60的前进侧液压室651~654供给。另外,油从液压致动器60的返回侧液压室661~664经由致动器油路366返回到吸入油路32。这样,液压致动器60成为前进状态,驻车锁止机构80被锁止。
58.液压致动器的动作力由受压面积与液压之积决定,而通过使用旋转式液压致动器60,能够利用多个叶片641~644确保受压面积,使液压致动器60小型化。因此,可特别有效地用作搭载空间受限的驻车锁止致动器等液压致动器。该效果在第一~第六实施方式中是共通的。
59.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关于液压致动器60的动作方向的切换,通过使用方向切换阀56,能够可靠地进行切换。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关于油向mg39的供给路径,通过使用设置于直接供给油路35、38的供给切换阀50,能够与液压致动器60的动作独立地在任意的定时切换冷却油向mg39的供给。
60.《第二实施方式》
61.参照图7~图10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集成泵装置902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向作为“油消耗器”的mg39供给油的路径不同。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油泵30和mg39之间没有第一实施方式那样的直接供给油路35、38。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未设置供给切换阀50。
62.参照图7、图8,对第二实施方式的旋转式液压致动器60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图7、图8的结构在后述的第四、第六实施方式中也通用。图7、图8分别对应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3、图4。如图8所示,例如供叶片641动作的叶片室621在前进侧液压室651和返回侧液压室661的旋转方向的中间部形成有连通口67。连通口67不限于形成于一个叶片室621,也可以形成于多个叶片室。
63.如图9、图10所示,连通口67经由间接供给油路68与mg39连接。在间接供给油路68的中途,设置有防止油从mg39向液压致动器60逆流的消耗侧防逆流阀69。消耗侧防逆流阀69不限于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
64.在此,图8的上侧所示的“解除锁止时”的状态是锁止时的叶片转子63的旋转初始状态。图8的下侧所示的“锁止时”的状态是解除锁止时的叶片转子63的旋转初始状态。图7的双点划线箭头示意性地表示从锁止状态转移到解除锁止状态时的油的流动。单点划线箭头示意性地表示从解除锁止状态转移到锁止状态时的油的流动。
65.在图9所示的解除锁止时,在叶片转子63的旋转初期,在“从油泵30供给液压的一侧的液压室”即返回侧液压室661中,叶片641封闭连通口67。叶片转子63开始旋转后,在某旋转位置,连通口67在返回侧液压室661中开放。于是,从油泵30向返回侧液压室661供给的油的至少一部分从连通口67流出,经由间接供给油路68向mg39供给。
66.在图10所示的锁止时,在叶片转子63的旋转初期,在“从油泵30供给液压的一侧的液压室”即前进侧液压室651中,叶片641封闭连通口67。叶片转子63开始旋转后,在某旋转位置,连通口67在前进侧液压室651中开放。于是,从油泵30向前进侧液压室651供给的油的
至少一部分从连通口67流出,经由间接供给油路68向mg39供给。
67.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从油泵30向mg39的油路和从油泵30向液压致动器60的油路并列地构成。与此相对,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以从油泵30经由液压致动器60向mg39连接的方式串列地构成油路。通过汇总为一条路径,能够简化油路的结构。另外,通过利用叶片转子63的旋转对油向mg39的供给进行切换,能够削减供给切换阀50。因此,能够进一步使包括集成泵装置的系统小型化。
68.《第三实施方式》
69.参照图11、图12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集成泵装置903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对液压致动器60的动作方向进行切换的液压回路的结构不同。油泵30能够与马达10一起进行正转及反转,在正转时和反转时,吸入口和排出口交替。即,正转时吸入口342是反转时排出口,反转时吸入口343是正转时排出口。
70.在图11、图12中,为了便于说明,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方向、即从正转时排出口343经由直接供给油路35、38向mg39供给油的油泵30的旋转方向设为正转。供给切换阀50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切换直接供给油路35、38的连通或切断。
71.正转时吸入口342经由致动器油路367与液压致动器60的前进侧液压室651~654连接。在与正转时吸入口342连接的正转时吸入油路32上,设置有防止从油泵30侧向油盘31侧逆流的吸入侧防逆流阀57。
72.反转时吸入口343经由致动器油路368与液压致动器60的返回侧液压室661~664连接。在与反转时吸入口343连接的反转时吸入油路33上,设置有防止从油泵30侧向油盘31侧逆流的吸入侧防逆流阀58。在图示例中,正转时吸入油路32及反转时吸入油路33均为一端与油盘30连接。不限于此,正转时吸入油路32及反转时吸入油路33也可以从与油盘30连接的共同的吸入油路分支。
73.在图11所示的解除锁止时,供给切换阀50被操作到连通直接供给油路35、38的位置。若油泵30正转,则油从油盘31经由正转时吸入油路32被吸入正转时吸入口342。从正转时排出口343排出的油经由直接供给油路35、38向mg39供给,并且经由致动器油路368向液压致动器60的返回侧液压室661~664供给。
74.此时,如
“×”
标记所示,吸入侧防逆流阀58防止油通过反转时吸入油路33向油盘31侧逆流。另外,油从液压致动器60的前进侧液压室651~654经由致动器油路367返回到正转时吸入油路32。这样,液压致动器60成为返回状态,驻车锁止机构80被解除锁止。
75.在图12所示的锁止时,供给切换阀50被操作到切断直接供给油路35、38的位置。若油泵30反转,则油从油盘31经由反转时吸入油路33被吸入反转时吸入口343。从反转时排出口342排出的油经由致动器油路367向液压致动器60的前进侧液压室651~654供给。
76.此时,如
“×”
标记所示,吸入侧防逆流阀57防止油通过正转时吸入油路32向油盘31侧逆流。另外,油从液压致动器60的返回侧液压室661~664经由致动器油路368返回到反转时吸入油路33。这样,液压致动器60成为前进状态,驻车锁止机构80被锁止。
77.《第四实施方式》
78.参照图13、图14对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集成泵装置904组合了第三实施方式的液压致动器60的动作方向切换结构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向mg39的油供给结构。即,通过油泵30的正转或反转的切换以及吸入侧防逆流阀57、58的功能,切换液压致动
器60的动作方向。另外,从形成于液压致动器60的连通口67经由间接供给油路68向mg39供给油。在间接供给油路68上设置有消耗侧防逆流阀69。
79.在图13所示的解除锁止时,若油泵30正转,则从正转时排出口343排出的油经由致动器油路368向液压致动器60的返回侧液压室661~664供给。在叶片转子63的旋转初期,连通口67封闭,油泵30和mg39之间被切断。叶片转子63开始旋转后,连通口67开放,油泵30和mg39之间导通。
80.在图14所示的锁止时,若油泵30反转,则从反转时排出口342排出的油经由致动器油路367向液压致动器60的前进侧液压室651~654供给。在叶片转子63的旋转初期,连通口67封闭,油泵30和mg39之间被切断。叶片转子63开始旋转后,连通口67开放,油泵30和mg39之间导通。
81.在第三、第四实施方式中,通过油泵30的正转或反转的切换来切换液压致动器60的动作方向油的流动,因此,能够削减方向切换阀56。另外,通过利用吸入侧防逆流阀57、58防止油向吸入侧的逆流,可确保向液压致动器60供给的液压。此外,吸入侧防逆流阀57、58不限于在各吸入油路32、33上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
82.《第五实施方式》
83.参照图15、图16对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五实施方式的集成泵装置905与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相比,对液压致动器60的动作方向进行切换的液压回路的结构不同。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油泵30能够与马达10一起进行正转及反转,在正转时和反转时,吸入口和排出口交替。另外,油泵30的正转时吸入口342及反转时吸入口343与液压致动器60的连接结构也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
84.在正转时吸入油路32及反转时吸入油路33上,代替第三实施方式的吸入侧防逆流阀57、58而设置有选择截止阀59。选择截止阀59在油泵30正转时使正转时吸入通路32导通并切断反转时吸入油路33,在油泵30反转时使反转时吸入通路33导通并切断正转时吸入油路32。选择截止阀59也可以一体地构成为集成泵装置905的模块。此外,选择截止阀59不限于电磁阀,也可以由通过操作压力来切换阀柱的液压切换阀构成。
85.在图15所示的解除锁止时,供给切换阀50被操作到连通直接供给油路35、38的位置。选择截止阀59使正转时吸入油路32导通。若油泵30正转,则油从油盘31经由正转时吸入油路32被吸入正转时吸入口342。从正转时排出口343排出的油经由直接供给油路35、38向mg39供给,并且经由致动器油路368向液压致动器60的返回侧液压室661~664供给。
86.此时,如
“×”
标记所示,选择截止阀59切断反转时吸入油路33。另外,油从液压致动器60的前进侧液压室651~654经由致动器油路367返回到正转时吸入油路32。这样,液压致动器60成为返回状态,驻车锁止机构80被解除锁止。
87.在图16所示的锁止时,供给切换阀50被操作到切断直接供给油路35、38的位置。选择截止阀59使反转时吸入油路33导通。若油泵30反转,则油从油盘31经由反转时吸入油路33被吸入反转时吸入口343。从反转时排出口342排出的油经由致动器油路367向液压致动器60的前进侧液压室651~654供给。
88.此时,如
“×”
标记所示,选择截止阀59切断正转时吸入油路32。另外,油从液压致动器60的返回侧液压室661~664经由致动器油路368返回到反转时吸入油路33。这样,液压致动器60成为前进状态,驻车锁止机构80被锁止。
89.《第六实施方式》
90.参照图17、图18对第六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六实施方式的集成泵装置906组合了第五实施方式的液压致动器60的动作方向切换结构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向mg39的油供给结构。即,通过油泵30的正转或反转的切换以及伴随于此的选择截止阀59的切换,切换液压致动器60的动作方向。另外,从形成于液压致动器60的连通口67经由间接供给油路68向mg39供给油。在间接供给油路68上设置有消耗侧防逆流阀69。
91.在图17所示的解除锁止时,若油泵30正转,则从正转时排出口343排出的油经由致动器油路368向液压致动器60的返回侧液压室661~664供给。在叶片转子63的旋转初期,连通口67封闭,油泵30和mg39之间被切断。叶片转子63开始旋转后,连通口67开放,油泵30和mg39之间导通。
92.在图18所示的锁止时,若油泵30反转,则从反转时排出口342排出的油经由致动器油路367向液压致动器60的前进侧液压室651~654供给。在叶片转子63的旋转初期,连通口67封闭,油泵30和mg39之间被切断。叶片转子63开始旋转后,连通口67开放,油泵30和mg39之间导通。
93.在第五、第六实施方式中,通过油泵30的正转或反转的切换以及伴随于此的选择截止阀59的切换来切换液压致动器60的动作方向,因此,能够削减方向切换阀56。另外,通过利用选择截止阀59防止油向吸入侧的逆流,可确保向液压致动器60供给的液压。
94.《参考方式》
95.参照图19对具备缸式液压致动器70的参考方式的集成泵装置907进行说明。缸式液压致动器70具有缸71和在缸71内往复移动的活塞73。在缸71内的活塞73的轴向的一方形成有前进侧液压室75,在活塞73的轴向的另一方形成有返回侧液压室76。
96.如粗线箭头所示,活塞73与驻车锁止机构80的切换杆84连接。切换杆84的前端部与设置于止动板82的销824卡合。若切换杆84随着活塞73的往复移动而进行了往复移动,则经由销824使止动板82旋转,使驻车杆85移动,由此切换p挡和非p挡。
97.油泵30能够经由端口721、722向前进侧液压室75及返回侧液压室76供给油。油向各液压室75、76的流动按照旋转式液压致动器60的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进行切换。排出侧的液压室的油返回到油泵30的吸入侧。图19中省略了对油的流动的切换路径的图示。
98.在解除锁止时,从油泵30向返回侧液压室76供给液压,活塞73向图19的左侧方向移动而成为返回状态。于是,随着切换杆84的移动,驻车杆85向非p方向移动,驻车锁止机构80被解除锁止。在锁止时,从油泵30向前进侧液压室75供给液压,活塞71向图19的右侧方向移动而成为前进状态。于是,随着切换杆84的移动,驻车杆85向p方向移动,驻车锁止机构80被锁止。
99.在参考方式中,可实现与第一~第六实施方式相同的液压致动器的动作。但是,在不以集成泵装置的小型化为目的这一点与第一~第六实施方式不同。
100.《其它实施方式》
101.(1)液压致动器60不限于驻车锁止致动器以外的致动器,也可以适用于变速用换挡鼓等任何用途的致动器。另外,根据所应用的致动器,可以适当地设定将何种状态设为前进状态及返回状态。
102.(2)液压致动器60中的叶片转子的叶片的数量不限于图4所例示的四个,只要能够
确保受压面积,则也可以是一个以上的几个。外壳的叶片室对应于叶片的数量而设定。另外,也可以不将限制旋转极限的止动部设置于叶片上,而是设置于叶片转子主体和外壳之间。
103.(3)作为来自油泵30的油的供给对象的“油消耗器”不限于mg39,可以是消耗油的任何装置。另外,在第二、第四、第六实施方式中,在油消耗器的内部具有防逆流功能的情况等下,也可以不在间接供给油路68上设置消耗侧防逆流阀69。
104.以上,本公开不受上述实施方式任何限定,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以各种方式进行实施。
105.依据实施方式对本公开进行了描述。然而,本公开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及结构。本公开还包括各种变形例及等同范围内的变形。另外,各种组合及方式、以及使它们包括仅一个要素、更多要素或更少要素的其它组合及方式也属于本公开的范畴及思想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