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道路的雨水收集调蓄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3-04-06 17:32: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水收集调蓄系统,特别是一种基于海绵城市道路的雨水收集调蓄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镇规模不断增大,生活理念和生活品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期待越来越高。城市降雨小雨量主要通过下渗及少量地表径流排走,大雨量主要通过管网外排,常出现缺水或洪涝状态,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与安全。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应加强收集及再利用;解决洪涝问题,应加强外排及调蓄。目前的现有技术,一般直接排放,或针对初期雨水净化做了相关设备等方法,未能实现净化、收集、调蓄、调洪、再利用等综合功能。海绵城市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优先考虑了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收集、蓄渗、缓释、再利用的海绵城市,在对城市内的雨水进行收集时,需要一个雨水收集调蓄系统,实现“小雨量收集,大雨量调蓄,雨水再利用”,还有在收集时不影响城市的运转。因此,迫切需要设计一种基于海绵城市道路的雨水收集调蓄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海绵城市道路的雨水收集调蓄系统。充分发挥道路、碎石调蓄带、蓄水池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收集、蓄渗、缓释、再利用等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渗透、净化的生态雨水调蓄再利用模式。对环境变化有很强适应性,可达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再利用”综合效益。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海绵城市道路的雨水收集调蓄系统,包括有车行道,车行道边缘为人行道,车行道临近人行道边缘位置处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雨水口,雨水口下端经市政雨水接入管与市政雨水检查井或市政雨水暗井连通,市政雨水检查井和市政雨水暗井接入市政雨水官网,,雨水口下端还经调蓄带接入管接入碎石调蓄带,碎石调蓄带位于人行道下方,碎石调蓄带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透水盲管,透水盲管两端接入至调蓄池,调蓄池间隔设置在人行道外侧,调蓄带接入管高于透水盲管。
5.前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道路的雨水收集调蓄系统中,所述碎石调蓄带的两侧分别为侧壁,侧壁底部为基础,碎石调蓄带临近侧壁的侧面以及底部铺设有防水土工布。
6.前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道路的雨水收集调蓄系统中,所述碎石调蓄带采用最大粒径《60cm、孔隙率为22%~25%的级配碎石填筑而成。
7.前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道路的雨水收集调蓄系统中,所述市政雨水接入管高于调蓄带接入管,调蓄带接入管高于雨水口底面。
8.前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道路的雨水收集调蓄系统中,所述透水盲管外部包裹有透水土工布。
9.前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道路的雨水收集调蓄系统中,所述市政雨水接入管和调
蓄带接入管的进水端设置有滤网。
10.前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道路的雨水收集调蓄系统中,所述人行道路面结构层由上至下依次为透水砖、粗砂、透水混凝土,透水混凝土下方为级配碎石构成的碎石调蓄带,人行道两侧边缘设置有镶边石。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2.(1)本系统通过设置有碎石调蓄带和调蓄池,可以实现小雨量雨水初期过滤及收集,同时雨水储存在调蓄池内,可实现雨水绿化浇灌、城市道路冲洗等再利用。
13.(2)本系统在大雨量发生时,通过碎石调蓄带可实现雨水快速下渗,下渗的雨水无法通过透水盲管及时排走,则会通过调蓄带接入管进入雨水口,再通过市政雨水接入管排入市政雨水管网组中,增大了雨水排放通道,降低洪涝灾害的发生。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碎石调蓄带雨水口处剖面图;
16.图3为 本实用新型的流程图。
17.附图标记:1-调蓄池,2-碎石调蓄带,3-防水土工布,4-透水盲管,5-透水土工布,6-侧壁,7-基础,8-滤网,9-雨水口,10-调蓄带接入管,11-市政雨水接入管,12-透水砖,13-粗砂,14-透水混凝土,15-级配碎石,16-镶边石,17-市政雨水检查井,18-市政雨水暗井,19-市政雨水管网。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19.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基于海绵城市道路的雨水收集调蓄系统,如图1-3所示,包括有车行道,车行道边缘为人行道,车行道临近人行道边缘位置处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雨水口9,雨水口9下端经市政雨水接入管11与市政雨水检查井17或市政雨水暗井18连通,市政雨水检查井17和市政雨水暗井18接入市政雨水官网19,,雨水口9下端还经调蓄带接入管10接入碎石调蓄带2,碎石调蓄带2位于人行道下方,碎石调蓄带2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透水盲管4,透水盲管4开孔率为3%,透水盲管4两端接入至调蓄池1,调蓄池1间隔设置在人行道外侧,调蓄带接入管10高于透水盲管4。
20.所述调蓄池1可以为钢筋混凝土水池或者雨水收集模块。
21.所述碎石调蓄带2的两侧分别为侧壁6,侧壁6底部为基础7,侧壁6、基础7采用素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碎石调蓄带2临近侧壁6的侧面以及底部铺设有防水土工布3,防水土工布3采用具有防渗功能的土工布或者防水卷材。通过设置有侧壁6和基础7以及设置有防水土工布3可以避免下渗的雨水从碎石调蓄带2的侧面或底部流走,保证下渗雨水按照设定的路径收集到调蓄池1或排入至市政雨水官网19中。
22.所述碎石调蓄带2采用渗透系数大,最大粒径《60cm、孔隙率为22%~25%的级配碎石15填筑而成,可以实现雨水的快速下渗。
23.所述市政雨水接入管11高于调蓄带接入管10,保证下雨时,经雨水口9沉降的雨水
优先从调蓄带接入管10进入到调蓄池1中,实现小雨量收集、雨水再利用的目的。调蓄带接入管10高于雨水口9底面,当雨水从雨水口9进入时,可以先在雨水口9自身的竖井中进行净化、沉降。
24.所述透水盲管4外部包裹有透水土工布5,透水土工布5采用具有透水功能土工布,可以过滤砂等颗粒,避免雨水中混入的细小杂质进入到透水盲管4中,长时间之后造成透水盲管4的堵塞。
25.所述市政雨水接入管11和调蓄带接入管10的进水端设置有滤网8,滤网8采用钢丝网或其他材料,网孔径不大于5mm,实现对雨水的过滤。
26.所述人行道路面结构层由上至下依次为透水砖12、粗砂13、透水混凝土14,透水混凝土14下方为级配碎石15构成的碎石调蓄带2,人行道两侧边缘设置有镶边石16,使得人行道路面具有较好的雨水下渗能力。
27.所述雨水口9采用钢结构雨水口。
28.所述调蓄带接入管10、市政雨水接入管11采用钢管。
29.本系统的下小雨时的工作流程为:
30.1、降雨车行道横坡排水至雨水口9中,人行道部分雨水下渗进入到碎石调蓄带2中;
31.2、雨水口9中的雨水在自身的竖井内沉沙,经滤网8过滤后通过调蓄带接入管10流入碎石调蓄带2;
32.3、进入碎石调蓄带2内的雨水经过级配碎石15过滤后通过透水盲管4上的开孔排入调蓄池1中;
33.4、雨水在调蓄池1内储存、再利用。
34.本系统的下大雨时的工作流程为:
35.首先,按照下小雨的工作流程将雨水排入至调蓄池1中进行收集、再利用。由于透水盲管4的透水能力小于降雨量,雨水口9中的雨水很快就会上升至市政雨水接入管11处,经滤网8过滤后通过市政雨水接入管11排入至市政雨水检查井17或市政雨水暗井18中,最终汇入至市政雨水管网19中,实现大雨量调蓄的目的。当碎石调蓄带2中的水位高于市政雨水接入管11时,碎石调蓄带2中的雨水就会反向通过调蓄带接入管10进入到雨水口9中,最终通过市政雨水接入管11排走。
36.本实用新型的雨水收集调蓄系统,通过雨水初期净化、收集、调蓄实现小雨量雨水初期过滤及收集,同时雨水储存在调蓄池1内,可实现雨水绿化浇灌、城市道路冲洗等再利用。大雨量发生时,通过碎石调蓄带1可实现雨水快速下渗,下渗的雨水无法通过透水盲管4及时排走,则会通过调蓄带接入管10进入雨水口9,再通过市政雨水接入管11排入市政雨水管网19中,增大了雨水排放通道,降低洪涝灾害的发生。本方案可实现净化、收集、调蓄、调洪、再利用等综合功能,改善人民生活环境的同时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