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纺织油剂的动态温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4-03 10:27: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纺织油剂的动态温控装置。


背景技术:

2.纺织油剂是在化纤生产和加工的过程中消除原丝制品起静电,调整金属间摩擦的系数,让纤维更具平滑性和柔软性的作用,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3.在使用纺织油剂时,需要根据需要对油剂进行预热,传统的加热方式采用固定的热源,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在油剂内部进行,由于油剂在对热量传导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热量在由内向外传导过程中,热量会挥发损失掉,导致外部油剂的温度升温慢,造成靠近热源部分的油剂温度上升过快,但是外部的油剂温度可能无法达到预计温度,同时温度测量装置的位置容易影响测量结果,导致纺织油剂的温度控制无法达到精准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油剂的动态温控装置,包括固定储油罐,所述固定储油罐的底部固定有连通有进出油管,所述进出油管远离固定管的一端向下延伸,所述固定储油罐的顶部设置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顶端与空气加热设备连通,所述通风管的底端贯穿至固定储油罐的内腔并连通有第一分散箱,所述第一分散箱的顶部连通有第二分散箱,所述第二分散箱顶部的四周均连通有排气细管,所述固定储油罐内腔的四周均固定有多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表面固定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表面的四周均固定有固定板,所述旋转轴的两端贯穿固定架并向外延伸,所述旋转轴相向的一侧连接有多组柔性连接棒并与旋转轴形成闭合的圆环。
5.优选的,所述第一分散箱的内腔固定有分散网,所述通风管的底端贯穿至分散网的下方。
6.优选的,所述通风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分散网呈漏斗状设置。
7.优选的,所述第二分散箱在第一分散箱的顶部呈环形等距设置,所述固定板位于排气细管的上方。
8.优选的,所述固定储油罐内设置有多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从上至下等距设置。
9.优选的,所述第一分散箱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于固定储油罐的内腔。
10.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腔设置为粗糙面。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通风管向固定储油罐内导入加热后的空气,然后热空气在第一分散箱内均匀分散至第二分散箱内,然后再从第二分散箱上方的排气细管向上排出,在油剂内形成细密的气泡,增加热空气与油剂的接触面积,方便将热空气内的热量快速转移至
油剂内,同时由于气泡的上升,可以使热源移动,对途经的油剂进行加热,同时气泡上升带动固定板转动,对油剂进行搅拌,使油剂保持流动状态,方便固定储油罐内的油剂流动确保每处的温度基本保持一致,提升温度传感器检测的精准度。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分散网可以对导入第一分散箱内的热空气进行分散,防止热空气快速上升无法向四周扩散,方便使热空气逐步向上被分割细化,然后在油剂内形成密集的气泡,均匀分散至油剂内,然后将内部的热量扩散至油剂,保障油剂温度均匀提升。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储油罐的局部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分散箱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中标号:1、固定储油罐;2、进出油管;3、通风管;4、第一分散箱;5、第二分散箱;6、排气细管;7、固定架;8、旋转轴;9、固定座;10、固定板;11、柔性连接棒;12、分散网;13、电磁阀;14、温度传感器;15、支撑板;16、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纺织油剂的动态温控装置,包括固定储油罐1,所述固定储油罐1的底部固定有连通有进出油管2,所述进出油管2远离固定管的一端向下延伸,所述固定储油罐1的顶部设置有通风管3,所述通风管3的顶端与空气加热设备连通,所述通风管3的底端贯穿至固定储油罐1的内腔并连通有第一分散箱4,所述第一分散箱4的顶部连通有第二分散箱5,所述第二分散箱5顶部的四周均连通有排气细管6,所述固定储油罐1内腔的四周均固定有多组固定架7,所述固定架7的内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旋转轴8,所述旋转轴8的表面固定有固定座9,所述固定座9表面的四周均固定有固定板10,所述旋转轴8的两端贯穿固定架7并向外延伸,所述旋转轴8相向的一侧连接有多组柔性连接棒11并与旋转轴8形成闭合的圆环,通过通风管3向固定储油罐1内导入加热后的空气,然后热空气在第一分散箱4内均匀分散至第二分散箱5内,然后再从第二分散箱5上方的排气细管6向上排出,在油剂内形成细密的气泡,增加热空气与油剂的接触面积,方便将热空气内的热量快速转移至油剂内,同时由于气泡的上升,可以使热源移动,对途经的油剂进行加热,同时气泡上升带动固定板10转动,对油剂进行搅拌,使油剂保持流动状态,方便固定储油罐1内的油剂流动确保每处的温度基本保持一致,提升温度传感器14检测的精准度。
21.所述第一分散箱4的内腔固定有分散网12,所述通风管3的底端贯穿至分散网12的下方,通过分散网12可以对导入第一分散箱4内的热空气进行分散,防止热空气快速上升无法向四周扩散,方便使热空气逐步向上被分割细化,然后在油剂内形成密集的气泡,均匀分散至油剂内,然后将内部的热量扩散至油剂,保障油剂温度均匀提升。
22.所述通风管3上设置有电磁阀13,所述分散网12呈漏斗状设置,通过在通风管3的表面设置有电磁阀13,可以控制流入第一分散箱4内热空气的速度,方便对导入油剂内热量
的多少,来控制油剂升高的温度,通过对分散网12形状的设置,方便热空气在分散网12的底部沿着斜边向四周扩散,避免热空气直接上升。
23.所述第二分散箱5在第一分散箱4的顶部呈环形等距设置,所述固定板10位于排气细管6的上方,通过对第二分散箱5位置的设置,方便使排气细管6均匀分布在固定储油罐1内,对油剂进行均匀加热,保障油剂内部各处匀速受热。
24.所述固定储油罐1内设置有多组温度传感器14,所述温度传感器14从上至下等距设置,通过在固定储油罐1内设置多组温度传感器14,方便检测油剂内部各处的稳定,检测油剂内部各处温度的变化,是否处于一致状态。
25.所述第一分散箱4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板15,所述支撑板15的底部固定于固定储油罐1的内腔,通过支撑板15可对第一分散箱4进行支撑,保障第一分散箱4和第二分散箱5位置的稳定。
26.所述固定板10的表面开设有凹槽16,所述凹槽16的内腔设置为粗糙面,通过凹槽16可对气泡进行储藏,利用气泡上升的浮力带动固定板10围绕旋转轴8转动对油剂进行搅拌,同时粗糙面可以减缓气泡与固定板10分离的速度,使固定板10对气泡具有附着力,保障热传导有效的进行。
27.具体使用时,使用者将通风管3与空气加热设备连通,对第一分散箱4内通入热空气,使热空气在第一分散箱4内从分撒网的底部向四周扩散然后蔓延至第二分散箱5内,然后再从第二分散箱5内通过排气细管6细化形成气泡,气泡进入油剂内部上升,在上升过程中内部的热量会逐渐释放对周围的油剂进行加热,然后气泡上升与固定板10接触并推动固定板10围绕旋转轴8转动,由于旋转轴8通过柔性连接棒11连接形成闭合的圆环,保障一组固定板10转动会带动其他固定板10旋转,带动油剂上下翻转,使油剂处于流动状态,确保油剂各处均与气泡接触升温,同时各处的温度传感器14对油剂内部的各个位置进行温度测量。
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