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复合集流体、电芯、电池以及复合集流体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3-04-01 01:17: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包括绝缘支撑膜和导电箔片,所述导电箔片连接于所述绝缘支撑膜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所述导电箔片包括搭接部和延伸部,所述搭接部与所述绝缘支撑膜搭接,在所述绝缘支撑膜的宽度方向上,所述延伸部连接于所述搭接部的远离所述绝缘支撑膜的一侧且延伸至所述绝缘支撑膜之外;导电层,所述导电层设于所述支撑体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侧,位于所述支撑体同一侧的所述导电层一体覆盖于所述绝缘支撑膜以及所述导电箔片,覆盖于所述导电箔片的所述导电层至少覆盖所述搭接部;其中,所述延伸部构成极耳或所述延伸部以及覆盖于所述延伸部的导电层共同构成极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覆盖于所述导电箔片的所述导电层覆盖所述搭接部以及所述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以及覆盖于所述延伸部的所述导电层共同构成极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在参考面的投影与所述支撑体在所述参考面的投影重合,所述参考面为平行于所述绝缘支撑膜的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部在所述绝缘支撑膜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范围为0.5-1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部在参考面上的投影为第一投影,所述导电箔片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投影为第二投影,所述第一投影的面积与所述第二投影的面积的比值范围为15%-40%,所述参考面为平行于所述绝缘支撑膜的平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部包括沿所述绝缘支撑膜的厚度方向排布的嵌入部和凸出部,所述嵌入部沿所述绝缘支撑膜的厚度方向嵌入至所述绝缘支撑膜内,所述凸出部凸出于所述绝缘支撑膜的表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撑膜的厚度为a,所述搭接部的厚度为b,所述支撑体在所述搭接部所在位置的厚度为c,c/(a b)的取值范围为10%-95%。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的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为第一侧、第二侧,所述搭接部搭接于所述支撑膜的第一侧,覆盖于所述支撑体的第一侧的所述导电层为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第一主导电层、第一辅导电层以及第一连接层,所述第一导电层为一体结构;所述绝缘支撑膜的沿厚度方向且位于第一侧的表面为第一表面,所述导电箔片的沿厚度方向且位于第一侧的表面为第二表面,所述导电箔片的沿宽度方向且邻近所述第一表面的侧面为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的至少部分构成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连接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其中,所述第一主导电层覆盖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辅导电层覆盖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连接层覆盖于所述第一台阶面。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覆盖于所述支撑体的第二侧的所述导电层为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第二主导电层、第二辅导电层以及第二连接层,所述第二导电层为一体结构;
所述绝缘支撑膜的沿厚度方向且位于第二侧的表面为第三表面,所述导电箔片的沿厚度方向且位于第二侧的表面为第四表面,所述绝缘支撑膜的沿宽度方向的侧面为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的至少部分构成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二台阶面连接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第四表面;所述第二主导电层覆盖于所述第三表面,所述第二辅导电层覆盖于所述第四表面,所述第二连接层覆盖于所述第二台阶面。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的厚度不小于1μm。11.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极片,所述极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集流体。12.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芯。13.一种复合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绝缘支撑膜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连接导电箔片以形成支撑体,所述导电箔片包括搭接部和延伸部,所述搭接部与所述绝缘支撑膜搭接,在所述绝缘支撑膜的宽度方向上,所述延伸部延伸至所述绝缘支撑膜之外;将导电层镀覆在所述支撑体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侧,且使得所述支撑体同一侧的所述导电层一体镀覆于所述绝缘支撑膜以及所述导电箔片。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复合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箔片通过辊压工艺搭接于所述绝缘支撑膜。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复合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工艺包括压力辊,所述导电箔片与所述绝缘支撑膜通过所述压力辊压合连接。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复合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辊的辊压参数包括过辊压力、辊压速度以及辊压温度,所述过辊压力大于20t,所述辊压速度为10-80m/min,所述辊压温度为25-80℃。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复合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箔片与所述绝缘支撑膜通过所述压力辊压合连接之前,对所述搭接部和所述绝缘支撑膜中的至少一个的表面进行粗糙化处理。18.根据权利要求13-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绝缘支撑膜沿所述绝缘支撑膜的宽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相邻两个所述绝缘支撑膜之间通过所述导电箔片连接,在所述导电层镀覆在所述支撑体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侧之后,对相邻两个所述绝缘支撑膜之间的所述导电箔片进行分切,以形成多个所述复合集流体。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集流体、电芯、电池以及复合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复合集流体包括:支撑体和导电层。支撑体包括绝缘支撑膜和导电箔片,导电箔片连接于绝缘支撑膜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导电箔片包括搭接部和延伸部,搭接部与绝缘支撑膜搭接,在绝缘支撑膜的宽度方向上,延伸部连接于搭接部的远离绝缘支撑膜的一侧且延伸至绝缘支撑膜之外,导电层设于支撑体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侧,位于支撑体同一侧的导电层一体覆盖于绝缘支撑膜以及导电箔片。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复合集流体,由于极耳整体均为导电结构,使得极耳易于焊接,可以避免焊接不牢或穿孔等现象,从而可以提高极耳焊接可靠性,提高极耳的导电性和连接可靠性,进而提高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的电化学性能。的电化学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徐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8
技术公布日:2023/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