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3-27 11:35: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2.在调车机车中,对变流器和牵引电机进行冷却时存在以下问题:1、变流器冷却和牵引电机冷却需要两套单独的冷却装置,能耗高,空间需求高;2、冷却装置各结构散落安装,空间需求大;3、冷却装置进风时,柳絮等污垢或杂质容易被吸进冷却装置,堵塞冷却装置并影响其运行状态。
3.综上所述,急需一种冷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能耗高、空间需求大以及外部杂质影响运行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能耗高、空间需求大以及外部杂质影响运行的技术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冷却装置,包括机箱、散热结构以及冷却风机结构;散热结构以及冷却风机结构均设置在机箱内;散热结构包括散热器以及泵件;散热器、泵件以及第一待降温结构依次连通形成循环冷却回路;冷却风机结构包括驱动件以及风轮组件;风轮组件连接驱动件的输出端;风轮组件设置有进风道和排风道;机箱上设置有侧壁开口,在进风道的进风方向,侧壁开口、散热器以及进风道依次对应设置;风轮组件的排风道与第二待降温结构对应设置。
6.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机箱由前面板、底座、侧板一、侧板二以及顶盖合围形成;前面板上开设有检修门;侧板一以及侧板二上均设置有便于进风的侧壁开口;所述顶盖与前面板、侧板一以及侧板二之间可拆卸连接。
7.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顶盖、侧板一以及侧板二在远离前面板的一侧面上均设置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件,密封件用于机箱与外部安装车体之间的密封。
8.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机箱安装在外部安装车体的头部位置;所述机箱上设置有灯结构,且灯结构的照射方向与外部安装车体的行驶方向一致。
9.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侧壁开口上安装有进风过滤结构;所述进风过滤结构包括百叶窗。
10.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机箱内设置有安装架一和安装架二;安装架一和安装架二之间可拆卸连接;冷却风机结构固定在安装架二上;所述安装架一和安装架二之间设置有减震垫。
11.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具有双输出端,两组风轮组件分别设置在驱动件的双输出端上;侧壁开口、散热结构以及风轮组件一一对应设置。
12.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冷却风机结构还包括与风轮组件一一对应的过渡管道;过渡管道一端与风轮组件的排风道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待降温结构对应设置;所述过渡
管道为柔性材质。
13.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冷却风机结构上的膨胀水箱;膨胀水箱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连通在循环冷却回路上,用于保证循环冷却回路内的压力稳定。
14.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球阀一、球阀二以及滤网;球阀一、球阀二以及滤网均设置在循环冷却回路上,球阀一以及球阀二用于控制循环冷却回路的通断;滤网位于球阀一以及球阀二之间。
15.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装置包括机箱、散热结构以及冷却风机结构;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散热结构和冷却风机结构集成在机箱内,能够大大减小安装空间的需求,并且便于日常维护和整体更换,而散热结构通过泵件提供冷却介质循环的动力,使得冷却介质在循环冷却回路内循环流通,以达到对第一待降温结构(例如变流器)冷却降温的目的,并且,冷却风机结构采用双输出轴的驱动件同时带动两组风轮组件将外界环境风依次经侧壁开口、散热器以及进风道进入风轮组件内部,在此过程中,散热器与环境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以实现散热器自身的降温,而热量交换后的空气由排风道继续吹向第二待降温结构(例如牵引电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装置采用一组驱动件能够实现对第一待降温结构以及第二待降温结构进行降温,能耗低,可靠性好。
17.(2)本实用新型的机箱由前面板、底座、顶盖、侧板一以及侧板二合围形成;即本实用新型的机箱背部采用开放结构,节约成本,同时便于内部部件的拆卸、检修,并且,前面板上的检修门也为日常的检修提供了方便;顶盖可拆卸式的连接便于拆卸顶盖,从而将内部的结构从上方吊出,方便机箱内部结构的安装和更换等操作。
18.(3)本实用新型的顶盖、侧板一以及侧板二上的密封件作用是实现机箱和外部安装车体间的密封,可防止雨水、灰尘等从机箱背部进入机箱内。
19.(4)本实用新型的机箱安装在外部安装车体的头部位置,便于充分结合外部安装车体的整体造型,减小安装位置的要求,并且能提高美观性,通过在机箱上设置灯结构,为车体提供便利的行驶条件。
20.(5)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机箱侧壁开口上安装进风过滤结构,能过滤空气中的柳絮或杂质等,避免柳絮或杂质等进入机箱内部以及机箱内部的各个结构中,进而能够避免影响冷却装置的正常运行;本实用新型中优选进风过滤结构采用百叶窗,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成本低。
21.(6)本实用新型中,机箱的底座上固定有安装架一,安装架一为驱动件的安装提供了基础,驱动件固定在安装架二上,并且安装架一和安装架二之间可拆卸连接,便于在维修时通过安装架二带动整个驱动件从上方吊出或吊入机箱内;所述安装架一和安装架二之间设置减震垫,能避免驱动件以及风轮组件长时间工作带来的刚性震动和噪音等问题。
22.(7)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双输出端的驱动件,能够实现对两组第一待降温结构以及一组第二待降温结构进行降温。
23.(8)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过渡管道将排风道的风引流至第二待降温结构上,能够减小对第二待降温结构安装位置的要求,并且过渡管道采用柔性材质,使得过渡管道可任意弯曲,以适应复杂的安装环境。
24.(9)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膨胀水箱保证循环冷却回路内的压力稳定,同时为冷却回路补液,从而保证冷却效果,并且膨胀水箱设置在冷却风机结构的风轮组件上,在检修时,膨胀水箱可随冷却风机结构一同吊出机箱外。
25.(10)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球阀一以及球阀二以控制冷却介质在循环冷却回路内的流通,滤网起到过滤回路杂质的作用,而滤网位于球阀一以及球阀二之间,能够在需要将滤网取出维护时,球阀一以及球阀二从滤网的两侧将冷却介质封堵,避免泄露,从而便于将滤网取出。
26.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27.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28.在附图中:
29.图1是本实施例冷却装置的轴视图一(示意了前部视角);
30.图2是图1隐藏检修门、顶盖以及进风过滤结构的示意图;
31.图3是本实施例冷却装置的轴视图二(示意了背部视角);
32.图4是本图1中的机箱的结构示意图(未示意顶盖);
33.图5是图3中减震垫的安装示意图;
34.图6是散热器和锥形壳的背部示意图;
35.图7是图6的a-a视图;
36.图8是图2中的冷却风机结构示意图;
37.图9是本实施例中冷却装置的原理图(f1示意进风道的进风方向,f2示意排风道的排风道的排风方向,f3示意的是循环冷却回路中的介质流向);
38.其中,1、机箱;1.a、侧壁开口;1.1、前面板;1.11、检修门;1.2、底座;1.3、侧板一;1.4、侧板二;1.5、顶盖;1.51、灯结构;2、散热结构;2.1、散热器;2.11、锥形壳; 2.2、泵件;2.3、膨胀水箱;2.4、球阀一;2.5、球阀二;2.6、滤网;3、冷却风机结构; 3.1、驱动件;3.2、风轮组件;3.21、蜗壳;3.2a、进风道;3.2b、排风道;4、第一待降温结构;5、第二待降温结构;6、密封槽;7、进风过滤结构;8、安装架一;9、安装架二; 10、减震垫。
具体实施方式
3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40.实施例:
41.一种冷却装置,包括机箱1、散热结构2以及冷却风机结构3;散热结构2以及冷却风机结构3均设置在机箱1内,本实施例中,散热结构2有两组,冷却风机结构3设置在机箱1内的中部位置,两组散热结构2分别位于冷却风机结构3的左右两侧,如图1至图 9所示,具体如下:
42.所述机箱1安装在外部安装车体(例如调车机车)上,具体是安装在外部安装车体
的车头位置。
43.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机箱1由前面板1.1、底座1.2、侧板一1.3、侧板二1.4以及顶盖1.5合围形成,即,机箱1的背部采用开放性的设计,其中,底座1.2水平固定在外部安装车体的车头位置;前面板1.1固定在底座1.2上,前面板1.1位于安装车体的前方;侧板一1.3以及侧板二1.4均固定在底座1.2上,侧板一1.3以及侧板二1.4均与前面板1.1 固定在一起,侧板一1.3以及侧板二1.4分别充当机箱1的左右侧壁;顶盖1.5与前面板 1.1、侧板一1.3以及侧板二1.4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例如螺栓连接),以便于在维修时能够将顶盖1.5打开。
44.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顶盖1.5、侧板一1.3以及侧板二1.4在远离前面板1.1的后侧面上均设置有密封槽6,密封槽6内均设置有密封件(如密封条),即顶盖1.5、侧板一1.3以及侧板二1.4上的密封条形成冂字形的密封结构,密封条的作用是实现机箱1与外部安装车体间的密封,可防止雨水、灰尘等从背部进入机箱1内部。
45.优选的,所述顶盖1.5上还设置有灯结构1.51,灯结构1.51的照射方向与外部安装车体的行驶方向一致。
46.左右的侧板一1.3以及侧板二1.4上均设置有侧壁开口1.a(矩形开口),开设侧壁开口1.a是便于机箱1内部的冷却风机结构3将外界的环境风吸入(如f1所示),其中,侧壁开口1.a位置设置有进风过滤结构7,所述进风过滤结构7能够将外界环境中的柳絮等杂质阻挡在外;本实施例中的进风过滤结构7优选为百叶窗或者是过滤网2.6等具备空气杂质过滤的结构。
47.所述散热结构2包括泵件2.2(如水泵)以及散热器2.1;泵件2.2(如水泵)以及散热器2.1均设置在机箱1内;
48.第一待降温结构4(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一待降温结构4为调车机车上的变流器)通过循环管道一连通散热器2.1的进口,散热器2.1的出口通过循环管道二连通泵件2.2,泵件 2.2通过循环管道三连通第一待降温结构4,即第一待降温结构4、循环管道一、散热器2.1、循环管道二、泵件2.2以及循环管道三依次连通形成循环冷却回路,泵件2.2为冷却介质在循环冷却回路中进行循环流通提供动力。
49.优选的,散热结构2还包括球阀一2.4、球阀二2.5以及滤网2.6;球阀一2.4、球阀二 2.5以及滤网2.6均设置在循环管道三上,球阀一2.4以及球阀二2.5均用于控制冷却介质在循环冷却回路中的流通;滤网2.6位于球阀一2.4以及球阀二2.5之间,起到过滤杂质的作用。
50.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散热结构2还包括膨胀水箱2.3;膨胀水箱2.3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循环管道一,膨胀水箱2.3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循环管道二;本实施例中,膨胀水箱2.3安装在冷却风机结构3(具体是风轮组件的蜗壳3.21)上。
51.本实施例中,两组散热结构2分别位于机箱1的水平左右两侧,两组散热结构2分别用于对两组第一待降温结构4进行散热降温。
52.如图8所示,冷却风机结构3包括驱动件3.1(例如电机)以及两组风轮组件3.2;所述驱动件3.1具有双输出端,即本实施例中的驱动件3.1为具有双输出轴的电机,优选驱动件3.1的输出端轴向垂直于机箱1的侧板一1.3或侧板二1.4;
53.如图3至图5所示,驱动件3.1在机箱1内的安装结构具体是:机箱1的底座1.2上固
定有安装架一8,安装架一8上可拆卸连接有安装架二9(此处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例如螺栓连接),驱动件3.1固定安装在安装架二9上;在安装架一8和安装架二9之间设置有减震垫10(例如橡胶垫)。
54.减震垫10的安装形式具体是,如图5所示:减震垫10通过螺栓竖直固定在安装架一 8上,安装架二9上设置有装配孔,装配孔同轴套设在减震垫10的外周上,且减震垫10 上设置有用于承载安装架二9下端面的台阶面,减震垫10与安装架二9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本实施例中,减震垫10共有四组,四组减震垫10分别位于安装架二9的四个角位置。
55.驱动件3.1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两组风轮组件3.2,在驱动件3.1工作时,能够同时带动两组风轮组件3.2工作,进而从水平方向将机箱1外的环境风从侧壁开口1.a吸入风轮组件3.2内,进风方向如图9的f1所示。
56.如图8所示,所述风轮组件3.2参考现有的结构,本实施例中优选风轮组件3.2包括蜗壳3.21和风轮(未标示),风轮设置在蜗壳3.21内,风轮与驱动件3.1的一个输出端连接,蜗壳3.21的轴向设置有进风道3.2a,蜗壳3.21的周向形成排风道3.2b,在风轮转动时,外界的环境风从进风道3.2a进入蜗壳3.21内,并从排风道3.2b朝向第二待降温结构5(本实施例中第二待降温结构5优选为调车机车上的牵引电机)排出。
57.需要说明的是,如图9所示,在水平方向(即驱动件3.1输出端的轴向,也即左右方向,也即进风道3.2a的的进风方向),侧壁开口1.a、散热器2.1以及进风道3.2a依次设置,当风轮转动时,机箱1外的环境风依次从经过侧壁开口1.a上的进风过滤结构7、散热器2.1以及进风道3.2a进入风轮组件3.2的蜗壳3.21内部,其中,外界的环境风经过散热器2.1,与散热器2.1进行热交换后进入蜗壳3.21内部,并从排风道3.2b朝向第二待降温结构5排出。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通过外界的环境风与散热器2.1进行热交换进而间接实现对第一待降温结构4进行降温。
58.如图6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散热器2.1在靠近蜗壳3.21的一侧(蜗壳的轴向一侧)设置有锥形壳2.11,具体是:散热器2.1固定在机箱1的内侧,锥形壳2.11的大开口与散热器2.1连接,锥形壳2.11的小开口与进风道3.2a连通,锥形壳2.11的小开口与进风道3.2a(即与蜗壳3.21之间)之间采用密封圈密封。本实施例中的散热器2.1参考现有技术,散热器2.1的选取需满足外界环境风能够穿过散热器2.1,并与散热器2.1进行热交换后从锥形壳2.11的内部进入蜗壳3.21内。
59.优选的,本实施例的冷却风机结构3还包括过渡管道(未标示),过渡管道与风轮组件3.2的排风道3.2b一一对应设置,即过渡管道的一端与排风道3.2b连通,过渡管道的另一端将进行热交换后的环境风朝向第二待降温结构5排出。本实施例中的过渡管道采用柔性材质,可满足过渡管道进行任意形状的弯曲。
60.其中,本实施例中的两组散热结构2分别位于驱动件3.1的左右两端,进风过滤结构 7、散热结构2以及风轮组件3.2一一对应设置。
61.本实施例中的冷却装置工作原理如下:
62.循环冷却回路的工作原理具体是(箭头f3示意冷却介质流动方向):泵件2.2开始工作,冷却介质在循环冷却回路内循环流通,当冷却介质流经第一待降温结构4时,冷却介质与第一待降温结构4发生热交换,热交换的冷却介质进入散热器2.1进行换热,并且,散热器2.1与从机箱1侧壁开口1.a进入的环境风进行热交换,以降低散热器2.1本身的温度,然
后泵件2.2持续工作,冷却介质循环流通,从而对第一待降温结构4进行持续降温。
63.其中,左右两组循环冷却回路的工作原理相同。
64.冷却风机结构3的工作原理具体是:驱动件3.1同时带动左右两组风轮组件3.2转动,风轮组件3.2将机箱1外的环境风依次经过侧壁开口1.a上的进风过滤结构7、散热器2.1 以及进风道3.2a进入风轮组件3.2内部,并从风轮组件3.2的排风道3.2b朝向第二待降温结构5吹出,以达到对第二待降温结构5进行降温的目的。
6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