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锚拉板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2023-03-26 04:52: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斜拉索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技术涉及一种锚拉板施工平台。


背景技术:

2.在斜拉索桥梁施工技术领域中,针对锚拉板的施工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工序。在纵梁上安装锚拉板完毕后,便会进行如牵拉斜拉索或吊索的针对锚拉板的后续施工。为了方便施工,通常会在锚拉板一侧的桥面区域上设置对应的操作平台。
3.但是,此时若桥面的施工进度,如衔接该锚拉板的前桥面板未铺设完毕,甚至是未开始施工,则需要等待该处桥面区域施工完毕后,才能开始该锚拉板的后续施工工序。
4.由此,当锚拉板所对应的桥面区域的施工工序无法在锚拉板于纵梁的安装工序之前或同步完成时,会影响针对锚拉板的后续施工进度,以至无助于提升斜拉索桥梁的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的斜拉索桥梁施工过程中,当锚拉板所对应的桥面区域的施工工序无法在锚拉板于纵梁的安装工序之前或同步完成时,会影响针对锚拉板的后续施工进度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锚拉板施工平台。
6.该锚拉板施工平台,至少包括:梁面平台和脚手架;
7.所述梁面平台由垂直固定于横梁上的若干根槽钢搭建而成,所述若干根槽钢设置在纵梁上对应所述锚拉板的一侧区域;
8.所述脚手架设置在所述梁面平台上,对应所述锚拉板进行固定。
9.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梁面平台,包括:胶合板;
10.所述胶合板铺设在所述槽钢和纵梁上。
11.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脚手架设置在所述胶合板上;
12.所述脚手架上铺设脚手板形成一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距离所述梁面平台在预设的平台高度范围内;
13.其中,所述平台高度范围,是由所述锚拉板的待施工处的高度确定的。
14.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梁面平台上设置第一护栏,所述第一护栏位于所述梁面平台上远离所述锚拉板的一侧。
15.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脚手架上设置第二护栏,所述第二护栏环绕设置在所述操作平台上,形成一个半包围开口;
16.其中,所述开口朝向所述第一护栏。
17.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的锚拉板施工平台,还包括:防护网;
18.所述防护网设置在所述第二护栏上,所述防护网环绕包围于所述操作平台外侧。
19.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脚手架是由若干根钢管搭建而成的;
20.在所述操作平台的钢管之间和所述脚手板处预留有斜拉索或吊索穿设的空间。
21.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脚手架上搭建爬梯,所述爬梯连接于所述操作平台和梁面平台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护栏内侧。
22.在可选实施例中,沿着桥梁的轴向方向上平行的、且与所述第二护栏所形成的开口相对一侧的两根第二护栏、或第二护栏和脚手架的钢管之间设置剪刀撑。本技术提供的斜拉索施工系统,其有益效果为:
23.基于本技术所提供的锚拉板施工平台,基于本技术所提供的锚拉板施工平台,能够在锚拉板所在未完成施工的桥面上通过若干根槽钢在未完成施工的横梁上搭建梁面平台,为该锚拉板的施工提供了基础。并且,在该梁面平台上搭建脚手架,该脚手架延伸至对应该锚拉板所在的空间位置,形成了一个针对该锚拉板的操作平台,以便后续针对该锚拉板进行施工。在该方案中,直接在未完成施工的横梁上形成针对锚拉板的施工平台,能够取代现有的需要搭建于已完成施工的桥面上的锚拉板施工平台,解决了需要先完成桥面施工才能搭建锚拉板施工平台所带来的施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24.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5.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26.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锚拉板施工平台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锚拉板施工平台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锚拉板施工平台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和示例性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本技术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
30.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如在锚拉板3于纵梁2的安装工序已经完成时,该锚拉板3所在的桥面板仍未施工,安装现有的施工方案,需要等待该桥面板施工完毕后,在该桥面板上搭建该锚拉板3的操作平台22,才能开始该锚拉板3的后续施工工序。
31.针对类似于上述的实际施工情况,为了解决桥面施工进度影响锚拉板3的后续施工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锚拉板施工平台。
32.参考图1-3,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锚拉板施工平台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锚拉板施工平台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锚拉板施工平台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33.该锚拉板施工平台,至少包括:梁面平台10和脚手架20。
34.该梁面平台10是直接搭设横梁1上,在本实施例中,该梁面平台10由若干根槽钢11搭建而成。具体地,该若干根槽钢11沿着桥梁的轴向方向排列在横梁1上,与该横梁1垂直设置。如图1所示,该若干根槽钢11所在的位置是位于纵梁2上对应待施工的锚拉板3的一侧的
横梁1区域。该若干根槽钢11等间距排列,在横梁1上形成了搭设于横梁1,该锚拉板3施工的梁面平台10。
35.该脚手架20设置在该梁面平台10上,对应该锚拉板3进行固定安装。该脚手架20所处的空间可以包括连接于该锚拉板3的斜拉索或吊索4所在的空间、以及锚拉板3在桥梁横向方向上的至少一侧的空间。
36.基于本技术所提供的锚拉板施工平台,能够在锚拉板3所在未完成施工的桥面上通过若干根槽钢11在未完成施工的横梁1上搭建梁面平台10,为该锚拉板3的施工提供了基础。并且,在该梁面平台10上搭建脚手架20,该脚手架20延伸至对应该锚拉板3所在的空间位置,形成了一个针对该锚拉板3的操作平台22,以便后续针对该锚拉板3进行施工。在该方案中,直接在未完成施工的横梁1上形成针对锚拉板3的施工平台,能够取代现有的需要搭建于已完成施工的桥面上的锚拉板施工平台,解决了需要先完成桥面施工才能搭建锚拉板施工平台所带来的施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37.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梁面平台10,包括:胶合板12。该胶合板12铺设在槽钢11以及该槽钢11所对应的纵梁2段,在该锚拉板3所在的纵梁2段以及该纵梁2段一侧的横梁1上形成一个平整的梁面平台10,降低施工人员在梁面平台10上的活动难度,有利于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在本实施例中,该胶合板12与槽钢11之间采用铁丝扎牢。
38.进一步地,脚手架20设置在胶合板12上,并且,在该脚手架20上铺设脚手板21,对应待施工的锚拉板3形成一个平整的操作平台22,有助于提高施工人员在脚手架20上施工的安全性和灵活度。
39.如图3所示,而在脚手架20上所形成的该操作平台22与梁面平台10之间的距离满足预设的平台高度范围h。在本实施例中,该距离也是操作平台22与梁面平台10的胶合板12之间的距离。而该预设的平台高度范围,是取决于所对应的锚拉板3待施工处的高度位置。在本实施例中,该平台高度范围在1.5m以内。该操作平台22的高宽比小于2,为施工人员提供足够的施工空间。
40.进一步地,如图2-3所示,在梁面平台10上远离锚拉板3的一侧设置第一护栏13。该第一护栏13与脚手架20之间预留有施工人员活动空间。当施工人员从梁面平台10活动时,可以搀扶该第一护栏13确保施工安全。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护栏13的高度为1.2m。
41.在该第一护栏13内侧的空间,参考图2,在脚手架20靠近该第一护栏13一侧搭建爬梯25。进一步地,该爬梯25可以连接于脚手架20的本体和第一护栏13之间。该爬梯25的高度设置在操作平台22和梁面平台10之间,为施工人员从梁面平台10走至操作平台22上。
42.在此基础上,脚手架20上设置第二护栏23。该第二护栏23环绕设置该脚手架20的边缘,形成半包围的操作平台22。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护栏23在操作平台22上搭设成一个u型护栏,在操作平台22上形成一个半包围开口(图未示)。该开口朝向第一护栏13所在的方向,以便施工人员能够沿着第一护栏13的方向从梁面平台10容易走进操作平台22。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护栏23的高度为1.2m。
43.该锚拉板施工平台,还包括:防护网24。该防护网24设置在第二护栏23上。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防护网24如该第二护栏23环绕包围在该操作平台22外侧,以便为在操作平台22内的施工人员提供安全保护。
44.上述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脚手架20是由若干根钢管26搭建的钢管脚手架20。在该操
作平台22的钢管26之间预留由斜拉索或吊索4的穿设的空间。具体地,该锚拉板3的斜拉索或吊索4在该操作平台22的对应区域的两根相邻的钢管之间、以及对应位置的脚手板21处预留对应的穿设空间,如图2中的穿孔27。
45.在此基础上,该第二护栏23为钢管护栏,是由若干根与钢管脚手架20对接的若干根的其他钢管搭建而成的。具体地,该钢管护栏是与脚手架20的各个转角的钢管26所对接的。
46.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二护栏23可以是脚手架20的钢管26延伸至操作平台22的上方所形成的钢管护栏。
47.沿着桥梁的轴向方向上平行的、且与第二护栏所形成的开口相对一侧的两根第二护栏23、或第二护栏23和脚手架20的钢管26之间设置剪刀撑28。参考图3,固定该剪刀撑28的第二护栏23分别位于沿着桥梁的轴向方向上最外侧的两根第二护栏23,其作用用于加固第二护栏23和脚手架20。
48.参考图2,基于该锚拉板施工平台,工作期间,施工人员由可以由横梁1下方的爬梯5到达梁面平台10,再由梁面平台10经脚手架20上搭建的爬梯25到达脚手架20上的操作平台22,对锚拉板3进行施工,由此无需等到横梁1上的桥面施工完毕后才能开展对锚拉板3的施工工序,因此有助于提升斜拉索桥梁的建设效率。
49.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