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洗干机热泵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3-03-19 17:24: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热泵洗干机技术领域,特别是尤其是涉及一种洗干机热泵系统。


背景技术:

2.热泵洗干机节能高效,低温烘干等特点相比电加热烘干洗干机有明显优势,深受用户喜爱,但热泵烘干耗时较长,目前一般的解决方案是额外增加预冷装置,预冷装置体积往往过大,会额外占用热泵部件内宝贵的空间,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洗干机热泵系统,将热泵烘干系统内部组件一部分作为预冷装置使用,并通过预冷装置对冷媒管路进行二次过冷,提高过冷度,增强换热效率,缩短烘干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预冷以及对预冷水的二次利用进行冷媒过冷,使得热泵系统过冷度提高,提升换热组件换热效率,缩短烘干时间,同时可有效节省热泵系统内部空间,增加洗干机内部热泵系统的空间利用率。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洗干机热泵系统,包括冷媒循环回路,所述冷媒循环回路包括换热组件和压缩机,所述换热组件通过进气管和排气管与压缩机进行冷媒循环,所述换热组件和压缩机安装于热泵安装盒内,所述热泵安装盒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连接换热组件形成烘干空气循环回路,所述换热组件包括冷凝器组件和蒸发器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内预设预冷组件和过冷组件。
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泵安装盒内设有换热安装室和压缩机安装室,所述换热安装室和压缩机安装室分别对换热组件和压缩机进行安装放置。
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冷组件包括预冷管,所述蒸发器组件内的一段或多段铜管独立形成预冷管,所述预冷管设有预冷进水口和预冷出水口。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冷组件包括过冷管和过冷水槽,所述过冷水槽设于热泵安装盒上并位于换热安装室的侧边,所述过冷管连接节流装置,所述冷凝器组件通过过冷管和节流装置与蒸发器组件连接,所述过冷管浸没在过冷水槽内。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冷水槽呈现为u型或s型,所述过冷管与过冷水槽呈现同样的形状并完全浸没于冷水槽中。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冷管的预冷出水口位于过冷水槽内。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泵安装盒内设有冷凝水收集室,所述过冷水槽位于冷凝水收集室内,所述过冷水槽内水满后溢入冷凝水收集室内。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凝水收集室一侧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连通冷凝水收集室。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风口位于换热安装室远离压缩机安装室的一侧,所述出风口位于靠近换热安装室靠近压缩机安装室的一侧。
13.一种热泵洗干机,所述热泵洗干机包括以上进一步改进中任一项所述的洗干机热
泵系统。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利用蒸发器组件中一段或多段铜管作为预冷管,从预冷进水口处进水,对从进风口流入的湿热空气进行预冷却,同时预冷水从预冷出水口排出至过冷水槽,对冷媒管路进行二次过冷,此设计可有效节省热泵系统内部空间,增加洗干机内部热泵系统的空间利用率;
16.本发明通过预冷以及对预冷水的二次利用进行冷媒过冷,使得热泵系统过冷度提高,提升换热组件换热效率,从而缩短烘干时间,提高烘干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中换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中热泵安装盒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中换热组件2在热泵安装盒3内的安装示意图;
21.图5为本发明洗干机热泵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22.其中:1、换热组件;11、冷凝器组件;12、蒸发器组件;13、预冷管;131、预冷进水口;132、预冷出水口;14、节流装置;15、过冷管;2、压缩机;3、热泵安装盒;31、进风口;32、出风口;33、换热安装室;34、压缩机安装室;35、冷凝水收集室;36、过冷水槽;37、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24.现结合附图说明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25.本发明的详细描述:如图1-5所示,发明提供一种洗干机热泵系统,包括冷媒循环回路,冷媒循环回路包括换热组件1和压缩机2,换热组件1通过进气管和排气管与压缩机2进行冷媒循环,换热组件1和压缩机2安装于热泵安装盒3内,热泵安装盒3内设有换热安装室33和压缩机安装室34,换热安装室33和压缩机安装室34分别对换热组件1和压缩机2进行安装放置,热泵安装盒3上设有进风口31和出风口32,进风口31和出风口32连接换热组件1形成烘干空气循环回路,湿热的外部空气流入热泵安装盒3内,与冷媒循环进行换热操作,换热组件1包括冷凝器组件11和蒸发器组件12,换热组件1内预设预冷组件和过冷组件,预冷组件和过冷组件用于对换热组件1进行预冷,通过换热降低冷媒温度,提高热泵系统换热效率。
26.优选的,预冷组件包括预冷管13,蒸发器组件12内的一段或多段铜管独立形成预冷管13,预冷管13设有预冷进水口131和预冷出水口132,通过使用蒸发器组件12的一段或多段铜管作为预冷管13,无需额外加装预冷结构,节省内部空间。
27.优选的,过冷组件包括过冷管15和过冷水槽36,过冷水槽36设于热泵安装盒3上并
位于换热安装室33的侧边,过冷管15连接节流装置14,冷凝器组件11通过过冷管15和节流装置14与蒸发器组件12连接,过冷管15浸没在过冷水槽36内,过冷管15通过水与铜管发生换热,使流经过冷管15的冷媒温度得到初步降低。
28.优选的,过冷水槽36呈现为u型或s型,过冷管15与过冷水槽36呈现同样的形状并完全浸没于过冷水槽36中,增加过冷管15的长度同时增加其与过冷水槽36的接触面积。
29.优选的,预冷管13的预冷出水口132位于过冷水槽36内,通过流经预冷管13的预冷水的二次利用,对过冷管15进行过冷操作,无需额外增加结构即可实现对冷媒的初步降温。
30.优选的,热泵安装盒3内设有冷凝水收集室35,冷凝水收集室35一侧开设有排水孔37,排水孔37连通冷凝水收集室35,过冷水槽36位于冷凝水收集室35内,过冷水槽36内水满后溢入冷凝水收集室35内,与冷凝水从排水孔37一起排出,从而无需额外为过冷水槽36预开设排水孔位。
31.优选的,进风口31位于换热安装室33远离压缩机安装室34的一侧,出风口32位于靠近换热安装室33靠近压缩机安装室34的一侧。
32.一种热泵洗干机,热泵洗干机包括上述优选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热泵系统。
33.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烘干空气循环回路被启动,预冷管13从预冷进水口131处进水,从预冷出水口132处排出,对从进风口31进入的湿热空气进行预冷却处理,通过水作为预冷介质带走了部分热量,预冷水从预冷出水口132流出后排入过冷水槽36中存储,压缩机2工作,冷媒从压缩机2出发,经冷凝器组件11流向蒸发器组件12,流向蒸发器组件12时经过过冷管15时(过冷管15浸泡在过冷水槽36内的预冷水中),通过水与铜管进行换热使得冷媒温度可以得到初步降低,后再经节流装置14流入蒸发器组件12中,通过节流装置14进一步降低冷媒温度,再经过蒸发器组件12回流至压缩机2内,进行换热操作。
34.实施案例:如图所示,热泵系统主要由换热组件1、压缩机2、热泵安装盒3组成,其中换热组件1与压缩机2通过进气和排气管连接在一起进行冷媒循环,热泵安装盒3中设置有换热安装室33和压缩机安装室34对换热组件1和压缩机2进行安装放置,热泵系统配合风机以及滚筒部件(图中未标出)形成烘干空气循环,滚筒内的湿热空气通过热泵安装盒3上的进风口31进入热泵系统中,经过换热组件1进行除湿放热,再通过出风口32回到滚筒中,形成烘干空气循环。利用蒸发器组件12中的一根或多根铜管作为预冷管13,对从进风口31流入的湿热空气进行预冷却,预冷管13从预冷进水口131处进水,预冷管13从预冷出水口132排出水,通过水作为预冷介质带走了部分热量,减小了蒸发器的工作负荷,缩短烘干时间,预冷管13为蒸发器组件12的一部分无需增加额外的结构,减少成本以及装配耗时,预冷水从预冷出水口132流出后排入过冷水槽36中,过冷水槽36设置在冷凝水收集室35内,位于换热安装室33侧边。预冷水流入过冷水槽36将过冷水槽36填满后溢出,随冷凝水一同从排水孔37排出。
35.换热组件1中,过冷管15放置在过冷水槽36内,换热组件1中的冷媒从压缩机2出发经冷凝器组件11流向蒸发器组件12时,会经过过冷管15后再经节流装置14流入蒸发器组件12中。通过过冷水槽36的设置,使得过冷管15浸没在水中,通过水与铜管进行换热,使得冷媒温度可以得到初步降低,再通过节流装置14进一步降低冷媒温度,使得热泵系统过冷度提高,制冷量增加,换热效果增强,烘干时间降低。
36.本发明的主要功能:本专利提供的热泵系统通过预冷管13的设置以及对预冷水的
二次利用,无需增加复杂的结构便可实现对湿热空气的预冷以及对冷媒的初步降温,提供换热组件1换热效率,缩短烘干时间。
37.综上,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发明文件后,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