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云台增稳斜型减振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3-03-16 00:22: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云台增稳斜型减振结构。


背景技术:

2.近年来,无人机在航拍娱乐、应急救援、警用安防、巡检测绘等各个领域获得了蓬勃发展。云台作为图像和视频传输与录制的媒介,广泛的应用于这类无人机上。
3.现有无人机挂载的云台,通常安装减震球的结构为相互平行,这种方式对无人机传导到云台的竖向振动能起到有效抑制作用,但对纵向和横向振动不能起到有效抑制,尤其在风场环境相对复杂情况下,云台的竖向、纵向和横向振动水平较高,云台图像会产生果冻等现象,云台成像质量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云台增稳斜型减振结构,包括云台本体,所述云台本体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载荷挂接件,所述载荷挂接件顶部的前后位置均开设有可与无人机连接的螺纹孔,所述云台本体与载荷挂接件之间设置有减震主体结构;
5.所述减震主体结构包括上斜型减震结构件、减震球、下斜型减震结构件和减震过渡板,所述上斜型减震结构件通过螺钉安装于云台本体顶部的两侧,所述下斜型减震结构件通过螺钉与减震过渡板和载荷挂接件固定连接,所述上斜型减震结构件位于位于下斜型减震结构件和减震过渡板之间,所述减震球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上斜型减震结构件和下斜型减震结构件连接。
6.优选的,所述上斜型减震结构件包括上前端倾斜面、上中部倾斜面、上后端倾斜面和上中侧部倾斜面,所述下斜型减震结构件包括下前端倾斜面、下中部倾斜面、下后端倾斜面和下中侧部倾斜面。
7.优选的,所述上前端倾斜面、上后端倾斜面、下前端倾斜面和下后端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31.6
°
,所述上中部倾斜面和下中部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5
°
,所述上前端倾斜面和上后端倾斜面与上中部倾斜面及下前端倾斜面和下后端倾斜面与下中部倾斜面的夹角均为20
°

8.优选的,所述上中侧部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55
°
,所述上中侧部倾斜面为弹性设置。
9.优选的,所述下前端倾斜面、下中部倾斜面和下后端倾斜面分别与上前端倾斜面、上中部倾斜面和上后端倾斜面平行设置,所述下中侧部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95
°
,所述下中侧部倾斜面为弹性设置。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斜型减震结构件、下斜型减震结构件和减震球,方便对载荷挂接件与云台本体之间形成减震空间,同时对关键振动传导面的角度优化设计,在无
需增加云台控制的复杂性的情况下,能有效提升减震球对无人机向云台传导的竖向、横向和纵向振动水平的抑制作用,增强了云台的整体稳定性,能有效的消除云台图像果冻等现象,提高云台的成像质量。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上斜型减震结构件和下斜型减震结构件各个斜面的倾斜角度进行设置,提升减震球对无人机向云台本体传导的竖向和纵向震动的抑制水平及竖向和横向震动的抑制水平,增强云台本体整体的稳定性,能有效的抑制云台本体图像果冻等现象的出现,提升云台本体的成像效果,防止无人机搭载的云台成像质量不达标。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分解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斜型减振结构件关键面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下斜型减振结构件关键面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上斜型减振结构件角度标识图;
19.图7为本实用新型下斜型减振结构件角度标识图。
20.图中标号:1、云台本体;2、载荷挂接件;3、螺纹孔;4、减震主体结构;41、上斜型减震结构件;4101、上前端倾斜面;4102、上中部倾斜面;4103、上后端倾斜面;4104、上中侧部倾斜面;42、减震球;43、下斜型减震结构件;4301、下前端倾斜面;4302、下中部倾斜面;4303、下后端倾斜面;4304、下中侧部倾斜面;44、减震过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7所示的一种云台增稳斜型减振结构,包括云台本体1,所述云台本体1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载荷挂接件2,所述载荷挂接件2顶部的前后位置均开设有可与无人机连接的螺纹孔3,所述云台本体1与载荷挂接件2之间设置有减震主体结构4;
23.所述减震主体结构4包括上斜型减震结构件41、减震球42、下斜型减震结构件43和减震过渡板44,所述上斜型减震结构件41通过螺钉安装于云台本体1顶部的两侧,所述下斜型减震结构件43通过螺钉与减震过渡板44和载荷挂接件2固定连接,所述上斜型减震结构件41位于位于下斜型减震结构件43和减震过渡板44之间,所述减震球4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上斜型减震结构件41和下斜型减震结构件43连接,通过设置上斜型减震结构件41、下斜型减震结构件43和减震球42,方便对载荷挂接件2与云台本体1之间形成减震空间,同时对关键振动传导面的角度优化设计,在无需增加云台控制的复杂性的情况下,能有效提升减震球42对无人机向云台传导的竖向、横向和纵向振动水平的抑制作用,增强了云台本体1的整体稳定性,能有效的消除云台本体1图像果冻等现象,提高云台本体1的成像质量。
24.所述上斜型减震结构件41包括上前端倾斜面4101、上中部倾斜面4102、上后端倾斜面4103和上中侧部倾斜面4104,所述下斜型减震结构件43包括下前端倾斜面4301、下中部倾斜面4302、下后端倾斜面4303和下中侧部倾斜面4304,通过对上斜型减震结构件41和下斜型减震结构件43的设置,方便将减震球42夹持在上斜型减震结构件41和下斜型减震结构件43,保障减震球42有足够的空间对云台本体1进行减震,使云台本体1保持稳定的状态。
25.所述上前端倾斜面4101、上后端倾斜面4103、下前端倾斜面4301和下后端倾斜面4303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31.6
°
,其主要作用在于提升减震球42对无人机向云台本体1传导的竖向和纵向震动的抑制水平,部分作用在于抑制横向振动,所述上中部倾斜面4102和下中部倾斜面430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5
°
,所述上前端倾斜面4101和上后端倾斜面4103与上中部倾斜面4102及下前端倾斜面4301和下后端倾斜面4303与下中部倾斜面4302的夹角均为20
°
,其主要作用在于提升减震球42对无人机向云台本体1传导的竖向和横向震动的抑制水平。
26.所述上中侧部倾斜面4104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55
°
,所述上中侧部倾斜面4104为弹性设置,其主要作用在于满足强度刚度要求下,设计一定的弹性,利于整体减震。
27.所述下前端倾斜面4301、下中部倾斜面4302和下后端倾斜面4303分别与上前端倾斜面4101、上中部倾斜面4102和上后端倾斜面4103平行设置,保障上斜型减震结构件41和下斜型减震结构件43整体保持平行,通过减震球42连接时,保障云台本体1的稳定性,所述下中侧部倾斜面4304与水平面的夹角为95
°
,所述下中侧部倾斜面4304为弹性设置,其主要作用在于满足强度刚度要求下,设计一定的弹性,更有利于整体减震。
28.具体使用时,利用螺丝将载荷挂接件2与无人机的底座连接,当无人机携带云台本体1航行时,由于无人机航行受气流和航线的影响,容易出现颠簸,当无人机出现颠簸时会连带云台本体1移动晃动,影响云台本体1成像的质量,此时云台本体1震动,带动上斜型减震结构件41晃动,然后上斜型减震结构件41挤压减震球42,带动下斜型减震结构件43,同时下斜型减震结构件43通过螺钉与减震过渡板44和载荷挂接件2连接,利用减震球42的弹性形变,来调节上斜型减震结构件41和下斜型减震结构件43之间的距离,方式云台本体1上下晃动,同时上斜型减震结构件41和下斜型减震结构件43设置有多组斜面,通过不同的倾斜角对无人机向云台本体1传导的竖向和纵向震动进行抑制,达到消除云台本体1晃动的目的,保障云台本体1成像清晰。
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