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2023-03-15 13:47:5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接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2.中国专利cn216750563u公开了一种圆形连接器,包括外壳和胶芯组件,所述胶芯组件插入设置在所述外壳中;所述胶芯组件包括卡簧和胶芯,所述胶芯上设有卡簧槽,所述卡簧安装在所述卡簧槽中;所述外壳内壁设有固定槽,所述卡簧的外壁嵌入所述固定槽中。该技术方案采用卡接的方式,拆卸较为麻烦,同时需要将旋转止面与拆卸孔对齐才能进行装配,拆卸时需要将旋转止面按压后才能拔出,整个过程十分繁琐,并且该技术方案缺少密封和防护。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4.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具有拆卸方便、密封性和防护性好的优点。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包括:插座;插头,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插接连接;插头外壳,所述插头外壳的一端与所述插头相连,所述插头外壳的另一端与螺帽相连,所述螺帽内设置有锁紧件;线缆,所述线缆穿过所述螺帽、所述锁紧件、所述插头外壳后与所述插头相连,所述锁紧件沿其径向锁紧所述线缆。
6.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插座内设置有母针,所述插座朝向所述插头的一侧设置有母键位。
7.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插头内设置有公针,所述公针的一端与所述母针插接相连,所述公针的另一端与所述线缆相连,所述插头上设置有与所述母键位相配合的公键位。
8.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插头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用于对所述插座与所述插头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
9.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插头外壳的一端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用于与所述插头进行螺纹连接,所述插头外壳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用于与所述螺帽进行螺纹连接。
10.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插头外壳上具有一环形台阶面,所述插头外壳上套设有色环,所述色环的一侧与所述螺帽相抵靠,所述色环的另一侧与所述环形台阶面相抵靠。
11.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插头外壳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锁紧件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配合的第一凸起。
12.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锁紧件为环形件,所述锁紧件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多个所述第二凹槽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凹槽之间形成卡爪。
13.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卡爪朝向所述线缆的一侧具有第二凸起。
14.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螺帽内具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为圆锥面,所述导向面用于对所述卡爪导向,以使所述第二凸起靠近所述线缆。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利用插头外壳、螺帽和锁紧件来锁紧线缆,可以防止线缆与插头脱离,同时可以对插头内部线路进行有效防护,密封圈可以对插座与插头进行有效密封,同时密封圈在受压后能对插座与插头起到锁紧作用,锁紧件上的卡爪能够在受到导向面导向后向线缆的方向弯曲,从而对线缆完成锁紧。
16.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
1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9.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中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中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图1中局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中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中螺帽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
27.插座1、插头2、插头外壳3、色环4、锁紧件5、螺帽6、线缆7、母键位11、密封圈21、公键位22、第一凹槽31、第一凸起51、第二凹槽52、第二凸起53、卡爪54、导向面61。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
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下面参考附图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
32.如图1-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包括:插座1、插头2、插头外壳3和线缆7,插头2与插座1插接连接;插头外壳3的一端与插头2相连,插头外壳3的另一端与螺帽6相连,螺帽6内设置有锁紧件5;线缆7穿过螺帽6、锁紧件5、插头外壳3后与插头2相连,锁紧件5沿其径向锁紧线缆7。
33.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插座1内设置有母针,插座1朝向插头2的一侧设置有母键位11。进一步地,插头2内设置有公针,公针的一端与母针插接相连,公针的另一端与线缆7相连,插头2上设置有与母键位11相配合的公键位22。就是说,公针和母针由导电金属制成,插座1和插头2采用在金属表面注塑的方式直接成型,母键位11和公键位22的配合方式为凸起与凹槽的配合方式,在插座1和插头2插接时无需校准,只需要旋转过程中母键位11和公键位22完成配合即可完成插接连接
34.优选地,插头2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密封圈21,密封圈21用于对插座1与插头2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密封圈21不仅可以对插座1与插头2进行有效密封,同时密封圈21在受压后能对插座1与插头2起到锁紧作用。
35.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插头外壳3的一端设有内螺纹,内螺纹用于与插头2进行螺纹连接,插头外壳3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外螺纹用于与螺帽6进行螺纹连接。
36.换言之,螺纹连接的方式,在拆装时只需要旋转拧紧或拧松即可,而背景技术中卡扣连接的方式需要进行对准,同时拆卸时也较为困难。
37.在此基础上,插头外壳3上具有一环形台阶面,插头外壳3上套设有色环4,色环4的一侧与螺帽6相抵靠,色环4的另一侧与环形台阶面相抵靠。色环4可以设置为不同颜色,进而根据不同的颜色来对连接器的功能进行区分,这样在插拔连接器时,可以避免插拔错误。
38.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插头外壳3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31,锁紧件5上具有与第一凹槽31相配合的第一凸起51。这样设计,使得插头外壳3与锁紧件5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转动,旋转螺母6的同时锁紧件5完成对线缆7的固定,并且整个过程锁紧件5与线缆7保持相对固定,锁紧件5不会对线缆7表面刮伤。
39.进一步地,锁紧件5为环形件,锁紧件5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52,多个第二凹槽52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相邻两个第二凹槽52之间形成卡爪54。更进一步地,卡爪54朝向线缆7的一侧具有第二凸起53。进一步优选地,螺帽6内具有导向面61,导向面61为圆锥面,导向面61用于对卡爪54导向,以使第二凸起53靠近线缆7。
40.换言之,环形的锁紧件5能够从线缆7的四周进行同时锁紧,设置多个第二凹槽52后,锁紧件5形成多个独立的卡爪54,卡爪54受到导向面61导向后发生弯曲变形,从而使得第二凸起53抵住线缆7。本实施例中第二凹槽52和卡爪54的数量均为4个,刚好从线缆7的四周进行锁紧,固定效果好,能够有效防止线缆7受到拉扯后与插头2断开连接。
4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利用插头外壳3、螺帽6和锁紧件5来锁紧线缆7,可以防止线缆7与插头2脱离,同时可以对插头2内部线路进行有效防护,锁紧件5上的卡爪54能够在受
到导向面61导向后向线缆7的方向弯曲,从而对线缆7完成锁紧。
4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