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智能式管网叠压给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3-03-09 08:37: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自来水管网供水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智能式管网叠压给水设备,用于替换原有的变频恒压供水设备,无需建水池,不用铺设水箱,充分利用自来水原有压力、节能高效,一旦停电,还可利用自来水原有管网压力满足部分或全部用水。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用水量的日益增加,住宅的层数也不断加高,市政管网压力已经不能满足居民日常用水需求。
3.传统的二次供水形式,是将自来水存储在水池(水箱)中,用水泵加压提升至用户的用水终端,而水池、水箱造成的二次污染已直接影响了供水水质安全,甚至产生了严重的水质污染事故。
4.管网叠压供水设备诞生,弥补了传统供水方式的不足,具备以下特点:
①“
无污染”——废除传统水池(水箱),减少了污染;

节水——减少了水池(水箱)的跑、冒、滴、漏,及水池(水箱)的清洗;

节地——设备的整体集成性,与原有的水池(水箱)及分体设备相比,可节地三分之二;

节电——充分利用市政管网内的余压,二次供水泵只需补充相差的压力,减少了设备功率,节约了运行费用。
5.在传统的管网叠压供水市场上,管网叠压供水系统以其节电、节地、节水,易维护逐步被市场认同,但原叠压供水设备仍需亟待解决的问题:(1)无负压——国家规定管网叠压设备不得对市政管网产生负压,而目前市场上的无负压装置根本达不到要求,只是靠电器系统单一控制;(2)无污染——管网叠压设备中的稳流调节罐上装有无负压装置,而目前市场上的无负压装置,有的直接跟大气相通,有的分腔置换,不能完全解决无污染。
6.针对上述二次供水存在的弊端,本实用新型提供智能式管网叠压给水设备,解决二次供水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7.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智能式管网叠压给水设备,解决背景技术中二次供水所存在的弊端问题,做到真正的无负压、无污染、节地、节电、节水。
8.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式管网叠压给水设备,包括稳流调节罐、接自来水管、旁通管、水泵机组、出水管、若干个出水接口和plc变频控制柜,所述稳流调节罐上部端面设置有分别与plc变频控制柜连接的稳流调节罐压力传感器、无负压真空抑制器,所述稳流调节罐的下部侧壁设置有与plc变频控制柜连接的液位计,所述接自来水管首端设置有与plc变频控制柜连接的进水压力传感器,所述出水管的尾端上设置有与plc变频控制柜连接的出水管压力传感器;所述稳流调节罐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稳流调节罐内的压力,所述无负压真空抑制器,用于抑止接自来水管对稳流调节罐供水时的负压,所述液位计,用于监测稳流调节罐内的自来水液水,所述进水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接自来水管进水时的压力,所述出水管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出水管出水时的压力,所述plc变频控制柜用于接收
稳流调节罐压力传感器、液位计、进水压力传感器、出水管压力传感器、无负压真空抑制器反馈的信号,并控制水泵机组。
9.本技术方案的,所述接自来水管上,位于进水压力传感器的后部依次设置有第一带阀泄水管、第一接自来水管蝶阀、除污器、倒流防止器、第二接自来水管蝶阀。
10.本技术方案的,所述旁通管、出水管之间设置有稳压管,稳压管靠近旁通管的一端设置有稳压罐、靠近出水管的一端设置有稳压管蝶阀。
11.本技术方案的,所述智能式管网叠压给水设备,还包括设置在稳流调节罐一端下部端面的第二带阀泄水管。
12.本技术方案的,所述智能式管网叠压给水设备,还包括设置在出水管上,且位于出水管压力传感器后部的电磁流量计,及设置在电磁流量计后部的第三带阀泄水管、出水蝶阀,及设置在出水管尾端的排气阀;其中,电磁流量计与plc变频控制柜连接,电磁流量计用于监测出水管的实时出水流量。
13.本技术方案的,所述智能式管网叠压给水设备,还包括分别与稳流调节罐两端连接的预压平衡舱、瞬时补偿舱,其中,稳流调节罐与预压平衡舱、瞬时补偿舱之间分别通过第一管道、第二管道连接,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上分别设置有与plc变频控制柜连接的第一管道电磁阀、第二管道电磁阀,预压平衡舱、瞬时补偿舱分别预置无污染的惰性气体。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式管网叠压给水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1)无负压,设备可直接连接市政管网,利用电器原理与机械原理双重功能,完美诠释无负压的同时,更好地保证市政管网的供水安全性;(2)无污染,设备过水部分采用不锈钢等食品级材料制造,密闭式结构,独立的预压平衡舱、瞬时补偿舱,内置无污染的惰性气体,更好地保证设备的卫生安全,可有效地解决市政管网维修和停水后,在来水恢复时大量空气排放与置换;(3)节地,系统没有蓄水池、水箱等土建贮水设施,设备一体化,结构整体化,比传统设备要大大节约占地面积;(4)节电,充分利用原有市政管网压力,有效的叠加功能,降低了水泵扬程、减小了电机功率,同等情况下供水节电效果明显,当市政压力可以满足设备时,设备立即休眠,利用旁通管路过水,节电效果更显著;(5)节水,设备取缔了水池、水箱等土建贮水设施,减少了跑、冒、滴、漏等潜水问题,减少了定期清洗水池的浪费;(6)自动一体化,与plc变频控制柜相配合使用的进水压力传感器、出水管压力传感器、稳流调节罐压力传感器、液位、进水压力传感器、水管压力传感器、电磁流量计等,实现全自动化控制,人机界面,具有手动/自动切换,水泵定时轮换,高低压保护,相序保护,缺相保护、漏电保护、过载保护、过流保护、缺水保护,小流量保压、实时监控功能等;(7)无噪音,独特的设计结构,内置电机及水泵,更好地屏蔽电机与水泵产生的噪音及散热,系统超低音运行;(8)优越性,设备在一定流量范围内以固定一种结构为标准,只需更换水泵机组、电器组件、进出水管阀件,便可满足用户的供水要求,同时统一的结构,便于安装、维修、更换,可以减短供货周期,售后服务便利,虽然单套制造的成本要稍高于订制产品,但在批量、流水线生产中占绝大优势,主要体现在原材料、制作成本、部件标准化中。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式管网叠压给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式管网叠压给水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序号如下:10-稳流调节罐、11-接自来水管、12-旁通管、13-水泵机组、14-出水管、15-出水接口、16-plc变频控制柜、17-第一带阀泄水管、18-进水压力传感器、19-第一接自来水管蝶阀、20-除污器、21-倒流防止器、22-第二接自来水管蝶阀、23-稳流调节罐压力传感器、24-无负压真空抑制器、25-第二带阀泄水管、26-液位计、27-稳压管、28-稳压罐、29-稳压管蝶阀、30-出水管压力传感器、31-电磁流量计、32-第三带阀泄水管、33-出水蝶阀、34-排气阀、35-预压平衡舱、36-瞬时补偿舱、37-第一管道、38-第二管道、39-第一管道电磁阀、40-第二管道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1.实施例一
22.如图1所示的智能式管网叠压给水设备,包括稳流调节罐10、接自来水管11、旁通管12、水泵机组13、出水管14、若干个出水接口15和plc变频控制柜16,
23.稳流调节罐10上部端面设置有分别与plc变频控制柜16连接的稳流调节罐压力传感器23、无负压真空抑制器24,
24.稳流调节罐10的下部侧壁设置有与plc变频控制柜16连接的液位计26,
25.接自来水管11首端设置有与plc变频控制柜16连接的进水压力传感器18,出水管14的尾端上设置有出水管压力传感器30;
26.稳流调节罐压力传感器23,用于监测稳流调节罐10内的压力,
27.无负压真空抑制器24,用于抑止接自来水管11对稳流调节罐10供水时的负压,
28.液位计26,用于监测稳流调节罐10内的自来水液水,
29.进水压力传感器18,用于监测接自来水管11进水时的压力,
30.出水管压力传感器30,用于监测出水管14出水时的压力,
31.plc变频控制柜16用于接收稳流调节罐压力传感器23、液位计26、进水压力传感器18、出水管压力传感器30、无负压真空抑制器24反馈的信号,并控制水泵机组13。
32.实施例二
33.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智能式管网叠压给水设备优选的,在接自来水管11上,位于进水压力传感器18的后部依次设置有第一带阀泄水管17、第一接自来水管蝶阀19、除污器20、倒流防止器21、第二接自来水管蝶阀22。
34.实施例三
35.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智能式管网叠压给水设备优选的,旁通管12、出水管14之间设置有稳压管27,稳压管27靠近旁通管12的一端设置有稳压罐28、靠近出水管14的一端设置有稳压管蝶阀29。
36.实施例四
37.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智能式管网叠压给水设备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稳流调节罐10一端下部端面的第二带阀泄水管25。
38.实施例五
39.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的基础上,智能式管网叠压给水设备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出水管14上,且位于出水管压力传感器30后部的电磁流量计31,及设置在电磁流量计31后部的第三带阀泄水管32、出水蝶阀33,及设置在出水管14尾端的排气阀34;
40.其中,电磁流量计31与plc变频控制柜16连接,电磁流量计31用于监测出水管14的实时出水流量。
41.实施例六
42.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或实施例五的基础上,智能式管网叠压给水设备优选的,还包括分别与稳流调节罐10两端连接的预压平衡舱35、瞬时补偿舱36,其中,预压平衡舱35、瞬时补偿舱36分别预置无污染的惰性气体;
43.其中,稳流调节罐10与预压平衡舱35、瞬时补偿舱36之间分别通过第一管道37、第二管道38连接,第一管道37、第二管道38上分别设置有与plc变频控制柜16连接的第一管道电磁阀39、第二管道电磁阀40。
44.本结构的智能式管网叠压给水设备的工作原理或结构原理:
45.接自来水管11的进水口直接市政供水管网,出水管14上的若干个出水接口15连接用户供水系统。
46.plc变频控制柜16连接市政电源,利用电器原理与机械原理双重功能,克服了对管网的不良影响,真正实现了无负压、无污染的管网叠压功能,做到了真正的无负压、无污染、节地、节电、节水,自动一体化的管网叠压给水设备。
47.设备在市政管网通水并通电后,无负压真空抑制器24排除稳流调节罐10内的气体,达到设定的进水压力时正常运行;再根据用户用水量大小依次加泵或减泵(水泵机组13),其原理是通过出水管14的出水管压力传感器30连续检测出水压力反馈至plc变频控制柜16,再通过plc变频控制柜16自动调节变频转速和工频泵(水泵机组13)数量,使压力恒定到设定值;
48.当自来水瞬间压降或出水瞬时增大用水量时,瞬时补偿舱36工作,确保自来水的压力衡定,同时也确保设备了正常运行,避免设备产生不必要的动作,当自来水压力继续下降时,瞬时补偿舱36延时并且停止工作,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plc变频控制柜16开启/关闭第二管道电磁阀40);
49.当压降到达市政的无负压设定值时,稳流调节罐压力传感器23探测到无负压时,设备立即停止工作。当电器系统出现高压故障,或市政进水压力临界于无负压值时,预压平衡舱35开始工作,气体进入稳流调节罐10,当液位达到低限时,设备立即停止工作,预压平衡舱35同时停止工作(plc变频控制柜16开启/关闭第一管道电磁阀39);
50.当市政压力恢复后,无负压真空抑制器24排除设备内的气体,达到设定的进水压力时恢复运行。
51.图2本结构的智能式管网叠压给水设备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52.本结构的智能式管网叠压给水设备中,稳流调节罐10、接自来水管11、旁通管12、水泵机组13、出水管14、若干个出水接口15、plc变频控制柜16、稳流调节罐压力传感器23、无负压真空抑制器24、液位计26、进水压力传感器18、出水管压力传感器30、电磁流量计31、压平衡舱35、瞬时补偿舱36、第一管道电磁阀39和第二管道电磁阀40等组成部件均为市场采购的成熟技术产品,本技术不做改进,采购会装配即可使用。
53.本结构的智能式管网叠压给水设备的工况:流量范围0-10000立方米/h,温度0-40摄氏度,压力范围0-2.5mpa,相对湿度<90%(20摄氏度,室外可允许95%),压力调节精度≤0.01mpa,电源380v
±
10%、50hz
±
5%。
54.本结构的智能式管网叠压给水设备适用于,新建高层、小高层住宅小区、办公楼、宾馆等民用建筑的生活用水;工矿企业的生活、生产用水,各种循环用水系统;自来水厂大型供水中间加压泵站;原有气压式、水池、水箱式供水设备的改造工程。
55.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