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减少残液的电解液包装桶的制作方法

2023-03-02 21:45: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电解液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少残液的电解液包装桶。


背景技术:

2.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绿色环保的特点被广泛应用。电解液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在电池中起到传导锂离子作用。目前电解液常规包装方式为200l钢桶、1000l钢桶。在需要对包装桶内的电解液进行排液时,需要将液相管从桶上端插入延伸到桶底,但上述排液方式,在排液时难以将电解液完全排出,残液量大,既浪费电解液,也为后续桶清洗带来困难;同时插液管存在断裂破损、清洁难度高、引入金属异物等问题。
3.针对上述问题,目前一些新的电解液桶设计提到了将桶底部设计为锥形,如中国专利cn215324241u;或者将输液结构设计为螺旋形,如中国专利cn216685354u,但上述方案本质上还是需要从桶上端插入延伸到桶底的液相管,实现排液。因此,上述方案并无法解决液相管从桶上端插入到桶底进行排液所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减少残液的电解液包装桶,本技术的包装桶,排液组件能直接从聚液槽延伸到桶体的侧面进行灌装、排液,能有效减少桶体内的残液。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减少残液的电解液包装桶,所述包装桶包括:
7.桶体,所述桶体设有开口向上的容纳腔,所述桶体的内底部具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具有最高点和最低点;
8.聚液槽,所述聚液槽开设于所述倾斜面的最低点;
9.排液组件,所述排液组件的一端与聚液槽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桶体外。
10.进一步地,所述排液组件包括:
11.至少一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一端与聚液槽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桶体外;
12.阀门,所述阀门安装在所述排液管上。
13.进一步地,所述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为1-60
°

14.进一步地,所述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为2-30
°

15.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另一种减少残液的电解液包装桶,所述包装桶包括:
16.桶体,所述桶体设有开口向上的容纳腔;
17.引流板,所述引流板倾斜设置在所述桶体的内底部,所述引流板具有最高点和最低点;
18.聚液槽,所述聚液槽开设于所述引流板的最低点;
19.排液组件,所述排液组件的一端与聚液槽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桶体外。
20.进一步地,所述排液组件包括:
21.至少一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一端与聚液槽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桶体外;
22.阀门,所述阀门安装在所述排液管上。
23.进一步地,所述引流板的倾斜角度为1-60
°

24.进一步地,所述引流板的倾斜角度为2-30
°

25.进一步地,所述引流板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桶体的内底部。
26.进一步地,所述引流板与所述桶体一体成型。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8.本技术通过将桶体的内底部设置为倾斜面,或通过在桶体的内底部倾斜设置有引流板,可以将桶体内的电解液引入聚液槽中,排液组件可直接将聚液槽内的电解液排放至桶体侧面进行灌装、排液,无需使用液相管从桶上端插入到桶底进行排液,既能避免使用液相管可能出现的断裂破损,清洁难度高及引入金属异物等问题,还能有效减少桶体内残液,排液更彻底,实用性更高。
29.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3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31.图1为实施例1的电解液包装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33.图3为实施例2的电解液包装桶的结构示意图;
34.图4为图3中b的放大图。
3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36.1、桶体;2、容纳腔;3、倾斜面;4、聚液槽;5、排液组件;51、排液管;52、阀门;6、引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了更充分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内容,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介绍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未给予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部件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
3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9.实施例1
40.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一种减少残液的电解液包装桶,该包装桶包括:
41.桶体1,在桶体1设有开口向上的容纳腔2,该容纳腔2用于容纳电解液;桶体1的内底部具有倾斜面3,该倾斜面3具有最高点和最低点;
42.聚液槽4,所述聚液槽4开设于所述倾斜面3的最低点;
43.排液组件5,所述排液组件5的一端与聚液槽4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桶体1外。
44.具体地,本技术的排液组件5具有开启和关闭状态,在开启状态时,可排出容纳腔2内的电解液;在关闭状态时,容纳腔2内的电解液停止排液。
45.具体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排放组件安装在桶体1的侧面。
46.基于上述结构,本实施例的包装桶在应用时,可通过开口往容纳腔2内注入电解液,待电解液注入完毕后,对开口进行密封,如采用对应的密封盖进行密封,以保证存储和密封时的密闭性。
47.当需要进行排液时,由于桶体1的内底部设置为倾斜面3,可以将桶体1内的电解液引入聚液槽4中,聚液槽4能将电解液进行聚集。通过开启排液组件5,排液组件5可直接将聚液槽4内的电解液排放至桶体1侧面进行灌装、排液,无需使用液相管从桶上端插入到桶底进行排液,既能避免使用液相管可能出现的断裂破损,清洁难度高及引入金属异物等问题,还能有效减少桶内残液,实用性更高。
48.随着电解液的排出,桶内剩余的电解液会自动沿倾斜面3流入聚液槽4中,再通过排液组件5将聚液槽4内的电解液进行排放,既能实现高效排液,也能有效避免容纳腔2内出现较多残液。
49.同时,聚液槽4的设置,能保证排液组件5(排液管51)的出液口位于倾斜面3的最低点以下,从而实现排液更彻底。
50.应当理解,本实施例的聚液槽4内可容纳电解液。
5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述排液组件5包括:
52.至少一排液管51,排液管51的一端与聚液槽4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桶体1外;
53.阀门52,阀门52安装在排液管51上,用于控制排液管51的开启与关闭。
54.本实施例中,桶体1、排液管51和阀门52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55.本实施例中,阀门52的控制可采用多种传动方式,例如手动、电动、液动、气动、涡轮、电磁动等;可以在压力、温度或其它形式传感信号的作用下,按预定的要求动作,或者不依赖传感信号而进行简单的开启或关闭,阀门52依靠驱动或自动机构使启闭件作升降、滑移、旋摆或回转运动,从而改变其流道面积的大小以实现其控制功能。
56.本实施例中,阀门52的控制方式优选采用为手动和/或电动。
57.于其他实施例中,上述排液组件5也采用多个排液管51,通过设置有多个排液管51,可加快容纳腔2内电解液的排液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58.当采用多个排液管51时,多个排液管51上均设置有用于控制排液管51的开启与关闭的阀门52,以实现分别对多个排液管51进行控制。
59.例如,在需要排液时,可通过打开一个或多个阀门52,实现阀门52对应的排液管51的开启,从而实现电解液的排液。
60.本实施例中,桶体1内底部的倾斜面3的倾斜角度为1-60
°
。优选地,倾斜面3的倾斜角度为2-30
°
,有利于容纳腔2内电解液的排出。
61.本实施例的电解液包装桶,通过将桶体1的内底部设置为倾斜面3,可以将桶体1内
的电解液引入聚液槽4中,排液组件5可直接将聚液槽4内的电解液排放至桶侧面进行灌装、排液,无需使用液相管从桶上端插入到桶底进行排液,既能避免使用液相管可能出现的断裂破损,清洁难度高及引入金属异物等问题,还能有效减少桶体1内残液,实用性更高。
62.实施例2
63.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减少残液的电解液包装桶,该包装桶与实施例1的仅区别在于:
64.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采用的桶体1为常规桶体,而是通过额外设置有引流板6,该引流板6倾斜设置在所述桶体1的内底部。同时,上述引流板6具有最高点和最低点,聚液槽4开设于所述引流板6的最低点。
65.本实施例的排液组件5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通过在桶体1的内底部倾斜设置有引流板6,可以将桶体1内的电解液引入引流板6最低点的聚液槽4中,聚液槽4能将电解液进行聚集。排液组件5可直接将聚液槽4内的电解液排放至桶体1侧面进行灌装、排液,无需使用液相管从桶上端插入到桶底进行排液,既能避免使用液相管可能出现的断裂破损,清洁难度高及引入金属异物等问题,还能有效减少桶内残液,排液更彻底,实用性更高。
66.随着电解液的排出,桶内剩余的电解液会自动沿引流板6流入聚液槽4中,再通过排液组件5将聚液槽4内的电解液进行排放,既能实现高效排液,也能有效避免容纳腔2内出现较多残液。
67.具体地,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排液组件5包括:
68.至少一排液管51,排液管51的一端与聚液槽4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桶体1外;
69.阀门52,阀门52安装在排液管51上,用于控制排液管51的开启与关闭。
70.本实施例中,桶体1、引流板6、排液管51和阀门52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71.本实施例中,阀门52的控制同样可采用多种传动方式,例如手动、电动、液动、气动、涡轮、电磁动等;可以在压力、温度或其它形式传感信号的作用下,按预定的要求动作,或者不依赖传感信号而进行简单的开启或关闭,阀门52依靠驱动或自动机构使启闭件作升降、滑移、旋摆或回转运动,从而改变其流道面积的大小以实现其控制功能。
72.本实施例中,阀门52的控制方式优选采用为手动和/或电动。
73.于其他实施例中,上述排液组件5也采用多个排液管51,通过设置有多个排液管51,可加快容纳腔2内电解液的排液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74.当采用多个排液管51时,多个排液管51上均设置有用于控制排液管51的开启与关闭的阀门52,以实现分别对多个排液管51进行控制。
75.例如,在需要排液时,可通过打开一个或多个阀门52,实现阀门52对应的排液管51的开启,从而实现电解液的排液。
76.本实施例中,桶体1内底部的引流板6的倾斜角度为1-60
°
。优选地,引流板6的倾斜角度为2-30
°
,从而有利于容纳腔2内电解液的排出。
77.本实施例中对引流板6的安装方式没有做具体限定,引流板6可拆卸安装在桶体1的内底部。该引流板6也可与为桶体1一体成型结构。
78.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电解液包装桶同样能避免使用液相管可能出现的断裂破损,清洁难度高及引入金属异物等问题,还能有效减少桶体1内的残液,排液更彻底,实用性更高。
79.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